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是一本由[法] 高宣扬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结构主义》精选点评:
一段如此,一段再如此;一点不清,一点又不清。
结构那章写的很好,太偏施特劳斯了,有关结构主义从方法论走向本体论的争议和尝试没有涉及耶
他写的过程激动,但是逻辑阐释很牵强,结构主义不仅是……还是……不是……。这个主义并不真正反传统。但是无疑是可以看出反叛的一面。弗洛伊德还是有点嗲。人类学部分还真是乏味,很多地方含糊。
这本书应该名为《结构主义与斯特劳斯》,1/2多的篇幅是围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进行阐述的…但除此之外,对结构主义溯源和概念分析还是很不错的,适合用来厘清方向。当然,更适合当作斯特劳斯导读,尤其是对他的神话学研究颇多
前面总论部分语言比较散乱,总觉得不够直接和深入。后面对结构主义的应用的描述挺不错的。
看之前挺新奇,前面也还可以,后面就开始不着调儿了。别人研究面的本质,好嘛,结构主义研究面怎么做才好吃。。。
结构主义的起源部分有些启发,亲属关系即俄狄浦斯情结的人类学翻版,作者其实也读得不够通,大量的概述其实是浮光掠影、含糊其辞。尤其是,作者对精神分析并不精通,阻碍了他的深入阐述。不论如何,入门者可以一看。要想深入,还是看原著。
下笔力求平易近人,反而有些浅薄琐复,倒是书中提到的许多语言学著作当成书目比较有用。
经不起推敲的理论,体系都还算不上,只能算作一种另类的研究思路吧。
对结构主义较为全面的叙述,从理论来源和应用来阐释结构主义的发展,主要围绕施特劳斯人类学研究来对整个理论进行描绘。
《结构主义》读后感(一):与其叫《结构主义》,不如叫《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读完之后的感受是,这本书与其叫结构主义,不如叫《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可以看出高老师对于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比较多或者说了解比较多,那他对其他人的思想虽然也多有引用,并且庞争博弈很丰富,但是可见了解并不精确,尤其是对于罗兰.巴特的一些著作概括。 那么简单的说结构主义的观点可能就是要做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结构来看待,但是如果只成为僵化的结构将消失他们的生命力。
以下是在读的过程中的一点感受,上述是读过之后的,整体的感受。 这本书对于结构主义不仅从哲学思想来说,还涉及到了社会学研究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门类,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宏观全面的介绍。
高宣扬对法国的研究可以说比较深入。但是这本书的序言部分竟然占了全书的八分之一左右,可能只能说出版,在版的次数比较多吧。但这样,也可以看出高宣扬自身的经历,也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 书可以作为入门的概括,需要重温一下。
《结构主义》读后感(二):对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一点批判
短评放不下。一点胡思乱想。
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就有了这样一种看法,即当结构主义发现“结构”的存在之后,转而论证其是一种“存在方式”,并将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深入研究而找到了理论落脚点,那么结构主义短暂的哲学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研究态度,也就是整个结构主义“哲学”都是“非时间”的,只有共时性的研究。而他们贡献给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认知永远是一种被动认知,即只有认识到与对象的对立的才能认知到对象,但是这种认识论意义的论断是建立在“所有事物都处在二项对立关系之中”,这显然是有着很重的语言分析阴影。
在海德格尔将“时间”引入存在论之后,哲学从自然科学那里总算挣回了点颜面,而结构主义则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界的懦弱屈服。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结构主义哲学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其理论核心,即结构的存在及其功能特性,几乎是“潜意识”活动理论的变体。而语言分析和各种人类学材料作为结构主义的论据,使得结构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偏离哲学式目标——对本质的把握。结构主义似乎抓住了许多有趣现象而一直围着“本质核心”打转。虽然对本质的认知从来都要面临这样的僵局,但是结构主义的僵局是对“对本质的认知”的认知时就陷入了困境。因此它只能去向社会学、去向心理学、去向各种人文科学或者社会科学,而不能向上走成为一种哲学思潮。
比起对文艺观点的影响,存在主义当然要显得逊色许多,因为存在主义作用于“创作维度”,而结构主义作用于“批评维度”。哲学与艺术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哲学是概念的科学,艺术是感知力的延伸,因此这两者产不产生关系都不重要。存在主义是哲学,结构主义可能只算做一种方法论的发现。对文艺作品的评介,结构主义不失为去发现作品与作品序列之间那个可能被综合的可能,而存在主义可能就会陷入海德格尔评价梵高画作时的世俗意义上的笑话。
本书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辩证、批判式看待了整个“结构主义”历史。重要的不在于他讲的对不对,合不合理(这本书分析得挺合理的),而在于书/理论书,不应该是概念的终结和坟场,而应该是概念的启发,希望入门学习结构主义的同志们,不要被这本书的条条框框与生硬立场限制了你们的想象力。
《结构主义》读后感(三):没有永恒之物,只有演化与生成:对结构主义的再分析
1、结构主义视野的观察表明,人类的语言具有某种共同的结构,也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都采用了几乎完全一致的形式和结构。这是为什么?结构主义其实没有回答,他们关注形式和结构本身,但是不追究来历。他们依然是科学主义者,试图寻找恒定的规律。我以为,这恰恰是结构主义的局限。
2、人类最基本的、不同于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使用语言,而语言结构乃是人类心灵的构造模式中最直接和最典型的表型形态。追溯一下,其实语言结果乃是心理结构的外化、形式化表型,而语言中的神话、梦境故事则是小同构。进一步的追问是,语言的结构、心理结构如何诞生?我以为只能追溯到社会形态,也就是群体结构,一方面是群体结构的组织方式,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另一方面是组织方式中的群意志。
3、索绪尔注意到人类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语言基本上是由相互对立的元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比如对错、好坏、高低、上下,这是语言中的基本结构方式。这种对立的观点源自何处?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看,应该与一分为二的宗教观念有关,这可能也是农业社群的衍生物,农业核心在于分辨作物与杂草,如此才能选育出好的粮食作物。选择的观念及其重要,如何诞生依然是谜题,到底是宗教观念导致选择观念,还是选择观念导致了宗教中的对立观念?还是宗教和对立观念都是源自农业社群?
