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讲稿》是一本由[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3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俄罗斯文学讲稿》精选点评:
真情实感的俄国文学评论,难能可贵。
据说是上课讲义,这是什么神仙老师?学生也太幸福了吧!
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系列,都很喜欢。
补标。纳博科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恨与爱。
老纳这张嘴啊,简直了!夸人夸上天,怼起人来也够狠。这本比《文学讲稿》好看,一是增加了作家简介,比较系统;二是俄罗斯毕竟是他的根,有点爱恨交织的情结,嘴炮很溜,更见性情。就爱听他突突突~旧版以前读过啦,新版重温,开心。
为了看这破书我特地去啃完了安娜卡列尼娜,然后才来看纳博科夫的分析。。可以说是非常本末倒置了
感情分减一星,纳博科夫本应该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但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深的偏见,导致我对他很有偏见。我甚至【满怀偏见】地觉得,所有认为托尔斯泰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有深度的人都是缺乏深度的人。在我看来,陀氏显然是比纳博科夫更高层次的作家,纳博科夫写作技巧炉火纯青并且极具想象力,但其拘泥于文字执着于语言,对于人性只用笔尖轻轻一触,而陀氏则是狠狠一击,纳博科夫创作出来的是书籍,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出来的是社会。
虽然书中纳博科夫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批评让我这个陀翁“脑残粉”心生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纳博科夫当之无愧的是一位具有超凡鉴赏力,解读文字入木三分,批评观点极其敏锐的文学大师。他也许无法写出一部足够客观的文学教材,但却是一个具备个人思想体系的杰出教师。也许我会对他的某些观点表示不屑,但同时我会真心实意地感激他的谆谆教诲(即便如此,下了课我还是会在角落里小心翼翼的骂他)……
最喜欢的一本 所谈到的几个人和纳博科夫家邻居一样…能把果戈里的一生写的悲怆 也能开着玩笑揶揄屠格涅夫 印象最深的是陀氏部分 虽然很多观点不赞同但还是看笑了。一定会重读系列
批评的权利仅次于创作的权利,也是思想和言论自由所能赠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
《俄罗斯文学讲稿》读后感(一):书评
原著四星半,翻译最多三星——顺便《文学讲稿》那本的翻译比这本强出整整一个档次。
——————————————
1.
约略来说,除去十足的骗子、轻度弱智以及蹩脚的诗人以外,还存在三类译者—这和我在前文列举的三种级别的恶毫不相干;或者更确切地说,其中任何一类译者都有可能犯上述的错误。这三类是:学者,他欣赏某位无名天才的作品,便渴望让全世界都能同他一样;好心好意的受雇文人;职业作家,在某位外国同行的陪伴中放松自己。我想,学者总是力求精准、咬文嚼字的:脚注 — 与原文同页,而不是聚存到书的末尾 —— 总是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辛劳的女士直到最后一刻(the eleventh hour)都还在翻译某人全集的第十一卷,这时候,恐怕她就不会再那么追求精准,咬文嚼字了;但是关键不在于和苦工相比她较少犯低级错误,而在于无论是他还是她,一概都无可救药地缺乏创作的天分 —— 甚至连“具备这种天分”的表象都制造不出来。不管是学识还是勤奋,都无法取代想象力和风格。
2.
你射落了这只鸟,却发现它根本不是什么天堂鸟,而是一只脱逃的鹦鹉,在地上扑棱着翅膀,蠢笨至极的鸟语也犹自叫得刺耳。那还能怎么办呢?
《俄罗斯文学讲稿》读后感(二):爱憎分明,作家眼中的作家
作家其实也属于艺术家。就像一部文集一部小说都可以被称为艺术作品。而艺术的定义往往要达到那句真理的标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看到纳博科夫的讲稿,你会想,如果自己大学时的文学课是这样的内容,会是多么刺激,多么让人不可接受,有可能老师的课要被停,或者学生会那帮人一生“过瘾”的感叹之后到学校的相关部门斥责此师为校园毒瘤。很多人会困惑,因为那些我们从小接触的伟大的作家在纳博科夫这里都成了蹩脚的投机者,靠着艺术的外衣干着各种让人鄙视的勾当……
当然,从出身到经历而言,和所有评论一样,再精彩也只是一家之言。比如果戈里在文学史里被归类为伟大的批判主义作家,而批判主义往往和现实主义如影随从,可是,在纳博科夫这里,显然他更像是一个神经错乱、自以为是的魔幻主义。
而因为对俄国文学、俄国历史先入为主的反感,以及我们从小的文学教育,果戈里的作品从来不会出现在阅读书单里,但是,现在会很想去读读《死魂灵》《外套》还有《钦差大臣》。想着,或许他是一个带有一点安徒生气质的马尔克斯呢?
