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是一本由陈晓著作,59.8出版的32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读后感(一):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很难转变吗?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身边都会伴随着一两个胖子,我也一样。在我还不是一个胖子的时候,我非常好奇,他们为何那么胖却对自己的身材非常满意。直到有一天我也开始长胖,本来我以为我会对自己非常厌恶,从而会产生十足的动力去减肥,但结果却是我非常快速地接纳了自己,我不再对胖有偏见,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并不难理解,我曾经以为我对胖子的态度是不能改变的,毕竟有一些胖子看上去的确让人不适,并且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部分胖子的确不太友好。但是,当我自己成了一个胖子,如果我再对胖子有意见,那就成了对自己的意见或是不接纳。更要命的是,这种有意见并不能让我真的在行为层面上去坚持减肥,那太难了。
如此我便产生了严重的内心冲突:我这么讨厌胖子,我自己也这么胖且减不掉体重,我该怎么办?为了缓解这种冲突,我要么还是逼着自己减肥,回到原来的身材,那样我就可以保持对胖子的态度了;要么我就要改变对胖子的态度,使得我可以接纳自己,回到内心的平和状态里。二者相比较,改变态度似乎就容易了很多,于是我非常快速和欢乐地接纳了自己,也接纳了胖子。你看,态度的转变,本以为会很困难,但就这样轻松的发生了。
在《什么心理》这本书中,作者用一整章的篇幅,讨论了态度的转变,其中就涉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我们每个人对世界万物都有很多看法,这些看法和行为,以及各种看法之间都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当一个人感觉到这些不一致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非常不舒服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就是认知失调。比如你半夜12点本该睡觉,但是却因为某部电视剧过于精彩而追看到凌晨4点,内心油然而生的焦灼感,就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把认知失调解释为:让你对世界的看法与你的所感所为保持一致。与大众普遍认为的态度决定行为相比,费斯汀格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会反过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是认知失调的重要观点。就像我成为了一个胖子之后,我在行为上无法保持减肥动作,那我只好改变我对胖子的态度。
当然,认知失调理论不只是能解释我为什么会对胖子的态度有所转变,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认知失调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在《什么心理》中,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理论。理论联系生活案例是《什么心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它能够将心理学里相对晦涩的概念,通过案例的形式讲清楚,同时鼓励读者多思考,毕竟心理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的学科,多结合生活中的事件思考才能真的做到学有所用。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很有来头:陈晓,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心理系副教授,硕导,从事心理学科研、教学与咨询培训已经有10余年了,可以说是一位资深心理人。
与其他大众读物容易掉进鸡汤和说教不能自拔不同,《什么心理》不讲大道理,只讲原理。因此,它的理论部分的确会有那么一点点枯燥,但好在都是为了分析生活实际案例所引用的,并且能够通过案例讲解让读者把枯燥的理论部分理解了。真正专业的人士,不就是讲出来的东西,谁都能听懂吗?
除了讨论态度,《什么心理》还涉及了自我概念主题,比如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因为脸上有一颗痘就不出门;归因的对应推论理论,比如“奇葩”的判断标准;两性冲突,比如如何处理背叛等等。可以说它囊括了大部分生活中的场景,就像书的封面写得那样:任何一页都有让人欲罢不能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所以它非常适合想要提升人际关系、改善两性关系的人,也非常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因为恰当的例子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是想要通过心理学提升管理能力的职场人士,也同样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可以说,《什么心理》是一本让我感觉有些惊艳的大众读物,不仅专业而且通俗、实用,值得反复品读。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读后感(二):这本心理学普及书太实用了, 学点心理学常识,生活更轻松
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硕士,原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副教授陈晓,在《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中提到一个观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父母一味地用负面的批评,和指责的言语来教育孩子时,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变成父母讨厌的样子。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父母子女之间,还存在亲密关系的恋人,夫妻之间。
当你一直用负面的态度来评价或是定义对方,对方最后就会变成你口中指责的样子。
陈晓教授指出,这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吸引力法则,当你期望什么,渴望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反之,你总是说孩子不好,伴侣不好,他们就会变得不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想到对方的不好,对他们不满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管好自己的言行,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
我们要尽量找出对方身上,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优点,并对优点给予肯定和认可。
永远只看缺点,他们的缺点就越来越多。
当你懂点心理学,你会发现生活可以变个模样。
你也许会说,我不懂心理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不要着急,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问题,你都能在《什么心理》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心理学没有那么玄幻,它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比如心理学首先会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我们的行为,什么会决定我们的态度,以及生活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下面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三点心理学的应用。
第一,打骨折的价格,你要不要买它?
