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的启蒙》是一本由张承志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草原的启蒙》读后感(一):大草原的启蒙 读后感
张承志这个人很传奇,北京的回族,后来在内蒙古插队,结识了自己的蒙古额吉,学会了蒙语,对草原和草原上的民族怀着深深的情感,后来去北大上学,去日本,去海军工作,等等。他的一生,就是我所期待的一生,在草原上经历,在国外经历,然后研究历史,研究民族,写作。走遍这个国家每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关注那些不被关注的族裔的命运,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别人永远无法窥见的美景。
在伊犁河谷遇见有故事的蒙古和回族老人,一起看太阳坠下天山;在甘肃的黄土山沟中与本地回民一起喝粗茶;在内蒙的大草原上当蒙语小学教师,,,他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并深深沉迷于此。我无数次想过这种场景:我在天山深处放牧,远离网络和城市,日复一日地与牛羊为伴,单调艰苦且枯燥,但我会与一些心灵纯洁的人一起生活,并把这些即将被现代社会所吞噬的美好记录下来,就像张承志,也像李娟,我不再囿于工作和消费的怪圈中,即便我会困于生存。这个想法在我高三最累的时候最强烈。
再说说这本书。
首先,封面很好看,绿色的草原和红色的太阳,画面饱满而不杂乱,风格简单而具有视觉冲击力,真是深得我心。再次,里面附有作者在内蒙古插队时拍的几张照片,照片不多但让我印象深刻,我在每张照片上几乎都停好几分钟,我在仔细端详他们的服饰,他们的背景,他们的长相,就像看自家的老照片一样。这是一种很神奇的魔力,让我在端详中不断联想,是很有利于我构建他们的生活场景的。
然后说说这本书的内容,我看他的第一本书《北方的河》,除了他的故事背景比较吸引我之外,其他的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有可能是我当时的鉴赏水平不够),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深刻。他对一个族裔文化的理解,对一片土地的理解,对一个时代的理解都是很有深度的,这也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吧。文笔也相当有力不造作,这应该是他的经历造成的,当他亲眼感受过天山深处喷薄的夕阳,我相信有关描写的文字也会源源不断、不假思索地从他笔下流出来。文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段落,值得一遍又一遍地品读。
这本书里除了内蒙古,还有甘肃,云南,新疆等地,那些沉默的苦难的民族,那些沉默的悲苦的人们。我在想,这应该是就是我所为之奋斗和奉献的人民吧。我对于民族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一个民族的文字和语言对其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我也不免担心:如今,民族的特别是否会被磨灭?进而,所有美丽的不同都会消失,我们是否会变成毫无特色毫无价值的一个庸众共同体呢?这当然不是杞人忧天,想到这里,便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最后,感谢法大图书馆让我有缘分遇见这本书,虽然还回去我挺不愿意的哈哈,没关系,我会再买一本的。
希望有机会见到张承志本人,希望有机会再碰到一本这么喜欢的书。
《大草原的启蒙》读后感(二):经历不能替代,人人都在生活
读罢这本关于草原的书,似乎从另一个维度看到了草原的风貌。我们眼里看着同一片草原,但是我们经历不同,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草原。
作者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中学时代是红卫兵先锋 。1948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之后若干次获得各种文学奖项。这本书收录了代表作品《黑骏马》以及其它随笔散文集,文风独到,给读者展现了纵向维度的草原文明。
《黑骏马》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歌,那个时候几乎所有年深日久的古歌都有一个骏马的名字,而《黑骏马》就是其中的一首。小说中的“我”自小被寄养在草原,由“奶奶”带大,家中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妹妹“索米娅”。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草原的日子,成年后“我”和索米娅结婚生子,白头偕老……故事是不会这么发展的。就在我们即将成亲之前,有一个叫黄毛的侵犯了索米娅,并使其怀了女儿“其其格”。得知此事,“我”持了匕首想去寻仇,而此时“奶奶”却说“这有什么呢,女人世世代代还不就是这样嘛”。或许这是“我”第一次对周遭产生了不理解,不理解“奶奶”对这种自然法则的隐忍。当“我”与黄毛斗殴遍体鳞伤回到家时,看到索米娅警惕地把那双为腹中婴儿准备的小鞋子藏在背后,一声不响。“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才是那个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人。
