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全布面精装)》是一本由(美)苏珊·桑塔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布面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摄影(全布面精装)》精选点评:
沒有圖片。找其他版本重新讀。
需要再读一遍。
作为一个在摄影机构工作但却从来没有真心爱上静态影像并且从始至终都非常怀疑其是否有成为一门艺术的资格的我,每读一个字都想把这本书拍到常常来馆里做书的许多自称“艺术家”但其实就只是个复制现实的摄影师的脸上,你们在做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桑塔格的文风和思辨真的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太厉害了。
没有想像的好,看完在柏拉图的洞穴里有点不想看了。20191006-
一针见血。非常多想画线的句子。对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生活日常的摄影的剖析。在旅游时,拍照必不可少,可以理解为,面对一个事件不知应该做何反应的替代行为;工作狂不在工作时缓解焦虑的措施。窥探。占有。见证与干预。“照片不会制造道德立场,但可以强化道德立场”。麻痹。美化与真话。摄影,观看与表演,“允许每个人展示某种独特、热忱的感受力”。熟悉,美好的准则的耗损。摄影,时间的冻结,狭窄的理解。理智与邂逅。真实的表达与忠实地记录。摄影与艺术,与绘画的关系。时间总会赋予照片以价值。“拥有一张莎士比亚照片,就如同拥有耶稣受难的真十字架的一枚铁钉”。参与与疏离。对中国的观察。摄影的超现实性,创造另一种现实,甚至取代。
七月的周六上午读完了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这本书被称作“摄影圣经”,即便它几乎没有涉及任何“技巧性”的词汇。 “技术”与“艺术”的论争中,“技术”是作为基础理论而存在的,而“艺术”涵养才是一张摄影作品的根基。 在书中175—176页,引用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话诠释莱卡的意义,于我心有戚戚焉:“我刚发现‘莱卡’相机。它成为我的眼睛的延伸,自从我发现它以来,我与它形影不离。我在终日在街道上探寻,感到兴奋莫名,随时准备猛扑过去,决心要‘诱捕’生活——以活生生的方式保存生活。尤其是,我渴望在一张照片的范围内获得全部精华。” 《论摄影》,没有描述摄影何为,但它阐释了,摄影为何。
糟糕的翻译也难掩作者的深刻思想,应重读原版。
桑塔格式结构主义文化研究,柏拉图之洞穴的隐喻随后被戴锦华用作电影评论。
看这本书绝对不是一个放松享受的过程,它需要读者跟着苏珊桑塔格一起去思辨在50年后看来一切已成当然的议题。书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关于摄影和经验的论述:照片成为了经验的观看样式,拥有一次经验越来越等同于给这次经验拍摄一张照片。这一观点主要出现在柏拉图的洞穴一章,后面几章讨论了摄影与现实的关系;摄影是不是一门艺术;摄影与传统艺术(绘画)之间的关系等等,诚如译者所说,这本书的深刻性不在于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抽丝剥茧的论述过程。介于四星到五星间吧,感觉翻译还能再简单准确些
专栏文集,处理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贯之前后的是关于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Sontag认为摄影本身是超现实的,不仅从外在表达方式,更是从内在表达的内容:不是对世界投射的影子进行复制,而是将对现实的理解非柏拉图化,进而作为实体物反过来入侵、占有甚至压倒现实。
《论摄影(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一):某种遗忘
一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用词有一点耸人听闻,就觉得比喻成捕猎略有点夸张,但是也挺佩服作者那种很敏锐的感受能力,很多自己没能意识到的倾向和感受被很准确的提炼了出来,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真是一件很奇异的事情,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场域,在这里可以无视道德,可以抹杀尊卑,可以定义美,这是一个全权由摄影师主宰的世界。摄影是事物即将消散的前兆,有时候摄影者恰恰受雇于加快事物消失的人。
另外没有想到摄影居然能够跟这么多不同的事物,绘画,诗歌,电影,意识形态产生联系,非常佩服作者能够引用那么多人的理论和素材,可惜对这些都不太了解,所以读起来有一点拗口。一个收获是大致上对摄影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些理解,摄影诞生之初是对现实的记录,之后就很迅速的转向了超越现实的对世界的评价和自我意识的表达。从自然风光,到寻找构图中的秩序,到从别人眼里不重要的事物中发美,到制造错觉。摄影的不断提高人们预期的阈值,“照片并非只是记录现实,而是成为了事物如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准则。”照片创造了美和震撼,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它又将这种美和震撼耗尽了。
总体来说还是蛮有启发意义的!作者对摄影的态度感觉偏负面,认为摄影是一种对世界的刻意美化和简化,照片中的世界是非常不准确的,它能够创造出一种“虚假的无所不在的感觉,一种欺骗性的见多识广”,而生命不是关于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有点过于在意拍照,有点依赖透过照片来判断自己,拍照也小心翼翼,担心相机不给面子,以后得改改!