打个比方,你想买一套真皮沙发。你知道周围邻居和朋友有人买了,价格大概几大千左右。
你看中一款沙发定价要2万块。
你觉得太贵不想买,销售员告诉你现在有折扣,折后只要4000多块。
你一定会心动,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紧跟着,销售员再告诉你,他们一款茶几也参加促销活动,原价5000的茶几,现在折后只要1500元。
你又心动了。
新沙发配个新茶几,没毛病。
就这样,在各种打折的诱惑下,你会在原定购买沙发的预算之外,再多花一笔不少的钱。
这就是一个有趣的决策心理现象,叫锚定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当人们在做某些定量估计,比如对商品价格的估计时,如果在做估计之前人们接触了一些无关的数值,那么这些数值随后就会变成估计的起始值,这些其实直就像锚一样把估值锚住了。
就像你的心理价位在五千,店家给你四千,你就会很快下单。
厉害的销售员比心理学家更懂你的心,有时你觉得自己是精明理智的消费者,你的每次购物都是正确决策,但事实上你早就落入商家设定好的圈套。
如何打破这种效应,成为真正理智不冲动的消费者,不多花冤枉钱呢?
教给大家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欲望冷静下来,让子弹再飞一会。
在最终购买前,让自己保留1~2周的冷静期。
在这个产品可能给你带来的价值和你需要付出的成本之间,做一个比较和分析,最后一周之后你再来决定是否真的要购买,这也就是延迟消费的意义。
第二,家长要如何说服熊孩子?
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情景。
父母教育孩子都有一肚子苦水。
尤其是辅导孩子学习和作业。
曾经有一位妈妈就诉苦说,孩子整个暑假不做作业,就知道玩电子产品,快开学的那几天,拼命补作业,搞到夜里12点。
平时好说歹说,甚至威逼利诱,孩子就是拖拉,不积极写作业。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解决方法就是学会话该怎么说。
说服他人有两种方式,一是被动说服,二是主动说服。
被动说服,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向被说服者直接传递信息,让他们被动接受,而主动说服,就是让被说服者全程参与说服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规划好自己的暑假生活,认真完成暑期作业,你就让孩子自己制定暑期计划。
你让孩子先写下承诺书,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划,要是做不到,就要受到惩罚。
有了这一步,父母就不必担心了。
哪怕孩子的规划有各种问题,毕竟让孩子自己主动挖坑,要比父母给他们挖坑的效果好。
等到孩子不遵守自己的约定后,我们就采取惩罚措施。
如果孩子对惩罚不满,父母就提醒他们去早先作出的承诺,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再闹腾了。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规则,有自己内心的秩序感,一味强制他们接受我们的想法,只会适得其反。
不如骑驴顺坡下,把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第三,领导为什么总批评你?
人在职场,你是否有过被领导批评或责骂的经历?
同一个团队,大家都做得不好,领导为什么单单骂?
这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吗?
心理学上有个三维归因理论,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在1967年提出来的。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原因的解释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线索归因,就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的归因,第二种是多线索归因,就是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之下,才能进行的归因。
三维归因理论就属于多线索归因。
你上班迟到了,被A领导批评了。
你要分析原因,就要从多角度去考虑。
首先要看这个批评针对谁,发生在什么的情境下,谁是批评行为的发出者?
经过梳理,你发现迟到被A领导批评,下一次你迟到,但B领导并没有批评你,那就证明A领导对迟到这个事更敏感。
如果其他领导也因为你迟到批评你,那就证明A领导并没有做错什么。
同时你还要观察A领导对其他员工迟到的反应,有没有批评他们,从而做出判断。
这个方法就是让我们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轻易把过错归罪到他人身上。
再扩大一点范围来说,婚姻中你跟另一半总是相处不好,各种争吵,你总以为是对方的过错,你想离婚重新开始。
通过三维归因分析法,你会发现,你也有不少问题。
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换再多伴侣,婚姻依然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什么心理》中有句话说得好:学点心理学,才能提升生活品质。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人际关系,了解这个世界,这本书能帮你学会用心看人,既活出自我,又能跟外界和谐相处。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读后感(三):《什么心理》 :让你明白为何你这么想,那样做!
