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冈仁波齐的路》是一本由张杨著作,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一):通往冈仁波齐的路
冈仁波齐是神圣的,但通往冈仁波齐的路平凡而又温暖。《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一个导演历经两部电影拍摄的真实生活,日记本上记录的每一天,心无杂念磕长头的每一步,从北京到普拉村,从冈仁波齐到掌纹地……走向神山圣湖途中的温暖的人间烟火。翻阅到最后一页,感觉已经从指尖、从字里行间完成了一场朝圣之旅。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二):冈仁波齐,是一场拷问内心的旅程。
正是因为习惯了城市的快节奏,偶尔慢下来才显得别有滋味。 周末读了一本朋友送的书《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上》,是导演张杨首部文字作品,讲述的是他们团队拍摄《冈仁波齐》及《皮绳上的魂》两部文艺类影片的故事。 这位导演是位非常感性的主,我挺佩服他的坦诚,他把自己在文艺片和商业片间的取舍纠结、“一块钱难死英雄汉”的囧迫、协调制片投资受众各种关系的精神折磨等等一一写在纸上,全然颠覆了我对导演角色的认知。 在生存环境恶劣的高原上,他带着工作团队一路经历艰难险阻并成功走到了最后。我为他的初心和坚持而感动,或许艾萨克牛顿的一句话是个不错注脚———“我依旧是那个在海边玩耍,因偶尔能拾得几片漂亮贝壳就欣喜不已的小孩。” 只要心存信仰,如为“冈仁波齐”而磕长头前行的藏民们,路上苦难的磨练和寂寞的自我对话就是一场洗礼。“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冈仁波齐,不放弃平凡的理想和信仰,我们都在路上。” 找到它,确认它,为之前行。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三):通往冈仁波齐的路——张杨的创作之路,灵魂之路
不客气的说,我对张杨导演的爱,是不亚于火遍网络的“二小姐”的。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喜欢,因为每一部都带着他强烈的个人印记和人生思考,在国内电影导演里面,算是艺术和商业结合得比较好的佼佼者,艺术上不深奥不晦涩不孤芳自赏,能让观众轻松代入。商业上虽未大火,但不至于赔钱。在当今浮躁逐利的电影市场,他算是沉得住气的一位。所以才有了惊世骇俗令人惊艳的《冈仁波齐》,这部应该是他多年西藏情结、人生感悟、电影经验的集大成者。看了电影之后,我难免对该片的拍摄过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导演是怎样做到拍这么一部“伪纪实”的故事电影的?剧中的人物到底是真的藏民还是演员?为什么可以“演”得那么好?有没有剧本?——这本书无疑就是这一连串问号的“答案之书”。书中有朴实、深刻的文字,有一个又一个的拍摄手记和生动故事,有堪称殿堂级水平的大量优质图片,有我心向往之而一直未曾踏足的神秘西藏……那片世界屋脊上的大山大河,我父亲曾经战斗生活过二十年的地方,就当是心底一个至纯至美而不愿醒来的梦吧!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四):人生的朝圣
《冈仁波齐》作为国内现象级的院线文艺大片,拥有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和极好的观众口碑。被誉为“让当代人重拾信仰的镜子。”《皮绳上的魂》也因为出色的故事构架和精湛的影像表象,让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多重可能性有了全新的期待。作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张杨,这些年一直保持着对于电影艺术的虔诚之心。他说:“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那个完美电影的复制品,只能努力接近,可能永远也无法到达。但我依然要心无旁骛,回到创作的初心,坚定地去寻找心中的神山。”在新书《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中,张杨记述了《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的创作和拍摄的全过程、导演手记更是细化到了每一天如何去组织拍摄,如何与演员沟通,如何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完成拍摄的感人细节。这部书也是张杨导演的首部文字作品,书中他坦诚地回顾二十年从影之路 ,更有自己对于电影拍摄的独特思考和作为优秀导演的抱负。从北京到普拉村,从冈仁波齐到掌纹地……张杨在走向神山圣湖途中的,为我们呈现出的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电影的坚持。阅读这本书,仿佛让我们从字里行间随着导演张杨一同完成了一场人生的朝圣之旅。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五):用电影传递情感
国内的导演能让我记住名字的不多,张杨这个名字却是印象很深,之前看过他的两部作品:《洗澡》和《落叶归根》。这两部作品都能够看出当下小人物真实的内心写照,他善于调侃生活,用幽默的方式讲述很无奈的经历。张杨在电影剧本改编方面也是独具特色,他能够把文字以新的灵魂转换成影像,而这本《通往冈仁波齐的路》则是他把自己二十年的从影历程展示给读者,这也是他首部文字作品。
四年前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演,两年前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就在最近我觉得还是制片人更适合我。其实没有接触过电影制作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区别,导演需要有对画面很强的控制能力,如果想要故事以画面的形式感动观众,你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到观众当中去。导演最难做到的不是站在所有人之上去清晰看待自己的一部作品,而是要在群众中体会自己的缺陷,从而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电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觉悟,通过张杨的亲身历程和真实感受,让我们在了解这位著名导演的同时了解影视艺术带来的真正意义。
