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是一本由[美] 约翰·贝尔顿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一):电影是透过梦眼看到的世界啊《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
这本书以时间轴的形式介绍了美国电影的形式、发展、创新和一些特点与手法。算得上学电影和学编导的朋友们必读书目了。
书中对情节默剧,歌舞片,战争电影,黑色电影,西部电影,科幻与恐怖电影等电影分类有详细的讲解,并对好莱坞电影的手法、风格、叙事特点与故事元素与现实的结合进行了平实的介绍。
电影是怎么走进人们的生活的?最早是哪些人在看电影?
《红磨坊》到《芝加哥》,盛名之后我们能从其中获得什么样的美学与感情体验?
美国喜剧的特点是什么?黑色电影的主题是什么?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焦虑你看出来了吗?
战争与和平,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反文化与新浪潮……在电影合民众生活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美国电影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观影美学与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
种种充满魅力的电影之问贯彻此书, 这些充满乐趣的话题适用于每个喜欢交际、热爱生活的时尚都市男女。
读完这一本书你将收获:
第一次约会除了微笑,还可以聊聊电影;
在一起看了N次电影的熟稔情侣,也可以有散发着迷人气氛的新话题等待伴侣发觉
我强势推荐这一本书!(一脸坚定,握拳
多貌美的一本书啊 翻开有种干燥柔软的踏实感《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二):这本书让我更好地了解美国电影
电影是梦。灯暗下来,观众席呼吸静谧如黎明前的海,一束光打在银幕上,梦开始启程。人们在欧洲电影里感受人性与厚重,在拉美电影里体会奔放与热情,在美国电影里发现科技与成熟的工业化。美国电影是造梦机,得益于它完备的制作模式,多样的类型体系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提到美国电影,不能不提好莱坞。位于美国西海岸依山傍水圣地的好莱坞,是世界闻名的电影中心,是吸引全球影人目光的逐梦之城。美国电影工业的生产体系,以及制作、放映、发行的运作机制在30年代的好莱坞完成了它最初的结构性建设。那时候美国人经济水平提高,娱乐场所匮乏,世界杯超级碗什么的电视节目还没有被广泛关注,看电影成为民众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不同种族、社会及经济阶层的人坐下来看电影,她们就成为同一群体的一部分,都为银幕上类似梦境的电影着迷。”(引自《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人们在影院里实现了“乌托邦”,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同时资本家也嗅到了钞票的味道,让电影工业的“盘子”越来越大,体系越来越完备。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六大电影制片厂也随之诞生。
成熟的工业机制下,好莱坞电影和其他电影相比,不太会出错。它有经典的叙事模式,“一成不变地从打乱原有状态的一个情节开始,并以重建另一个新秩序或者达到新平衡的情节来结尾”,你明明知道是虚构的,可还是会牵动;它类型丰富多样,喜剧爱情恐怖科幻歌舞片b级片,符合各种口味,各年龄层人群,你永不会看腻;它有日臻完善的视觉特效,从声明远扬的星战系列到圈钱无数的《复仇者联盟》,真正让观众离开现实表面,被它吸走到眼花缭乱的“盗梦空间”;它还有一批颜值能打又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她/他们是比弗利圈养的珍宝们,不管是真人还是米老鼠,媒体影评人和粉丝们都会让她/他们一个个走上神坛(书中有详细案例)。
好莱坞电影这席华美的袍也沾满了蚤。制片人韦恩斯坦、老牌影星摩根弗里曼性骚扰事件的败露,不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MeToo, Time’s up等平权运动,也令大众注意到现有好莱坞工业体制对女性及少数群体权利的漠视。个体在工业中总是会忽视,为了性别平等,社会发展更好,期待女性和少数群体在之后的电影之路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电影绝不仅是工业,“它融合了美学、历史、文化和社会机制”。电影提供文本,让我们思考自己是谁,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这本书提供文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影。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三):作为冰山一角的美国电影
每个学科、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历史,这种科技史、艺术史的作用就是将多年以来人们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用理性的归纳方法编写而成。读一读这样的书,是系统地了解该学科或艺术门类的来龙去脉的捷径。电影作为“第七类艺术”也有自己发展的脉络。而美国作为一个电影制造大国,并在当今世界上具有不可置否的影响力,与电影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边《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就是一部美国文化和美国电影相辅相成的发展小史。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制作模式”向我们展现了电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在的呈现形式。将电影的各个方面的组合元素——演员、摄影、声光、叙事技巧、风格、电影制作和电影公司运作的运作机制等等细致地拆解出来,一一解释,再将他们拼成一部电影。读完第一部分,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电影从构思到能在荧幕上看到的一整个流程。而电影搬上荧幕之后,电影行业的运作还没结束,因为还要考虑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电影的受众——观众。电影在当时作为一个稀缺事件,无论在时间还是花费上,都倾向于排除收入较低的人群。而正是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得性,将人们引入了“电影崇拜”。电影通常被视为一种艺术,但其兴起和推广开,却是和工业革命不可分割的。它既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制作有赖于工业技术和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商业模式;又作为一种媒介塑造大众对于工业的需求——它引导着人们的消费需求。人们就是这一一步步被电影制作公司“骗”进电影院的。
第二部分介绍了电影类型和类型体系,分别有默片情节剧、歌舞片、美国喜剧、战争和片、黑色电影、恐怖片和科幻电影。这几大主要类型反应了美国在20世纪整体的社会风貌和所关心的问题。即美国从19世纪以乡村和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社团,向当代的、城市的、工业化的集体社会过渡过程中所遭遇的关于个体认同的惨痛变迁。自古艺术一般是贵族的奢侈品,电影第一次将时代特征与对时代的思考与普罗大众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现代性大潮所导致的结果。
第三部分从战后的美国社会讲起,这部分的电影基本上接近了现在电影的形式与作用。电影业不断适应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需求的变化,逐渐成为另一种电影。好莱坞的经典模式也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转变。
全书大体上虽然是以时间轴来介绍美国电影和美国文化的发展,但其中填充了大量的影评赏析,联系美国当下的历史事件,还有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所以,美国电影艺术是一座冰山,它仅仅露出一角,但水平面之下,才是它的整体和全貌。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美国电影文化史