上个周末,我一朋友约我喝茶,一见面还没有等到可以完全坐下来,就可以感受到她很多压在心理的抱怨即将要向我涌泉而出,果不其然,当她看到我坐好之后,就开始马上跟我描述她最近的有的种种不公平,例如在工作上他会觉得自己的方案没有被采纳,在夫妻关系当中又没有得到老公的理解,自己家的孩子又不听话,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与自己为敌,根本无从下手,内心冲突实在是受不了,想寻找我的帮助~
听她倾诉,共情完她之后,稍微带她觉察了一下这里面的模式,最后给她提了个建议,回去看陈晓老师写的《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么想,那样做》 ,结果她一周之后给我发微信,
感觉自己的内在开始有力量了,也觉得生活中这些繁琐的事其实也有正向的意义!
那为啥我会给她推荐这本书呢? 因为这本书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陈晓老师通过案例结合社会心理学知识,让你了解自己,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是什么让我们把我们的生活搞的一团糟,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真正的将社会心理学思维融合自身知识体系,慢慢的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心理学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好好看看吧~
1)你需要知道你是谁,为何会有动力?
在生活当中,你必须了解你是谁? 你为何会去做这个事情? 所以首先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我们是谁? 书中根据心理学家爱德华.托里.希金斯把人的概念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实际自我,就是实际拥有的品质,即你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种是理想自我,即使个体期望自己拥有的品质,即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种是应该自我,就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做到或者必须拥有的品质,
心理学家认为,当实际自我,理性自我或应该自我出现差距时,人们就有了做出改变的动力。比如 我们常见为何我们在单身时就会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结果到了婚姻里就会开始发福,变得邋遢,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已经合二为一了,失去了继续的打扮?
那你在生活当中会不会也有类似的经验呢? 那如果一旦我们失去了动力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书中也给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重新找到新的理想自我,找到自己可以继续努力的方向哟,
2) 觉察自我妨碍,掌控自我力
当我们想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往往好像会不经意之间就把这个事情搞糟糕了,而有的人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感觉他很有坚持力,就可以达到他的目标,到底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们受到这样的影响呢?
第一个就是自我妨碍,心理学家的解释就是当你预期未来在某一件事情上可能会失败时,你可能会提前准备好借口或者行动来解释这种失败!
例如,你要参加班级里面的班长竞选,在各个后选人当中你可能是实力比较弱的,当有一些人开始开玩笑叫你“班长”的时,你就会开始感觉到尴尬,你就会告诉对方很多你会失败的原因告诉对方你应该是竞选不上的,这种做法就是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分为两种,一种是自陈式的自我妨碍,上面口头式的解释自己会失败的原因就是属于自陈式的自我妨碍,另外一种是行为式的自我妨碍,就是个体从行动上制造阻碍成功的行为,比如故意拖延,酗酒或滥用药物。
当你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明明你对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把握的但是偏偏就搞砸了,你需要偶尔问问自己, 是否在有意无意之间给自己设置了自我防碍了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去解决这些自我防碍呢,那就是你需要去重新掌握属于你的自控力了!
成功的自我控制体现于在三个方面:
一是设定自我控制的标准,就是我们期望行为达到的目标,那么如果我们想成功的自我控制,可以将目标设置得具体一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些余地的!
二是对于行为进行监控,设定合适的目标只不过是刚刚开始,那么我们还需要随时去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标准想符合,一旦当前行为与其偏离标准,我们就要及时去纠正他。
三是改变行为的能力,这个也是成功自我掌控的最后一步,就是我们需要掌控改变的行为的能力,例如,我们知道自己要早睡,也觉察到现在确实是很晚了,也知道自己就是要睡了,可是还是不能停止玩手机~
3) 自证式预言,让我们心想事成可能变得更高!
在我们心理界里,有一本书非常出名,专门是讲吸引力法则的,这本书就是——《秘密》,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如果我们对于某一件事情保有积极的期待,只要不断去强化这个期待,最终这个将有可能梦想成真!
那么什么是自证式预言呢? 其实这是我们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就是指在接触他人之前先对此人有个预期。 但是这里需要小心,我们的这个预期有可能是错误的,也有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这里重点突出的是 你对这个人的预期就会影响你随后对待这个人的行为,把他塑造成我们当初预期的那样!
