《大人的日本史》是一本由涂丰恩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3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人的日本史》精选点评:
没看
真没感觉到推荐序里说的有趣有料,就完全是平铺直叙、不痛不痒的教科书风格啊。。。
流畅好读,酣畅淋漓。公众史学应当如此,有可读性,有关怀和温情,还有历史学者必备的扎实和精准。
入门读物来说通俗流畅,脉络清楚。上佳!
日本史入门级,读来一气呵成
作为一本初步了解日本历史的小书 脉络很清晰 当然如果是抱着学究的态度这本书并不适合
图片选的都很好 西塞罗的quote也不错!对过去无知即为孩童。
对日本近代史的记忆只停留在明治维新,侵华战争...细想也是可怕...前半段比后半段好看,后面有些流水账了
走马观花第一部,还不错。
因为简单浅显,所以可读性还挺高的。1600年以来的日本历史速览,对二战、经济泡沫等近100年的大事件着墨较小,适合像我这样日本历史小白的入门读物。德川幕府、1860年国门被美军打开从此学习西方、1920年代的摩登化和女性思潮,北海道和冲绳的被兼并史,1950年的美军占领,1960和1968年的学生运动等都是新知,由此可见我们对邻居还是所知甚少
《大人的日本史》读后感(一):通俗浅显的定位
这是一本比较通俗浅显的日本近现代史 作者力求写的有趣不枯燥 另外还表明了自己不想走非黑即白阐述历史的路子 书写的很温和 当然有趣是肯定不会有趣的 选择去读这本书的原因 一方面是我们这些看多了大河剧的人 基本都是只对战国历史和幕末明治维新历史比较熟悉 对江户时代 近代明治发展期及现代二战以后这些没有战争的期间比较陌生 这本书恰好能补充这一区间是比较积极的意义 但书写的偏政治面 还是比较教科书的 文化 文学 甚至是经济都没怎么涉及 就比较差一些 一上来就说是德川家康把丰臣秀吉给打败了的作者 怎么给好评呢 这乌龟什么时候打败过猴子了?
《大人的日本史》读后感(二):台湾、日本、中国——三种“大人”
教科书的导读式小史,说三点印象比较深的地方:
一是对明治政府合法性的描述,基本上建立在“古”(新发明的传统)与“新”(托亚入欧的引领者)之上,归根结底还是偏向于“新”,但没有触及到随时间沉积下来的东西(当然,也完全可以说这种沉积物不存在,日本就是个杂种。亦或者说留下的东西不占主体,只是丸山真男所说的潜流中的“执拗低音”)
二是在台湾视角下,将日本作为一个中心,虾夷、琉球、朝鲜以至台湾作为边缘进行论述,在消解了大陆视角的“中日”二元,或“中国中心”的基础上,我似乎看到了台湾视角在用力将边缘与中心对抗中的边缘叙事合法化乃至进行赞颂,这诚然是对“帝国主义”式扩张的合理批判,但大概和今日台湾的“本土化”倾向也不无关系吧。不过,作者也很清楚地看到了琉球式的抵抗最终也只能是无疾而终,就连朝鲜半岛至今也不过是在大国注视下的分裂之局,不是吗?诚然,如果将中国同样视作当时的弱小力量,那么今日海峡两岸之分裂则可视作一个悲剧,但是本书,以及目前台湾的视角显然有所区别。书中的战后日本面貌陡然一转,成为了冷战格局下受美控制的弱势国家,来来回回,作者在其中的摇摆和纠结可见一斑。
三是典型的”民主“意识,或者说公民视角。在提到一切政治运动时,对抗议者始终抱有同情,对日本国体——天皇制所要求的国——民关系对批判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尤其为本书的亮点。如“伊藤野枝和大杉荣”之死,“上野动物园的屠杀”,占领时的混乱等等。作者在书中单独以一章提及丸山真男,以及战后从”反安保“的热情,到”一亿白痴“的无奈,也大致出于自己的左派立场吧。
那种“超国家主义“下的多重压迫,不仅仅在某一社会内部,更在地缘政治中根深蒂固。中国、日本、朝鲜、台湾乃至琉球都等待着成为”大人“的机会,却又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另一位”大人“的压迫,并且在失败的点上,又不断地将责任往他者身上推,这种压迫目前看来似乎永无止境,这才是真正令人惋惜的地方。
《大人的日本史》读后感(三):台湾人眼中的日本史