不同于许多电影史书籍对技术与形式事无巨细的陈列,也不同于许多电影类书籍的浮光掠影隔靴搔痒,《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在内容选择上的简明扼要与思想深度上的不懈开掘都令我刮目相看。可以说,无论对于初级还是高级影迷,这本书都是特别值得一读的电影文化史著作,因为它不仅从经济与技术史的角度介绍了美国电影的演进与变革,还透过美国电影光怪陆离的绚丽表象,剖露了潜藏其后的思想核心与文化逻辑。
约翰·贝尔顿在书中先是追根溯源地概括了电影的史前史及诞生后不久的观影模式,及至好莱坞大制片厂陆续建立,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手法与风格样式渐趋成熟。制片厂体制与明星制作为美国电影的支柱,影响至今。这一部分对好莱坞黄金时期八大制片厂各自的风格都做了清晰明了的界定,可以说对入门级影迷非常友好了。
好莱坞电影体制的第三大支柱——类型片则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详细展开。这也是信息量与深度兼具的干货部分。我想,每位影迷应该都对这些类型片“眼熟能详”甚或了然于胸了。但即便你的段位足够高,也仍能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或思考角度。例如,你也许能轻易地辨识出情节剧的元素,但却未必了解Melodrama这个概念的源起及在默片中的代表性;你或许对黄金时期歌舞片的段落如数家珍,但却不一定清楚歌舞片的核心二元对立——歌舞与叙事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取得平衡;你可能很熟悉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与常见母题,但却不知道黑色电影与新黑色电影间的本质区别;你没准已反复观赏过卓别林、基顿与劳埃德的喜剧片,但却没有思考过喜剧片充当文化安全阀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美国类型片的渊源、演化与深层结构,都以简练而精当的文字娓娓道来。
最后一大部分是战后的美国电影发展史。这一部分将美国二战后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史和电影的变迁紧密结合,揭示了电影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从冷战的麦卡锡主义在科幻恐怖片中的投射,到反文化运动及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的影响,从八十年代的怀旧狂潮再到二十一世纪的奇幻电影热,等等。半个多世纪纷繁复杂风起云涌的美国电影史都囊括其中。
此外,该部分还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论述。例如大部分电影史教材都将电视的冲击看作二战后美国民众观影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导致美国电影相较于黄金时代迅速衰落的深层原因并不在此,这个在书中有令人信服的解析。而美国独立电影的本质在新世纪发生的反转及奇幻电影霸占票房榜的心理动因,也都是踩着近年来的电影研究热点的。
读完全书,你会发现《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还有两大特色。首先是书中大量引用了现当代或热门或经典的影片作为论据。比如歌舞片部分,在论及当代歌舞片的回归及其特征时,作者分析了《红磨坊》与《芝加哥》这两部奥斯卡影片。而在介绍浪漫性喜剧的新世纪变种——极客喜剧时,《朱诺》《宿醉》等21世纪的流行作品亦成为了例证。在阐述明星制给好莱坞带来的力量时,汤姆·汉克斯专门被用作个案研究。
另一个特色,就是本书汇集了不少电影与文化研究者的真知灼见,并且侧重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理论、性别研究与文化研究等文艺理论的应用。在此,美国电影背后的各类深层结构昭彰可见。如喜剧片对社会融合与整合的作用、西部片作为国家神话所揭示出的暗藏于美国精神核心的基本矛盾、女性给男权社会带来的“阉割威胁”如何(在精神分析视域中)在黑色电影中被消解、恐怖片及科幻片怎样应对潜伏于现代文明内部的文化焦虑,等等。
令我非常满意的还有本书的翻译质量。人名、片名、地名及各类专有名词都是最通行规范的译法,且均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了英文原名。而涉及到各种理论的专业术语,也几乎挑不着错误。每个篇章的文字读来均毫无生涩之感。从这些方面看,本书的确具有教材一般的水准。
总之,《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不仅对美国电影史作了深入浅出的科普介绍,还对各类电影、不同时期的电影的深层结构及其心理运作机制作了多角度的阐释,是一本各段位影迷都值得一看的、干货满满的好书。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五):学导演?你应该了解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这不是一篇标准的书评,仅为感想录。我想谈谈中国电影的教学,我在某传媒院校教授导演课程,我遥远的记着某个导演老师急功近利的把电影史课程砍掉的那个瞬间,那种感觉就像告诉一个木匠--你将变成且只能变成一个合格的木匠---但一下子否定了你变成艺术家的梦想。为什么要学历史/电影史?这种感觉就像有一天,别人问你,你的家乡所在地,你的童年记忆是什么。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生活的多悲伤,从这个角度,孙悟空获得名字的时候内心多么喜悦。坦率的讲,电影学院的教学一直以美国类型片作为参考文本,这些年导演教学的不懈努力,就是力图让青年导演们可以用影像讲述一个流畅的表意的故事。
我想说明两点:1、文化是政治的产物,是阶级的话语,电影是流动的符号。2、虽然各种新浪潮、先锋电影,但进入现代后,文化环境虽然变得越来越宽容,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美国电影,美国类型片在不同的年代都显示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就是这样一本书,我很中意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写的一点不枯燥,语言平实易懂,事实上,它确实是一本科普性读物。特适合所有学电影的本科同学,它讲到了新好莱坞与经典好莱坞的区别、进入21世纪的美国电影的变化。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许多书,如果你想研究好莱坞电影类型,你可以进一步《好莱坞电影类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新旧好莱坞,你可以阅读《旧好莱坞·新好莱坞》;如果你想了解黑色电影,你可以阅读《黑色电影》一书;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美国电影史的细节,我建议你阅读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同时推荐他的另一本《建构电影的意义》和《好莱坞的叙事策略》;如果你想要阅读电影文论,我推荐《电影理论读本》和《电影理论解读》……但我觉得,你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那么,看一下《美国电影美国文化》,这本书几乎涵盖了这些书的最精要的最朴素的知识。作为一本大众读物,它几乎用最朴素的文字科普了美国电影的发展脉络,我们看到美国电影的缘起、发展、融合等等,我们看到美国电影背后的政治的影响,我们常常看美国电影,却很少真正洞察美国电影的创作秘密。
仔细想一想,我在教学中,几乎用的都是美国电影作为参考样本,这跟爱不爱国完全两回事。想一想,若干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山洞里讲故事,美国电影除了部分独立影像,均致力于讲故事。例如在书中,“构成一部经典好莱坞叙事电影的目标,通常会限定一个精确的时间范围,即必须在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前采取行动或者完成某一任务”。每部电影都送一段旅程,观众在黑暗中“进入到电影中”。“就像在电影中,我们将要扮演成别人。 当谈到剪辑时,这本书中的一段话,“一个场景是电影中最小的戏剧单位,它包括许多在连续的时空中展现戏剧动作的镜头,也就是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发生的戏剧动作。所谓的无缝剪辑就是将600-800个细微镜头组接成一部标准长度的电影。当谈到具体一个场景的剪辑时,它提到了一个有秩序的范本。“它是以一个基调镜头或主镜头开始,随之场景的分割,最后要么切回到远景镜头,要么切回标志着场景结束的其他镜头。远景镜头或主镜头,通常会是一个远景,它要建立起随后发生戏剧发生的空间,偶尔它还要指出年代或者日期。同时,它也指出,近些年以来创作者选择将场景的开始突兀地放在情节中的中间或者运用一个重要细节的特写。这种情况下,情节发生的空间由随后的镜头加以说明,但它不仅用来建立空间,也属于场景分割的一部分。接下来,此书详细的讲解了制片厂的建构,明星制度的产生以及明星的本质,明星和面孔之间的关系,那些曾经的大制片以及后期这些制片厂的命运。在第二章,作者详细的论述了各种电影类型的特征,缘起,发展,以及当创作的的社会背景。每当一个章节结束的时候,他列出一系列的参考影片,如果你觉得太多,或者对影片没兴趣,那你一定要读《伟大的电影》这本书,伟大的影评人写伟大的电影。进入到60年代后,坦率的讲,美国电影渐渐变成了一种主流导向,它日益壮大,不断发展,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电影几乎是美国文化的反光镜,我们从电影中看到更多的社会运动、社会思潮,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放映方式的转变,美国电影进入了数字时代,就像一个永动机,它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同时又从侧面记录着我们的时代。我们从电影中返回童年,我们这代人有幸见证了电影的童年或者婴儿时期,这种感觉就像书中所言:“在当代的科幻片面前,我们都变成了孩童般的观众。”