那么我们知道自证式预言的作用式,在我们的生活领域中可以怎么运用呢?
第一:在教育领域,我们如何期待我们的孩子就会非常重要了。我们作为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每个孩子都有她独特的一面,我们需要发觉孩子的这一面,加强对于孩子积极认可的一面,也许你的热情也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人生!这个事情越小开始的时候就需要越尤为重视!
第二,在亲密关系,自证式的预言具有塑造力量,如果你是觉得认为孩子或伴侣存在问题,或者对他们有一些消极的评价,而这些消极的评价,看法就会影响自己对于他们的行为,所以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或伴侣问题时,你或许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扮演着促使他们变成如此的幕后推手。如果你可以尝试看看他们的积极之处,你就会发现他们就会越来越往好的那个方向发展了!
第三,在工作中,就需要注意自证式带来的偏见。我们在工作当中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而在这种交际之时。我们会很容易的就带来自己的偏见,由于偏见是会影响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行为的,进而这些人也会容易产生不满,从而这个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可以看的到自证式预言确实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产生微妙的影响,但是我们会发现他是一把双刃剑,当你觉得生活有希望的时,你的生活就会有可能变得越来越有希望,当你觉得你的生活处处都是问题时,你的生活也是处处都是问题~
所以无论怎么样,就按照《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所展示的那样,对生活保持积极心态有时还真的有可能让我们梦想成真,念念不忘,真的可能有回想!
从头回看这本书,作者在里面运用了很多案例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让我们更加了解为何我们现在是这样的,为何我们会这么想以及为何我们会那样做,当我们了解我们内在的潜意识时,就可以意识化,就可以更好的去朝我们想要去往的那个方向走!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读后感(四):我们的行为,始终来自于心理的反馈
在汉代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所写的《女戒》中有这样一句话:“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妇言,不必辩口利辞;妇容,不必颜色美丽;妇功,不必工巧过人。”现在也有些人甚至会调侃高学历的女性:“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
听到这些言论,内心总觉得不是滋味,成为优秀的女性本身就比男性要付出更多,却被如此调侃,含沙射影的表现出偏见和歧视。
回想最近看的陈晓教授写的《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通过书中有趣的案例结合社会心理学知识 ,我认真的分析了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造成这样的偏见?
那为啥我会选择这本书作为参考呢?因为这本书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陈晓教授通过案例结合社会心理学知识,让你了解自己,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是什么让我们把我们的生活搞的一团糟,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真正的将社会心理学思维融合自身知识体系,慢慢的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心理学专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们需要知道,我是谁?
“自我概念”旨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一整套的看法和信念。人们用这一套看法和信念来加工跟自己有关的社会信息和自身信息。
而自我概念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实际自我,第二种是理想自我,第三种是应该自我。心理学家认为,当实际自我,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之间出现差距时,人们会做出改变的动力,调整到自己满意的样子。
书中详细针对这三种自我进行了分析,如何更好的理解自我,有利于我们找到继续努力的方向。
2)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
人们在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在进行心理学家所说的“归因”,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推论和解释的过程。那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归因呢?
有两种情况,我们会发出疑问,第一是这些事情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第二是这些事情让你感到不爽。上面我们提到关于女性歧视问题,我认为属于第二种。那我们为什么想要知道行为背后的原因呢?
