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别离时》是一本由【美】安娜·昆德兰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一):纵然离别,但爱绵延不绝
《爱在别离时》又译为《亲情无价》 ,英文原版书名是
One True Thing. 这是一部讲述亲情的书,也是一部震撼灵魂的救赎之书。
该书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阿娜·昆德兰1994年所著,并于199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荧幕,是畅销20年的经典成名之作。
《亲情无价》海报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二):前天,给以前的所有女朋友都网购送了这本书,结果。。。就这样了。
昨晚和一个已婚的好友谈论婚姻,她说:实在弄不清楚自己在婚姻中的那种幸福和满足是为了什么。明明做家务又苦又累,明明对于生活牢骚满腹,可是老公一句赞美,一句安慰,一点点的关心和体贴,在一瞬间就会让她的埋怨和委屈烟消云散。每当周末,费尽了心思,用了一两个小时烧出来的丰盛饭菜后,人早已累的精疲力尽了,可是看见老公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的吃着她做的菜,再累心里也有一种甜蜜之感。
“你说女人是不是很犯傻呀?”她问我。
我也不知道。我说,事实上,与她一样,不管我有多么不快活,有多郁闷,只要一听见男朋友关心的问候,在意的眼神,所有的辛苦都觉得是值得的。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三):亲情永不会别离
对人类来说,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最无价的情感,而其中最无私的便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当我们走过山涉过水,劈荆斩棘,伤痕累累回到家中,为我们疗伤的永远是默默守护的父母。然而人总是这样,到失去时才明白亲情是多么的重要。
《爱在别离时》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亲情、生命、死亡与仁慈的作品。作者安娜昆德兰讲述了一场关于妥协和救赎的艰难战争,也讲述了一个探讨生命中最深奥秘密的温馨故事,娓娓道来,却微言大义,默默讲述着无价的亲情。
小说主人公艾伦在纽约找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充实而丰富。一天她被父亲告知母亲病重需要接受手术,她被迫放下手头的工作,离开男朋友回到家中照料母亲。初回到家的时候,她与母亲的交流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她不习惯母亲生活中的琐事,例如没完没了的和朋友共进午餐或者为度假做准备工作。她沮丧地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张无边的琐碎的网中,无法继续此前的独立生活。就在家庭关系的摇摆震荡中,艾伦终于第一次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终于找到了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
母亲平静地去世了,艾伦却受到谋杀母亲的起诉。知道母亲死亡真相的艾伦面对法官选择了沉默,而故事的结局很是耐人寻味:经历了种种是非的艾伦,终于看清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四):后悔么?该!谁让你忽略
爱在别离,爱也在身边..这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事情,我们常常忘记亲情的付出,上学时那顿可口的早餐,生日时精美的蛋糕,这一切只是出现在你面前,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它们是怎样的出现在你眼前的?是父亲母亲辛苦的工作为你买来这些,而当我们享用时,恰恰忘记同我们最该感谢的人,说声谢谢。。。 这本安娜昆德兰所写爱在别离时,书中凯特对艾伦深沉的母爱,有别于我们平时的认知。深沉的母爱,或许是平时说深沉的父亲爱太多,有时候也会忽略母爱,艾伦通过听到母亲凯特得癌症,再被迫回家乡照顾母亲,以及母亲的最后离去。艾伦与母亲的关系从漠视母亲 冷漠的关系,再到走进凯特的生活,理解母爱,明白这世间不止父爱深沉,母爱也是深沉的。它的体现往往是在生活中,那些我们最常忽略的琐事中。 作为从哈佛走出来的艾伦,与父爱母爱中,重拾人情味。哪怕最后艾伦被指控谋杀母亲,她也没说出最后的隐秘。很打动人的故事,书中情节没有高潮迭起,只有娓娓道来,一遍遍刺激你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作者安娜昆德兰细腻的写出书中艾伦,凯特,以及父亲的心理变化。对比来看现实中的自己,确实也是忽略了自己母亲。。想小时候最爱腻在母亲身边,多欢乐,长大之后自己才能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兴许是这个世间的亲情 爱情都是相同的,才会有这样的事后诸葛亮般的理解。 很不错的亲情故事,很赞的爱在别离时,别让爱等待,不要漠视身边值得付出的爱!当你需要它们时,真的倾尽全力,就想现在社会上,结婚你的买个房子吧!年轻的你,还承担不起房子给你带来的负担,虽然这是你的责任,父母总是能在这时为你排忧解难,之后呢?你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父母帮过你之后,他们的生活该怎么办?在他们拿出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时!没有一点点畏缩,不痛快,他们心里所想只有你能生活的更好!而它们只需要你的回应,哪怕是一点点。这就会心满意足,不要等到失去时,才明白爱的重要,回忆 后悔也不能缓解你一辈子的错过,好好珍惜身边的父母,爱要时刻付出。。。 爱在别离时,爱要你的付出。。。。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五):《爱在别离时》书评
以前很少读外国小说,或许是因为文中的名字太长太拗口,或许是不习惯那种叙事的方式,更主要的是从读书时我英语成绩就超级烂。但是我又倔强的认为读外语文学作品应该读原著,这样才能理解书中的精华,所以索性就不读外国小说。上个月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说没有体会到阅读快乐。可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其作者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来说 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什么我读的那么艰难不是我能力太低就是,翻译的因素吧!