4、弗雷泽等人发现原是民族的崇拜对象——图腾都毫无例外地被原始民族看作是与他们个人、家族、种族、氏族有密切关系的标记和符号。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看,现代人的品牌崇拜与古代人的图腾崇拜并无本质区别,品牌崇拜是一种形式升级的古老崇拜,内核依然是分食原父的那套图腾餐所具有的狂欢性质。所以,列维·斯特劳斯并不觉得现代文明就比古代文明高级。
5、弗雷泽有一段对结构主义影响很大的话:“在属于同一个部落的图腾下的所有男人和女人,都深信自己源自相同的祖先并具有共同的血缘,他们之间由于一种共同的义务和对图腾的共同信仰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图腾观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社会结构。”最后这句社会结构翻译成组织行为学的话语,就是“把人组织起来的方式”,也就是说图腾本质上其实是把原始部落人群组织起来的方式,这才是其更本功能与意义。结构主义只关注结构本身,虽有人类学的视野,却不从群体的、组织行为的角度思考图腾,乃是因为他们比较纯学术,忽视了真实世界的组织问题。如何把人群组织起来?这其实是一个人类社群的根本和基础的问题,由此开始,才有了组织结构、宗教观念、目的论、哲学、音乐、艺术、绘画……
6、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说,人类的自我绝对不是孤立的,每个“我”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在我们与无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隙,每个我都是我们的成员。从精神分析视角看,不存在独立的个体心理学,心理学天然就是群体心理学。而且,心理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结构并不是独立存在,身体之外还有群体性人格存在,我称之为“群我”,它与无意识一样无意识地影响着人类的行为。
7、弗雷泽说:“图腾的结合力量似乎远超过家庭的力量。而且,这两种结构并不相同,因为图腾的规则是由母系所传递下来的,父系并不受重视。”如果他论证靠谱,那说明图腾是母系文化的产物,“图腾符号”的心理含义是不在场的父亲,难道是母亲们创造了这个符号?此处存疑,因为结构主义视野的亲属关系结构分析表明,交换结构是符号化的过程,交换女人可能是符号诞生的条件。社群之间的交换才需要语言和符号,所以这也可能是语言诞生的条件。
8、结构主义认为,原始民族的习俗乃是社会结构的模本,一切先进社会的关系,不过是这种原本关系的投影罢了。的确如此,从母系社会确立不在场的父亲为图腾符号并建立乱伦禁忌以后,这套俄狄浦斯情结为内核的亲属结构就定型为所有社会关系的内核。但是,也不应该忽视一神教时代的探索,如基督教建立的天父之下神之子与所有人结成兄弟关系,这是新结构,也可以说是一种仿形结构。
9、无路如何,社会结构才是一切结构的来源,也是一切结构的原型。这是结构主义忽视的部分,如果把人类的亲属结构与黑猩猩对比呢?如果从演化的视角看社会结构呢?
10、结构主义分析与荣格派的原型分析有一样的局限:让人以为这种结构或原型是不可改变的永恒之物,是一种规律性的存在。实际上,放在人类进化史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恒定结构,身体结构、心理结构都是生成的,也都是演化的。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只属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人类心理结构如何演变与突变?