如果你此刻在持摄影机拍摄,励志做一名导演或者编剧,那么你应该阅读一下好莱坞创作的规则。如果你励志变成一名伟大的导演,但不妨碍你为大家讲一个普通的故事,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做好。事实上,《美人鱼》、《战狼》、《泰囧》在不同程度证明了这一观点。如果你想学好莱坞讲故事,推荐《救猫咪》系列;如果你想考研,却对一些关键词始终不懂,推荐《电影研究关键词》,书越读越明了。当然,电影的核心是用来看的。如果你真心喜欢电影,我希望你永远保持善良,电影就是生活。我引用《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最后一句话作为结束:“本书试图独辟蹊径,来界定、描述和分析美国电影艺术以及个人电影作品是如何探讨我们与我们身边这个全新的、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关系。观众对大批量制作的娱乐形式的最初需求促使了电影,而且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需求在左右着本书所论述的电影本身以及观赏电影时那种体验的变化。”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六):爱电影 爱生活 ——《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
我不知道在你们眼中的电影是什么,在我看来,电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作为这“第七艺术”的起源之国,谈起电影,是绕不开美国的。甚至可以说,世界电影的发展史,从很大程度来看,就是美国电影的发家史。
一直以来,我怀着对电影的热忱,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影的历史、文化、技术的革新与延续,泛泛而求,摄取的东西大多虚无。时常在互联网上庞大的碎片化信息中迷失,被这娱乐至死的时代牵着鼻子走,看似看了许多所谓“干货”,实际上却是空空如也。互联网上有关电影的知识短片影评,除去信息量的堆砌,大抵都是一些空泛的论述;标题党、庸俗化、编段子、蹭热点等泛娱乐化的现象,比比皆是。
高尔基说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亲身尝试,获取知识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因为它足够纯粹。
五月下旬,咱们藏书阁组织了这本书的线下赏析活动。开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什么是美国电影?” 扪心自问,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才是美国电影。从希区柯克到库布里克,从乔治卢卡斯到斯皮尔伯格。从马丁斯科塞斯到大卫林奇再到阿伦诺夫斯基,这些美国著名导演的作品我也就看了大概,但也已经觉得很是丰富。而这第七艺术的起源国,每年近八百部的电影产出,也让我痛并快活。我看过的电影太少了,远远不够,仅仅是九牛一毛,我没法就此对“什么是美国电影”下定义。
六月初,磕磕碰碰,总算是将约翰 贝尔顿的《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看完了。他算是给了“什么是美国电影”的答案,或者说,这本书通篇都在讲,什么是美国电影。
书籍分为三大部分,制作模式、类型与类型体系、战后历史。
【制作模式】下有:电影机制的出现、好莱坞电影叙事、好莱坞电影风格、制片厂体制、明星制度。
基本是以美国电影的诞生发展,电影的叙事手法与风格、幕后制度来解构美国电影的特色体系。基于客观现实中的诸多局限性,阐述在美国电影人在“盲人摸象”阶段,对电影摄制及发行机构的改革与创新。
【类型与类型体系】基于美国电影的范畴,采取电影类型来分类,对不同电影类型基于社会背景、实事政治、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细致客观的阐述。
我很喜欢这一章节,对比于那种基于故事本身的影评,这种将类似的影片归纳到一块儿,以时代背景为底色,进行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的细致阐释,真的是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尽管有一些观点不敢苟同,但有一些真的是让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在这儿分享几段。
在类型片的【第九章:战争与电影】一章中,贝尔顿提到了《细细的红线》和《拯救大兵瑞恩》,这个论点真的很棒!是我所想不到的。
“名义上来说,《拯救大兵瑞恩》中,’任务就是人’,集体要为营救个人而牺牲,但是瑞恩必须不能辜负救他的战友,或者说,瑞恩欠所有为救他而牺牲的人们一笔账。瑞恩通过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从而使米勒等人的生命获得了同等的价值。影片完美的诠释了理想中的民主互惠制度,个体的存在既要依靠群体,同时也要为群体贡献力量。而《细细的红线》对《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道德体系提出质疑,正如同影片中的一个画外音提到的‘战争’不能使人们高贵,而是把人们变成了狗,使人们变得渺小、卑鄙、残忍。它毒害心灵。”与《拯救大兵瑞恩》不同,马利克的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提出问题“我们的毁灭对地球有何好处?是让草发芽,还是让电影发光?”
而在【第十二章恐怖电影和科幻电影】一章中,贝尔顿在列举了大量的经典电影之后,是这样总结的。
“恐怖电影和科幻电影这两种类型展现了我们作为人的焦虑,人类与非人类之间潜在的可以渗透的界限,以及后人类的威胁和魅力…人的存在变得日益薄弱,我们越来越依赖这些题材来确定人的中心地位,警告我们那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并对后人类时代的许多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式的景象进行幻想。”
在【战后历史】中,贝尔顿讲述了许多当时的社会背景知识,也论述了废奴战争之后,美籍黑人在美国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在电影中的反映。
“黑人和白人学生于1962-1963年在华盛顿举行游行。他们在1963年和1964年的夏天在南方注册黑人选民,后一事件被称为’自由之夏’。1964年,3名民权工作者迈克尔.书沃纳、安德鲁.古德曼和詹姆斯.切尼在密西西比被谋杀———这次犯罪称为艾伦帕克影片《燃烧的密西西比》(1998)中调查的主题。”
还有反映政府与学生冲突的《草莓之夜》(1970)、讲述媒体与警方冲突的《冷酷媒体》、反映黑白种族矛盾的奥斯卡获奖电影——斯坦利克莱默的《反抗的人》(1958)类似于法国新浪潮中存在主义反英雄的《雌雄大盗》(1967)
“最终,在1968年春天,在电影发行几个月后,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后者被刺杀的情形也被电视摄影机记录下来,并且让观众震惊。”
书中提到了1966年,休伊牛顿和鲍比希尔建立了黑人军事组织“黑豹”,支持用暴力来维护黑人的合法权益。在1968年,法国的新浪潮祖母 阿涅斯瓦尔达,拍摄了同名的纪录片《黑豹党》(1968),
祖母去年上映的纪录片《脸庞 村庄》超级棒!有趣的是,初次在漫威漫画《神奇四侠》中登场的黑豹(1966.07),在三月后称为了黑豹党的代名词,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早为民族和工人阶级解放战斗的组织之一。法国新浪潮祖母两年后就来拍他们的纪录片,而五十年后,当时的漫威漫画成了如今的漫威电影宇宙。《黑豹》也被拍成了电影。这个真的很有趣,有一种逻辑在里面。这也是电影的魅力之一啊!