在中信书店看到的这本书,一是被书名所吸引,二是一直以来想跳出固有的环境,了解一下日本。就把这本书收入囊中。周末值班,断断续续的读了一天,读后感,这本书称“日本史”,还是托大了,只能是日本概略吧,挑选了日本几个重要的时期,重要的故事来写。如果之前对日本史有所了解的话,这本书能让年感到更丰富,如果没有了解过日本的话,这本书也能激起你的一点好奇心吧。领外对于书名不所谓的大人的日本史,读来终篇都不甚理解,难道还有小人或者小孩的日本史?抑或作者在强调什么?有些困惑。
但总体来说,昨为一名中国人,在根深蒂固,生来就有的对日本就有一些敌意环境下长大的人来说,还是能从此书中看到很多不同的。此书的作者,作为一名台湾人,日本曾经的殖民地,以较为客观和或者些许亲近的角度来讲述日本,尤其是近代日本从被侵犯到崛起和疯狂。以下是一些读书摘抄,记录以便翻阅。
郑成功出生在日本平户。对于台湾人来说,郑成功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郑成功又和日本有如此渊源,日本和台湾的渊源看来也是颇深。
简单的讲述了幕府时代,从丰臣秀吉到德川家康,尤其是德川家康将日本带入较为稳定的200多年没有战乱的平稳时期(当然这期间天灾不断),和一个朝代一样,初期的幕府还是挺有效率的,但到了后期,因积弊甚深,加上天灾人祸,终于导致幕府的覆灭,天皇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终于又走上历史的前台---明治天皇。
德川时期日本没有锁国,目的为了控制天主教传播,其在赶走不听话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之后,对荷兰人敞开的大门,当然还有中国人。虽然外国人在日本受限制很多,但是以此为窗口,日本在时刻观察着世界的动向。
琉球同时向中国和日本称臣,北海道原来不属于日本。
京都、大阪、江户。三城的恩怨与渊源。
江户时代,“忧世”到“浮世”,人们从佛教的忧虑来世到享受当下,所谓浮世绘。
黑船----美国人佩里敲开了日本的大门,间接导致了幕府的覆灭。日本在美国被敲开大门后,随机列强纷纷而至,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新上台的当政者,励精图治,积极向西方学习,开始放大招急速前进,不过后来用力过猛,车毁人亡。
日本的改革史,解读了我国早期的革命党人为什么要学习日本。日本社会同样经历了各种阶层斗争、各种思潮的冲击,伴随着反抗与压迫,坎坷不断地前行。其间也经历了百花争鸣的时期,不过随即被后来的军国主义镇压。
《大人的日本史》读后感(四):19.01.08~19.01.11,大人的日本史(涂丰恩)
19.01.08~19.01.11,大人的日本史(涂丰恩)
3分
1、日本形象
正面:明治维新,晋升强国之林,脱亚入欧,走向现代化世界。
负面:殖民者,军国主义代言人,侵略者。
2、早期日本
北方为虾夷地(北海道),南方为琉球(冲绳),西边为朝鲜半岛及满蒙。
3、日本领袖人物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德川家族为日本带来了200多年的承平时代。设立统治机构“幕府”,设立于江户(东京)。
设立四个窗口与世界交流:最北端的松前藩(对接北方虾夷地,札幌),最南的萨摩藩(长崎)(对接南方琉球王国),西侧对马藩(对接朝鲜的釜山)。
欧洲的主要学问为荷兰的兰学。
德川幕府时代除自己控制的地盘外,其他地区由200多个地方领主控制,领主被称为“大名”,领土为“藩”。
大阪为丰臣秀吉的根据地,现在为日本物流中心、转运站。
4、时间:
开天辟地,伊奘诺尊、伊奘冉尊兄妹神袛,生育天照大神。神道诞生。
公元前660,神武天皇(第一任)即位。
1852,黑船到来。美国海军提督佩里自美国东岸,穿越大西洋,经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经琉球王国,抵达江户。
黑船吨位超过2000吨,比日本最大帆船打了10倍。
1867,德川庆喜(末位将军)还政明治天皇(15岁)。
1867,坂本龙马被暗杀。
1868,明治维新。天皇从京都搬至江户。
1868,福泽谕吉建立庆应义塾(庆应大学)。
1871,出访欧美。木户孝允(39)、大久保利通(42)、山口尚芳(33)、伊藤博文(31),修正不平等条约,考察欧美政治、社会。
得到德国俾斯麦亲自接见,讲述了普鲁士成长史,被确定为日本的模范。