“我”终究还是跟随了心底的声音——能做个内心丰富的人、明晓爱憎因由的人,毕竟还是人生之幸。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总在举手之间轻易割舍了历史,选择了新途。也或许是想在草原的语言无法解释的沙龙里,看看真正文明的生活;观察那些痛恨特权的人也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特权。
一晃多年,再见到索米娅时她已嫁与一个粗野但还算有担当的车夫。那时候“奶奶”已经过世,据说“其其格”出生时不满一尺长,有人说养不活劝她们扔了,也有人恶语相向,说生下的不是人,是怪物!是“奶奶”义正言辞地要把孩子留下,只因为这是一条生命,只要是一条活命,就从来没有扔到野草摊上,不管是牛羊还是猫狗……抑或是小孩……
这些从他人嘴里说道出的事情竟让“我”想起当年离开前对“奶奶”的鄙视,然而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经历,又有何资格谈论他人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与“我”的观念格格不入的环境里,“奶奶”用自己仅有的方式诠释着“众生平等”。可能是这种不同世界里的共情部分让“我”滋生出难言的悔恨。
如果我们能读一本书,可以从中知晓一切哲理而避开那些必须步步实践的泥泞的逆旅和必须口口亲尝的酸涩苦果,也许我们会及时地抓住幸福,而不致和它失之交臂。“我”再一次离开草原时,索米娅对我说,“如果将来你有了孩子,若不嫌弃的话,就把那孩子送来吧,我养大了再还给你们!”“我”望着这个没有孩子养便活不下去的女人,心底想,“你将来一定会像奶奶一样慈祥!”
古歌《黑骏马》最后唱道——“黑骏马昂首飞奔,跑上那山梁;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却不是她。”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踏过了多年的时光回到这里,见到的也“不是”她。
有些故事,我们听听便好;有些故事,它本身就是一首歌,唱着唱着我们就老了。
《大草原的启蒙》读后感(三):被宿命碾压的爱情,令人动容也无限唏嘘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穆斯林作家,“红卫兵”的创始人,张承志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却也饱受争议。自1978年起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由于自身的民族属性,其后期作品转向宗教题材,曾引发巨大争议。《大草原的启蒙》一书是一套作品合集,其中《黑骏马》这部中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主人公“我”的意识流向构成故事情节,语言优美、流利,通篇就是一首抒情诗,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雄浑、壮阔、绚丽的“北方的河”。
大草原的启蒙评价人数不足张承志 / 2019 / 贵州人民出版社小说篇幅不长,是一部以草原为背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青春小说。书中涉及人物很少,首先就是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全书以他的口吻而展开,然后就是他的青梅竹马索米娅。这是一个美丽善良且隐忍的草原女孩,还有一个白发额吉——索米娅的奶奶。其他次要人物中有一个草原上的恶魔黄毛希拉,正是他侵犯了索米娅并使其怀了其其格。还有就是索米娅的丈夫——一个十分粗野却还算有担当的赶车夫达瓦仓和索米娅的大女儿其其格。不可忽略的是这匹名叫钢嘎.哈拉的黑骏马本身,蒙语中黑得发亮的马。在进入故事之前作者先叙述了一些蒙古族的传统民谣,那嘹亮、苍凉、悠远的歌声带给我们无限美的想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草原的灵魂。
我们以读者视角看这部小说,之所以说他是个爱情悲剧乃是源于男女主人公阔别多年后依然没有很俗套地以大团圆收尾。悲剧的焦点是白音宝力格和草原的差异。“我不能容忍奶奶习惯了的那草原的习性和它的自然法律,尽管我爱它爱得那样一往情深”。“新鲜的渴望已经在痛苦中诞生了。这种渴望在召唤我、驱使我去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也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在准备与索米娅结婚前夕却发现她被黄毛希拉强迫且珠胎暗结后,他不能理解额吉那句“草原女人世世代代不都是这样吗?”更无法接受为什么索米娅爱这个孩子胜过爱自己,只能毅然决然离开草原,去追寻理性的现代文明。他离开了象征着草原古老传统的力量与堕性的奶奶。年轻的索米娅体现了对草原传统的扬弃。后来白音宝力格重返草原,全力帮助索米娅,并愿意担负起教养其其格的责任,这表明此刻的白音宝力格开始了真正富有魅力的事业,改变草原落后与愚昧的面貌,改变牧民,尤其是草原妇女的命运。
腾格尔在电影《黑骏马》中饰演白音宝力格图为电影《黑骏马》剧照通篇阅读下来,对笔者冲击最大的是结尾部分索米娅送别白音宝力格时,请求日后为其照看孩子的短短几句言语。随着白音宝力格的泪流满面,故事缓缓拉下帷幕,也许心酸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的吧!