总的来说,约翰 贝尔顿《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这本书基于大量的夯实而充沛的论据,让许多的美国电影美国影人的名字在我的眼前纷至沓来,有熟悉的,有眼熟的,但更多的是没见过的。约翰 贝尔顿 依据电影的制作流程、国家的意识形态、本国的历史变革多角度多流程的对“美国电影”这一主题,进行了广度与深度兼具的细致诠释。信息量太大,我难以一言蔽之。
那么就用作者在【第九章:战争和电影】中对好莱坞的注解,来给咱这个书评画上句号吧。
“换句话说,所有的当代战争只有两个战场—— 战场上和银幕上。好莱坞的工作并不是确保我们一定会胜利,而是确保我们永远是正确的:我们的胜利伴随着一种内在的和平主义和厌恶战争的精神,把我们从对无耻敌人施加的罪恶中解脱出来;我们唯一的失败(在越南)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良知,而是因为我们高度的良知使得我们同自己作对,这些好莱坞战争影片的各种结尾重新把我们的失利变为为胜利提供了基础。无论我们(在战场上)胜负与否,影片总能使我们‘赢得’战争。”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七):部分笔记
第一部分:
第一章、电影作为一种机制的出现
1、看电影是一种宗教式的行为。
2、明星与类型是商品。
3、窥镜到放映机——电影——公共奇观。
4、早期电影从本质上讲是具有暴露癖的,热衷于展示奇淫巧技。
5、埃德温·鲍特:注重电影呈现的喜剧风格,将叙事以一系列单独的、具有吸引力的场景编组起来。如:《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
6、《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热映使得镍币影院消亡,迎来豪华宏大的影院,并且证明了电影媒体传达意识形态主题的强大力量。
7、一组数字:1929年~1949年间,平均每周有超过8000万美国人去看电影,而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2580万。
第二章: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
1、经典好莱坞电影的风格总的来说是无形的,带有极大的隐蔽性,这也是美国电影熟练技巧的产物,犹如一部讲故事的机器。经典原则:明晰、简单、优美、有序、经济、协调。
2、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一开始先介绍事物的原始状态,之后一些事件的发生打乱了这种均衡,接下来的事件试图重建原来的状态,但一次又一次早受挫折,直至影片的末尾秩序才得以恢复。
3、大卫·波德维尔论述经典好莱坞电影从根本上说是以角色为中心。
4、现代作品倾向于抛弃经典现实主义作品幻象般的透明性,直接把我们带 大到主题的构建过程中,暴露出其各个部分,或是暴露其意义得以构建的过程,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现代主题传达了成为现代(后工业革命和20世纪)特征的精神危机。它们通过颠覆在经典的浪设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秩序、规则和不可见性原则来达到这一目的。 现代主义采用的特定形式取决于其所反抗的特定传统。典例:《公民凯恩》
5、《社交网络》:“约翰·休斯版(青春版)的《公民凯恩》”
《搏击俱乐部》
讽刺了一代被消费文化所阉割的白人男人。
第三章:经典好莱坞电影:风格
1、场面调度为叙事服务。(摄影角度、照明、剪辑、音响、等)
2、匹配关系:图形匹配、动作匹配、实现匹配
3、视点剪辑 轴线原则
第四章:制片厂制度
1、当雀滕斯.鲍德梅克(Hortense Powdermaker)在她1950年关于电影生态学的人类学研究中将好莱坞形容为“梦工厂”时,她揭示了美国电影最核心的本质矛盾:它既是艺术。又是工业。
2、制片厂制度的发展建立在亨利·福特发展的汽车流水线式的工作进程之上。
3、垂直整合体系。
4、包档发行、蒙眼出价、轮次放映、分区发行、间隔机制。
5、制片厂风格:
米高梅:“明星比天空中星星还多”,光鲜亮丽的女性形象,冷静克制和稳妥的喜剧,严肃的情节剧。
派拉蒙:(女明星)在银幕上将性的机敏和刻薄的智慧杂糅在一起,无政府情绪和性的影射,娴熟的欧洲风格(刘别谦)、精雕细琢的讽刺喜剧。
华纳兄弟:以男性制片厂的形象著称(早期强盗片,《人民公敌》《小凯撒》詹姆斯·卡尼格 亨弗莱·鲍嘉。
二十世纪福克斯:“十六世纪福克斯”,制作时代剧或古装剧,谈论着耕地、未工业化的生活、对手工业民粹式的关注以及他们的草根价值观。
雷电华:电影以多样性著称:歌舞片到《公民凯恩》,黑色电影等等。
联艺公司:独立制片人作品(卓别林、大卫·格里菲斯)
哥伦比亚:诙谐而优雅的剧本赢得声誉,也是好莱坞神经喜剧的鼻祖。
环球:监制了有声片《西线无战事》和《爵士歌手》,制作一系列经典恐怖片、情感克制的情节剧、粗俗的专题片,塑造了男明星洛克·哈德森(《深锁春光一院愁》男主)。
6、制片厂体制的分解:1948年5月 派拉蒙法案(反托拉斯法案)。
第五章:明星制度
1、生产明星:塞缪尔·高德温语“上帝创造了明星,制片人的任务就是找到他们。”(明星、影迷和利益)
2、明星的地位不仅仅是在影片本身,同时也是在大众文化的更大领域中建构起来的。作为被流行文化这面镜子折射出来的演员形象,明星地位进一步渲染了他以之为基础的演员形象,以某些可辨识的方式重写了这种人格。
3、明星迎合了公众在特定时间内对某种特定身份形象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需求。
4、第一个明星:弗洛伦斯·劳伦斯——劳伦斯身上体现出了美国的活力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德。
5、璧克馥、卓别林的性感是那种孩子式的,或者说是天真的青少年的性感;瓦伦蒂诺和嘉宝的吸引力则是那种老于世故的、性方面很有经验的、欧洲人的性感。他们在美国观众中的流行反映了随着战争而来的性解放的新气氛。
6、《海斯法典》的审查让性喜剧变成神经喜剧。
7、演员工作室。李·斯特拉斯伯格和伊利亚·卡赞改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方法派表演”:这是一种训练联系,它要求演员以自己的过去经历和情感历程为基础,同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建立一种内在的共鸣。(演员:克里夫特、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保罗·纽曼、李·科布,玛丽莲·梦露也曾在这里上过课。)
8、自从制片厂体系解体后,当代明星从各种各样其他媒体进入电影界,首先在电影圈外取得明星地位,之后再到好莱坞发展。(电视剧、综艺节目、音乐界、模特等等)
第二部分:类型和类型体系
第六章:默片情节剧
1、情节剧模式:不倾向于关注一些特定的情节和角色类型,而是关注创造一定的情绪,并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2、电影情节剧主要是一种态度或者是一种处理方式——情节剧是以一种情节剧方式呈现的、具有传统角色类型和既定情节模式的类型方法。
3、情节剧的范畴是私人的而非公共领域的,它更关心普通人,像一些悲剧一样,表达出社会下层阶级的忧虑。
4、两个情节剧导演: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的诞生》和金·维多《群众》
第七章:歌舞片
在名为《娱乐与乌托邦》的论文中,理查德·戴尔讨论了作为娱乐模范实例的歌舞片,如同娱乐的其他形式一样,歌舞片同样创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时常遭遇的问题都不再存在。
第八章:美国喜剧
1、在弗洛伊德看来,在个人层面上,笑话具有一种释放的功能。它们为那些发笑的人提供必要的治疗和释放,减轻压抑普通百姓的严重担忧与顾虑。在大众层面上,喜剧这一类型提供必要的治疗与释放。
2、卓别林对抗的对象是现代世界,城市化和工业化威胁着人类精神;基顿拥抱现代,机器通常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劳埃德沉迷于中产阶级价值观——沉迷于自己在社区中的身份地位,沉迷于讨好他人、迷恋成功。
3、神经喜剧:各种不同格调的喜剧风格都在一种混合形式中得到表达便是神经喜剧。
4、在一篇名为《没有性的性喜剧》的文章中,评论家安德鲁·萨里斯指出:“神经喜剧是关于性压抑的,这成为这一类型的一个主要潜台词。”萨里斯认为,这个类型的产生部分是由1934年7月海斯法典的限制加强而导致的。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八):从高级路人向初级影迷进阶时,最重要的两点是什么!
