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死生门》是一本由周轶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一):书评
2021年第一本书,去年末看《他乡的童年》更欣赏小君君,故读此书。没有关注中东局势的话,这是了解地缘政教很不错的入门,不过毕竟是十多年前的纪实,肯定不能紧贴时事。战争离普遍人不论时间或者地理上都似乎遥远,原来只是新闻较少报道而已,因为那根本不算新鲜事。当他们被世界遗忘,我们又可以如何。司空见惯,眼前便会从血腥残酷变到麻木无感。书中有感慨有感动,有留白。战地前线记者真的非常勇敢,需要强大心脏直面所有人的生死。作者记录为主,表达常以小见大,评论不多未免可惜,同时担任摄影,不熟悉新闻摄影标准但觉得图片稍简朴。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二):战火中生活的普通人
知道周轶君这个人是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中,阿拉伯语专业,2002年到2004年由新华社派驻巴以地区,常驻加沙地带。这本《中东生死门》,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了这两年作者的所见所想。书中打动我最深的有两处,一处是作者在哈马斯的一次集会上拍摄的这张小战士照片,粉色的头饰,俏皮的耳钉,和她头上的哈马斯带、身上的迷彩服、玩具枪,放在一起十分刺眼。还有这个女孩儿迷茫的眼神,麻木的表情,让人看了很心酸。书中还有一处描述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每天都要历尽艰辛才能通过检查站到附近的以色列工业区打工的经过。检查站常驻以色列军人,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攻击的目标,而这些工人往往成为无辜的牺牲品。但是,当时加沙的失业率高达75%,为了生存,住在加沙的阿拉伯人不得不给敌人打工。而这些工人中,不乏各种知识分子。突然觉得,物质条件的优渥,会让人忘记生存的艰辛。或许每天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人们,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本来面目。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三):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只听到人声鼎沸
作为锵锵粉,第一时间买了小君君(跟着马博士叫比较亲切)的两本签名书。
书是新的,文章是旧的,记录小君君两年在中东的见闻感悟,说实话君君的文字不够精巧,缺乏些文字天赋,书中的摄影也许因为是黑白的也显得冲击力不是很足够。但很真挚诚恳,平淡的叙述也许更能体现书中阿拉伯人说得“你总有一天要走的,可这是我们的生活”,书中还能感受到君君对当地人的歉意,尽管并非她的错,我想这便是悲悯吧。
对于巴以冲突,我没有观点,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吧,也许人和人的差距与仇恨要比人和畜牲还大吧,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本就是一个祖先啊,嫡子和长子必须争个你死我活吗?政客你方唱罢我登场,人民只是不断被绑架,只愿离上帝最近的地方,真的有天堂吧,如果没有,那上帝真主又与撒旦有何区别呢?
这书打五星我是有私心的,一方面偏爱锵锵女神,另一方面刚毕业的君君女神在孤身一人奔赴战地不正是我当初的职业理想吗?可如今,也许我只能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了。
上帝保佑你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四):当轶君还是李娟
我知道中东死生门是轶君多年前的作品,所以我能够想象这是一个还年轻的女孩轶君的文字。而因为看了轶君的节目这么久,我还是觉得这文字和观众熟悉的周轶君之间的时间差。
这本书写的是故事、人、对话,很像李娟,一如我当年看李娟觉得李娟很像三毛。都是充满好奇、善良、思考的女孩子到了一个新鲜环境的鲜灵的文字。只是轶君没有那么幸运,她去的不是撒哈拉,也不是阿勒泰,所以她没有成为浪漫的三毛,没有成为生动的李娟。轶君去了中东,在二十来岁的年纪,直面的是生死、献血、战争,没有时间让她害怕、适应,她要去工作、观察、报道。这也是轶君的幸运吧,因为不管去或不去,中东就在那里,中东死生门就在那里,每天无数人进进出出,因为去了,所以了解,所以知道,所以思考,所以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周轶君。
我能明显感觉到这是年轻的轶君在写,今日的轶君写的不再是这样的文字,经过多年的成长,她的文字褪去第一反应对个体生命的执念,而应该变成对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制度的综合分析,姑娘周轶君变成了记者周轶君,现在也可以是学者周轶君,观察者周轶君。果然,读完这本书,我已经打开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那是我更熟悉的冷静的周轶君,一个淬炼之后的优秀的没有性别标签的周轶君,也是我更喜欢的,走出中东大概是我更喜欢更需要读的书。很高兴,读者在短时间内也看见了作者的成长,跟随着作者一起成长学习。我希望自己能作轶君一样的女人,希望小君君一直幸福平安健康。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五):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我只听见人声鼎沸
