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孔》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门孔》精选点评:
老先生这一辈子成绩斐然,但又饱受争议。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很佩服他当年的选择。放着厅级干部的职位不做,一个人去探索那些或失落或尚存的文明,一辈子致力于文化传播。但仔细想想,真正能留名的,反而是后者。另外,我也是觉得,纵然单程孤舟、清者自清,但有些事情还是要辩一下。
中国文化会好起来的
都是关于人的回忆和文章,最爱的几篇居然都是和女人有关,包括他回忆老妈老婆和老师的三篇。
从每本书中能增加一点认知就足以,比如,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矣。
被第一篇打动,也仅限于这一篇!
第一篇写谢晋的写的好,《幽幽长者》这篇也不错。
《门孔》洋洋洒洒 用情至深 细腻柔美 这一篇 就够五分了
前半部分能打五星。
有些人有非议,也是有原因的,譬如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通过说别人的一生,也说了自己的一生。书的前半部分还算精彩,后半部分就有点记感情账了,无论怎样,即使没有从他文字中吸取到多少,但从一个年过古稀的人的生命中我吸取了很多。他的书看了近一半了,无论别人怎么说,我日后还会接着去翻,去看。
《门孔》读后感(一):站着说的话
很好的书。 我曾看完某一篇文章后,激动地跟Una分享推介。 情绪饱满,思绪却不太清晰。 文的妙处留在心里,全然没有说出口来。 被淡然婉拒后,心里深深遗憾,这样好的文章,别人却不能欣赏,可惜可叹! 全书看完,有点想说的话。 我对余秋雨先生的新闻评论并没有关注过。我不太看新闻,也知道新闻真真假假,尤其国内被操控的太厉害。我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上当,所以历来敬而远之。 秋雨先生深被媒体谣言所害,文中戚戚然,深深不平之意。我相信能写出这样博大广阔文字的人有大胸襟,格局视野不在名利场。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但,既然远离了名利场,为什么不索性把最后那一点名利所累的心也放下呢? 这一点点所剩无几的思绪扰乱了文的清幽,把那一方天地也添抹上墨色,像败笔,降低了秋雨先生的格调。。 我大概站着说话不腰疼吧。仍免不了这浅浅的遗憾。
《门孔》读后感(二):深深的怀念,于无声处
逝者如斯夫。怀念那些在中文化的星空中熠熠生辉的人性的光芒。用笔行云流水,用情真挚,打动人心,于无声处。《门孔》“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开头,“这个白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个人,还有一双鞋”收尾,余味无穷。今天,我在浙东的大山里,想着“东山谢氏”,东晋以来遥远而辉煌的门厅,想到谢灵运的山水诗,想到谢晋,门孔内噩运重重,他却筑造起了温暖包容充满爱的家;门孔外历经磨难,走过最黑暗的文革岁月,仍能用一部部电影展现人性的美好善良的光芒。85岁,忧伤孤独归来,长眠于这山水之间。
巴金也是忧郁的,文革中,拖着疲惫的身躯孤独从巨鹿路的作家协会走回武康路113弄的,孤独地躺在华山医院的病床上,孤独地呼吁作家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长年把所有精力用在基础文化建设的陆谷孙也是孤独的。
也赞同书中的观点,台湾学者文人所处的环境,要洁净健康,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那里也更好一些。所以我喜欢读余光中、白先勇和蒋勋,在他们的作品是洁净的文学,古代诗意的延续。
美国早期政治家John Adams的那句话说对了-“我们这一代不得不从事军事和政治,为的是让我们儿子一代从事科学和哲学,让我们孙子一代能从事音乐和舞蹈”
那一代,真正的学者文人都是孤独和忧郁,因为他们生长在一个军事和政治为指导的时代。
希望他们的儿子们、孙子们生活的年代,文化和艺术融入每个人的生活,细雨润万物般滋润每个人的心灵,丰富每个人的心灵。
《门孔》读后感(三):有些事,还是要辩一下的
我很年轻,年轻到连胡子都没刮过一次,连二十年是什么感觉都没体验过。但,已经听到了很多次余秋雨的名字:秋雨、先生、大师;余洒泪、罪人、伪君子。所谓声名在外,闻名遐迩,横被恶名,臭名昭著,似乎全都加在了这个今年七十一岁的老人身上。他到底是谁?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好奇,我买下了《门孔》。
嗯,总的来说,余秋雨被称为先生是实至名归,他的所作所为也的确践行着一位中国士大夫应有的精神品格与责任。攻讦他沽名钓誉、伐善施劳的大多是小人度君子,从只言片语中断章取义指摘的大多是诛心之为。的确,他的某些文字里是有炫耀味的,借用另一篇书评的作者:curious Sam(来自豆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81057/)的话:“这些事可能都对,但几乎每篇文章都这样那样地提出来,就像让人在吃荷包蛋面条的时候,老是咬到骨头。”这种无心或有心的炫耀,是他的不幸,也是众多读者的大幸——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对于啥事情都要有这样的心态。至于是否因为这一种人性的通病否定整个人,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应当全面地看待一个人。
另一种批评的声音则是说,余先生太过重视这份清白,在证明这事情上着笔墨太多,反而不如他人淡然从容,倒显得幼稚。这里我要说的是:没有任何一种规定,说“放下”就要比“执着”高到哪里去;没有任何一种标准,说不屑置辩要比洗濯垢污更加成熟。何况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不屑置辩,造成了大量的误会与埋没,造成了许多的损失。事实真相需要守护,需要让人们了解,因此在很多时候,是恰恰需要争辩的。余先生做了这个人,我是支持并且感动的。
东坡亦有何罪?独以名太高。
《门孔》读后感(四):我还是喜欢余秋雨
今年的读书计划中有一项是——读五本余秋雨的书,正在读的《门孔》是第一本。在网上看到介绍,是余写的怀念友人的书,第一篇《门孔》的评价普遍很高,便借阅了。自己读后知道,内容概括得并不全面。
说是怀念友人的文章,读着读着却觉得不对劲,因为作者在写友人时,写着写着便写到了自己身上,诉说自己的艰难,讲述自己的成就、头衔、曾经的职务等等。虽然有些是必要的交待,但很多真的不必说,但作者却说得很多很频繁。我想问:你到底是写别人呢,还是写自己!
