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线城市男性资源那么紧张,大龄女性却还梦想着让男生主动?
有一个必要的隐藏条件:很多大龄剩女为了追求婚姻而谈恋爱,希望选择目标群体的男生——必须在当地有房子。
活跃在一线城市的男性呢?
一线城市毕业的男生工资一般在6k左右波动,不用说北上广高不可攀的房价。比如成都、天津、浙江、青岛等新一线城市,房价在每平米2w左右。
即使在发展潜力较小的二线城市,房价也很少低于1w每套。如果男性不依靠父母的支持,几乎大多数年轻人在30岁之前都负担不起首付。
所以一线城市很多男性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大部分都选择了退休到二三线城市发展。毕竟,他们负担不起时间和住房。
而一线城市女性买房压力不大,会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男人分批来,积攒经验和资本,回老家生活发展,分批离开。
女性成批来,买房压力不大。他们喜欢大城市的便利和基础设施,不愿意离开,自然就分批留下。
这就导致了“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000万,而北京剩女却创下了80多万的历史新高”的现象。
所以对于大龄女性来说,她们眼中一线男性资源定义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有房”。想无房恋爱的男人根本不是女性的目标群体。
能在一线城市持有房产的男性,大部分要么是祖上留下的财产,大部分都在当地找到了合适的姑娘,两人直接联手,资产翻倍。
而那几个30岁前独立买房的男人,有的在这个男生是潜力股的时候就被别的女生占了,剩下的就成了婚恋市场的稀缺品。
条件可以接受的男人,狼多肉少,条件差的男人要么留下要么不选,要么退居二线结婚。大多数男人都很聪明,经常选择后者。
其余的女孩呢?看着身旁那个和自己长得很像的女人,不是嫁了本地人,就是嫁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潜力股,她想“我长得还不错”,于是狠心跺着脚继续等死,等待合适的男人在大城市追求自己。
“在很多一线城市,如果一个男人没钱、没车、没存款,追求一个同级的没钱、没车、没存款的女人,两个人是走不到一起的。”这是很多想谈恋爱却又摆脱不了单身的大龄女性固有的通病:觉得在大城市镀了一层金之后,眼光太高,看不起和自己同级的人。
遇到长得好看的男生,就开始挑剔别人的学历;
遇到一个学历好的人,开始挑剔他家家境不好;
遇到了家境不错的家庭,开始挑剔,不是xx户口。
除了舔狗文化盛行之外,都在教授“男生如何主动追求女生”,导致很多女生眼中存在“男追女是天经地义,女追男,价格下跌不讨好”。
同时,一些条件一般的男生和很多大龄女性甚至不会给你追求你的机会。
一直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男朋友,所有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男人都被拒绝了。当这些剩女被推到30岁的时候,她们开始纠结要不要留下来,同时还在犹豫如果一直被留下来怎么办。
结果看到身边几个不多见的女性朋友,找了个各方面都不错的本地男人,又想了想,“我自己也不难看。”咬牙跺脚之后,我赌了自己两年。
但是想想——那些在当地有房有户口有钱有事业的男人,追求女人的时候,是不是只看重长相?
完全不是。现在,长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是稀缺资源。他们倾向于在长相相似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和自己对等的女人。
所以在一线城市,不要求男生有房有存款,愿意和男人一起工作的女生大多已经脱单了,最后的结果也很好。两个人为了钱一起工作,赚了一笔财产才结婚。
真正的剩女是什么样的?比自己低或者和自己同级的男人,根本就是被鄙视的。高水平的男人,要么早就有自己的心,要么根本没有实力和别的女生竞争。
总觉得“总有一天,我早晚抄了优质男性资源的底,幻想着有钱的光棍骑白马自救”。
但是发生了什么?三十五岁以后,在这些人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认清现实,降低择偶标准,要么继续幻想。但话又说回来,只要大多数女性有上进心,不苛求,有稳定创造财富的能力,几乎走不到大龄女性的那一步。
这个社会到底淘汰了什么样的大龄女性?
说白了就是那些明明有自己个人价值不高,但眼界远高于自身实力,总觉得“配不上富二代”的人,最后弄得老了,才意识到终究是梦想。醒来后照镜子发现脸上只剩下傲慢和衰老,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