这次阅读《爱在别离时》时,同样是美国人的作品,感觉就非常不一样,当我读到第9页“年纪将将可以自称为女人的女孩”这其中一个词“将将”( jiāng)是“刚刚”的意思,是我们湖北四川一带的方言,书中运用到这个词,感觉特别的亲切感,阅读起来非常的舒畅,全然没有翻译小说的隔阂与生涩。
从书的简介中了解到这部小说的大致内容:在在纽约一家著名杂志社工作的艾伦,在事业蒸蒸日上时得知母亲身患绝症,只好放弃工作,放下了自己在纽约的全部积累,回到小镇,回到家中照顾母亲。艾伦自幼与母亲关系疏离,这次回来重拾了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也第一次真正地理解了他们。母亲平静地离开了,艾伦却受到谋杀母亲的起诉。所以就有了文章一开头,艾伦在监狱的场面,采用倒叙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似曾作者经历过的故事。在现实中,作者安娜•昆德兰的母亲在她19岁的时候因为卵巢癌过世,这些个人经历也就成了作者创作的一部分素材来源。
文中有许多读书的场面,有家庭里一家人看书的情景,有出去游玩随时拿起书慢慢品读的画面,觉得很温馨浪漫,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羡慕不已。也提到很多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如《傲慢与偏见》《小妇人》《战争与和平》等。艾伦作为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独立新女性,开始她对母亲这样一位家庭主妇的态度不乏轻视与傲慢。她觉得母亲平庸、过于懦弱,直到有一天她们一起读《傲慢与偏见》,讨论书中的人物和内容简。她才发现母亲原来也喜欢读书,而且有自己的见地,心里微微一震,对母亲有了重新的认识。
这些都是阅读带给作者以及其母亲等人的快乐。同样我们阅读这本书也这样或者其他更多的收获和快乐。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六):爱亦有别离时
《爱在别离时》的作者安娜-昆德兰是美国著名作家,也是普利策奖得主,曾出版八部小说及近十部非虚构类作品,其中有回忆录《不曾在过,怎会懂得》,而《爱在别离时》是其成名作,后被改编成电影。它不仅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纠缠的情感,亦是人对面对生死时的觉悟和回响。
如果你是一个颜控,那么取下《爱在别离时》的腰封时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外表很美的书。当周日下午腰疾发作痛苦难忍只能卧床休息时,我拿起了它,期待走入一个能让我对生活感到不那么灰心的故事当中去。
“牢房并非如你想象般糟糕”,书的开篇第一句就向读者交待了主人公“我”的处境,身在牢房中,独自一人,四下静寂。作者对周遭环境的渲染以及对艾伦冷静状态的描述让我极欲了解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因何事被关在此。
故事情节随“我”的思绪推动,画面中出现了生病的母亲、为其忧愁的父亲,还有“我”——一个他人眼中骄傲又冷漠的女儿。是的,人的心理很容易受到暗示,于是我瞬间闪念“母亲的死不会与艾伦有关吧?”
