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声》是一本由葛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声》读后感(一):有钱人的生活真好
看完这本书第一反应是,有钱人的生活真好。 舒适的童年环境,舒适的大学、硕士、博士,然后旅游工作,认识各式各样的人。 作者落笔是很温柔的,不管是老一辈的爱情还是年轻人的欢愉,都像羽毛一般,轻轻柔柔地触碰你。 决没有半点强硬或古板地说理。 但有些遗憾的是,我总觉得在读此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是很实在的,让人能从文艺的字词里感觉到烟火气息。如阿霞和他幼时玩伴的那些地方。 而当故事转到安等人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本书沦落到成了其它那些网络上所有的年青作家写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有碍观感。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勿怪。
《七声》读后感(二):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初读时以为是七篇类自传小说的短篇集子。读罢才发觉是一个故事的七个篇章。
毛果一路走来,见证着这世间人儿的变迁,这些人也反衬出毛果的变化。
葛亮写的是人间事,苦辣酸甜,却只是一池微澜。一均之中,间有七声。细细品味,人生路上,我们身边皆是风景。
喜欢琴瑟中的相濡以沫,喜欢洪才中的阿婆与童年,喜欢那个愣愣的反而被小心呵护着的阿霞也最痛心她的岁月磨灭,喜欢拥着马儿歌唱的英珠...
童年与亲情,葛亮的文字烂漫。余者几篇的文字情节便雕琢的略刻意些,初读心情会随之起伏,但一回味总有些淡淡的知音味道。
没有态度,没有评判,没有原因,仅仅是在讲故事而已。
《七声》读后感(三):水粉画
在书城闲逛,偶然地拿起这本书,封面设计得很有趣味,信手翻看作者介绍,似乎是个有趣的人,于是决定看看。这几年来看书,都是先看作者。一个有趣的人,才能说些有趣的故事。说起来最近好像很有几个从南大出来的作家,张嘉佳算一个,葛亮算一个,而且这2个人年纪相近。是不是作家也需要土壤,也需要同类,这样的成长更快。
短篇读起来不累,每段情感都很饱满,取最精华的部分,加最好的佐料,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吃下去味道也不错,只是少了些回味。什么时候要拿些葛亮的长篇来读读,那才是真的见功力的。
作者的遣词造句很有意思。当然中文科班出身,底子是厚的,家学也是深的。只是看到“朱古力加云尼拿”这段有些失笑,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
《七声》读后感(四):人生本是无常的醒来
看书的过程中,专程找来《New World Symphony》,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983年在美国写下的E小调第9号交响曲Op.95。书中《威廉》一章也有提及,沉厚持重老迈寂寞,感知作者所听所闻,悟出了幽蓝的茫茫然。还有六十年代爵士乐,Louis Arnstrong的《Hello Dolly》,适合浅吟的Sting《Field of Gold》“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 You’ll forget the sun in his jealous sky As we walk in field of gold”歌声使角色立体,夕阳海风裸体,叹出天地间的孤独又情投,不妥协的独白伴着民谣吉他扑面而来。
间隙听JJ的《和自己对话》,感动于序曲的巧妙衔接带来的艺术潮涌,人潮浪涌独白蛙叫……正合“一均之中,间有七声”之意,“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
以少年之眼俯瞰民间,宿命出其不意地使我哀而神伤,念念不忘,却不及号啕大哭,葛亮的文字总是克制廖廓。民间的故事,人生的悲喜,不会大开大阖,再借用一首歌“人生本是无常的醒来”——《醒来》。
《七声》读后感(五):一均之中 间有七声
均是中国古代乐器,七声则是乐器演奏的七个音律。香港大学博物馆陈列有一件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就是均。葛亮毕业于香港大学,因此猜测书名《七声》由此而来。
《七声》,是葛亮的短篇小说集。小说以南京为背景,通过主角”毛果“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本书由七个短篇组成,按毛果的成长经历排列,从未出世到可为人父之年,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故事。
本书叙述平静,贴近常态,看着十分舒畅。间有文气点缀,像是清澈溪流中偶尔出现的一尾银鱼,点出灵气和生机。在故事上,像是浮生六记,写的都是身边事,记童趣、记爱情、记民间艺术,也不避讳生活苦楚。
前四篇琴瑟、洪才、泥人尹、阿霞,可以读到从无到有的新奇,还有普通生活中的些许辛酸,生动而克制,极为精彩。行文间提及的南京地名很容易拉近距离,心中窃喜住在南京也成了一种幸运。后三篇记得是成年的一些事,似乎落了俗套,个人不太喜欢。
整体而言,《七声》无论是在故事性还是文笔上都很优秀,是本值得阅读的好书。80一代的青年作家中,韩寒有魏晋风,是个随性的人;七堇年、笛安多少有些小资情调,欠成熟;张悦然在写作技巧的研究上越陷越深;葛亮作品少有轻佻浮躁,出版《朱雀》、《北苑》两部长篇小说之后也更显稳重,似是最符合文人形象。