书中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认为,人们之所以想知道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人有两个很强烈的动机需要被满足:第一是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第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比如现在有些年轻人很愤青,动不动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看到的真实世界和自己理解的世界不一致,是导致他们的心理上出现一定层度问题的原因。
3)改变态度,改变生活
人们经常会说:态度决定行为,态度决定一切!但态度真的能够决定行为吗?书中作者提出,态度是否能决定行为取决一个重要因素:态度所决定的是经过深思熟虑、有计划的行为,还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行为。
艾奇森认为个体的行为意图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指向行为态度,就是个体对将要执行的行为的看法和感受,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也就是”想不想做“。
第二主观规范,那些对个人而言非常重要的人(如父母),他们会如何看待这个行为。也就是”该不该做“。
第三知觉行为控制感,在做出某个行为前,感受自己对行为的控制的程度,这个行为对个人而言难不难。也就是”能不能做“。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认为某个行为是自己想做的,应该做的且能够做到的,那么,他做出这个行为的意愿就会非常强烈,做出这个行为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所以,态度并不能完全决定行为,他是决定行为的因素之一。比如现在所谓的”剩女“想结婚(对结婚的态度没有问题),他们的父母和朋友也期望她们结婚(主观规范也满足),但问题往往是这些优秀的女性难以找到与她们匹配的伴侣(缺少知觉行为控制感)。
4)看不见的“有色眼镜”,偏见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傲慢和偏见》长篇小说的作者,书中的阐述了两位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主人公,最终放下傲慢和偏见,有情人终成眷属 。
那是哪些因素造成偏见或歧视呢?其实这是我们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归因,我们对一些人或事件归因可能是错误归因,将原来没有联系的东西,却被认为是有关系的一种倾向,从而导致我们对人或事件产生错觉。
那么,如何正确归因?是我们擦亮眼睛,看清世界的一扇窗户。
书中告诉我们,导致偏见的原因有三类,第一类是社会根源,包括社会的不平等、宗教因素或者社会制度;第二类是动机根源,包括挫折或竞争,以及群体的身份认同;第三类是认知根源,包括类别化和独特性。后面两类属于心理学层面的根源。
1、替罪羊
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受挫时,可能会产生偏见甚至进行攻击。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抑制自己对他人的负面态度,但是一旦被激怒或受到挫折,我们就可能会直接表现自己对他们的偏见。一些地缘冲突,也可能源于某些群体的愤怒被激发或者他们感到挫败,进而引发了群体之间的偏见甚至是攻击。
2、群体认同:非我族者,其心必异
对某个群体的认可可能会导致我们偏好自己的群体,同时讨厌或贬低群体外的成员。缺乏自我认同的人更有可能会通过认同某个群体来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
比如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喜欢拉帮结派成为小群体,并对群体外的人表现出偏见甚至是欺凌行为。他们刚好处在自我认同比较迷茫的时期,所以会在群体中寻求认同,为了表示对群体的忠诚,做出敌视群体外成员的行为来强化群体认同感。
3、类别化: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人们倾向于对人进行归类,而一旦把人进行归类之后,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都是同样的人。月亮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圆“。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屠狗辈都是仗义的,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负心人。
4、独特性:突出的人和生动的事
独特的人或极端的事件,这些人或事件会吸引注意力并扭曲判断。比如新闻报道了一起情况比较极端的案件,如果新闻中的施虐者是一位明星,相比一个普通人,人们更容易认为明星有奇怪的嗜好。
在这四个根源中替罪羊与群体认同是动机根源,类别化和独特性是认知根源。无论是哪种根源,我们最重要的是理解这些人或事件,它的归因是在哪里?了解其归因的源头,我们就不会再轻易受大众的蛊惑,拥有自我判断的能力。
那是否有办法让我们消除偏见呢?
《什么心理》的书中举了一个案例,”罗伯斯山洞夏令营实验“。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实验的最终结果是,在竞争阶段,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很少和自己团体外的人成为好朋友,但在合作阶段,两组孩子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比例明显上升。这项经典的研究显示了冲突和竞争并不能消除我们的偏见,反而通过增加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以及合作才有可能减少偏见。
《什么心理》这本书还提到一个方法:宽恕
当我们遇到挫折或愤怒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偏见或攻击。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我们会延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的状态。
那想进行宽恕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是体验伤害,理解自己受伤的事实。这个阶段重要在认识、体会和接纳自己在受伤害后可以出现愤怒、羞愧和对事件的过度关注等消极反应。
然后是决定宽恕,意识到自己之前应对冒犯的策略可能是没有用的,进而考虑是否把宽恕作为一种新的选择,进而做出宽恕的承诺。
第三是实施宽恕,受害者会从新的角度看待冒犯者,开始换位体会对方的困惑和压力,产生共情。
最后是深化宽恕,思考磨难和给予宽恕对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开始对冒犯事件赋予新的积极的意义。
所以,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来自于我们心理的变化,如何突破自己,对社会,对人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浅显易懂的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何为情所困以及社会上那些令我们难以理解的现象。你会发现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也越来越想知道,这个社会和身边的人,每天都在想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多一点对心理学方面的了解,让我们对人生的领悟更加的通透。您说是吗?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