书自“序曲”后进入“第一部分”,故事回到它真正开始的地方,带着探究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是大学教授,睿智风趣,深得女儿的敬爱。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为整个家庭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爱,两个兄弟结束了短期打工正准备进入大学生活,而艾伦也已经适应了城市的节奏,在家中的短住更像是为了她的奋斗而得到的喘息机会。
就在这看似平常又轻松愉悦的周末,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身患绝症的消息。平静生活至此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分歧也随之产生。虽然最终让艾伦选择留下照顾母亲的原因并非对母亲的深爱而是她不想让父亲失望,但这并不代表她的内心对母亲就没有爱。
生活常常被意外打断,走向你计划外的道路上。
作者通过语言,彼此的互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鲜明生动,没有人是完美的。看上去睿智的父亲与其他女人有着暧昧,温柔又善解人意的母亲也有崩溃的时刻,而艾伦对母亲的“冷漠”或许只是想活出自己的人生而已。
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她们一起阅读,一起野餐,一起去医院,见到了彼此软弱又真实的样子,而在这一日日的陪伴中,渐渐理解彼此并付出了爱。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随着父亲的光环消失,母亲的脆弱也极深的影响了艾伦的内心。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很细腻,转变过程也很顺其自然。其实相对故事的发展我更喜欢作者对场景的描述,它融合触觉、视觉、嗅觉等感官的体验,当读到“土地坚硬、冰冷,积雪肮脏,惹人仇恨的冬天竟滞留许久”以及“车道上的沥青路踩在脚下软绵绵的,朗霍恩上空飘浮着木炭味”时,文字所营造的场景对我来说极为真实,它没有将这些场景放在我的眼前,更像是将我置身于这些场景中。
也许我偏离了阅读一本书的视角中心,可是比起情感的直接表达,我更偏爱这些能让我融入其中的场景,就像几年前阅读过的一本《埃德加的故事》,节奏很慢,连早餐喝一碗汤的场景都描写的极细,阅读过程真心磨人,像电影在放慢镜头,可是多年以后,在我几乎快忘光了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之时还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个清冷又哀伤的早晨女主人是如何一点点喝掉了那一碗汤。
“爱在别离时”,其实爱一直存在,只是有时在内心深处隐藏的深了,连自己都未曾发觉,只有当失去时,才发现自己拥有过。所以当读到这本书的结局,不意外也不恍然,人与人的一生彼此交错,离别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疯猴勿杀20170615
另:艾伦的父亲曾说过“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愚蠢二流,因为他没有心。”恰巧前些日子买了几本菲茨杰拉德的书还未开读,现在我准备带着艾伦老爸的这句话去品味一下那些作品,不算偏见,只是另一种趣味吧。
��0aC7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七):亲情无价
路过活着,路过死亡,你永远无法遗忘你挚爱的人。—《爱在别离时》
当一个女孩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当她身边所有的人,包括亲人和朋友都相信这件事,她该做什么,是不断辩解还是保持沉默?她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并没有杀害母亲,没有同亲人朋友甚至起诉她的警察那样因不忍母亲饱受病痛的煎熬而为其注射吗啡,使其安乐死。所有人包括她的父母兄弟都以为她,作为一个深爱母亲的女儿,为母亲做的这件事是可以被饶恕的。可是其实她什么也没做,她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申诉“我没有”,却没有人相信,但是作为读者,我信,我想,你也信。作者安娜·昆德兰屡次在文中提到女主角“没有,没有,没有!”,这不是为了字数,也不是什么写作能力不够,长篇累牍,而是她想强调这一事实。
不可否认,《爱在别离时》作为安娜·昆德兰的经典成名作,有着不可描述的魅力,它是一本“能够撼动灵魂的极致之书”,当它被改编成电影并于1998年搬上银幕时,“艾伦·古尔登”这个名字就注定为世人所知晓,“安乐死”这个词也将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我也曾在某个童年的午后看过这部电影,老实说,那时候稚嫩的我还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只觉得那个姐姐被冤枉了好可怜,直到我现在二十几岁看到了这本书,我看完了原著,此时此刻,我想,我看到了一个女孩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对家庭的热爱,对母亲的喜爱,对父亲的敬爱,对兄弟的宠爱。整本书里,无时无刻不提到已经过世的母亲,沉默的父亲,以及为了解救她脱离牢狱之灾而四处奔波的兄弟们,那都是爱。艾伦不希望被家人误会,渴望家庭重聚,她一直在企图“感受”到什么。