《大草原的启蒙》读后感(四):草原上那星星之火,却为人生带来了巨大光明
我作为来自内蒙古的汉族人,有一张印着汉蒙双语的身份证,从小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家里也会常备牛肉干、奶皮子、奶豆腐、咸奶茶……但是,我却从没有在大草原上与牧民生活在一起的经历,我对大草原故事的了解也始终只停留在这肤浅的表面,甚至我也从未有过想要认真了解一下这个从童年开始就影响着我的民族和故乡。
大草原而《大草原的启蒙》,像一个突然出现的礼物,也是我开始了解家乡和这个环绕着我的民族的启蒙。它是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集,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来自内蒙古,所有的感悟都源于大草原。
大草原的启蒙—外封大草原的启蒙—墨绿色布面内封,像一幅国画作者张承志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68-1972 年,他曾在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4年,这四年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在他的心里点起了星星之火。后来他重回学校后,开始研究蒙古及北方诸民族历史,创作了《北方的河》、《黑骏马》等大量优秀作品。《大草原的启蒙》收录了作者的中篇小说《黑骏马》和诸多回忆他在内蒙古插队的散文,浪漫而全面的为读者展现了大草原上这个民族的种种风情,以及这片草原对他文学研究和创作带来的持久影响。
大草原的启蒙评价人数不足张承志 / 2019 / 贵州人民出版社《黑骏马》是本书的第一个作品。它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从一首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骏马》开始,再现了青年白音宝力格和少女索米娅的爱情悲剧。自幼失去母亲的白音宝力格被父亲送到一位白发额吉(白发奶奶)家,和她的孙女索米娅共同长大,爱情在他们之间悄悄发了芽。然而,这纯洁的爱情因为索米娅被恶人希拉侵犯并怀了孕而顷刻夭折。白音宝力格由于无法忍受额吉和索米娅对这件事情的接受和淡漠,无法理解额吉说的“这有什么呢,女人世世代代还不就是这样嘛”,带着愤恨离开了草原。九年后,他重返草原,再次寻到索米娅,此时的她依旧像草原上所有的女人一样,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却从未放弃,毅然坚强的过着平凡的生活。
电影“黑骏马”剧照这时,歌里唱道:黑骏马昂首飞奔呦,跑上那山梁,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呦,却不是她。为什么那个熟识的身影,不是她呢?其实,并非“我”认错了姑娘,而是这个她,在草原的小路上,经历了快乐、艰难、忍受和侮辱,已经不是“我”记忆中那个朝霞一般的面庞了。读来心里满是酸楚,然而,我却明白,从白音宝力格手捧书籍、到旗里学习兽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一个悲伤的结局。这不止是他们爱情的没落,更是“能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明晓爱憎因由的人,毕竟还是人生之幸”与“这有什么呢,女人世世代代还不就是这样嘛”之间的强烈冲突,是新兴的现代文明与落后野蛮的草原生活习俗之间的那条鸿沟。
电影“黑骏马”剧照《袍子经》《启蒙的历程》等散文作品,描绘了那些在草原上才能见到的风土人情、才能经历的爱憎情怀。那些草原民族独特的服饰、语言、诗歌、粗犷性格和教育追求,潜移默化的为作者带来成长和深入的思考。他自己也曾说:蒙古民间文学的宿命论、韵律感和概括力,加入了对我的启蒙,以后它又在整整半生里,支持了我的文学观念。
而这本书的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张承志理性又浪漫的表达方式。从“盛夏的草地湿乎乎的,露水珠儿在草尖上沾挂着,闪着一层迷蒙精英的微光”这样灵动的句子里,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对草原的无尽热爱,也正是因为爱,当他看到牧民生活中渗透的愚昧时,才更为心痛,决定顶着巨大的压力去教育草原的下一代、去通过文学作品唤起沉睡着的那一片草原。 读来满是惊喜,原来我不曾了解过的大草原,不只是草长莺飞、牛羊满圈……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