纳博科夫没有模棱两可的观点,喜欢就不辞辛劳各种考证,硬是能把讲义写成文集。不喜欢也可以公然称之为狗屎,管你在历史在文学史在艺术史上有着怎样的名声地位,比如大篇幅分析果戈里的时侯,还不忘拿高尔基当反面教材,说柴可夫斯基是下三流。
《俄罗斯文学讲稿》读后感(三):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篇的错误
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文学讲稿》 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一讲的精神分类里,那个所谓老年痴呆的不是叶潘钦,是伊沃尔金。关于《卡马》的,用来打死老卡马的不是烟灰缸,是铁镇纸。而且纳博科夫的推理也不对,本来大家就怀疑是米卡干的,人都死了还埋了,伊万疯了,斯梅尔佳科夫自杀了,没有确凿的证据,难道要把老头挖出来,估计那时候伤口也对不上了。书里还明确说了,米卡脖子上的小袋子里装的是就是那1500卢布,不是什么魔力。
错的简直离谱,希望纳博科夫能好好看看,而不是满怀偏见。书里其他部分很好,就关于陀的减一星。
其实我蛮欣赏纳博科夫这样的,爱憎分明,不像有些人,看谁都说好好好,每个人都要拍几下马屁。看待文学需要尖锐的观点,有自己的品味。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ayandway(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35982997/ 纳博科夫自信、自恋,对喜爱的事物由衷挚爱;对厌恶的事物,不加掩饰地表达出强烈的轻蔑之情。正是这股轻蔑与厌恶,恰恰是一种品味、一种智力水平。愚蠢的人既不会爱,也不会恨。
《俄罗斯文学讲稿》读后感(四):俄罗斯文学讲稿—一个世纪的文学奇境
“自由的人写下真正的书,给自由的人读,这何其珍贵。”
——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不愧是俄罗斯出身的文学家,他对俄罗斯文学的见解要更深刻,更独到,更贴近灵魂。也是因为这份自豪与热爱,造成了本书最大的缺陷——掺杂了过多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对于自己欣赏的,则赞不绝口;对于不符合自己观念的,则将其贬的一无是处。还好我是在对陀翁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读的这本书,否则潜意识里不一定生出多少对陀翁的偏见和误解。其实我也能理解纳博科夫,他对文学的评判有自己的基准,在他看来陀翁的作品是缺乏品味、缺乏艺术性的,真正的文学不应该以教育功能和警示作用为主导,而是应该由结构、风格、语言等方面给予人一种精神上的快感。我还未读过陀翁的作品,因此不能对纳博科夫的观点做出任何评价,但在读书笔记的有关陀翁部分的开篇我便写了四个字——“我不认同”。与此同时,我又买了陀翁作品的精装集,来看看经历了茨威格和纳博科夫“冰火两重天”评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究竟属于何种层次的文学。
除去陀翁的部分,本书冥冥之中让我产生了一股温热的情绪,一种感动的心情。我从中读出了纳博科夫对于俄罗斯的深情,以及对文学的热忱,也读出了他心中对苏维埃刻板文学的鄙夷和悲哀。因此,即便意见相左,对于真正热爱文学的人我终是讨厌不起来的。不仅如此,我突然有了看看纳博科夫是如何创作文学作品的想法,要陆续买一些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了。整本书读下来,最能引起我兴趣的是果戈理,他怪诞的故事特别吸引我。相对于《死魂灵》, 我更喜欢《外套》的荒谬,这种灵魂深处的无力感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只可惜他的天才逝去得太快。屠格涅夫在很多层面上都没能引起我的兴趣,但我仍为《父与子》的结局而心碎,里面有一种颇为奇妙的感情。托尔斯泰对我来说既是最熟悉,又是最陌生的作家,他的名气在几位作家中是最大的,甚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和《复活》,但我从未有过阅读这几本书的兴趣,也未曾从任何地方更全面的了解过托尔斯泰这个人。虽然纳博科夫一直在削弱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但我觉得托尔斯泰的作品也尤为深刻,而纳博科夫在有意忽略这一点。当然,托尔斯泰在对于时间的把握,对于情节的具体化以及风格的独特性等方面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因此在这一部分我基本上对纳博科夫的观点是认同的。契柯夫与我以为的截然不同,相比于他的短篇小说,他自身更为吸引我。他的蓬勃向上的活力、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他的善良与仁义,都弥足珍贵。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看到社会的全貌,看见人性深处的阴暗,他不去抨击,只是运用,只是展现,通过在极致的幽默中散发出刺骨的悲哀。纳博科夫说得没错,契柯夫是位真正的艺术家。高尔基的篇幅少得让我不敢随便说话,保持中立态度,仅作了解。