《七声》读后感(六):生命的韵律
因为闲暇的时间太短,最近迷恋短篇,趁着中信出版社淘宝店的200-100,机缘之下买回了葛亮的《七声》。这是我第一次读葛亮的书,之前只知道他是一名生活在香港,长得很干净帅气的作家。
第一次翻开《七声》是低烧不止在医院挂水的时候。故事很短,很细碎,却个中饱含着深情。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年纪,读每一个故事的时候,都带着那么一种恰如其分的代入感,没有任何说教,没有任何厌烦感,快速的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毛果”,经历了那些称不上传奇的经历,滔滔不绝说的都是些身边的家长里短,没有悲壮的大时代巨变,更没有波澜壮阔的变化,一切都是淡淡的,像一汪泉水一样,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我被爷爷奶奶的爱情感动的而流泪,洪才家的家长里短,尹师傅的生不逢时,英珠不肯放下的感情而唏嘘,如此种种,似乎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是叠加起来更像是一个人的一生。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无法逃避又说不出的经历,只能向内自我消化,若是失败了,变成了不可言说的痛,若是成功了,一切尽在笑谈中。就是这些长长短短的经历,构成了生命独一无二的韵律——生命的韵律。
感谢机缘让我遇见了葛亮的《七声》,收获了许多如奶茶般温暖的感动。也许人生会经历千疮百孔的创伤,但还是要努力学会面对,这些才是生命最独特的韵律。
《七声》读后感(七):《七声》小人物的悲欢
葛亮的《七声》太好看了,是我近期看到的最棒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除开篇的《琴瑟》,都是以人物名作为标题。 《琴瑟》写的是外祖父母相濡以沫的爱情,这才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时的浪漫不难,一生的相守才令人感动。 《洪才》是我最喜欢的短篇。洪才一家在南京城里活出了“我”眼中世外桃源的样子——种麦种菜、养鸡养鹅、打青蒸青团……洪才家有慈祥的阿婆、美丽的姐姐、温厚的成妈妈,木讷的成伯伯。不过,美好背后总藏着现实的残酷。洪才大哥二哥为了顶职,隔三差五上门逼迫成伯伯;姐姐追求爱情被人发现骂做破鞋,最后毅然离家私奔;市容办、动迁组相继上门催逼,葡萄藤被毁,庄稼被铲,养的鸡被宰杀,阿婆死了,洪才家被拆,一家人回了六合老家。 《泥人尹》和《阿霞》则是彻底的悲剧。尹伯伯出生大家,师从惠山泥人朱家,可惜命途多舛。为了给残疾的儿子娶媳妇,降低了艺术的底线,成为赚钱的机器,熬干了自己。精明的儿媳却卷走家产,一去不回。《阿霞》是个精神有点问题的姑娘,有着自己的坚持,显得不通人情世故,但她身上却有着不平则鸣的狭义之气。最后嫁去偏远乡村,成了彻底的村妇。 《英珠》是个藏族女子,丈夫死后将两匹马驹看成亲人。作者和朋友雇英珠的马去山里看大海子遇雪暴,英珠脱下身上的军大衣,给马盖上。 《安的故事》和《威廉》是我最不喜欢的两篇故事。安是个任性的女孩,有点“作”。明明有着大好的前途,生生被自己毁了,后来为了出国更是魔怔了。威廉是个浪荡的富二代,却钟情一个有妇之夫,为了她放弃婚姻。和前女友有个女儿,精神健康方面不太正常。《威廉》这篇故事讲的不够好,阅读中总是无法集中精力,让人出戏。 文末的《代跋》全是作者的回忆和游记吧。
《七声》读后感(八):无
很高兴能读到这本《七声》,我惯来是喜欢读作者自己把童年及成长经历写就的书,因为一字一句间,都是家常轻柔的亲切感,以及莫名的熟悉认同感。
很奇怪,我是一名95后,在看了叶广芩老师和葛亮老师以自己为原型写就的小说里,他们的童年经历,却也和我有着许多相似,算我的幸运,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其中的幸福与悲伤。
人生里,究竟一辈子能遇见多少人?这个问题我又想知道又不是很想,想是因为我的好奇心,不是很想又是因为终会分离,只给互相留下一丝曾相处的痕迹。
最后的书评里,有这么一句话:《七声》的成功在于这些边缘人表面上环绕着主角毛果周边,事实上也是反衬者与旁观者,将主角毛果的印象完整塑成。但其实,对于成洪才、阿霞、安和威廉这些相异的人,毛果也是把他们故事认真看着的“边缘人”。
人生来一世,与任何人的相处都是短的,终是一个人来,也是一个人走。做一个友人间的观察者,生活的体验者,太好了。
葛亮老师的文字,像清明那一时节连绵不绝下个不停却也不过脑疼的雨,声音缠绵,空气湿洁;也像那有了年头的老巷里,偶一走过,闻着惬意朽味时,突发现砖瓦青红同生时的喜悦惊奇场景。没有炫技,没有繁词,有的是他带着平和心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干预、不主观的对众友人浮生的记录。
无一丝嘲讽,也不故作谐趣,他只是事当如此,无一丝勉强。
《七声》读后感(九):七声
七声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些零零落落的声音组成了真正的大和之声。
第一次接触葛亮的作品是《北鸢》,一部让我读来有着淡淡的忧伤,又有些莫名的熟悉和亲近之感,其中有一句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她让自己的脸紧紧贴着他。他的睫毛闪动了一下,潮湿而温润。她听到两个心跳,在冲突间渐渐平稳合一,啐啄同时。”葛亮对于感情的描写是一位真正的高手,以淡淡的温暖慢慢渗入你我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情感让我投入到《七声》之中。