作者:窗边的Kotori
当然是开心+走正路了。
全国上万名或将走上影评人之路的电影专业学生挑灯夜战逐帧拉片、毕业了还要谨慎为每一部新片站台、生怕一个不小心品位名声深埋宁古塔下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你已经摆脱霍莉·格莱特利式的艰辛命运,成为歌唱得稀烂也能优雅吃蒂凡尼早餐的赫本式文艺精;而所有无意借毒舌、抬杠上位的新世纪佛音战士朋友们,也可以在开心进阶路中得到内心的永恒宁静。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8.1[美] 罗杰·伊伯特 / 2018 / 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美国国民度最高的大物影评人罗杰·煮米饭达人·伊伯特先生最好笑的短影评集《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以下简称“毒舌小词典”)和美国你没听说过但一直在学术基础教育界耕耘至今的约翰·讲课风格是棒读·贝尔顿教授的《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以下简称“美美”),就是助你快乐了解美国电影史的利器。如果没有像两位这样对普罗大众很有耐心的专业人士,杠精或将毁灭美国。
书封背后的电饭锅觉得这两本书路子不够正的朋友们,请再次阅读“读者简介、内容简介、前言和出版后记”,了解一下两位作者扎实的功底。虽然这四个部分疑似废纸,但凝聚了每个编辑男孩女孩大改八稿的泪水,如果没有人懂得好好利用这些信息,他们就要化身为真实的李可云。我还想照顾一下说了“这本书跟我以为的不一样必须给一星了”的朋友们,你不是真正的快乐,难道就真的抱着遗憾一直到老了。另,批判《毒舌小词典》片例过老旧的捧油们,相信伊伯特在天之灵踩碎时光沙漏回来多写几年影评,或许会给这本书增加新词条新片例,但既然他早已安眠,我们不妨继续走自己的路。
这两本书都涉及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模式和美国人心态。《毒舌小词典》以观众的视角、以词条的形式吐槽到某些具体的现象,以明星制为例:海报上明星名字字号超大的时候,此片预算可能已经被明星花光,很大几率没钱写剧本——一种明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明星为了高片酬接烂片,翻过脸还要骂片子烂——一种明星确实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马龙·白兰度开启了演技派明星出演傻瓜超级漫画英雄电影的先河——一种演技派明星也要赚钱的情况;阿拉伯的劳伦斯帕瓦罗蒂、文学大师鲍勃·迪伦、DIVA界的马丹娜女士和美妆博主黎汉娜女士都曾跨界拍电影——一种各界明星扩大影响力的手段;老妈心里永远的天菜洛克·哈德森出柜、话唠叔叔伍迪·艾伦爆出恋童疑云之后,再看他们演的电影感觉就变了——一种明星人设崩塌有多可怕的情况……除了明星制,这本书无所不吐槽,从表导演服道美这种传统项目,到独立电影、电影宣发、经纪人、好莱坞高层、奥斯卡评委、电影院经营等其他领域里隐藏的种种小心机,乃至观众粗鲁的行为,都被爱吐槽的群众翻出了旧账。
有一些冰雪聪明的读者说看《毒舌小词典》虽然很快乐,但有点意犹未尽,这样的读者可以说是真正的学习委员了,贝尔顿先生简直要笑到再次棒读,和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美美》更系统地讲解《毒舌小词典》涉及的所有美国电影知识,但是依然保持了必必吸纪录片般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感染力(但是学术宅贝尔顿先生不知道什么是造假),可以自封为电影史中的《故事会》了。仍以明星制为例,《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不仅讲了明星制的历史、明星的人设、明星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还具体分析了你的本命和墙头走的是什么路线,即使不能帮你顺利完成从追星男孩女孩到事业粉的转型,粉丝掐架时也可以甩一本此书到对方脸上,声称自己pick的是好莱坞花名册认证潜力股。(对有志于当明星的捧油们,好莱坞人设永不败的汤姆·汉克斯先生超长案例分析先打醒你,让你知道顺风顺水的人生早已是不可能。安心做个经济舱business casual,把你举棋不定的三月先过好吧。)
除了故事好看、案例详细,以及一些能让《社交网络》饭圈朋友们重返第二春的学术分析八卦,《美美》还真正从电影里把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扒出来给你看。好莱坞在同一时期,居然既拍摄促进苏美关系的电影,也拍摄抹黑苏联的电影,可见在政治敏感时期,不惜反复打脸的好莱坞求生欲是有多强;经济繁荣、电视普及的时期,电影巨头们为了吸引不想进影院、只想在家大搞园艺的观众,又接连发明了各种花哨的巨幕、3D、宽银幕技术,把观众晕到真实的呕吐;为了安抚国内的移民矛盾、阶级矛盾、性焦虑情绪、大众不喜欢新总统的情绪、美国梦今天不可爱想掀起文化运动的情绪,好莱坞的各种类型片使出浑身解数更新自己的主题和风格,什么情绪高涨就迎合什么情绪,造成一种“灯塔国的光还在照耀各位”的错觉,顺便赚钱。
这些知识有助于日后你阅读枯燥的电影史教材时,用一些有温度的小故事佐证一下干巴巴的考点,开心地成为真正的影迷。电影不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工具、一笔生意、一种制度,存在于热闹的市井里。如果你能在人间烟火里看到它,或许能记得更久一点。希望这也是两本书的作者想要的效果吧。至于社交浓度过高的文艺精男孩女孩们,又到了可以在电影资料馆大排长队的宜人季节,谈资多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大佬收尾《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九):新文化主义的险胜:社会形态变革中的美国电影
文/宝木笑
当好莱坞成为一种符号
今天,在大陆电影市场火爆的背景下,电影业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和评估,人们逐渐切身体会到,电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电影业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产业,它是当代世界最为复杂的综合体。不管是亚洲电影的新崛起,还是欧洲电影的新浪潮,在全世界人民积极唱衰美国电影的时代,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在世界电影总产量中,美国电影仅占7%左右,但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的总放映时间却占60%,占世界电影总票房的2/3,全球影院所播放的片源有85%出自好莱坞。美国电影仍然是世界影坛的霸主,仍然垄断着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好莱坞已经成为一种糅合着美国电影和美国文化各种元素的符号。
美国当代重要的电影理论家、一直致力于研究电影与文化关系的学者约翰•贝尔顿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评述。约翰•贝尔顿认为好莱坞“并不仅仅是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制作电影的场所”,而是“一套统一连贯的、观众乐于接受的美学和风格的规则”。正是在这个逻辑前提下,这位古根海姆学者奖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学术电影学者”称号的获得者,才用另一种形式撰写了这部《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的这种形式其实更像是一种糅合,即将电影史与文化史糅合,在这二者的两相比对中重新组织关于美国电影和美国文化的书写内容,以期达到“对20世纪美国民族认同和工业化大众文化关系的描述”的目的。
显然,约翰•贝尔顿不但在逻辑上围绕好莱坞定位《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的主题,而且在内容上也以好莱坞为研究范本,将美国电影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等电影工业体系和叙事、风格、类型片等电影艺术内容进行了细化的梳理。虽然不是每一部美国电影都是好莱坞制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的模式却影响着每一部美国电影,好莱坞作为一种符号也伴随着美国社会形态变革的各个阶段。鉴于此,《美国电影美国文化》对于好莱坞电影史的考据和讲述是极为翔实和深刻的。天气对早期电影拍摄影响非常大,所以好莱坞这座全年晴好天气占绝大多数的城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的制作基地。1913年派拉蒙公司在好莱坞创建了第一座大型电影摄影棚,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罗斯福饭店举行,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人们更多选择看电影逃避惨淡的现实,电影业是惟一没有被大萧条冲击的行业,从此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许多传世经典都在这一时期制作完成,比如《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蝴蝶梦》等,1946年美国全年售出50亿张电影票,“世界电影史就是好莱坞历史”的说法就是那一年开始流行的。因此,《美国电影美国文化》在述说“经典好莱坞电影:风格”之类内容的时候,将切入点更多放在这一时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个时期确实是好莱坞风格的逐渐成熟期。比如1941年上映的《公民凯恩》中对于摄影角度和景别系统的选择,让好莱坞电影艺术语言实现了更加的丰富化,当凯恩吐出“玫瑰花蕾”一词时那个对他嘴唇的大特写镜头,以及之后他的死亡,都让强调瞬间的镜头和镜头之间的微妙变化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而在《卡萨布兰卡》中,高调光和低调光的运用让电影更具油画般的张力,当鲍嘉饰演的里克沉溺于与英格丽•褒曼饰演的伊尔莎在巴黎的回忆时,低调光营造出他的愤怒和痛苦,成为了影史上永远的经典。
