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是一本由[日] 谷崎润一郎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5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雪》读后感(一):什么样的人生不是人生,单身亦或是结婚只看缘深缘浅!
人这一生本就很短,门当户对固然重要,毕竟贫富之间必然有观念上的差异,当然我只不过是个穷人这是实话实说,但是过分囿于家境不如享受单身的乐趣。本来一辈子就很难遇见一个对的人,更何况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一定是每对夫妇都有的,平淡之中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就足矣。参透人生反倒失去了那少年的梦想与雄心,但太过计较,也只不过是……
《细雪》读后感(二):谷崎润一郎太细腻了
谷崎润一郎的《细雪》读到一半,那种细腻温柔娓娓道来的感觉,真叫人陶醉其中。很多处情节仿佛活脱脱在我眼前能看到似的,比如雪子初到东京独自在房间里吞声饮泣而颤抖的瘦削肩膀,再比如洪水那段幸子焦急望向门外的背影。如此生动真的是以往的阅读中少有的体会!加上我在雪子身上看到诸多自己性格的影子,十分感动。每一个细节都不忍错过!
《细雪》读后感(三):没看太懂,瞎说两句
一直以为故事不会一直这么毫无戏剧冲突地结束,然而它就是在这种“平静”中突然结束了,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往往隐藏着巨大的能量,譬如板仓之死,从感染到截肢最后死去占的篇幅相对来说极少,然而却那么使人信服,使人错愕,使人为这年轻人动容。
作为在相亲恋爱中常失利的男性,在某些时候感到雪子的行为过于傲慢无礼、恃宠而骄,但看的久了才感到雪子的症结实际上是太传统,又内敛害羞,同时他也纯洁善良又有责任心,这不正是现在大部分男人追求的女人的品质吗?可怜的是雪子明明还很年轻,最后看来确实要嫁给一个四十五岁已经秃顶的“艺术家”,她还是处女,却要嫁给一个“性能力”在走下坡路的大叔,实在惋惜。
《细雪》读后感(四):细致入微的描写,平淡中的故事
这本书的风格很类似川端康成的《东京人》和《生为女人》,这三本书都是女人为主题,小说的本身没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说的都是一些普通人普通家庭的事情,爱情贯穿了始终但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平淡而又吸引人的关键是细致,包括人物思想的细致描写,故事的细致描写,景物和事件的细致描写。细致到吸引人而不是让人感到啰嗦,这就是大师的功力了。这个小说包括川端康成的小说的另外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的人物和心里很多方面具有东方人的特点,因此很多方面类似中国过去的思想,特别是里面对相亲、爱情、门第等的描写非常有这东方人通常所具备的观点。因此看这个小说能找到很多中国过去的影子。
因此我认为好的小说不一定非要写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非要有什么大不了的背景,然而细致入微的描写,深入的挖掘,那个地方都可以有好的故事。
《细雪》读后感(五):“多年以后”
《细雪》豆瓣8.9。其实我是被名字吸引,才读的这本书,书讲了日本四姐妹的故事。它的设定很像《海街日记》,而且谷岐润一郎和是枝裕和表现的这两个作品,给我感觉理念上很相似,你会发现其实这样的书,没什么“故事性”可言,但这恰恰就是生活的含义。有一个说电影的文章很多我始终记得,就是电影里有蒙太奇的手法,或干脆黑屏来个多年以后。这样电影的精彩源于忽略掉了这些“多年以后”,而生活恰恰就是由这些“多年以后”组成的。所以,能把这些没什么故事性如浮世绘一般的作品,看完就会给人一种奇怪又特别的感觉,让人觉得自己已经麻痹的神经,重新恢复任性,感受到自己是个人,不用拯救世界,也不用拼命努力。 不过,我觉得可能海街日记更现代,并且大姐绫濑遥,二姐长泽雅美,实在是太抓人了。所以,感觉上可能是《海街日记》更胜一筹。这本《细雪》……嗯,让我觉得有些无聊。
《细雪》读后感(六):平凡生活的光与影
本书带有上个世纪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交融的独有的风貌,虽然篇幅不算短,但是仍然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的确,对于这样的一家人的诸多事,是不可能用几百页写清楚的,而这几百页中,充满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家族的生活的缩影,仿佛可以透过他们,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
书中的四位女性都各有特点,散发着不同的魅力,而主要描写的雪子和妙子,更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明明是聪颖,坚强,照顾人的雪子,却偏偏因为生性腼腆而错过了婚姻,而明明是独立,精明和前卫的妙子却深陷恋爱的泥潭之中,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然而,生活也的确是如此,充满各种乐事,苦事和琐事,无论多少笔墨都无法描绘清楚,只能在匆匆的一瞥之中体会,尽管生活充满着种种不顺,满心期许也未必有好的结局,人与人之间也多有龃龉,但是仍然不会忘记姐妹之间的情味,仍然可以在春天赏樱,看电影或是戏剧,在三弦声中翩翩起舞,或是吃生鱼片和追逐流萤,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滋味所在。