一场指控,一场审判以及一次在牢房中的监禁彻底改变了艾伦·古尔登的生活,让她从一个独立成功的女性编辑变成了杀害母亲“毫无人性”有前科的阶下囚。这一切都要从她的回忆:父亲让她辞职回家照顾病重的母亲开始,她一直都忘不了那天晚上母亲祈求她结束痛苦的样子,那在书中屡次被提及的“拜托,拜托,拜托!”里的悲戚与哀恸,甚至能给读者一种“真的是艾伦耐不住母亲的请求,给她注射了吗啡,使其安乐死,得以解脱”的错觉。可是艾伦真的没有这么做,所以她受到了“母亲的惩罚”,被冤枉入狱,艾伦终其一生都在试图摆脱母亲的“魔咒”。
老实说,我觉得安乐死挺好的,能在不知不觉中无痛苦地死去,不用面对无休止的药物或者机械治疗,不用目睹亲人绝望中带着怜悯的眼神,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还有谁会希望躺在病床上多看医院的白色天花板一秒钟?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可在临死之际早点解脱,“投身天堂”,不好吗?在活人看来,安乐死是不仁义的,哪怕只能再多苟延残喘一秒,他们都要努力。人总是希望借助某些手段让别人的生命再延长几年,健康下去,却从未亲身体会过那手段作用在病人身上可能令他们觉得比死还要痛苦。
中国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西方人也认为每一个生命都不该被放弃,所以整个世界可能都会反对剥夺生命的安乐死,除了那些饱受病痛折磨渴望早日解脱的病人。
人若真的能够随心意,自己决定生死,那事情就要简单许多,也会令社会法制体系复杂许多。所以是否能“安乐死”很难盖棺定论。《爱在别离时》里的艾伦看似在被无罪释放后积极地生活,可是她怎么也逃离不了舆论的关注,所有人听到她的名字总会加一个“弑母”的标签,她所能做的只有保持本心,自我救赎。
Maybe you can think ,that is one true thing.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八):不要忽略那些揉碎在生活里的爱
文/初晓
世间的别离有千万种,亲人的离去,爱人的离去,甚至是宠物的离去……每一种,都让人揪心、痛苦。可人或动物并非神仙,不可长生不老,于是生活中别离时常发生,虽让人无奈,却也无可奈何。在别离前,有人懂得爱,有人不懂。尤其是这种爱揉碎在日常家务中,会让人习以为常,甚至感觉不到爱。只有当生活秩序别打乱,一切偏离了正常轨道,才能明白原来有些爱,需要用心感受。
安娜·昆德兰所著《爱在别离时》就是讲述一段亲情的别离,在最后的别离时光中,作为女儿的艾伦明白了母亲对她的爱。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艾伦从哈佛大学毕业,在杂志社找到一份蒸蒸日上的工作,一切看似很美好。可就在这时,她的母亲身患绝症,她被父亲强迫放弃工作回家照顾母亲。在艾伦的记忆中,她的母亲并不爱她,母女两人关系一直较为疏离,因此在回家后,两人的关系开始较为尴尬,幸而母亲想方设法让生活看起来“很正常”。在读书会,购物,散步等等琐碎的生活中,她与母亲亲密接触,逐渐明白了母亲的心,也在相处中开始照顾母亲的自尊。只是,在母亲去世后,她竟然被指控杀死了母亲……
《爱在别离时》一书中,“爱”自然是主题,但在写母亲凯特身患绝症后的经历,也体现了人在忽然身患绝症后的心态转变问题。现在就这两方面稍作分析。
1、母亲的爱
爱,尤其是母亲对一个家的爱,有时是看不见的。艾伦的母亲凯特母亲作为全职的家庭主妇,主要负责家务与吃穿用度,为了能够照顾好家,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在“我”的眼中,童年时期母亲似乎很少陪伴我,偶尔才会唱歌伴我入眠,倒是父亲经常性陪伴“我”,加之父亲是大学教授,于是“我”十分崇拜父亲。这是艾伦在回家照顾目前之前的心态。
那么之后呢?通过与母亲亲密接触,她才深入的感触到爱有时候是融入到生活中的。母亲虽然身患绝症,身体日渐虚弱,可她还是变着法的让生活看似正常,读书会,购物,散步等等,母亲做的这一切都是让“我”不觉得枯燥无聊,谁能说,这不是最深沉的爱?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病情加重,一些家务自然落到了“我”的头上,当“我”亲力亲为,才忽然明白,原来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融入到琐碎中的爱,总是让人习以为常。因为生活一直井然有序,就不会有所感觉,似乎家里一尘不染是自动的,美味的饭菜也是到厨房便可以端来,可事实不是这样。《爱在别离时》一书中,曾经的“我”不明白母亲的苦心,若是看看现实世界中的人,又有几人能够理解母亲为家所付出的一切?我想本书的意义远不止我理解了母亲,而是通过故事让更多的人明白母亲对一个家最深沉的爱。这种爱,或许不是摇篮曲,不是陪伴讲故事,但却不可或缺。
2、身患绝症的心态变化
突如其来的绝症,总会让人无法接受,这是人之常情,《爱在别离时》一书中的母亲也是如此。但从身患绝症到最终离去这一段时间内,凯特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从否认、愤怒到接受,这一心里路程也是大多数癌症病人的心里路程。那么,《爱在别离时》一书中,何处表现出来了?