当然,如果是第一次读到相关内容,我应该不会反感,但是前几个星期,我正好读完了他的《我等不到了》,书中作者对自己的家庭、家人,尤其是自己的经历都有详细的交待。当时看了我在感情上是站在余秋雨这边的,我觉得这样的文字在一本书中集中出现一次就行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述说。文字没有新意,老调重弹,读者便会厌倦。比如我吧,在本书中再次读到便觉得作者有意标榜,内心反感。觉得以后看看他的文化散文也就行了。
不过,虽然有上面的想法,但是看到他为寻访文化而上下求索,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言行举止还是由衷地敬佩,觉得这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留下不朽著作以后青史留名的人。
总观这本书,与他的文化散文、演讲录比,因叙事性强,所以读之轻松,没有阅读障碍,但有些片断感情略显沉重,所以我的阅读体验却并不能用“轻松”二字概括。在读的过程中,有质疑,有感动,有尊敬,有赞叹,有所思……
这是今年读的第一本余秋雨的作品,我将继续读下去。
《门孔》读后感(五):【读书半杯茶】之23 秋雨与春树
《门孔》by 余秋雨
《你说,寮国到底有什么》by 村上春树
写下了这个题目才注意到两位作者的名字还多少有个呼应,一秋一春,一雨一树。画家朋友们,这可是个好题材。
这两本书都是出差时在机场的书店买的。一个在大陆,一个在台湾。两本书大部分都是在飞机上读的。读完后我这个对比一下的想法怎么也丢不了。
余先生的这本书,由十二篇人物、事件的回忆组成,写到了巴金、谢晋、林怀民、星云大师等华人中的名人,也写了自己的妻子马兰,甚至包括一篇给母亲的悼词。余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不少他与这些名人交往的趣事,也介绍了其中几位值得尊敬的前辈的处世为人。比如介绍巴金先生的文章中说到他62年的一次发言中对当时上海文化界"棍子横行"的声讨,他的80年代的自醒,和张春桥所谓的对巴金"不枪毙就是落实政策"的无耻言论。余先生总结巴金的前半生是"反封建"、"争人道",后半生是"斥棍子"、"说真话"。这样来评价、总结一位"文豪",对不了解中国当代史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文不对题,但对于我们这些多少有过些经历的人,这样的评价却是难能可贵。的确没几个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文人能做到。余先生也不愧是一位文学家,开篇文章"门孔"中一段情节描写谢晋与残疾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深也让人感动。
但这本书看下来,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失望。就像在饭店吃饭,买了碗荷包蛋面,吃完了面,却没看见荷包蛋。
余先生的书中,充满了大量对自己过去成就不可抑制的吹嘘。比如无数次地提到自己是当年是最年轻的在某次大会上的发言人,比如当年被"民意测验"推上了高校领导的岗位,比如自己几十次提请辞职才获批准,比如自己对文革当权者的抵制,比如自己中东之行后对全球恐怖主义行将兴起的警告,等等。这些事可能都对,但几乎每篇文章都这样那样地提出来,就像让人在吃荷包蛋面条的时候,老是咬到骨头。另外一些细节小事,此如说让别的名人等自己回电话的描述,就很小家子气了。书中最后一章写妻子马兰得罪安徽领导,似乎还为余先生在事业上受挫折,就非常的半遮面。我总觉一个本来可以很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写得不明不白,半途而废。
余先生早年的书比如《文化苦旅》,我很喜欢。所以这次在机场看见了这本书就匆忙买下来。可惜,没有吃到荷包蛋。
村上先生的书,却让人拿起了就放不下。十篇或客居他乡,或行游四方轻描淡写的回忆文章,让人看见一个心智成熟,对人生充满感悟的壮年男子的刚毅、深邃、淡定。村上先生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自己的过去,比如重访在意大利写自己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小镇,娓娓道来,让我们看见的不是一个有先知先明充满战斗力的青年(比如余先生提到的自己在文革期间的情况),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努力寻找自己在世界上位置的青葱的少年,一个能寻找爱情、生活,也会被爱情、生活眷顾的年青人,让人由不得地置身处地。文章的美妙之处,也就出来了。
村上先生的这本书是文学作品,不好介绍太多。转一小段他回答朋友问他为什么要去湄公河上落后地区旅行的话:
"我从寮国(笔者注:就是老挝)带回来的东西,说起来除了少数土产之外,只有一些风景记忆而已。不过那风景中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感触。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那些风景是否会对什么有帮助?我还不知道。结果或许并没有多大用处,只不过是回忆而已。但本来,那就是所谓旅行不是吗?那就是所谓人生,不是吗?"
推荐村上春树先生的这本书。
高嵩 10.22.2017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