人生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行走
不知什么时候
尽头的亮光倾泄下来 盲目煽动情绪,宏观概念上的恨,需要对对面的人恨,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就是恨,像间客帝国与联邦间的战争,种族间的恨在大方面存在,但反馈到个体,也能窥见破冰的可能性。他们解决战争的办法是你狠,我比你更狠,打到你趴不起来为止。仇恨造成了伤亡,身边人的伤亡引起了更大的仇恨,而人们只是把仇恨堆砌在对方身上,不知自己也是仇恨的一环。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如是说。将整个国家的人拖进仇恨中,历史在此刻变成挡箭牌,掩饰各大利益下的争夺。
在这里的牺牲,即成为烈士,上了天堂,为正义而献身,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想起昨晚李诞在节目里这么说,当时不太理解,好像也有点道理。
“真正的权威不需要傲慢、长胡须和大声呵斥,真正的权威能用丝带、谦恭、智慧把你勒死”
图片中的人去世时姿势不一而足,而作者试图在图片背后建立起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在战争的威胁下,没有人是安全的。用仇恨激起的仇恨,没有人是冷静的。 社会是商量着挣钱,他说自己是一个妥协比较多的人,印象里,社会知识分子该是铁骨铮铮,软骨头不算体面。反思在我想法里为何妥协不是好事?巴以军方谁都不肯退一步,只要退一步,机会成本会提醒他们为此所做的一切都不值得,过去的伤亡,仇恨,生活,他们把一切都搭进去了,越发不能停下来,本就大重量的车使劲踩油门,好啊,同归于尽吧。 “害怕犯错误的人,一定无所作为。” 我就怕,很怕。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六):-
仰望天上月光像你的荒凉
冷漠都被黑夜埋藏
地不老天不荒 我等待更漫长
独惆怅 一身红粉衣裳
到底蝴蝶沉迷着谁的发香
苦苦思量 你的身影离我多远
负了艳抹浓妆 泪水凝结成霜
梦醒 叹息中夜未央
风吹过了 揭开了一场寂寞
如何看破 你目光的沉默
风停住了 夜色怨落花的错
我的心 难分又难舍 失魂落魄
爱的曲折 岁月会慢慢诉说
孤独的烟火 留不住万里长河
仰望天上月光像你的荒凉
冷漠都被黑夜埋藏
地不老天不荒 我等待更漫长
独惆怅 一身红粉衣裳
到底蝴蝶沉迷着谁的发香
苦苦思量 你的身影离我多远
负了艳抹浓妆 泪水凝结成霜
梦醒 比梦中迷茫
风吹过了 揭开了一场寂寞
如何看破 你目光的沉默
风停住了 夜色怨落花的错
我的心 难分又难舍 失魂落魄
爱的曲折 岁月会慢慢诉说
孤独的烟火 是你的什么颜色
风吹过了 揭开了一场寂寞
如何看破 你目光的沉默
风停住了 夜色怨落花的错
我的心 难分又难舍 失魂落魄
爱的曲折 岁月会慢慢诉说
孤独的烟火 留不住万里长河
红尘的风吹过了
红尘的风停住了
夜色怨落花的错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七):所谓“应许之地”
1,牛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现在的巴以地区只有大概2.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我所在的四线小城济宁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山东有15.8万平方公里,
这样算来,巴以加起来也就相当与两个地级市的面积。
2,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共同的祖先(经书里这么写的),
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之地,
好像大概应该也许从宗教和血缘的角度来说,
巴以双方似乎都有拥有这片土地的权力。
所谓三教共同的圣地。上帝的旨意,
通向的好像不是天堂。
3,中东地区尤其是巴以所处的大陆交界处的位置,
和相对缺少的资源和战争潜力,
注定了不管是西边强大的希腊、罗马、马其顿还是东边强大的波斯、阿拉伯、土耳其都会攻向此处。
仅从军事的角度讲,这不是神给亚伯拉罕的福地,
更像是所有要欧亚非大帝国的皇帝的封禅台。
4,911过后巴以的局势的关注度渐渐下降,
毕竟在全球反恐的大背景下,
好像每个国家都有不安的因素在发酵,
有多少人会关心其它地方人们的死与生,
不管那个地方在信仰的座标里有多重要。
5,书里面写到小人物细节很动人,
写到政治人物时却突然感觉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好假,
决定别人命运的人看起来很虚,
那些普通的百姓士兵却那么真实。
6,生有时,死有时,乐有时,悲有时,和解有时乎?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八):恐惧可以分担,独自面对,变得难以承受。