我建议在看过电影《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之后再来看这本书,毕竟本书主要是为照着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而写的。冈仁波齐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没去过的人应该都无法亲身体会那里的风俗文化,张杨几乎在那里生活、工作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他不仅拍摄完成了一部电影,也彻底融入了那里的文化。要知道,如果想要拍一部让本地人都信服的电影,你就必须要对那个地方知根知底,否则在外人看来可能电影本身很有意思,但是真实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这样忽悠人又不好。
每个人做事的初衷都各不相同,张杨拍这部电影的过程就是自己的学习过程,他没有把这部电影完全当做是赚钱的手段。人类内在需要的东西是金钱满足不了的,有的只能靠自己去经历,如果不去吃苦、经历失败,也就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文化或者精神。中国的传统宗教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甚至有人会觉得不能理解,但是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与年代的人,他们必须要在心中信奉一些能够寄托情感的目标。总之对于张杨导演本身或是对他电影作品存在疑问的,都能够在书中找到答案。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六):我们选择认识内心的方式
人生学会了那么多的花拳绣腿,你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大的命题。 生而为人,有的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通过张扬的这本书,或者说这部电影,让我真切的感觉自己都是在虚无的矫情。 磕长头不惧艰苦,毅然前往冈仁波齐。他们几个人或者一群人,前仆后继,循环往复的走向一条信仰的朝圣路途,我们的人生梦想是什么呢?有什么能让我如此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呢? 回顾我走过的路,信仰的力量,是一个人的驱动力。无论风雪,无论生死,坚定的去选择一样内心的执着。我感动他们的行为,我怯懦的畏惧他们的执着。 当落实掉下的那一刻,面对生死,他用身体给她挡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了母亲的意义在于子女,当了师长的意义在于教诲。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其他人可能是职业限制,意义在于成绩。我们呢,抛却身份只是一个人,只是一个自己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我们说到信仰,可不单纯是信仰的力量,在于执着。在于坚持。 看到书中的一切,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70多岁的的老人,身患重病,一路走来,也许丧命在路上,但对于他来说,能死在朝圣的路上,是最好的归宿。藏族人如何面对死亡,他们对于轮回的认识,天葬。
另一种可能,他一路走来,身体反而越来越好。路途中,他们遇到死在路上的朝圣者。这让我很震撼。这里的死亡不会让人害怕,不会让人慌张。天葬是藏族人对于肉体和灵魂的一种认识。在路上出生和死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他们认为路上的生与死都是非常神圣的。
电影剧情中,虽然是极致的写实,但它的故事也都是精心编排的,只不过这种编排,我们都能从生活里找到真实存在的依据。它是在一个剧情片的范畴里,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情节设置也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人物,所以电影内部的真实感会非常强烈。
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这条路上,张扬导演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没什么人,没有电视、网络、手机也大部分时间没有信号,平时那些烦恼全被屏蔽掉了,你的内心会一下子变得特别安静,每天都特别踏实。
读完此书,看完电影,有的时候对于人性只能赞叹,自私的人虽然多,但是人性的真善美更让我饱含感动。自然温和扎实,好电影,心生敬意。
内心深处,总有一扇窗,让我们看见世界的不同。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七):理想主义者的朝圣之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吃饱穿暖之外,国人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是所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吧。现代人深陷钢筋水泥的囹圄,心中却渴望着神山圣湖的诗与远方。因此,《冈仁波齐》这样的电影取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似乎并不使人意外。虽然导演张杨早就凭借《爱情麻辣烫》《洗澡》等作品功成名就,但从剧本构思到选择演员都颇费心力的《冈仁波齐》,仍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吧。