《论摄影(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二):“镜头捕捉”的幻觉
最先要了解的是苏珊·桑塔格的写作文体,即”论XX“。起源于法国,经蒙田等人使用,得以推广,主要表达对对象的价值意义等一系列关键话题的思考。个人经验,阅读时掌握作者主旨大意就好,不沉溺于个别语句,最好也不要把它当论文来阅读。
苏珊桑塔格(下称苏珊)其实是通过对摄影的讨论辐射到对艺术审美、文化标准、哲学(存在)等主题的思考。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1.摄影真的是艺术品吗?它跟绘画的关系是什么?2.摄影师如何选择拍摄物?这样的观看方式对客体有何影响?3.摄影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吗?摄影师主张的拍摄观念实质是什么?4.作为摄影的结果,照片对我们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照片与拥有的关系?5.拍摄实质6.影像世界
苏珊的思考批判性极强,但不妨碍其自成一统的逻辑。
摄影本来是以取代美术的姿态勃兴,但是却起到解放美术的作用,因为绘画终于可以进入到更为抽象的领域创作。摄影不是一个艺术品,因为它是瞬间性的行为,即便有摄影师前置的付出,它依旧是一瞬间的事,正因如此,它给人的体验也是短暂的,反应性的,不会有艺术品那样全面的、延续的体验。
摄影师有的复刻现实,有的捕捉细节、有的对特异的人和话题偏爱,等等。但无论哪一种,都不可能是客观的,或者说以为可以真实的反映世界,拍摄的结果不过是反映了拍摄者所在阶级的文化和审美。拍摄方式是”侵入式观察“,城市和人都是被观察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拍摄本身具有目的性,照片的表达也不会单纯。
照片作为物的延伸,我们以为拥有了照片就拥有了物,其实不然。照片构建了我们的影像世界,使我们与现实的距离变得更远。摄影这种观察方式也取代了我们更为沉浸、专注的观察,观看变得浅表。消费主义影响下,照片成为商品,不仅没能复刻现实,反而让我们对真实世界变得不满足,从而沉溺于”阅后即焚“的照片。
以上。
《论摄影(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三):读《论摄影》
“桑德尔在自己的国家里如在家中,美国摄影师经常在路上,怀着不尊敬的错愕心情看待他们的国家以超现实的惊异的方式呈现给他们的扑面而来的景象”,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如此叙述两者之间的差异,一位是在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诞生出来的冷静的旁观者,一位是惠特曼式的以人的身份不断地向大自然发起进攻。 “我不怀疑世界的雄伟和美潜伏于世界的任何微量之中……我不怀疑,琐碎事物、昆虫、粗人、奴隶、侏儒、芦苇、被摈弃的废物,所包含的远远多于我所设想的……”(《草叶集》),一个伟大的宣言,在每个现代艺术的品类中,惠特曼都在发挥着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力量,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记录,任何景象都可以被使用,任何自然都可以被改变,而人的主动形式却丝毫未变,看看他的诗歌吧: 我为他歌唱, 我把今天矗立在昨天之上。 (如同经年的大树发自它的根,现今扎根于既往) 我用时间和空间扩充他,将不朽的法则融入他。 借此使他自己成为他本身法则。 “我把”,“我用”,“使他”,这就像一个宣言,昭示着美国人的伟大,民主的伟大,这种伟大渗入到每一个角落中,甚至每一个审美符号之中,甚至展示在摄影的平易近人的诸多定格之中,这是一片崭新的土地,展现着人类征服一切的信心与人人皆能创造的伟大参与感。这是19世纪的美国,那个被歌德称为“最棒的效率”的美国,那个全世界都在注视着的美国。 一切复杂的内容被简化,历史这沉重的参与者所塑造的一切臃肿的痕迹被近乎抹除,崭新的概念,建立在人类智识之上的体系正在发挥着他不断增长的能量,这是先锋艺术的试验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塑造物,一切在厚重土壤之上却不得不承受土地束缚的伟大成就在这里尽情的绽放他们的色彩。 千万场战争就是为此,人类所得就是如此。 