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朱云】
“我们像你这样的年纪,孩子都十七八岁了。”
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每逢过年过节或与父母聊天时总免不了被催婚,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的比较也是父母的常用催婚话术之一。
不过,从笔者最近几次在普通的中西部农村调研发现来看,不管父母着不着急孩子的终身大事,当下年轻一代的结婚年龄都是后延了的,晚婚现象较普遍。
晚婚人口不断扩增
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是25.23岁和22.37岁,1990年降至23.57岁和22.02岁,到2000年则分别升到25.27岁和23.44岁,再往后,逐年上升。学界相关研究认为,1980-1990年初婚年龄的降低是社会制度变革主导下的变化过程,1990-2000年初婚年龄的再度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1982-2016年分性别平均初婚年龄变化
从近些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的变化来看,自1987年到2017年中国结婚登记对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结婚率从1987年的17.2‰下降到2017年的7.7‰。
结婚对数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人口绝对数的增加,但在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峰值之后,也明显开始下降;结婚率则连续四年出现下滑,与此同时,适龄人口的不婚或未婚人口在不断增加。
1987-2016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
晚婚这种现象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出现的,青年男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晚婚现象不断增加。这种现代化的生活变革也开始在乡村社会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为何晚婚?
笔者调研的部分一般中西部村庄,就出现了较普遍的晚婚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年轻人结婚的压力越来越大,结婚年龄往后延迟,另一方面,年轻人自身在婚姻缔结关系里更具有主动权。
以笔者今年在赣、鄂两省所了解到的在村男女青年的结婚年龄来看,村庄80后与90后这一批男女青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晚婚现象,几个地方30岁以上结婚的比例相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我们调研发现,晚婚现象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晚婚现象既包含好找对象的青年,自然也包括不好找对象的青年,这两者晚婚的原因不同。
先来分析一下那些好找对象的青年为什么也容易晚婚。
首先,传统时期,婚姻讲究“两姓之好”,更多强调两家之间的联姻,但现在越来越重视“两性之好”,即强调男女个体之间的“两情相悦”。
如今,男女之间合不合得来多摆在首位,双方在结婚之前有一个相互了解的阶段。在这恋爱阶段中,两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等需要磨合,磨合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后期若无法磨合,就可能另找对象,开启另一个磨合周期。
所以,讲究“两情相悦”是一种情感导向的男女交往关联,婚前的情感互动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过程具有不稳定性,时间一长,便会导致晚婚。
其次,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种情感关联的过程是一种男女双方个体的把握。那么有没有外部的力量来推动男女双方,从而加快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目前来看是没有的。
从村庄社会结构来看,年轻人越来越脱离村庄,从而远离村庄社会结构性的舆论力量,年轻人和村民的不了解,也为其赢得较大的自由度和空间。
从家庭层面来看,父母权威降低。父母虽然会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但是对于结婚时间、结婚对象的选择,却没有办法对子女提出硬性要求,大部分父母的观点较一致——“我们着急有什么用?没办法,要年轻人自己喜欢才可以,过一辈子的是他们自己,又不是我们。”
在我们调研访谈的过程中,我们访到一户60多岁的老人,其儿子34岁结婚,谈对象谈了十来个个,其中带回家来见过父母的有三四个。老人谈道:“带回家来见了父母,只是让父母把把关,而不是让父母来把最后一关。”
我们在鄂西C村还访谈到一户,女儿快要结婚了,但是因为男方没有跟女方商量结婚时间,就带父母上门提亲,女方父母都觉得靠谱了,但是女儿觉得男方就只知道听父母的话,没什么主见,最终决定把婚约取消。她原本29岁就能结婚,后来一晃到了34岁才嫁人。
所以,无论是村庄社会还是家庭,其实都难以给恋爱到婚姻这一过程起到推力作用。
再者,当这种婚姻缔结的决策权由子代来主导而又缺乏外部力量介入的情况下,子代会很容易沉浸在情感滋润之中。婚前情感磨合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也为他们提供了躲避家庭责任的时空间——包括养育孩子在内的家庭重任能躲几年就躲几年,到了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再选择结婚领证。
以上是对好找对象的那部分人晚婚的原因分析,还有一些晚婚人士则是因为不好找对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25-29岁的未婚男性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6.29% ,女性也上升到 21.62%。在30-34岁年龄段,全国未婚男性占比12.62%,女性占5.35%。
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难找到对象的这部分群体并不都是因为没有结婚的希望而成为光棍,大多数的结果是错过了最佳适婚年龄,导致结婚时间的推迟。
第一,择偶的策略选择。
在我们调研的鄂西C村,本地女性一般选择Y市范围内有正式就业的男性,这样一个选择倾向造成了多数女性选择少数男性的局面,恋爱和婚姻的主动权也交到男性手中。因此,村里就会产生一部分没有流向城镇的大龄剩女。而本地女性又瞧不起本地男性,男性的婚姻压力也更大,由此形成一部分剩男。
第二,部分男性难找到对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男性自身个人禀赋太差,如个体相貌方面条件不佳,其次是有些男性过于老实,这种性格的男生也难以吸引女孩子的关注,故而难找到恋爱对象。
另一方面,很多男性就业的地方是缺乏女性的,比如做电焊工或在建筑工地的工作等,在这类工作环境和职业属性中,很难遇到异性,谈恋爱也成为一种奢望。
结语
其实,晚婚现象背后更严重的危机是结婚难问题。
当下的年轻人成婚相比以前,难度加大了不少,找到对象及成婚大致与三方面因素有关:第一个是家庭经济条件;第二点,男方父母对于子代结婚的责任感;第三点则是年轻男性自身的条件,包括身材相貌和性格。这几点权重不同,但总归条件越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越高,年轻人成婚的可能性越大。
婚姻是一个家庭生命周期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原生家庭开始分裂以及小家庭开始诞生的起点,而小家庭的诞生伴随着诸多家庭任务的变化和转移,意味着后一阶段的发展型任务正逐步交由年轻人来承载。
某种程度上,晚婚的出现从时间方面推迟了新的核心家庭的产生,典型的传统式三代家庭的结构开始打破,孙代抚育以及老人家养老都呈现出新的变化,父辈和年轻人都在经历一个新的适应过程。
父母帮助子代带小孩的任务往后推迟了好几年,在父母随着年龄增加而精力下降的情况下,年轻人自己带小孩的情况越来越多,孙辈的抚育普遍交到了年轻妈妈身上,代替了传统的隔代教育,核心小家庭的生存压力相应增大。
晚婚这一现象作为当下人们生活变革的一个组成因子,构成了民众价值观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的一部分。不过相信,当晚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人走向社会的角色也将变得更加多元和多变。
(注释:文中“平均初婚年龄变化”、“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配图及相关内容引自欧阳静、马海鹏登于《中国青年研究》的《县域体制内缘何出现大量剩女》一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