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一书中,导演详细地道出多年来心中的西藏情结和自己对于电影艺术的感悟,无论是想了解中国电影人还是想探寻电影《冈仁波齐》幕后鲜为人知的主创故事,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现在流行的环游中国、骑行川藏线、搭车在路上,张杨早在1991年就玩过了,算是文艺青年的鼻祖。那时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在心里埋下西藏情结的种子,一直想拍关于西藏的电影的梦想,终于在二十多年后得以实现。所以,只要还有梦,就在奔向它的路上不懈追逐,终有实现的那一天。
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艺术也需要资本来支撑。在票房至上、金钱至上的今天,商业电影的巨大成功,挤压着本就不大的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在商业与艺术间巧妙平衡不失为上策,但在张杨看来,二者是难以兼得的。导演固然希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独具创意的思想,但拍电影需要拉到巨额投资,而投资方要考虑盈利。张杨在书中提到《飞越老人院》为满足市场需求,改变了他原有的思路,最后虽然也还算成功,但并不是他想呈现的效果。这也许是一种电影行业“潜规则”吧,艺术服从于资本和政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冈仁波齐》能与我们见面,于观众而言,也是一种缘分。
近年来崇信佛教成为时尚潮流,从表面看是受很多明星信仰藏传佛教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喧嚣的世俗生活中,面对种种逆境与烦忧,人们需要寻找一个渠道来解答人生的困惑。而对于代代相传的藏族人而言,信仰早已深入灵魂,无需借助外力来寻找信仰的理由。采用素人演员的《冈仁波齐》,较为真实自然地记录了这些怀着各式目的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在旅途中的成长历程与思想动态。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吸引着他们,正如无数走出村庄走向拉萨的年轻人一样,现代化浸染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拍摄朝圣者的路上,导演组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是见证别人的修行,亦是记录自己的朝圣。导演张杨在神山找回自我,我们在电影中找寻自己心中的信仰。唯有亲身体验过雪山与绿树同在的青藏高原,才能理解无数人不畏艰险探索西藏的执着。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八):一场虔诚的朝圣
在关于西藏的印象里,有着壮丽的景色,纯朴的民风,美丽的格桑花,以及布达拉宫和朝圣的人们。
这本《通往冈仁波齐的路》是导演张杨记录自己拍摄《冈仁波齐》这部纪录片的一本书,关于朝圣我们了解的并不多。
关于藏传佛教的朝圣,我们也是在关于西藏的电视纪录片里看到。拍摄这些纪录片的过程中,对于导演和导演组的人员来说,一方面要选景,一方面要适应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文中提到过作者本人出现的高原反应,出现肺水肿的过程。
有时候遇到车辆抛锚的时候,等待救援和联系救援人员也是很不便的。所以相对在平原地区的拍摄,高原拍摄要更有难度。
拍摄《冈仁波齐》的整个过程的记录,在前期准备之后,拍摄组前往这神秘的地方,关于磕长头的朝圣队伍,他们必经之路和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整个朝圣的过程很久,差不多一年时间,拍摄的时间却不能一直这么久,如何才能压缩时间,却又能全面的展现这场盛大的朝圣呢?
《冈仁波齐》没有剧本,创作之初只有一个思路,在选景选人的过程中,他们带着纪录片团队跟着遇到的十几个磕长头朝圣队伍。每个队伍都会跟拍几天,观察队伍里的形态,每个人的皮裙,手板等等细节,等到对于休息的时候,去了解他们,了解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要真实的记载这场虔诚的朝圣,就要深入这些群体,认真的了解,多多的跟朝圣的队伍沟通,让当地的居民了解拍摄的意义,让他们认同并且觉得拍摄的是最真实的朝圣过程。同时也让观众更多的认识《冈仁波齐》所要表达给观看者的最真实的场景。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九):我心中的冈仁波齐
从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到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底,我除了有两天下到成都去见了个演员之外,整整一年时间基本都待在高原上。
我们车队总共有十一辆车,有六辆是新买的车,从高原上下来后,都跑了四万多公里。从芒康到拉萨,再到冈仁波齐的总长是两千多公里,所以来来回回地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再加上选景时候走过的路程,这一年真的是围着地球转了一圈多。
虽然我们是在高原上,又要沿着公路拍摄,但我最欣慰的是,整个一年里,剧组没出过任何安全方面的事故。很多地方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戴着安全帽拍摄。有时候正在工作,突然就听到石头哗啦啦往下滚,大家就赶紧找地方躲避,只要被一块石头砸中,人就没了。
我们唯一发生的意外是,电影全都拍完了,车队从西藏回云南的路上,撞了一头牛,赔了一万多块钱。所以要感谢菩萨保佑,感谢冈仁波齐神山的庇护。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底,电影《冈仁波齐》在冈仁波齐神山杀青,一年的拍摄工作画上了句号。这一年中,好多次经过这里,从四面八方的各个角度,无数次眺望过这座神山,但那都是因为工作,心里想的全是电影的事情。这一次,我终于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带着索朗尼玛和两个剪辑师,踏踏实实地转一次山。