而在欧洲,无论是战争之前还是战争之后,在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经历了文化艺术的兴旺而如今终于被扣上历史枷锁的时候,欧洲,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命运的接受者和观察者的角色,正如同他的兄弟亚洲一般,在历史的回声里听风的身影,看云彩每一秒钟每一秒钟的变幻姿态 它们的特质: 形状,色彩,姿态,结构。 绝不重复。 辛波斯卡的《云朵》叙述着变化的倏忽,也在表达着人的冷静,旁观者的形象,是欧洲人的形象,是作为历史的承载者的欧洲人的形象。土地是否有这种魔力?仿佛你走进那里,就势必拥有着他的全部过去,种子漂洋过海,在属于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跨越一个世纪的两位诗人,同样拥有着对细微事物的无线关注与观察,一位热烈的拥抱一切,讴歌和控制,然而一切被关住的成为历史,惠特曼的舞台是毁灭的舞台;一位冷静的旁观一切,旁观一粒沙子,一只被遗弃的猫,单向传输的石楠、杜松、槲寄生,冷静不代表不热爱,是对命运的敬畏与自然的无限的感受,是对毁灭一切的战争的畏惧与警醒。 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如同欧洲和美国的摄影艺术一般清晰可见: “桑德尔(德国)不知道他自己在拍摄一个逐渐消失的世界。弗罗曼(美国)知道,他还知道他正在记录的那个世界是拯救不了的”(《论摄影》)。 在一切艺术形式中,土壤都在发挥着他强大的影响力。而中国的土地,在等待着他的土壤上再度绽放的花朵。
《论摄影(全布面精装)》读后感(四):笔记·关键词
照片的本质:柏拉图的洞穴,影像的影像:001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003书籍中的照片,影像中的影像。摄影的工业化:020使它迅速被纳入理性的——也即官僚的——社会运作方式。照片不再是玩具影像,而是成为环境的普通摆设的一部分——成为对现实采取简化态度(而这被认为是切合实际的态度)的检验标准和证明。020对知识作出重新定义——即作为技术和信息。照片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们提供信息。他们作为信息的价值与作为虚构作品的价值是一样的。022确认现实和强化经验,美学消费,精神污染的形式。069已经变成富裕浪费和焦躁的社会的典型艺术。081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它们在同一时间里提供了鉴赏者与世界的关系和一种混杂的对世界的接受,因为这鉴赏者与世界的关系,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对传统美学准则的反叛之后,是深刻地卷入对庸俗作品的趣味标准的推广的。虽然一些被视为个人物件的照片具有重要的艺术作品的尖锐而可爱的重力,但照片的扩散终究是对庸俗作品的肯定。摄影那超流动的凝视使观者感到惬意,创造一种虚假的无所不在之感,一种欺骗性的见多识广。023把经验本身变成一种观看方式。026从审美到审丑,美国摄影的惠特曼转向,沃克埃文斯,爱德华斯泰肯组织得“人类一家”,迪安娜阿布斯回顾展,威基。照片和艺术:照片和超现049批判超现内在的权力结构,中产阶级的阴谋,被利用的人道主义,猎奇心态。超现追求意外,追求无序。★贫困不比富裕更超现实;一个衣衫褴褛的身体,并不比一个盛装出席舞会的王子或一个纯洁无瑕的裸体更超现实。超现实的,是照片所施加的——和跨越——的距离: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068过去成为可消费的物件,是超现蒙太奇的演练和超现实主义对历史的简略。照片和科学:058奥古斯特桑德尔。照片作为技术087
照片和人眼的关系:摄影之眼的贪婪:001改变了那个洞穴——我们的世界——里的幽禁条件。照片在教导我们新的视觉准则的同时,也改变并扩大我们对什么才值得看和我们有权力去看什么的观念。056相机把每个人变成别人的现实中的游客,最终变成自己的现实中的游客。093看的不同方式:集中注意力观看,095相机 与人眼之间在聚焦和判断景物时的客观性落差的加强。真正的新的观看方式:准确明智科学