全书结尾处有两篇文章挺有意思,看《德国利士人和非利士主义》的时候正赶上午睡之前,于是半梦半醒之间觉得身边全是庸人,很是恐怖。更为可怕的是,自己也渐渐融入其中,俗得要死,赶紧吓醒了,纳博科夫的见解还真是准确得一针见血啊。《翻译的艺术》一篇也颇为有趣,在这点上我完全赞同纳博科夫,失败的、矫揉造作的翻译就是犯罪,但同时我也悲哀地感觉到,我永远也无法真切体会到外国文学的意境,除非我有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去阅读原文,再优秀的翻译多少都会磨损掉一些作者的本意,但,聊胜于无。
俄罗斯文学注定是文学史上一片璀璨的花海,而我注定,沦陷其中。
《俄罗斯文学讲稿》读后感(五):名著的盲点
“请允许我再谈一种对待文学的方法-这是最简单,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如果你讨厌一本书,你仍然可以获得艺术的享受,方法是想象其他看待事物或表达事物的方法,比你所讨厌的作者使用的更好的方法。在你读一本得奖的二流作品而顿足叫号时,书中一些平庸、虚假、庸俗-还记得这个词吧-的东西至少能费你一种恶作剧般但也相当健康的愉悦感。但是在读你喜爱的书时,必然会带着战栗与惊悸。我想提出以下一些实用的建议。”
前段时间终于慕名阅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而合上这部大部头之后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找不到盲点,但考虑到这本书被万人追捧,盲点应该不会那么突出,毕竟被作家们认为是完美之作的《包法利夫人》,在现在大部分读者眼中情节过于“老套”(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有的人早已阅读了无数神操作的狗血网文之后,已经无法理解什么是情理之中的结局了)
而后,纳博科夫发现了盲点,并且非常理性的分析了,问题所在。
纳博科夫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是他的“赶稿”行为,因为纳博科夫是如此文学创作观:
“文学,真正的文学,是不能囫囵吞枣地对待的,它就像是对心脏或者大脑有处的药剂似的一—大脑是人类灵魂的消化器官。享用文学时必须先把它敲成小块、粉碎、捣烂-然后就能在掌心里闻到文学的芳香,可以津津有味地咀嚼,用舌头细细品尝;然后,也只有在这时,文的珍稀风味,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才能被欣赏,那些被碾碎的部分会在你脑中重新拼合到一起,展现出一种整体的美,而你则已经为这种美贡献了你自己的血液。”
(不过如此一来又喷了当时美国的快餐文学文化)
纳博科夫是不分语种的文学天才,《当代英雄》最优秀的英文译本就是他和儿子一起翻译的。
另一方面,合上书之后倒是加深了对美国文学的反感(除了那一批犹太移民作家、福克纳和亨利詹姆斯等老一代美国作家)。2018年当代美国文坛神话菲利普罗斯过世,也可能意味着纯粹美国文学的支柱又少了一柱子。回顾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各个流派四起,流亡移民作家在海外奠定文坛地位,在美国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创作,但最后都成索尔贝娄于“芝加哥被流放”,《血色子午线》麦卡锡和纳博科夫的学生托马斯品钦晚年不更新,只剩下一批又一批的“亚马逊最畅销写手”,写的书无非是“年幼时初读感觉这本书充满了力量令人兴奋,”心智成长之后读第二遍发现了“华丽词藻”的调料包以及“鸡汤清油”下的那层如精神药品一样,名为“poshlism”的本质。让人不禁想起记者采访王小波时问他为何不喜欢美国文学的原因:
美国给予我们的影响深远的就是“优秀”的超前消费的理念以及物质主义,纳博科夫貌似也看到了。
:本书最后附上了两个“有趣毒舌”的小短文,还是挺有意思的—现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非利士人精:
“非利士人对艺术一无所知亦漠不关心,这里的艺术也包括文学-他从根本上是反艺术的-一但他需要信息,受过阅读杂志的训练。他是《星期六晚邮报》的忠实读者,且一面读一面把自己和人物关联起来。如果他是个男非利士人他就会把自己想象成某个大出风头的行政长官或任何其他大人物---冷漠超然,单身,内心却仍是一个大男孩加高尔夫球手,如果该读者是位女性-女非利士人-她会幻想自己就是那位有着一头草莓红发的女秘书,貌似调皮女生,内心却是贤妻良母,最后嫁给了那个大男孩老板。非利士人不会在一个作家跟另一个之间作何区分,事实上他很少读书,且只读也许对他有用的东西,可是他很有可能是某个读书俱乐部的会员,还会买漂亮-注意是“漂亮”-的书,比如一堆波伏瓦、陀思妥耶夫斯基、马昆德、毛姆、《日瓦戈医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们的作品。他不太喜欢美术作品,但为了显明身份,他会在自家大厅里挂些凡·高或是惠斯勒为各自母亲所作肖像画的复制品,尽管私底下他觉得罗克韦尔比谁都强。”找到毛姆在国内大火的原因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