从故事开始,艾伦被父亲胁迫回家照顾母亲,凯特明显是拒绝的,多次催促艾伦回去工作。而在这一时期,她许多事情亲力亲为,给艾伦做饭,整个人看起来“很好”。这或许是她强烈的自尊心引起的,但我还是认为她是在否认身患绝症这个事实。似乎她表现的正常了,一切看似和以前没有区别,“癌症”这个事实就会不存在。
而在这一阶段中,母亲做了很多功课,节日欢歌、感恩节小菜、童年的故事、少女的故事、婚姻的故事,这些母亲曾经落下的功课,一一给艾伦补齐了。她似乎觉得自己重新回到了童年。
但当病情加重,母亲不得不坐上轮椅,换成了艾伦去照顾她,母亲的情绪也开始有了波动。她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可是病情严重她又无法自理,有时候她只有接受别人的帮助。
可作为一个母亲,她还是无时无刻不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们一起装饰圣诞树,过圣诞节,做一些琐碎的事情。虽然病情加重,可凯特还是有活着的意愿。
然而,生命即将终结时,凯特看不见了。作为母亲,凯特希望女儿能够学会重新接受父亲,她嘱咐艾伦:“你跟你父亲会彼此需要。你跟你的弟弟们也是。我希望没有我夹在中间的时候,他也可以跟其他男孩子们关系密切。”她也希望女儿能够将来幸福,可是爱情与婚姻有时不是一回事。“你不处围城,就很难理解。”凯特这样说。
最终,凯特平静的离世,艾伦似乎已经接受,她说:“她不该那样活着。”然而,她却被指控杀死了凯特,虽然知道内情,她却从来没有说出来过。
《爱在别离时》给人太多的震撼。人面对习以为常的一切,总是视而不见,一切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不是,所有的井然有序都是有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这种付出,也是一种爱。
人,更要学会珍惜,学会去爱,因为人人都会离开,这不是任何人能够控制的。那么就在亲人离开之前,好好地去爱他们吧!尤其是面对绝症的亲人,我们要学会照顾他们的自尊。始终觉得,人应该有尊严的活着,更应该有尊严的死去,正如艾伦所言:“她不该那样活着。”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九):One True Thing
很久 不想说“爱”这个话题了。自古以来就说的太多了,爱的故事,爱的诗词,名言警句,太多太多了。
不过,今天看了一本书,《爱在别离时》,又想起了似乎有关“爱”的一些事。
《爱在别离时》(原书名叫One True Thing,出版后即热销,有的读者在亚马逊上留言说读了三遍。后改编成电影《亲情无价》,投资方爆赚),书中描述的应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当我读完了时候,心情却没那么坏。艾伦•戈尔登对亲人,对爱人,对情人,对生活,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爱。这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专栏作者、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书中讲的是,艾伦小姐自幼与母亲关系疏离,她极为崇拜文学教授父亲乔治。她甚至有时候觉得母亲“很烦人”。但是,当母亲得了绝症,艾伦小姐不得不辞去纽约的工作,告别城市,告别自由,告别各种派对,回家照顾母亲。母亲作为一个奉献爱,又同时需要爱、乞求爱的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艾伦重拾了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也第一次真正地理解了父母。艾伦小姐回家,母亲明明是欢喜的,却“违心”地劝她回去工作,“你可以撘明早的火车”。(《爱在别离时》P40)艾伦小姐发现,一直以来,母亲都默默地关心着她,无论是在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即使临去世的时候也是。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在”偷偷“挂念。同时,她也发现父母是多么的需要她,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让她感觉幸福。
母亲还是走了。艾伦小姐在回想起“全家人曾有过的最后一个正常的日子”时说:
“事后,我惊叹于自己为何没有多爱那天一些,为何不像享受舌尖上的软冰激凌般享受那天的点点滴滴,为何不知晓如此正常、日常地生活有多好”。(《爱在别离时》P16)
母亲的去世以及与母亲生前一段时间的短暂相处,让艾伦小姐真正理解了爱的涵义。这也是她一生的分水岭。正如这本书的封面上所写,这是一本“撼动灵魂的救赎之书”。
是,爱的人走了,常常会悔恨自己为何不珍惜。艾伦小姐是,我们也是。但,这不也证明我们曾经也拥有那么些美好的日子吗?