照片和真实的关系:003照片是世界本身的片段,是现实的缩影,篡改世界的规模,其本身也被缩减、放大裁剪修饰窜改和装扮。004照片提供证据,可能会歪曲,但永远有一种假设,假设存在或曾经存在某件事情。021摄影暗示,如果我们按照摄影所记录的世界来接受世界,则我们就理解世界。但这恰恰是理解的反面,因为理解始于不把表面的世界当作世界来接受。理解的一切可能性都根植于有能力说不。022相机所表述的现实必然总是隐藏多于暴露。——★022摄影对世界认识之局限,在于尽管激起良心,但最终不可能成为伦理认识或政治认识。通过静止照片儿获得的认识,将永远是某种滥情,不管是犬儒的还是人道主义的滥情。它将是一种折价的认识——貌似认识,貌似智慧;如同拍照貌似占有,貌似强奸。正是照片中被假设为可理解的东西的那种哑默,构成相片的吸引力和挑衅性。照片之无所不在,对我们的伦理感受力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摄影通过以一个复制的影像世界来装饰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世界,使我们觉得世界比它实际上的样子更容易为我们所理解。★——照片和旧记忆的关系:014所有照片都使人想到死,拍照就是参与另一个人(或物)的必死性、脆弱性、可变性。066关于失落,神秘性,必死性,倏忽性。014所有照片恰恰是通过切下这一刻并把它冻结,来见证时间的无情流逝。015假在场和不在场标志,不可获得感,直接输入那些其渴望因距离而加强的人的情欲里。对照片驱邪物式的使用,都表达了一种既滥情又暗含神奇的感觉:都是企图接触或认领另一个现实。018现代启示,负面顿悟
照片和世界的关系:照片是一种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017意味着有什么值得拍摄,最终还是意识形态,在决定是什么构成一次事件。摄影的贡献永远是在事件被命名之后。087摄影式观看,既是供人们观看的新方式,也是供人们表演的新活动。002像知识也像权力的关系。001收集照片等于收集世界eg《卡宾枪手》002照片实际上是被捕捉到的经验,而相机则是处于如饥似渴的意识伸出的最佳手臂。002意味占有和把自己置身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005对世界的一种解释。006通过把一切经验转化为影像,而使一切经验民主化。006一种社会仪式(见证纪念的需要,假想拥有一个非真实的过去)、一种防御焦虑的方法(缓解感到不安的空间旅游,008把经验转化为一个影像,一个纪念品,旅行变成累积照片的一种战略。拍照这一活动本身足以带来安慰,况且一般可能会因旅行而加深的那种迷失感,也会得到缓解。做一些模拟工作的事情;被剥夺了过去的人,似乎是最热情的拍照者,体验某些事情,表面上参与某些事情的主要手段)、一种权力工具(009慢性窥淫癖010不干预,并非只是消极观察而是明白地鼓励正在发生的事情继续下去;013相机像枪支和汽车,是幻想机器,用起来会上瘾;015煽动欲望,典型的手淫辅助物,016道德情绪,典型的灾难和战争纪实019良心窒息,色情类比,脆弱的伦理内容)。照片、摄影师、被摄者、世界的关系:005摄影师会把标准强加在他们的拍摄对象身上……摄影式记录得消极性——以及无所不在的——正是摄影的“信息”,摄影的侵略性。011摄影师与其拍摄对象之间,必定要有距离,相机不能强奸甚至不能拥有,尽管它可以假设、侵扰、闯入、歪曲、利用,以及最广泛的隐喻意义上的暗杀——所有这些活动与性方面的推撞和挤压不同,都是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进行的,并带着某种超脱。040相机是某种护照,它抹掉道德边界和社会禁忌,你不是在介入他们的生活,而只是在访问他们。他们依然是异国情调的,因而是“棒极了”的063捕食性064摄影师既掠夺又保存,既谴责又加以圣化。摄影表达美国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表达对各种活动的兴趣,而表达工具是一部机器。
《论摄影(全布面精装)》读后感(五):1.在柏拉图的洞穴里
1.人类仍停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
摄影之眼的贪婪,改变了那个洞穴--我们的世界--里的幽禁条件。照片在教导我们新的视觉准则的同时,也改变并扩大我们对什么值得看和我们有权力去看什么的观念。照片是一种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最后,摄影企业的辉煌的成果没事给了我们一种感觉,以为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储藏在我们脑中--犹如一部图像集。