当人们逐渐习惯将150米长的巨大广告牌“Hollywood”当作一种图腾时,好莱坞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这个符号不仅是电影产业的,也是美国文化的。在那个时期,以《超人》、《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等为首的科幻片、以《现代启示录》、《回家》等为代表的战争片、以《金色池塘》、《雨人》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片等各种类型片让这种符号化得以在内容上最终巩固和完成。而在约翰•贝尔顿看来,好莱坞的这种符号化是与当时的美国社会形态变迁紧密结合着的,正是这种结合让好莱坞从一个电影制作地升华为将美国电影史与美国社会史、美国文化史紧密结合的“应许之地”。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好莱坞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时代符号,也正因为这样,好莱坞才在商业化极度泛滥的危险中得以永续前行。在库布里克上世纪六零年代执导的《奇爱博士》中,美军蓄意对苏联发动了一场核战争,影片讨论和反思了冷战的副作用;科波拉则在《教父》中将黑手党描述成“美国的隐喻”,并且提出这部电影旨在揭露资本家的贪婪和暴力,在揭示犯罪世界的腐败和权力滥用时,科波拉用柯里昂这一形象赞美了家族观念、忠诚和正义感;上世纪八零年代,美国开始了一场对五零年代的怀旧热潮,人们纷纷重温那时的音乐、时尚和生活方式,于是《回到未来》将我们带到了五零年代纯真的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而近年火爆的《银河护卫队》和今年大热的《头号玩家》显然承袭了这种记录和怀恋时代的艺术功能。
美国电影的“精神空间”
当好莱坞成为一种符号,比对着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对好莱坞类型片的梳理总结,我们似乎可以将美国电影背后的美国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理解。约翰•贝尔顿在书中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分为情节剧、歌舞片、喜剧片、战争片、西部片、科幻片、黑色电影等,但如果将这些电影背后的文化价值观也进行分类,我们不难发现那正是美国所一直强调和努力打造的民族性格和身份认同。而这种情况的产生又和美国社会形态的变革有着直接的紧密关系:从1860年代一直到一战时期,美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巨变期,其从一个以农业文化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城市文化的国家、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从一个制造商国家转变为一个消费者的国家、从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社区转变到一个大众社会。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美国文化和民众的价值观都面临着极大的颠覆和挑战,如何坚守“开国国父”们所倡导的“美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赋予时代特色,成为了美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我们的想象中,美国电影是完全“野蛮生长”的产物,好莱坞是完全的市场化结果,事实其实不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只不过每个国家选择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单就美国电影而言,其最初阶段也有着痕迹很重的政治色彩,在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的初期,敏锐的文化学者和政治家意识到工业时代的大众文化将美国的传统美德“阴柔化”了,整个美国电影和社会面临着“雄性危机”。因此,西奥多•罗斯福等人倡导“艰辛的生活”,罗斯福曾抱怨美国的年轻人在一种“懒散休闲”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是“被过度文明的人驯化的一代,丧失了伟大的斗争精神和强悍的美德”。
正因此,在罗斯福时代,美国的民粹主义和进步主义两大运动得到极大发展,从而奠定了日后好莱坞电影的主流文化基调。不管是罗斯福强调的“一个国家必须努力祛除这种娇柔气息,这是一个民族变得衰老、软弱、不愿在忍受艰苦的危险信号”,还是民粹主义宣扬的“民主、诚实、审慎的中央政府、体面的领导人、机会均等以及自助精神”,总之,与“美国梦”所紧密联系的自由、民主、法治、坦诚、博爱、包容、道德、奋斗等一系列“美国精神”其实一直是美国电影的不变课题。所以,《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更像是在电影史和文化史两个领域对这种情况进行的比对解读,约翰•贝尔顿也坦言:“很大程度上,人们可以从民粹主义和进步主义理念所倡导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改革与美国电影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解释美国电影”。
美国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精神领袖赫伯特•席勒在其名著《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一书中说:“通过电影表现的文化服务产业,它不纯粹是简单的消遣娱乐,更重要的是面向社会传递政治及价值观点的媒介,究其根本,它的意义就是对整个社会的精神空间进行重组及解读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好莱坞似乎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升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正是好莱坞用娴熟的电影艺术手法和扣人心弦的电影叙事,将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基督精神、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进行了重组和解读,构成了一种“润物无声”的“精神空间”。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对好莱坞剧情片、爱情片和战争片等类型做了非常详尽的解读,透过约翰•贝尔顿的叙述,我们会发现那些经典的背后,正是这种“精神空间”在散发着直指人心的魅力。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中,不少都是“美国梦”类型的影片,反映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非常“正能量”。《阿甘正传》的主角阿甘智商只有75,但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阿甘成为了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那句 “Life is just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品尝到什么滋味”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从而相信“You are the best.You are your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你是最好的,你是你自己最重要的资本”的“美国精神”。
即使是最不容易讲述道理的爱情片,也并未成为好莱坞成就经典的绊脚石,相反却成就了“美国式的恋爱观”。不管是一往情深还是朝三暮四,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一声叹息,《乱世佳人》、《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律政俏佳人》、《人鬼情未了》、《美国丽人》、《西雅图不眠夜》、《风月俏佳人》等各种类型爱情片的背后,仍然是构建在“美国精神”逻辑基础上的爱情观——人格的独立和相恋的自由才是爱情的基础。正如《乱世佳人》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虽然不尽人意,但郝思嘉在爱情中表现出的独立、自我、倔强、勇敢、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却正是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完美演绎。
新文化主义的登场和险胜
在美国电影映射出的美国文化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文化主义的不断变迁和调整。文化主义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前面提到的民粹主义和进步主义衍生而出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又重新兴起的文化相对主义,再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的文化多元主义,历史相对年轻的美国却经历了异常丰富的文化主义变革。如果一定要给上世纪好莱坞成为文化符号之后的美国电影进行一个定义,也许可以称之为“新文化主义”。我们的这种定义更多是基于传播学角度的定义,因为从内容自身看,以基督精神、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支柱的“美国精神”是一个包含着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综合体,然而其传播的理念又具备着自身的鲜明特点,是“新文化主义”的。
