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是一本由[荷兰] 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5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一):多民族帝国的命运
虽然说是哈布斯堡王朝,但主要还是19世纪到一战之间的内容。哈布斯堡王朝已经从原来查理五世统领全欧洲与苏莱曼一世争斗的时期,衰弱为主要统治范围局限为奥地利、匈牙利及东欧地区的帝国,帝国名字也改为了奥匈帝国。虽然还是欧洲重要帝国,但其实不过是外强中干而且,不仅在同英国、法国。俄国斗争中处于下风,甚至同属神圣罗马帝国的后起之秀普鲁士也把哈布斯堡王朝打趴下了。于是经历残酷的一战后,偌大的帝国马上就烟消云散了。其实并不令人奇怪,因为从14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世界的中心已经从地中海地区改为了大西洋两岸了。哈布斯堡王朝已经远离世界中心很久了,又不像普鲁士励精图治,自然被其他国家超越。而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也是导致哈布斯堡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始终无法完全团结全国上下人民。总之内忧外患再加上战争都导致帝国的毁灭,让人感慨不已。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二):寻找帝国的遗踪
说起哈布斯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比较陌生的。地名,还是人名,恐怕都分不清楚。但是,如果是在欧洲,这绝对会是一个震耳发聩的名字,如同我们现在说起罗斯柴尔德一样。
哈布斯堡,是一个家族的名字,更代表了一个王朝。从十三世纪鲁道夫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开始,这个家族就开启了征服、统治中东欧大陆的历程。
可以说,欧洲人说起哈布斯堡王朝,相当于我们谈起唐宋。
帝国徽章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三):哈布斯堡王朝
帝国的余辉,在破碎中幻灭重生。 本书是冗冗的哈布斯堡的政治史,从哈布斯堡王朝的诞生,国家的组成,统治者的改革,政治革命的方兴未艾,再到最后的崩溃重生叙述了拥有两年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历史。 1.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的诞生,获得哈布斯堡的封建领土。 2.玛利亚.特丽莎任免匈牙利的国王和奥地利国王,及其对于领土的征战合并以及改革。 3.约瑟夫二世的改革 4.弗兰茨一世的稳固维系统治 5.1848年革命,铁腕君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登场 6.1868年文化革命,民族主义的活动家的登台,自由主义政治家的黯然 7.妥协的帝国,民族主义者的争权夺势,繁冗的公务员机构难以维系帝国的民族主义改革 8.一战,独裁统治的伊始,新国王的改革,帝国的覆灭,新国家的诞生 当然,本书还涉及到很多政治改革与政治活动,例如匈牙利的独立,二元君主国等等。法国大革命的余波,欧洲大陆掀起了狂风暴雨,拿破仑帝国冉冉升起,最后覆灭也一丝一毫地牵扯着哈布斯堡王朝,英国的宪章运动带动了无产阶级争取投票权的热潮,可是经历无数风雨的哈布斯堡王朝,附属领地再也容纳不下这个君主国的框架,战后的民族主义者在其不懈努力地酝酿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国家,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四):哈布斯堡王朝下的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有感》
lue编辑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素来有“音乐之都”之称,其古典音乐气氛之浓,吸引了全世界音乐家的目光,在我身边曾经的一些学习音乐的朋友的志向也是想去维也纳去交流深造。但维也纳也不仅于此。维也纳本身最为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可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曾经在历史上做过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现在是奥地利共和国9个联邦州之一,不管从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上讲都是举足轻重的。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五):一部哈布斯堡现代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史
之前买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日常黑中信),主要是因为手头在翻译一本关于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书籍,想借鉴一下能找到的关于哈布斯堡王朝的中文资料,考订下自己的译文(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的译法),不过之前在美亚上搜罗哈布斯堡历史著作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本,知道这是一本近作。购入后放置有月,直到上月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历史老师推荐,才把这本书的阅读提上了日程。