这是作者一本半自传形式小说,记叙了特定的年代不同阶级的人们的各自的经历,正如七声一样,每个故事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声音,给予你我不同的感受。无论是爱情,还是时代的错误……无都不体现着“生活”两个字的精髓,一切都是生活之声。葛亮的作品最能勾起对过去的回忆,无论是北鸢的民国,还是七声的现代,都能让你我融入,都能让你我想起自己逝去的年华。
七声的魅力主要集中在一个字“变”。从时间的变化,人物的变化,主人公变化的视角看待逝去的记忆。像阿婆如此好的一位老人,靠着自己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被城乡的变革打破,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来日益加快的城市化与我所向往的乡村闲适生活的冲突,以前大姨家里有着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一棵葡萄树几乎遮满了整个天空,就留下来两处空白,一棵枣子树和一棵银杏树直冲而上,院墙外一棵应该有四五十年的梅花树。夏天就看着银杏翠绿的样子,秋季的葡萄都是用盆装的,待到冬天的时候,梅花的叶子落光之时,一枝梅花入墙来,淡淡的梅花香起使得冬天的寒气都驱散了几分。可是这一切都只在记忆之中了,拆迁的脚步终于踏进了这个宁静的院子,现在看到的只有一座座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了,虽然生活可能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生活的情趣确实少了太多太多。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阿霞的变化。阿霞一个性格鲜明的女子,最后却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一员。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不是这样嘛,我们总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小时的梦想,青年的理想最后都化成了中年的蹉跎。我们原本都坚信自己是最特殊的存在,却在一次次的人云亦云中消耗着自己的特性,最终成了平庸之人。
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每一种声音后面都是满满的故事,都是你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声音。请好好保留他们,时常想想他们。
《七声》读后感(十):七声阿霞有感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这是葛亮《七声》在大陆首次出版的封面配语。
很久没有花上一个小时一下子阅读完一本书,念近日买书较多,索性拆一本,读一本,打开《七声》,读着就没放下,直到书完纸空。
读完《七声》,想起了《皮囊》。如果不看分类,会误以为两本书都是同一类的,《七声》是短篇小说,《皮囊》是随笔集,一个短篇小说带着自传性质,一个是带着短篇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两本书的语言,没有刻意去炫技,有的是质朴与一气呵成的浑然天成,是一湾清泉绕过曲折,转过遮掩,娓娓道来。
《七声》,七个故事串联起来。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怎么生、怎么活。这些零落的声响,凝为和声,在民间上演。
阿霞是个“缺根筋”的女孩,在毛果实习的牛肉面馆里当服务员。
毛果第一天上班迟到,经理没有训斥毛果,员工的阿霞却一直记在心上,并拉着毛果找经理理论,质疑经理的不公。这样旁逸斜出、有些“异类”的阿霞,引起了毛果的注意。
怀有身孕要养家的安姐,将面汤洒在客人身上引来客人的不满,阿霞想也没想就挺身而出和客人恶吵一架,等待阿霞的便是被开除,此前在这家店打工、缺了一只手的父亲来把阿霞带走,父亲空空如也的袖子,苍老的面容让店主姚叔叔诧异,最终阿霞又留了下来,只是换了岗位。
而家境艰难的安姐,在面临身体要补,有个失业还有酒瘾、毒瘾的丈夫要养的窘境下,一时糊涂因偷了店里的钱,被阿霞当众揭发,安姐失业了。安姐不仅失业,还被丈夫家暴,失去了腹中的胎儿,更严重的是失去了生育能力,被丈夫抛弃。
这个时候的阿霞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惊天动地的事儿:做了缜密计划的阿霞把安姐的前夫砍了,主动自首。砍人入狱,因阿霞精神有些问题,两个月后被放了出来,而毛果,实习结束,没再见到阿霞。
本以为再也不可能见到阿霞,然而事情总是那么巧合,总是未完待续地在下一个路口等着重逢。因为抗洪采访,毛果在向下遇见了阿霞。此时的阿霞,已是村妇模样,眼里没了光彩。
没结婚前的阿霞,是单纯的、善良的,她的世界里只有好和坏,她没有隐藏的立场,没有立场判断。她打工的店里,大家是友善的,以高度的默契给予阿霞照顾与宽容。
七个故事的七个人物,每个都从孩童的视角去看待去接触,不带有主观判断,对每个人物充满悲悯之心,每个人物,作者不去做过多的评价,很节制地点到为止。
故事是他的,也可能是你的,判断理解也是你的。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