想起了当年非常喜欢的一个女友。可惜我只配拥有她几年,这是上天安排好的。那时候,我是最穷的时候,裤兜里比脸还光。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钱不开心过。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碰到这样傻傻的女孩儿,她不求什么,只求你对她好就行。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她的模样了。只记得,当时,我们什么都买不起,过着最简陋的生活。她很少有新衣服,也没有钱。她从不化妆,但是她漂亮,穿什么都漂亮,她是满族,穿上地摊上买的旗袍,真的像格格一样。
她离开后,我一个人,空窗了两年。失去了她,我像失去了魂一样。这是不知道珍惜的代价。
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吧。
当艾伦小姐母亲去世,警方又怀疑是她给母亲服用了过量的吗啡导致(艾伦在中学时写过支持安乐死的论文,还得了州长亲自颁发的奖励),从而指控她谋杀了母亲的时候,我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作者写道:
“生活真他妈难。”我说。
“是,”查理说,“不过想想另一面。”(《爱在别离时》P342)
小说的最后,法院判决艾伦无罪。那么,是谁给母亲服用了过量的吗啡呢?
当初得到母亲服用过量吗啡的时候,艾伦说:
“不是他(父亲)就是我。他们(警察)逮捕了我之后,我最后一次选择了他。”(《爱在别离时》P231)
她有足够的证据怀疑他。精神恍惚,行为反常,消失……她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她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母亲的爱,还有这个世界的爱。最重要的,父亲的形象在她的心中轰然倒塌,这可能是对她打击最大的。
真相是这样的吗?
生活是个喜欢开玩笑的调皮鬼。真相或许是,母亲是自杀,她或许是希望自己安静地走,服用后躺在那等待那一刻的降临。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都过上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
父亲的消失也不过是因为他的脆弱,他的胆小,他的对孤独的逃避。她发现,父亲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那么爷们;母亲也并非像她曾经认为的那样软弱胆小、碌碌无为,而是一位聪明、坚强的女性。
真相到底是什么?最后结局怎样?
“家庭生活中多大一部分是个由误解编织成的大网,是张上过色、小修过的全家福,是看似准确地呈现了事实,实则独漏掉了最核心的事情。”(《爱在别离时》P339)
生活本来需要爱,有时却是满满的误解。但谁说误解不是爱呢?在一些人看来,夫妻间的拌嘴是爱,小打小闹是爱,生气也是爱。不是亲人,谁有闲工夫跟你生气;不是爱你,谁跟你扯犊子呢?不想生气,不想扯犊子了,爱也快没了。
一个条件优越,三十好几至今单身的哥们说:
“我曾经在心底嫉妒最后娶她(前女友)的那个男人,但现在不了。过去,是我走误解了这世界的安排。现在想想,他帮我照顾我爱的人后半生,我该感谢他。他跟我喜欢同一个类型的女人,有眼光,说不定还是我上辈子的双胞胎兄弟呢!唯一的困扰是,我想忘掉她,再也不去想她。但没有成功。”
《爱在别离时》这本书中,作者和富尔伯格夫人聊天时,富尔伯格夫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忘掉某些你挚爱的人用上一辈子,还有些人你根本忘不掉。”(P256)深以为然。
“这世界偷偷爱着你”。有的爱,就一夜;有的爱,就一路;有的爱,永恒。
《爱在别离时》读后感(十):你盛开着他们的姿态
很难简单说《爱在别离时》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女主角艾伦名校毕业,原本在纽约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却因为母亲癌症的消息不得不一切回到小镇,承担起照顾家庭的女性义务。与小说相对照的则是,现实中,安娜·昆德兰的母亲在她19岁的时候因为卵巢癌而过世。于是不少读者暗自揣测,这个故事是否以作家本人的亲身经历作为原型。
但实际上并不是。个人经历固然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养分,因此有关疾病和死亡的笔触才倍加真挚坦白,令人偶然心头踉跄,但这并不是作品的全部。
根据作家本人的说法,如果自己在母亲过世后的短时间内就动笔创作这个故事,那过程必然是疼痛且注定失败的,因为无法抛却个人情感,也无法以一个足够审慎内省的态度去合理组织素材。于是在母亲过世二十年之后,昆德兰才真正开始落笔,收敛情绪,创作者从故事中抽离出来,让角色只成为角色。正因如此,作家呈现出来的文字并不是我原先想象的,亲情在分离之际必然产生的动容黏腻,令人无所适从,反而透露出一种极致的清冽感。