读完本书之后,可谓是出乎意料的好,类比一下,这感觉大概就是看过了无数对法国大革命史的传统解读后猛然读到孚雷(Furet)、奥祖夫(Ozouf)这样修正派史家的著作,一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巧合的是,本书的主题与研究区间正好可以用我美亚收藏夹中另一本的书名来概括,即奥地利史名家John Deak的一本新书:Forging a Multinational State: State Making in Imperial Austria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First World War。贾德森(Judson)的这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自玛丽亚·特蕾莎女皇开明专制时代起直到一战结束帝国解体的这一百五十年里,哈布斯堡王朝建构现代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历程,笔墨着力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地区与中央的政治互动与结构设计,二是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贾德森笔下的哈布斯堡,一改传统史学对其腐朽、反动、政治上一潭死水、社会上离心离德的论断,勾勒出一个不断回应时代冲击,不断革新自身的多民族帝国形象,虽然奥地利帝国打造多民族国家的努力随着大战失利而轰然崩塌,但正是因为她自身的超前探索,给予了后人极大的启示。除此之外,在哈布斯堡的领土上,18世纪末以降的民族主义思潮也被贾德森详细描摹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纠正了之前我对民族主义的武断认识,即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自诞生之日起,也随着孕育她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的持续变迁而不断发展,在奥地利帝国广袤、(在全欧)民族纷繁杂糅而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舞台上,为我们对民族主义的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视角。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六):王朝的辉煌与没落
哈布斯堡王朝传说一般的飘逝了 奥斯曼帝国正在经历崛起、覆灭的同时,相邻的哈布斯堡王朝也渐渐建立起来,直至统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域,包括了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等,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融合性很强的王朝,这是欧洲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史学家彼得·贾德森对准了这个时期的历史进展,所著的《哈布斯堡王朝》再现了一个著名王朝的发展历程和微观的制度体系呈现,也带我们领略并感悟了王朝的辉煌和没落。 政权的稳固在于政治体制的发展,这其中,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们也发挥了有力的作用,兢兢业业的玛利亚女王引领一些变革,约瑟夫二世也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使得内部制度越来越规范,当然,改革触碰到一些贵族的利益,必然遭到后者的反对,在语言统一、中央集权问题上皆是困难重重,王朝的统治者可谓政治家,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彼得·贾德森并没有以编年史的角度剖析王朝更迭,而是着重于政治和经济的体系。其中,在公民利益的细节上做了细致的解读,臣民是怎样成为公民的——这是一种关键的革新。再者,农民的土地形式体现了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从约瑟夫争取公民权利开始,废除了劳役制度,农民才有了土地和身份,皇帝的这一开明姿态,因而得到“受到农夫们兴高采烈的欢迎”这一认可的表现。可见,皇帝的亲民现象对帝国的融合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哈斯堡王朝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问题积聚增多,比如立宪制产生了种种阻力,统治阶层矛盾不断,各个地区正在酝酿着骚动,一触即发。最终,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王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终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王朝内部渐渐开始分裂,奥匈帝国各自独立,王朝走向了覆灭之路。 从《哈布斯堡王朝》这本系统性很强的书中,可以归结出哈布斯堡王朝的关键地位,以及为欧洲的文化融合、民主进程所起到的作用,现代欧洲一些政治经济的雏形就从那时候渐渐蓄养起来。历史不是单纯的回忆,历史是重要的回溯,跟随着史学家彼得·贾德森的脚步,我们完成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认识,就像回溯到欧洲那个时期的时空之中一样感同身受。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七):影响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
作为欧洲叱咤风云的几个王朝之一,哈布斯堡王朝手握自罗马帝国以来的荣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对西方人来说它就是正统。这本书讲述了从18世纪到“一战”期间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说哈布斯堡王朝对欧洲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 当土耳其帝国席卷整个欧洲之时,是哈布斯堡王朝王朝的奥地利抵挡住了土耳其大维齐凶率领的军队凶猛进攻。至此一战,土耳其帝国走向了衰亡之路,从此一蹶不振。如果当初奥地利失手,很难想象今天的欧洲会是什么样子,也许都是穆斯林教徒,没有了基督教。但是历史不容许假设。由此可以看出哈布斯堡王朝在这里至少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 在哈布斯堡王朝接近尾声之时,它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现代管理学之父之称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经济学中奥地利学派的领军人物米塞斯,创新型之父也是和凯恩斯有过论战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等等。哈布斯堡王朝可以孕育出这么多的大师必然有他的无可匹敌的优势。