这种“新文化主义”的传播,掩藏在鲜明的市场化运作的表象下,有着科学而理性的传播学逻辑前提,即文化和价值的输出不能也不应通过“硬性”的手段,只能依靠文化和价值自身的定义牢固和传播手段的高超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道德高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千百年来皇帝诏书必以“奉天承运”开篇的理由。而当人类进入近代,启蒙运动之后的人类文化史其实更像是一部价值观的历史,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等核心价值观最容易触动人类的心灵,使人类产生情感上的共识,所以美国电影和美国文化对这个“道德高点”的坚守是极有远见的。
但只有这样的远见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新文化主义”的传播理念本身更像是一种“对赌”,因为美国电影虽然有分级制度,但一直坚持的是自由和开放的核心传播理念,所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价值冲击都会产生。《美国电影美国文化》对此并不讳言,上世纪六十年代好莱坞迎来了多元文化发展的井喷,以各种犯罪和堕落人格为主题的影片开始挑战整个美国电影文化。值得注意的是,约翰•贝尔顿记录了这样一个事实:1966年伊丽莎白•泰勒在主演的《灵欲春宵》中使用了以前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的脏话,里面有11处“该死”、5处“狗娘养的”、7处“混蛋”、“去死”、“干”和“去你的吧”,但奥斯卡接受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获得13项提名,并赢得了其中的5项;同年,华纳兄弟发行的《雌雄大盗》融入了大量限制级的情爱和暴力元素,影片的暴力狂欢立刻成为新一代大学观众的邪典偶像。
这其实反证了“新文化主义”的传播理念:既然选择自由和开放作为传播规则,那么就必须用多元包容的态度容忍主流文化价值之外的挑战。而这个过程显然是艰难的,在里根—布什时期,美国电影开始动摇了八十年代积极向上的腔调,“反潮流”大行其道,比如以斯科塞斯的《下班后》、《金钱本色》、《好家伙》、《赌城风云》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着力展现的是“美国梦”的黑暗面。而到了新世纪之交,“黑暗系”影片则更加重了这种冲击的力度,在影片《生活尽头》中,两个中心人物进行毫无节制的犯罪,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一切,没有什么好顾忌的,在《玩尽末世纪》中,两个家伙和一个女孩在各处的便利店里作恶,同时进行着一场无休止的、彻底颠覆传统性别概念的性游戏……被社会遗弃之人的那种自我毁灭和虚无主义冲动,激起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好奇和共鸣,美国社会出现了一大批因为模仿相关电影而造成犯罪的案例。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好莱坞借助科技产业的强大基础,仍然保持着主流电影的强力输出,以主阵地的不断壮大坚守着美国文化的大旗。约翰•贝尔顿在《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中认为,这种强力输出其实是一种“奇幻电影”的转向,“奇幻”的概念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类型,比如儿童动画片中有《海底总动员》、《狮子王》、《怪物史瑞克》等等,神话故事片有《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动作冒险片有《蜘蛛侠》系列、《黑客帝国》系列等,科幻片有《星球大战》新世纪系列、《变形金刚》系列、《X战警》系列等等……新世纪以来的美国电影和美国军队的相似程度越来越高——对制造视觉震撼的高科技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美国电影的“新文化主义”正在发生着蜕变,但这种依靠高科技优势的蜕变是否意味着一种进步还需时间的检验。但至少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今天的美国电影和文化在本土和全球范围内依然保持着胜局,那这种胜局也是一种险胜之局。然而不管怎样,约翰•贝尔顿为我们展示的这种美国电影和美国文化的发展史,依然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在反思的同时,也许我们还可以回顾1923年《纽约晨邮报》的一段报道:“即使美国撤回世界各地的驻外使馆,船只不再远航,旅行者不再外出,取消世界各地的商务往来,美国的公民、美国的问题、美国的城镇和乡村、美国的道路、美国的摩托车、会计事务所和沙龙,即使是在世界最偏远的角落,也仍然会为世人所熟知……电影与美国的关系,就像悬挂米字旗的舰船和大不列颠帝国之间的关系。”
—END—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插图第4版)》读后感(十):知道这六个“为什么”,一眼看穿好莱坞电影世界
美国电影美国问哈作者:诸神的恩宠
一说到电影,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美国好莱坞。这也难怪,据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票房TOP10里,美国电影就占了9席!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影迷,却没看过好莱坞电影,那就好比来北京没登长城,去西安没吃羊肉泡馍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几乎每个年轻人都能随口说出几部好莱坞大片,或对某好莱坞明星的绯闻八卦如数家珍。然而,聊了这么多电影和影星,人们对美国电影又有多少了解呢?看好莱坞大片时,你是否认真想过:它为什么要这么拍?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续集越拍越烂,为何投资方还愿意猛砸钱?
想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推荐你阅读《美国电影美国文化》。这是一本电影文化通识经典书籍,它既美国电影史,也是美国文化史。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电影资深研究专家约翰·贝尔顿。他在罗格斯大学教授电影课,同时也是学术期刊《电影史》副主编,曾荣获美国古根海姆学者奖和“学术电影学者”称号,著有《宽银幕电影》、《电影风格家》等书。其中,《宽荧幕电影》获得了1993年克劳斯瑙-克劳斯图书大奖。
与以往美国编年体电影史不同,《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文化现象之间的关联为线索,一边讲解电影本身,一边剖析电影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现象,普及了好莱坞电影的本质——艺术与工业的双重性,杂糅进政治、经济、文化事件,阐述了好莱坞商业电影与美国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本书是罗格斯大学美国电影课程教材,还被指定为美国公共艺术教育节目《美国电影》配套读物。它既是一本学术专著,也是一本普及读物,无论你是专业电影人还是电影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新视角和新知识,提高电影鉴赏水平。 这本书内容紧凑,知识密度大,为便于理解,现提取出以下六个“为什么”作为线索,来讲讲好莱坞电影世界的秘密。掌握了这些,就算你没白白看那些好莱坞大片。
电影放映机问题1:为什么世界第一家电影院会出现在美国?
19世纪初,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活里各领域的发明创造蜂拥而出:什么电报机、打字机、电话、留声机、照相机等,一个个争奇斗艳。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1893年爱迪生及其助手迪克森发明的电影视镜。电影视镜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面貌,影像第一次突破了平面形式,而作为动态场景被永久记录下来。 在电影技术发明之前,时间一旦过去,就永久消失了。但电影技术的出现,将时间像罐头一样保存了下来。过去的事情可以通过胶片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还能被重复观看无数次。这对当时的人来说,实在太神奇了!商人看准了时机和市场,认定这是个赚钱发财的好机会,开始向这个新兴行业猛砸钱,推动了电影市场的繁荣。电影的诞生催生了大众文化,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电影使时间具体化,也使时间变成可消费的商品)看电影等于购买影院的某个时间段),这是电影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电影技术发明之初,受放映技术制约,每部电影只能供一名观众观看,就这,还得戴耳机。一些商人企图说服爱迪生研发放映机,但遭到了爱迪生的强烈排斥。他认为如果发明出更好的放映机,放映商就只会从他这里买一台而非多台电影视镜,那今后生意还怎么做?虽然爱迪生本人不配合,但放映商并不死心,为使利润最大化,他们联合爱迪生前助手迪克森完善了放映设备,使之能够在大庭广众下同时为多人放映同一部电影。1894年,世界上第一家电影院在美国开张。1896至1896年,放映机正式面世。从那以后,看电影逐渐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
好莱坞贝弗利山庄问题2:为什么说好莱坞不止是一个“地方”?