未完待续
《结构主义》读后感(四):《结构主义》读书笔记
[法]高宣扬.结构主义[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第一章 结构主义的孕育过程
第一节 结构主义在现代语言学的最初表现
索绪尔还没有明确使用“结构”这一概念,而是采用“习俗”这一概念——表达了其是先天的;无需周密思索就可以实行;大多数人奉行。索绪尔的结论“语言是相互规定的实体体系”实际上就是把语言看做一种完整的、有内在联系的结构。 4-5 他对结构主义形成的重要意义:把语言看做一种社会系统;表意记号的随意性;区别了语言和言词;语言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始终相互关联的。6-7
第二节 结构主义在现代社会学的最初表现
结构主义发现了自然界和社会界具有的一点共性,这就是它们具有大体上一致的“结构”11弗雷泽认为是图腾,冯特认为是禁忌,。
社会学四人的影响:马克思,一切社会结构都是阶级的结构;斯宾塞,社会是个有机体;涂尔干,集体良心组成了社会的结合性和积聚性;韦伯,分类行为的不同类型,经济和法律是合理的行为楷模,宗教则是不合理性的行为。29
抽象结构概念的方法:韦伯的理想类型,先片面强调特点,再将其排列成一种统一的分析结构系统;Hempel“类别类型”,探索一群对象的基层结构,使用“平均数”、“中数”等;“极端类型”,如完全竞争与垄断。32-33
第三节 结构主义在现代心理学的最初表现
形态论心理学的形态,已经接近结构主义的“结构”35;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和结构主义心理学都说明人类心理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结构,而各种心理功能不过是结构的客观效应。46
第四节 现代西方哲学对“结构”的探索
新康德主义 面对旧的形而上学在解决世界本质问题上表现的无能,着重发展康德哲学的先验认识,主张在精确的科学即数学和自然科学中论证先验论。摒弃了康德原有的唯物主义因素,把康德的“经验”和“物自体”彻底清洗,变成纯先天因素。而结构主义都是先天论的鼓吹者。 49
逻辑原子论 长时间的分工过细,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性 53
语义哲学 研究语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
第二章 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结构?
广义上,一是指各个事物的构造形式和构成方式;二是指构造的组成原料,更为重要,与结构的本质相关。69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而且形式才是积极能动的,他提出了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作为一切事物的“最后目的”和运动的“最终原因”,称之为“第一推动力”,“形式”才是事物的本质。而结构也就是“存在的形式”70-71
用绝对的、确定不变的概念来限定结构,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结构更加抽象,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社会科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普遍效用,除了马克思主义者,而结构主义者试图从社会关系中寻求普遍性结构;社会科学家的工作只能作为其他社会科学家的参考资料;社会研究是自己主题题材的一部分,是其假定后果。76-77
结构主义者自己也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存在,反对自然科学经验主义研究,施特劳斯认为结构无需要观察与感性直观,只需要内心的“直观”,存在于“理性和感性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努力超越经验的观察而达到比较深远的实在。强调:区分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78-79 ,前者具有超经验特征;结构呈现一个系统化特征与性质,要么整个结构同时变成另一个结构,如果某元素发生了特定变化,结构也就不再存在了;结构应该构成可直接认识一切被观察事实的模式 80-81。与之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理性与感性之外的客观存在,地质学家看来的结构也是客观存在的。综上,结构是某种来自人类心理本性的、投射于客观事物中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关系84-85; 重要的不是看变动的因素,不是看历史的演变过程,而是看最初的“模式”,也就是结构。
结构与理性的关系:结构是理性无意识中创造的,所以理性并不能马上认识它。86-87
但施特劳斯仅仅说明了“普遍性”和“先天性”的必然联系,但没有说明两者为什么这样,这就为他的结构观蒙上了暧昧的色彩。88 他本人也反复说明结构与形式的区别,试图纠正“形式因”的绝对化倾向,结构与其说是形式,不如说是抽象化了内容。他用结构统一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根本改变了哲学的研究方法,结构主义坚决否认主客观之间的对立关系,仅仅用“结构”去描述各种社会现象。90-91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者首先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本体论或认识论。他们试图为各门科学提供一种普遍有效的办法,人们可以把自己所遇到的现象整理成连贯的整体,“探究真理系统可以互相变换的条件”92 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整体的强调,赋予了整体对局部的优先地位。 98
在分析事物的内在结构时,把重点放在与历史结构相对的共识结构,这一瞬间展示的凝滞化的共时结构,作为一维性的时间,对于分析结构是不重要的,因为结构本身没有历史的变化,结构的特点仅仅在于某一瞬间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如父亲的未来和过去,对“父亲”的性质没有价值,而是父亲在同一瞬间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所以结构主义的方法是非历史的,非时间的。这与康德的时间观很相似,但不像康德那样承认时间在决定事物本质方面的重要作用。107-108
第三章 社会结构分析
第一节 亲属的社会结构
结构主义的亲属理论是社会结构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因为亲属关系是最引人注目、又容易被发现的关系网络,由此出发深入到社会的最核心结构——语言结构。145
第二节 语言的基本结构
一切社会现象是语言的外化,社会结构无非是语言结构的量变形式。153
神话就是人类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心灵内部深层结构最生动的方式。173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