文化氛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那么如此孕育出伟大人物的哈布斯堡王朝是如何做到的?177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后玛利亚•特丽莎是帝国开始强盛的第一步,玛利亚•特丽莎女王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约瑟夫二世与利奥波德二世—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理念。他们共同拥有一些基本的长期目标:通过向贵族征税来稳定国家财政;通过放松或结束封建生产关系来解放农民的生产了力;鼓励国内工业、商贸、旅游以及交通网络的增长和发展;消除地区加工制造业行会的诸多限制;在国民中推动道德教育和实用教育;通过国家控制宗教活动的方式,对天主教会进行改革。正是前人在不断的改革,才会使得后人的帝国更加繁荣。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也遵循了历史的规律,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注定要被淘汰,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不例外。只有那些不断变革中的帝国才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自1805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就此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在无往日的地位,直到一战爆发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帝国的兴衰总是引起后人探究其兴衰的原因。西方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古罗马帝国,无数的后人著述探究其灭亡的原因,最著名的无疑就是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亡记》。同样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也会引起更多的人探究其原因。
本书的作者是彼得•贾德森:意大利欧洲大学学院教授,19世纪与20世纪历史专家。对哈布斯堡王朝有着深入的了解。本书更是全面讲述了哈布斯堡王朝王朝的兴衰,从军事、政治、农业改革、意识形态各个方面讲述。本书也是 “帝国的背影系列”第二本哈布斯堡王朝。喜欢欧洲和历史的人一定不会错过本书。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八):多民族帝国的衰落史
文/赵客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对于很多人来说,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用匈牙利语写就的不朽诗作《自由与爱情》已经耳熟能详。匈牙利国王的称号长期被哈布斯堡王朝拥有,但是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始终是个例外,有着自己的议会和制度。哈布斯堡的西班牙分支绝嗣后,失去了大片领土,但依然可以用最中国人最熟悉的词来形容: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等等。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出现之前,许多国家都和哈布斯堡王朝一样,并非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荷兰人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的《哈布斯堡王朝》致力于眼睛哈布斯堡统治后期的社会及政治变革,而非关注哈布斯堡家族本身。哈布斯堡从传统意义上的帝国,经历欧洲大革命及民族主义运动,逐渐衰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19世纪40年代,国家的概念主要指代匈牙利、波西米亚、波兰或奥属西里西亚,而哈布斯堡王朝被称为祖国。民族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并不仅限于参与议会的特权阶级,也包括所有阶层的所有人。随着识字的普及,报纸等出版物也大幅度增加,不同“国家”因为民族和语言的差异,有不同语言的出版物。在匈牙利、波西米亚等地,都有一种混杂的现象同时存在德语和当地民族语言的报纸。居民们同时使用多种语言,例如匈牙利城市居民使用的鱼,但是出于爱国的目的,他们也使用和学习匈牙利语。
民族身份的认同则更加复杂,并不能简单以语言划分。波西米亚的民族主义者,把语言和波西米亚的历史连接起来。他们希望像中世纪的波西米亚王国一样,通过捷克语把这一民族联系起来,建立起新的波西米亚国家,脱离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著名作家卡夫卡就生活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但他却用德语写作。卡夫卡和说捷克语的人不同,在种族上他属于犹太人。而他的德语著作也证明了一件事,当时的布拉格仍然混居着多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
于此同时,哈布斯堡领地上的德意志民族也面临着自身的认同问题,是根据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还是保持奥地利的文化特色,从中独立出来?他们之钟的很多人认为,哈布斯堡领地上的众多非德语人群会降低新德意志的文化特质。
自从1848欧洲革命以来,民族运动层出不穷,每个同语言的人群都在寻找自身民族的认同感,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哈布斯堡治下的各民族都希望脱离其统治实现自治,成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一战后,哈布斯堡曾经的领土被七个民族国家所分割: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哈布斯堡如同他曾经的对手奥斯曼帝国一样,渐渐走向衰落。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九):《哈布斯堡王朝》--“国族”的自我实现之路
《哈布斯堡王朝》--“国族”的自我实现之路
哈布斯堡王朝那以“欧洲历史上统治范围最广阔、成员繁衍颇多”著称的家族形象,早已经存在于诸多正剧野史之中了,多到足以让许多思维惯于陷入玛丽苏套路的人认为,这个王朝的一切是仅靠联姻就能轻易获取的,而对这个家族的实际根基--即哈布斯堡王朝的“国族”--的了解则惊人的少,更不消说试着在知之甚少的资料里,从民族和意识等的角度,深入解读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们因此形成的历史形象。