好莱坞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贝弗利山庄或杂志封面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但实际上,“好莱坞”这三个字的意思远不止位置或明星。它还包括一整套统一连贯的美学和风格规则,也就是说,它背后是由一个工业体系作为支撑的,这个工业体系基础包括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以及好莱坞电影文化。
经典好莱坞电影以人物为中心。电影的叙述及风格都要为角色服务。美国最早的电影市场,被以爱迪生为首的电影大鳄垄断,后来有放映商以违法谢尔曼托拉斯法案为由,控告了爱迪生等人,美国法院判爱迪生等人违法。此后,制片厂体制代替了爱迪生公司的垄断经营体制。好莱坞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
制片厂体制最大特点是垂直整合,换句话说,制片厂掌握制作、发行和放映各个环节,可以集中调动资源拍电影。制片厂体制有利有弊,最大的优势是分工精细,工作效率高,比如,编剧部专门负责在报刊杂志上搜寻故事创意、写剧本大纲及剧本,副导演负责写分镜头及预算控制和时间进度表,摄影部门和声音部门负责提供摄影、录音和音效方面的工作等。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很多制片厂只在自己院线播放自己的影片,或将好电影与烂电影打包销售,不容许分拆单卖。这种店大欺客的做法,引起了独立放映商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向政府控告制片厂,结果导致派拉蒙法案出台。迫于这项法案的压力,制片厂不得不将制片、发行和放映等环节打散,制片厂对院线也不再有控制权。这极大打击了制片厂制度,1960年左右,这一体制已基本在好莱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影集团公司,它能将电影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而且有效规避了风险,不会涉及垄断问题。
汤姆.汉克斯年轻时的盛世美颜问题3:为什么大部分电影要用明星来演?
制片界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明星,制片人的任务就是找到他们。一般情况下,由明星参演的电影,能提升该电影的卖座率,让投资方赚到大钱,或者换一种说法,明星会降低电影亏本的概率。
一个明星背后,往往有数以万计的影迷,这些人都是潜在消费者,一旦时机成熟,就能为电影公司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以好莱坞老牌明星汤姆·汉克斯为例,他曾主演的17部影片,每部毛利润都超过1亿美元。他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四次摘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桂冠。在人才济济的好莱坞,他备受同行们尊重。在影迷心中,汉克斯是偶像加实力派,是万人迷;在电影投资方眼中,汉克斯是票房保证,有他主演的电影一定能大卖。 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导演选了一位不知名的青年演员,但迫于投资方压力,最后不得不换成大牌明星主演。换角原因,正在于此,明星比普通演员具有更大的票房号召力。始终要记得,电影是商品,赚钱是商人的本能,他们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发财的机会。
奥斯卡问题4:为什么一部电影火了,其他电影都要跟风拍类似片子?
前些年,卡梅隆的《阿凡达》带火了3D电影,一时间,市场上但凡是个电影,都嚷嚷着自己是3D的。据后来据一篇文章报道,直到2012年李安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世界上真正的3D摄影机也不过只有两台而已,《少年派》用了其中一台。就是说,大量所谓3D电影,都是伪3D电影(据个人观察,国内3D电影多为字幕有3D效果罢了)。
由此,也引出了一个严肃问题:为什么一部电影大火之后,其他电影都要跟风拍同类型片子? 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插播一个概念:什么叫类型片。类型片指不同制作领域的电影,包括歌舞片、喜剧片、动作片、西部片、战争片、恐怖片和科幻片等。其中,每个类型片又可细分为系列电影,比如恐怖片里有吸血鬼系列、杀人狂系列等。喜剧片里有浪漫喜剧、神经喜剧等。
现在,再回到这个问题:电影人为什么会一窝蜂跟拍同题材电影。前面说过,好莱坞电影既是艺术品,也是工业品。既然电影是商品,自然要考虑盈利问题。跟风拍片,说白了就是新片搭老片顺风车,赶着老片热潮还没退,也赶紧拍类型片,以增加盈利概率,降低电影投资风险。
一部电影的制作费极昂贵。片子若想不亏本,必须得赚够成本的2.5倍以上,才能盈利。电影公司在拍每一部电影前,都面临巨大风险,没人敢保证它不赔本。一部电影大火后,同类型片子的市场接受度自然会升高,相应的,跟风拍摄同类型电影,投资风险就小很多。所以,一窝蜂拍某类电影现象背后,是商业法则在起作用。类型片在美国电影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通过研究类型片,能对美国社会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
星球大战问题5:为什么说恐怖片和科幻片是孪生兄弟?
恐怖片和科幻片是两种类型片,但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叙事都是以对某种知识的探索为基本框架,这种知识能让人类战胜怪物或打败外星人;这两种类型的电影,通常都以人类和非人类的冲突为主体。心理学告诉我们,无论是恐怖片里的怪物(恶魔)还是科幻片里的外星人(异类),本质上都是社会压力在人们内心的投射。从这个角度讲,《驱魔人》和《星球大战》其实是一部电影。 恐怖片和科幻片反映的是人类的集体焦虑。2
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等问题层出不穷,人类本身越来越没安全感,于是,人类便借助这些题材的电影来确定自身在地球的统治地位,并幻想着自己越来越强大,无所不胜。看起来,这两类电影似乎快成了人类的“安慰奶嘴”了。
低俗小说问题6:为什么独立电影越来越难“独立”?
很多影迷说都听过“独立电影”这个概念。到底什么叫“独立电影”呢?它是与好莱坞主流电影相对的概念,指一部电影不依赖于任何电影集团或电影公司,而依靠制片人或导演自筹资金,甚至个人出资来制作影片。独立电影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外界控制下完成的,颇有些自力更生的意味。总体来说,独立电影制作成本要比一般好莱坞电影低得多。
圣丹斯电影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独立电影节。它由美国人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创办,越来越多的独立电影借助这一平台打响了名气。80年代末的电影《性、谎言和录像带》,是第一部让好莱坞认可的独立电影。此后,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均派采购经理去各地购买独立电影发行权,独立电影越来越向好莱坞主流电影靠拢。著名独立电影《低俗小说》火爆之后,越来越多的独立电影获得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奖项的肯定。事实上,随着电影制作费和市场宣传费的增加,像《低俗小说》和《心灵捕手》这类独立电影,耗资已达千万美元以上,电影主创越来越受投资方控制,独立电影逐渐被好莱坞电影公司收编,越来越难“独立”。现在所谓的“独立电影”,与和独立电影诞生之初的那种独立,早已不是同一回事。
最爱的电影之一——《为黛西小姐开车》电影,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文化现象。不同时代的电影,往往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精神风貌。作为世界电影的风向标,好莱坞电影尤其如此。就个人经验而言,有三部好莱坞电影(电视)帮我较系统地了解了美国近代史:一部是小时候看的美剧《女医生》,一部是《为黛西小姐开车》,一部是《阿甘正传》。这些片子里,涉及到了美国近代历史的许多方面,例如,3K党、种族问题、越战问题、民主问题等,一览无余,生动鲜活,看这些电影比看干巴巴的历史书有意思多了。
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电影是虚构的,但电影背后映射出的文化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对美国很感兴趣,想了解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美国历史或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你不用专门去图书馆翻各种资料书,也不用去听专家讲座,你只需要看一些好莱坞经典电影就足矣。它们,会告诉你一个最真实的美国。
2018.6.17晚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