留下来的,打败时间的,竟是芸芸众生的日常,大乱中有小静,爱恨生死如旋转门。 每一次葬礼游行,都是一次集体情绪洗礼。 谁抽出宝剑,谁就被宝剑伤害。 我必与你同在,赐福给你,因为我要将这些地都给你和你的后裔。 我不得不杀死我的兄弟,我的兄弟不得不杀死我。 原来恐惧可以分担,独自面对,变得难以承受。 不懂一门语言的好处在于,能够听出其中的音乐。 地中海的魔鬼鱼。 上帝把你带到这里,为着一个原因。 “即使有痛苦,也不能压抑欢乐。” 伤口总是痛,而手里已经有了强大的武器。 天地不仁。我们于是在细节里,举重若轻。 大概强势方才有力气自嘲。 在深深的痛苦中喊出『相爱』。不过,我们并不幼稚。 我们毫不隐讳地谈论战争,但更向学生们强调人们为战争付出的代价。 “你有犹太人朋友吗?”“有啊,‘你好,谢谢’的那种……” 我的国籍是所有人的心,为何我们还需护照——无名国家。 天下万物皆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战争中总有无辜的人,否则,我们还要人道主义干什么? 人生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行走,不知什么时候,尽头的亮光倾泄下来。 我们不是恐怖分子,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怒火。 他叫莫蒂,20岁,孤独,抽烟,听音乐。 那些人,都说自己相信主,经书都教他们‘和平’,实际上,他们只学会了恨。 真正的权威不需要傲慢、长胡须和大声叱呵,真正的权威能用丝带、谦恭、智慧把你勒死。 对于我们来说,牺牲像结婚一样是喜事。为正义献身的人只死一次,怯懦的敌人要死100次。 贫穷、绝望和持久战乱中,生命不再受到尊重,麻木是暴力循环的开始。 烽火烧不尽的,是人性中光明的部分。 也许有些改变现在还无从分辨,有些什么开始在心底生长。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九):平凡,有时也是一种奢望
我是从看理想的《圆桌派》节目中认识周轶君老师的,得知她曾是一名国际记者,曾常驻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本书《中东死生门》就是描述她在加沙工作两年的所见所闻,这里冲突频繁,时不时就爆发人肉炸弹袭击,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书中所写,很多小孩是人肉炸弹的携带者,他好像不知生死,只当去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家人都以他为荣,觉得他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鲜血与死亡,在意料之中,尽管触目时仍然惊心,没有料到的,是人心可以变得麻木-即使像我这样的顾客,也会因为见惯而无泪可流,无所畏惧,贫穷绝望和持久乱战中生命不再受到尊重,麻木是暴力循环的开始。”周老师的这番话,让人唏嘘不已。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由来已久,至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和平在这里只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对于战地记者,我一直心存敬畏,这源于前者凤凰卫视记者吕丘露薇,被称为铿锵玫瑰,她曾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期,深入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是唯一的华人女记者。周轶君老师身上有一种坚毅的美,这或许是源于她的职业经历。我觉得战地记者是一种崇高职业,虽然周轶君老师已经卸任,但我相信这段职业经历,会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之一。平凡的人生中能有这么一段非凡的经历,足矣。
对于我们80后来说,战争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我们的民族也是从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取得胜利的。英法侵华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人民流连失所,国家积贫积弱,文物流失,无可估量。战争使国家和人民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感谢先烈们的英勇奋战,使我们可以生活在和平的国家里。也希望加沙冲突终有一天可以和平解决,让那里的人们能平静地生活,不用再战战兢兢。
《中东死生门》读后感(十):窄门
这是一本很适合购买纸质书捧着阅读的书。线装版的装帧,细腻的照片印刷,全书中配着每篇文章的黑白照片都非常有质感。其中记录了2002年至2004年期间作者被新华社派驻到加沙作为战地记者时期的所见所闻。她那时28岁。
老实说我并不是很了解巴以冲突的历史和局势,地理也不太好,搞不清楚加沙的地理位置到底怎么有何特殊。但是当时在豆瓣看到这本书封面的第一刻就决定要买来读读看。我想了解这两个天天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战乱国家的人们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在加沙,日常生活与突然死亡之间,赴死是一个特殊的状态,可以延展,可以重复。它是舞台上的一记亮相,是日常生活发生的一次核聚变,它的光芒照亮了日常,令之神圣,但也足以顷刻间摧毁生活。就像观察中国人怎么吃,法国人怎么恋爱,要了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就要看他们如何对待死亡。在那片土地上,死亡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子弹从家里横穿飞过,小姑娘和八岁弟弟的反应是”接着睡觉“。汽车炸弹中死亡的哈马斯,兼买作业本。窄巷中的枪手为作者烧水请她喝茶,天黑之后他将迎战。女人弹在餐厅引爆炸弹前,先安静地吃完了午餐还付了饭钱。死亡的频率如此频繁,终点不再是终点,成了块指示牌。人们前赴后继地试图通过死亡为同胞开拓幸福自由大道。人弹成了英雄,父母为引爆的成功而高兴。英雄不会死,他们只会上天堂,天堂里要什么有什么。
而最令人难过的是,现在是2018年,但事情并没有比这本2005年出版的书中所描写的有所好转。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