本书以哈布斯堡王朝自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统治疆域为依托,辅以多方面的、丰富的历史资料,讲述了失去神圣罗马帝国帝位之后,仍保有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国家王冠的哈布斯堡王朝继任的统治者们,为了将广大国土上生活的多个民族的语言、意识、政治观念等方面的特点和分歧,有机融合而进行的多种尝试,时间跨度也足足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毋宁说,如果不是一战将哈布斯堡王朝在民众心中的最后一点期待和留恋摧毁,也许多个社会层面的力量变动和改革仍将继续。战争和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动让各个民族因谋求发展而自发地愿意成为一个整体,以“国族”自居。因此,针对“国族”人民的需求,从“开明专制”到分属地实行投票选举,无论是推行德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还是要求偏远地区执行同样的教育制度,哈布斯堡王朝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时代的现代化呼应亦不无迎合之处。因此,早期的民族主义者常常是失败的,“如果他们的政治方案不能回答实际问题”;自由主义虽能够在特定时期游走在各个阶层之间,但是他们与君主利用投票权争夺人民时,君主则“希望改革可以授予那些致力于让帝国强大的跨地域政党权力,让它们与民族主义的地区力量相抗衡”。于是,当超越了一般领土战争规模的一战来临时,实际名义和组成方式都不十分严谨的“国族”,一向以一体推行法律人人公平为口号、兼并国土的方式的确不以战争为主的哈布斯堡王朝,面临的困难也明显高于欧洲其他地区:多民族多语言的实际情况、变革和选择变革的时机、君主们对变革本身存在的双面性质的态度、由复杂的社会层级产生的社会组织的反对和挑战······最后,哈布斯堡王朝终因拙于应对战争时期爆发的多种矛盾的“后遗症”,而走向无声无息的灭亡,“国族”的自我实现历程也就此烟消云散。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或者解读一段历史呢?因为新的解读必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或变化而产生的,这时对照以前和新出现的社会情况生发出来的理解、认识的进步之处才会更加明显。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正如本书的封面设计,不仅仅留下了一个颜色略显晦暗却无法无视的、字面上的“帝国的背影”,而且又饱含着值得人反复翻阅直到它在手中再次变得发黄残破成为历史本身、从看似老旧的封面“挣脱”出来的能量--只要有人了解其价值所在,并愿意从中再次获得启示。
《哈布斯堡王朝》读后感(十):想象的共同体
为弥补旅程取消的遗憾,五一假期挑了本最远的书来读,之前对哈布斯堡最大的印象当然是“幸运的奥地利,去结婚吧!”,对神罗的印象则更多的是那句“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但看完书——甚至看看谱系图——就能发现,虽然哈布斯堡家族领地暴增是通过和勃艮第、西班牙王国的联姻,但“去结婚”并不是什么“国策”,更多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个人谋划,以及好运的照拂。而在这个窗口过去,哈布斯堡王朝再也没能通过联姻取得什么实质性的领地利益,最多也仅仅是保持了血统的“高贵”。 这份好运——尤其是在获得西班牙王位上——显然来自欧洲继承制度的随机性,而这种随机性又来源于:一夫一妻制下,连续几代取得合法的继承人(在萨利克法的地区还需要是男性继承人)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长子继承制度本来是为了谋求稳定而发展出来的,但实践中却由于一夫一妻制变成了掷骰子一样的冒险。一夫一妻制很大程度上是出自基督教,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基督教会严格推行一夫一妻制,是为了通过改变遗产的继承与分配来扩充教会财产和权力。 当然,中国的婚姻制度(庶子可继承)同样存在绝嗣的情况,以及其他无法进行子代继承的情况。这时皇室一般是通过旁支继承来解决,比如从代王变汉文帝的刘恒,又或者南宋孝宗赵昚,还有最著名的引起大礼议的明嘉靖帝朱厚熜。 分支继承要得以顺利实现,需要两个要件——一个庞大的家族,和一个坚实的家族共同体,只有建立了这种共同体,才能防止“外来的”继承人与原统治集团形成利益冲突,比如西班牙王位战争和英法百年战争的最初缘由。 哈布斯堡家族正是这么做的,除了在一夫一妻制下尽可能地多生产合法继承人,他们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出版自己的《生平》(Life)和制作各种肖像画与宣传资料起,从14世纪制定《大特权》(Großer Freiheitsbrief /Greater Privilege)起,甚至在更早的一百年里不遗余力地建设教堂起,就在实体的家族之上构建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哈布斯堡家族是罗马的继承者和上帝的捍卫者。所有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员都坚信这一点,他们之间的纽带包括了对天主教上帝的信仰和对先祖圣人的崇拜,而不再单纯地仰仗于血缘。 而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则涉及到最开始提到的“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在本书作者看来,至少哈布斯堡家族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是上帝在凡间的代言人和捍卫者。1586年,尼德兰地区发生宗教骚乱时,尼德兰总督是腓力的姐姐帕尔马公爵夫人玛格丽特。埃格蒙特伯爵对她说:“我们要把保证国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宗教的事情还有的是时间考虑。”玛格丽特说的话体现了真正的哈布斯堡家族风格:“不,服事上帝是第一要务。 因为相对于国家的丧失而言,败坏宗教的罪过更大。” 在作者的笔下,哈布斯堡家族无论有无罗马,是否帝国,至少是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的神圣发展成了真实的自我验证预言。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