1872,改用阳历。第一条铁路通车。
1877,美国克拉克博士担任札幌农业学校(北海道大学)总教头,“年轻人,要胸怀大志(boys,be ambitious)”。
1879,独占琉球,改名为冲绳县。
1889,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国宪法》。
1895,马关条约:朝鲜独立;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朝鲜国王闵妃被杀。
1897,大韩帝国(韩国)建立,皇帝李熙一。
1902,强行开始在朝鲜半岛铺设京釜铁路等,从朝鲜半岛连接中国东北。
1906,后藤新平担任中国东北的南满铁路总裁,大力建设大连、长春。
1923,关东大地震。后藤新平回国,重建东京。
1931,9.18事变。
1932,日本利用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口号“五族共和、王道乐土”。
1937,7.7卢沟桥事件。
1941,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
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入驻东京,保留天皇制。
1951,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回国演讲: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5、郑之龙、郑成功
郑之龙,教名“尼古拉斯”,小名“一官”。
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南部的平户。平户与台南市为友好关系。
早期日本海运为:南部的长崎出发,经中国东南沿海,抵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出现的书籍:
吉田茂回忆录《激荡的百年史》
井原西鹤《好色一代男》
福泽谕吉《劝学篇》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
7、其他:
日本1坪=3.3平方米
欧嗨呦:早安
《大人的日本史》读后感(五):像写小说一样的写历史
大人的日本史,“大人”有普通人的意思,作者特别引用了某希腊哲学家的名言,“如果不了解历史,就永远只能用儿童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所以,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普及性的。那么他有没有做到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呢?
首先,作者选择了从德川家康开始到日本90年代失去十年神话破灭,这段时间的日本作为本书的写作主体。
其次,每个章节都选择了最吸引人的关键节点事件进行讲述。每章之间上下衔接巧妙,令读者手不释卷。
接着,本书的刊印非常人体工学,小小一本B6大小,上下左右还留了3cm边框,一页基本上一分钟就能看完,刷刷翻页的成就感更增加了读书的乐趣。你会不由自主的觉得这本书,我一定可以看完。毕竟很多好书,也就是前5%被看的最多,后面的精妙内容未必有缘得见,因为实在是路漫漫其修远。
最后,这本书能从书架上众多的日本史书籍中脱颖而出的一点是,里面的插图都是彩色的!相对那些想要尽可能传达多信息的作者,把图片压缩成一个文字全包围的黑白灰小方块相比,这本书的作者,都很潇洒的,一张彩色图,直接居中占掉一页。显得更精美,更讨喜,更特别。
说这么多,都是表面的。关于内容上,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北海道,琉球,朝鲜(大韩国)和日本本岛之间的关系变化。所谓开卷有益,莫过于此。
值得一看。
看完这本,又去书架上翻出了另一本《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看完再评。
值得纪录的书摘,如下图。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