2.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照片实际上是被捕捉到的“经验”。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让人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利的关系。
摄影影像似乎并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段,他们是现实的缩影,任何人都可以制造或获取。照片篡改世界的规模,但照片本身也被缩减,被放大,被修饰,被篡改,被装扮。一张照片首先是一个印刷的,光滑的物件,因此当它被复制在一本书中时,它的基本素质也就不像绘画丧失得那么厉害。不过,书籍仍不是让大批照片进入一般流通的完全令人满意的形式。
3.照片提供证据。照片变成现代国家监视和控制日益流动的认可的有用工具。照片的另一个用途,是其记录可用来作证据。
绘画或散文描述只能是一种严格的选择的解释,照片则可被当作是一种严格地选择的透明性。哪怕当摄影师最关心反映现实的时候,他们无形中也依然受制于个人口味和良心的需要。----摄影师会把标准强加在他们的拍摄对象上。
把拍摄对象理想化的影像(例如大多数时装盒动物摄影),其侵略性不亚于那些以质朴见长的作品(例如集体照,较荒凉的景物着和脸部照片)
技术进步使得那种把世界当作一辑潜在照片的思维不断扩散。从一开始,摄影就意味着捕捉数目尽可能多的拍摄对象。绘画从未有过如此宏大的规模。
4.后摄影技术的工业化,通过把一切经验转化为影像,而使一切经验民主化。
**************?摄影师的个人偏好是否会造成知识和信息的垄断?
最近,摄影作为一种娱乐,已经变得几乎像色情和舞蹈一样广泛--这意味着摄影如同所有的大种艺术形式,并不是被大多数人当成艺术来实践的。它主要是一种社会仪式,一种防御焦虑的方式,一种权力工具。
5.由于照片使人们家乡拥有一个并非真实的过去,因此照片也帮助人们拥有他们在其中感到不安的空间。
6.拍照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也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方式--也即仅仅把经验局限于寻找合适拍摄的对象,把经验转化为一个影像,一个纪念品。
使用相机可平息工作狂的人在度假或自以为玩乐时所感到的不工作的焦虑。
摄影已变成体验某种事情,表面上参与某些事情的主要手段之一。
7.拍摄使拥有相机的人变成某种主动的东西---窥淫癖者。
破灭的希望、年轻人的放浪形骸、殖民地战争和冬季体育活动是相同的(报纸的消息),都被相机平等化了。拍照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慢性窥淫癖的关系,它消除所有事件的意义差别。
拍照本身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一次拥有更报道的权利的事件--干预,入侵或忽略正在发生的无论什么事情。事件结束后,照片将继续存在,赋予事件在别的情况下无法享受到的某种不朽性(和重要性)。
8.摄影基本上是一种不干预的行为。干预就无法记录,记录就无法干预。
拍照并非只是消极观察。就像窥阴癖一样,拍照至少是一种缄默的、往往是明白地鼓励正在发生的事情继续走下去的方式。拍照就是对事情本身、对维持现状不变(至少维持至拍到一张“好”照片)感兴趣,就是与只要可以使某一对象变的有趣和值得一拍的无论什么事情配合--包括一个人的不幸和痛苦,只要有趣就行了。
9.在摄影师与其拍摄队形之间,必定要有距离。相机不能强奸,甚至不能拥有,尽管它可以假设,侵扰,闯入,歪曲,利用,以及在最广泛的隐喻意义上的暗杀--所有这些活动与性方面的碰撞和挤压不同,都是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内进行的,并带着某种超脱。
“拍照的行为有某种捕食意味”,它把人变成可以被象征性拥有的物件。
最终,人们可能学会用相机而少用枪支来发泄他们的侵略欲,代价是使世界更加影像泛滥。
“如今,大自然--驯服、濒危、垂死--需要人来保护。当我们害怕,我们射杀。当我们怀旧,我们拍照”。
10.拍照就使参与另一个人(或物)的必死性、脆弱性、可变性。所有照片恰恰都是通过切下这一刻并把它冻结,来见证时间的无情流逝。相机开始复制世界的时候,也正是人类的风景开始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生变化之际:当无数的生物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逐渐被摧毁的时候,一种装置应运而生,记录正在消失的事物。