昆德兰透露的真正创作意图是,根据现代女权主义革命,写一部关于二十世纪末女性生活的小说,“对我而言,凯特和艾伦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两种典型女性形象:一种是单单作为母亲和妻子活着的传统女性;另一种则是拒绝这样的角色定位,而以自身存在于世界的新女性。当然,大部分人是这两者的综合体。“
小说里,“艾伦”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忙于在纽约的一切,工作、男友和琐碎日常,艾伦像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缩影,如果母亲打电话过来,她大概只会草草敷衍几句然后挂了电话。倘若不是母亲生了病,很难自动抽出时间和母亲一起做点什么事,读书,下厨,或仅仅只是聊天。这样的角色刻画往往会被人误以为是“自私的”,用一个流行词汇来说,像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或许是第一人称的缘故,我对“艾伦”这个角色怀抱了充分的同理心。我们,实际上我们中的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艾伦·古尔登,无论是在纽约还是中国,状况如此相似,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
这份所谓的“自私”并不是出自本性,冷漠坚硬只是大城市培养出来的气质。工作上无尽的压力、日常里鸡肋般的爱情与性、无数需要孤身对付的恶意,最终把自己活成是自己的堡垒,只为了以一个更顽强的姿态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疲惫令人无暇顾及家人,也懒得对彼此费心深入了解。
由于母亲重病,艾伦被迫放弃了这样一层“自私”的新女性身份,放下了自己在纽约的全部积累,回到小镇,回到家中。正是借着这样的契机,艾伦发现自己从前对母亲的了解太浮于表面,“母亲就像是晚餐:为了生存,我需要她,却未曾留意她的想法。”所有认知仅仅只基于“母亲”的传统形象——操持家务,处理琐事,井井有条地收拾着一切,并且由于太过理所当然,所以意识不到她的重要性。她像是一片烤好的干面包,日常聊以充饥,也因为习惯而始终觉得不够美味。
艾伦作为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独立新女性,她对母亲这样一位家庭主妇的态度不乏轻视与傲慢。她觉得母亲平庸、乏善可陈、过于懦弱,直到她们一起读《傲慢与偏见》,讨论简·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和简。她才发现母亲原来喜欢读书,而且有自己的见地,心略微震动了一下。
母亲说,“各国女作家不应该狭隘地把女人分成聪明和甜美这样的小类。”奥斯汀笔下的简·班尼特是个暗含深意的意象,而母亲就是这个意象背后的对应,一个像简·班尼特这样温顺善良,却又坚忍的人。母亲说,“我记得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多希望是从简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你父亲说,那样会是本很无趣的书。”看,母亲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
年少时目睹父亲的出轨,艾伦质疑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爱情,婚姻维持的可笑意义。这样的家庭关系直接影响了她成年以后破碎的爱情观,以为容忍背叛或许也是维持爱的方式之一,导致她始终无法正常进入“妻子”与“母亲”这样的角色。母亲直言,艾伦知道的所有关于她父亲的事,她全都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她说,“不要把你全部的人生基于一个男人的认同。”
她期望着艾伦能从父亲的牛角尖里钻出来,可见她活着,拥有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在用自己的智慧扮演着“妻子”和“母亲”两个身份。
直到母亲过世,持续的对抗过后,很久,父女之间终于面对面进行了一场和解。关于“母亲过世”以及“母亲过世的真相”浮出水面,读者看到人物内心起落。艾伦发现自己小觑了母亲的坚强,原来一家人始终彼此误解。恍然大悟,她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继承了母亲的坚韧的心,她是他们的容器,而他们的姿态最终融进了血脉,在她身上徐徐绽开。
她得到解脱,接着才能笃定地接受了人生角色的递进,灿然地成为她自己,最终也将成为一位妻子或是母亲。回忆起他们之间有着自己的方式,只是不那么直接:
“‘出来看雪啊。’我听见他轻声说。
‘下雪啦?’