虽然已经在高原上待了一年,但转山对我们而言依然非常艰难,五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下来,体力像被掏空了。从海拔五千米的高度往海拔五千七百米的卓玛拉山垭口攀爬时,每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喘气,休息一会儿后再往前走。大家就这样安安静静,一步步往前挪动。这个时候谁也帮不了谁,只能心无旁骛,靠着自己的意志坚持下来。
拍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三十多岁的苯教信徒。他们每天都会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围着冈仁波齐反着转一圈,计划是转一千圈。我们到时,他们已经在山脚下住了两年多,转六百多圈了。我们转山用了两天,跟佛教徒的转山方式一样,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走,所以每天都会遇到这两位信徒。大家碰面后打个招呼,然后擦身而过,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他们虽然面容黝黑,衣衫破烂,但眼神里却都是虔诚和执着,我常常被他们的眼神感动。
冈仁波齐是很多教派的神山,大家都为着自己心中的信仰转山。我自己虽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我对佛教有亲近感,佛教有很多方法论,帮助一个人去修行,通过这种修行会把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看得更明白。
我自己这一路的拍摄,不正是一种修行吗?在电影的道路上,我也是信徒,这一年的拍摄,也是我的一种朝圣—— 电影的朝圣,而我想到达的目的地正是一个导演心中的冈仁波齐—— 一座电影的神山。
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说的,这座电影的神山可能只存在于理想国里,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那个完美电影的复制品,只能努力接近,可能永远也无法到达。但我依然要心无旁骛,回到创作的初心,坚定地去寻找心中的神山。
只要是在这朝圣的路上,心里便已是极其幸福的了!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读后感(十):通往梦想的路大概都不好走吧!
提到西藏,我想这一定是很多的梦想吧,去感受西藏的天高云阔,去感受布达拉宫的宏伟震撼,也去感受那没被污染的最后净土,西藏有着不同于北京和上海的繁华、成都和武汉的热闹。西藏可能是一生只能去一次的地方,就像去非洲看动物迁徙一样,去西藏可能也是一生一次的旅行;当然西藏可能也是让你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犹如成都的火锅一样让人欲罢不能,我想《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这本书的作者著名导演张扬一定属于后者。
张扬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第一次踏进西藏,也让他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也渐渐萌生了拍与西藏有关的电影的想法,张扬对西藏的热爱是电影《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能够得以与观众见面的重要原因。《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这本书就是记述《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这两部电影拍摄过程的作品,我想这可以算是这两部电影的衍生品,单从这一点来讲,我希望这样的衍生品多一些更好,这样对大家理解电影作品有更好的帮助。
很可惜我没有看过《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这两部电影,所以无法对这两部作品做出任何评价,但是今年上映的《冈仁波齐》在好莱坞大片的包围之下,创造了超过1亿元的票房,作为一部纪录片性质的电影这个票房是相当不错的,我想这也是张扬导演很欣慰的结果,也是他对自己电影创作坚守的最好的回报。
在豆瓣《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这本书的页面上看到这本书写的书评,就可以看出张扬导演对这部作品的重视。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这两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过程,为观众呈现了电影未能呈现的内容与精彩。看过书之后,你就会知道《冈仁波齐》并不是一部真正的纪录片,网上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半纪录片,这也是这部电影稍有争议的地方,我无法了解张扬导演的想法,但我想这可能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呈现他心中关于朝圣的方式了吧!
有人说张扬导演是用汉族的思维方式理解朝圣,并将它搬上银幕,我没有见过朝圣给人带来的震撼,所以不能发表任何意见,我也不知道朝圣路上的物资是有多么缺乏,以至于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这本书中,作者多次提起他在路上给朝圣人一瓶水或是一包饼干的事情。前两年,网上盛传去西藏不要长枪短炮的用摄影器材对着西藏人和西藏朝圣的人,而张扬导演却用另一种方式记录下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希望大家看完这本书能更了解西藏,也更尊重当地的习俗,无论去哪儿都能做一个尊重他人的好旅行者!
公众号:彤嘭嘭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