一张照片既是一种假在场,又是不在场的标志。
11.影像愈是笼统,发挥作用的可能性久愈小。
照片不会制造到的立场,但可以强化到的立场。
*********照片可能比活动的影像更可记忆,因为它们是一种整整齐齐的时间,而不是一种流动。
越战vs朝鲜战争 美国媒体(照片)的角度:
(朝鲜)公众看不到这类照片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上没有空间可以容纳这类照片。(越南)没有人像菲利克斯格林和马克吕克带回河内的照片那样带回平壤日常生活的照片,向大家证明敌人也有人类的面孔。
对朝鲜战争之所以理解不一样-----它被理解为“自由世界”对苏联和中国的一场正义斗争的一部分---既然有了这样的界定,则拍色号美军狂轰滥炸的残暴照片,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虽然一次事件本身恰恰意味着有什么值得拍摄,但最终意识形态(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在决定是什么构成一次事件。在事件本身被命名和被界定之前,不可能有事件的证据,不管是照片还是什么别的证据。照片证据绝不能构成--更准确的说,鉴定---事件;摄影的贡献永远是取决于在事件被命名之后。再道德上是否可能受照片影响,取决于是否存在着一种相关的政治意识。没有政治,则记录历史屠宰台的照片极有可能被当成根本是不真实的来对待,当成一种令人沮丧的感情打击来看待。
照片只要展示一些新奇事物,就会带来震撼。
12.遭受痛苦是一回事,与拍摄下来的痛苦的影像生活在一起是另外一回事,后者不一定会具有强化良心和强化同情的能力。影像会使人麻木。
看邪恶影像如同看色情影像。拍摄下来的暴行画面带来的震撼,随着反复观看而消失,如同第一次看色情电影感到的吃惊和困惑,随着看得更多而消失。
以摄影记录下来的世界各地的悲惨和不公平的庞大库存,让大家都对暴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熟悉,使得恐怖现象变得更普通路---使得它看起来更熟悉、遥远(只是一张照片)、不可避免。
在最近几十年来,“关怀”摄影窒息良心至少与唤起良心一样多。
“照片的伦理内容是脆弱的”。
13.摄影的工业化使它迅速被纳入理性的--也即官僚的--社会运作方式。照片称为对现实采取简化态度(而这被认为是切合实际的态度)的检验标准和证明。照片既作为象征性物件,也作为信息材料。
照片被当作像那些不太习惯阅读的人提供信息的方式。
照片既是一片薄薄的空间,也是时间。在一个由摄影影像统治的世界,所有边界(“取景”)似乎都是任意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与任何别的东西分开和脱离关系:只需以不同的取景来拍摄要拍摄的人物或景物就行了。
透过照片,世界变成一系列不相干、独立的粒子;而历史,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则变成一系列轶事和社会新闻。相机把现实变成原子,可管理,且不透明。这种世界观否认相互联系和延续性,但赋予每一时刻某种神秘特质。
**************照片本身不能解释任何事物,却不倦的邀请你去推论、猜测和幻想。摄影暗示,如果我们按照摄影所记录的世界来接受世界,则表示我们理解世界。但这恰恰是理解的反面,因为理解始于不把表面的世界当作世界来接受。
相机所表述的现实必然总是隐藏多于暴露。
实际运作在时间里发生,因而必须在时间里解释。
***************摄影对世界认识之局限,在于尽管它能够激起良心,但它最终绝不可能成为伦理认识或政治认识。通过静止照片而获得的认识,将永远是某种滥情,不管是犬儒的还是人道主义的滥情。
摄影通过以一个复制的影像世界来装饰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世界,使我们觉得世界比它实际上的样子更容易为我们所理解。
工业社会使其公民换上影像瘾;这是最难以抗拒的精神污染形式。
十九世纪最有逻辑的唯美主义者马拉美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今天,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张照片中终结。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