‘一点点。’而后,厨房门开了,又啪地关上了,我上楼上床睡觉,什么也听不到了。早上的时候,雪花已经无影无踪,只存在了母亲的记忆里。‘我用舌头接雪花来着。’她说。早餐桌上,她把手放在父亲手里:‘真美。’
‘嗯,确实。’他说,对她笑着。”
这大概是书中最为寂寥却又温情的一段描写了,浸透在细节里,他们与我之间。然而死别是彻底的,直到离别过后才徒然觉得,当时只道是寻常,却没办法重来。
《爱在别离时》全然没有翻译小说的隔阂与生涩,纽约和北上广一样,朗霍恩就像任何一个不知名的故乡,而艾伦太像是我们自己。成长过程的不停对抗,因为不理解而妄图摆脱的血脉痕迹。我们都曾面临这样的身份恐慌,想成为谁或者不想成为谁,但最终又是怎样接纳了完全的自己。
————我是分割线君————————
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我写了2个版本,另一版并不太像一篇评论,但其实是我看完此书之后的第一直觉。关于孤独。这里附上:
傍晚不知怎的下起雨,在飞奔去地铁站的几十米路里,球鞋湿透了,还被溅了不少泥渍。手机备忘录提醒你,家里的热水器坏了,得打电话找师傅来修。短信说着有个快递待领。
你到了家,脱了鞋,随手把钥匙扔在客厅的茶几上,整个人瘫倒在沙发里,甚至懒得挪动一下脚。不必再对阵老板和甲方,终于松懈下来,你在沙发的怀裹中睡了过去。后来,你是被肚子的饥肠辘辘叫醒的,手机上闪烁着几个未接来电,来自你的父亲。
没有下厨的欲望,于是你决定去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买份炒面。你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到街边有人在遛狗,一个人。你其实打心底就是热爱这种疲倦的,你知道的,是你选择了你的某座城市,霓虹灯、在地铁上打瞌睡的小白领、乘电梯左行右立的秩序,陌生人之间一言不发的冷淡礼仪。
而父母、故乡、小城等等词汇似乎早已变成了模糊的符号。虽然你们的关系并不疏远,只是的确没有那么亲密。
你结束晚餐,擦了擦嘴,决定给父亲回一个电话。你们鲜少打电话,相互问候仅限于重大节日特殊事件。电话里他说,辞职吧,你的母亲病了。他的口吻,听上去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这并不是一个友善的消息。
故乡是一座小城,你并不讨厌,而且你也喜欢它的勤勤恳恳,熟人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安全感。只是你需要更广阔的地方,这不是故乡的错。你回忆起当初是如何来到这个城市的: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了份体面的工作,薪酬也令人艳羡。总之,在拼命。离开父母时做了一部分抗争,毕竟他们从不愿意你远走。
他们当初给了你自由,如今,他们当然也有权用责任将你召回。自由本就是有限的。你试图协商,或许不必辞了工作、退了房子,或许可以请人照看母亲,或许……父亲的回答是,不可以。他几乎要指责你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是受过教育的人,越是自私无情,没有心。你是委屈的,冷漠坚硬就是大城市培养出来的气质。在大城市里,你早已习惯了孤身对付恶意,把自己活成是自己的堡垒。选择家人,意味着你在这座城市的积累一切完蛋,尽管你的内心并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回到原点。
无论是在纽约还是中国,状况如此相似,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
我可以这样说,成年之后,与父母的关系会让你越发有种孤独感。换个词汇,由于代沟、三观不一致或者别的什么,总之是因为无法相互理解而产生的隔膜,或是来自父母时常莫须有的指责,只让人觉得自己在世上茕茕孑立。而个体的孤独在于,彼此之间的自以为了解。纽约和北上广一样,朗霍恩就像任何一个不知名的故乡,而艾伦太像是我们自己。
所有的清冷感都能在现实里找到对照。最后,你回到城市里,与朋友一起合租了房子。理解你的人成为了你的朋友。所有人都继续操心房租和爱情,谈论优秀人士的八卦,好奇坊间流言的真相。你在工作上依旧杀伐决断冷漠坚硬,看似没有良心。但好的是,下雨天有人递伞,饿的时候可以找人一起吃饭。你和家人的关系虽然冷淡却很坚韧,他们不理解你,但是爱你。
而你也明白,不能指望一个人彻底地理解另一个人,活着本来就是孤独的啊,这毫无办法。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