《细雪》读后感(七):有感
正因为通篇都是从幸子一家的叙事视角出发,有些事作者也不会直接展开描写,而是让人物揣着,来到幸子面前才摆放出来,最终再带出幸子的评价。为何如此呢?除去现实因素,文学上的因素或许是此书的背景展现的是1936-1941年,日本时代阶层的过渡,贵族家庭的衰落,而幸子所想往往会带到对别人看法的忧虑。由此也看出所谓“家族所累”的东西,明里可见鹤子一家涩谷安家的转变,暗里则是妙子的出格举动。本书其实是三线并进,由幸子带出叙事焦点:雪子的五次相亲,以及形成对比的妙子的三段感情。关于最后妙子最后的堕落,其实往往是从幸子的视角出发,妙子未婚先孕明里是摆脱启少爷,暗里何尝不是摆脱家族所累。周年祭一场,屈服于现实的做法,让人想到红楼梦中“眼看他楼塌了”,是对春雪中松枝家族和红楼中贾家未曾正面描写的衰落的细腻展示。本书下款第六章在叙事上十分有趣,车分两头,话表两枝,书中少见地带出了雪子的叙事视角,此时车上偶遇丰桥,形成一种“重启”的效果。
《细雪》读后感(八):细雪
听说作者是当时的反战思想先锋,在对华战争时期,写出这样美的文章,确实不合时宜呀。但也看得出,当时的日本整体过上了较为发达的生活,文中也多次出现满洲国,相比之下,我国当时处于被侵略的地位,和日本的差距就此拉开了。 即使是现在,这个故事中的很多事也还符合,这大概是这本书的意义。夫妻,姐妹,相亲的对象们,跨国的友情,热心介绍的夫人们,写的都很细致,有时遗憾有时幸福,就像当时的一本日记。 作者主要是从幸子的角度去写,她考虑所有人的感受,心疼妹妹们和丈夫。丈夫真之助对她做的一切都很支持,也很保护她的妹妹们。大约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细心体贴的主妇。 作者很少去写雪子的真实想法,一次是悦子写作文,一次是结尾时表示这衣服不是嫁衣就好了。雪子不像是毫无想法的内向,她大概想了许多,为了姐姐的努力,妹妹的婚事,最后也会结婚吧。 妙子这个人物前期还好,活泼开朗,后期怎么有些无理取闹起来了,姑且认为是性格的变化吧 。和姐姐们相比,不是很讨喜的人物。 总体上,节奏比较平淡,如果是喜欢快节奏或者情节大起大落的读者,建议就可以绕道了。
《细雪》读后感(九):读书感悟
诚如译者所说,要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书中落后的一些观念。在此不便赘述,只写一些我个人的感悟。捕萤、赏樱、舞蹈等场景描写细腻唯美,令人难忘。四姐妹各具风采,在谷崎笔下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但我最欣赏的人物是贞之助。他深爱妻子,同时也爱屋及乌地关心着几个妻妹。文中写了夫妻互对和歌的雅趣,也写了对妻子和妻妹拖沓性子的包容。他从不无礼地插手到妻子娘家的事务中,但需要出面时又展现出有担当和决断的一面。有一段曾提到他很关心国际事件,但因时局的敏感很少发表意见,也能感受到他的谨慎和理智。富有学识举止得体,是一位难得的绅士。
文中无处不体现着新旧思想的碰撞。雪子虽沉默寡言做事温吞,却又总是无声抗拒着包办婚姻。妙子矛盾式地一方面和奥畑交往以获取经济上的好处,另一方面又不断学习技能渴望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她们并不完美,但也因此而更加真实。又或者说,在新兴思想产生的萌芽期,能够完全摒弃传统观念去接纳新鲜产物的人少之又少,雪子和妙子作为昔日望族莳冈家族的小姐,拥有哪怕只有一点点反抗命运的勇气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了。
《细雪》读后感(十):雪子
大家都说雪子是一个内向的人。她内向到什么程度呢?和人相亲去吃饭,饭后两人在前面走着,对方邀她陪同挑围巾,因畏惧与不熟悉的人单独相处会带来不适,她像寻找救援一样,把眼光投向后方远处的姐姐。她不喜欢接电话,能躲则躲,让对方误以为雪子对他厌恶至极。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雪子不怎么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喜好,甚至说出要还是不要,都有点儿难。
姐姐幸子和姐夫觉得,雪子这样性格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如果一个人没法欣赏她的闪光点,也就不值得彼此托付终生。
即使这么想,心里还是会感到悲凉的吧。一年又一年,一大家子人都会去京都赏樱,幸子看着落樱下的雪子却不禁落泪。她想,去年此时、前年此时,雪子都与自己一家三口和尚未出嫁的小妹悦子一起赏樱,那么明年呢,依旧如此吗?
这样的一个雪子,有些时候,她却比谁都要有主见和坚定。悦子生病的时候、妙子病重的时候,她都挺身而出。妙子因被大家族认定为有些“放荡”而有意逐出家门时,只有雪子能贴切而平和地从中沟通。妙子病重时,大姐鹤子能够包容一切,才会对身边的事物显得那么漫不经心吧。她的平静和丰富,足以让自己愉快而不平淡地度过一生。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