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报告》是一本由王宝玉著作,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29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一):留学必备实用读本
留学生已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中很有代表性的群体,作者作为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对美国形成的认识是怎样的,与此同时,对祖国形成的不断加深的认识又是怎样的?这些认识究竟会对留学生活形成怎样的影响?
作者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观察、认识、对比和分析,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有助于降低和避免文化差异(不仅涉及美国本国学生,也涉及其他国家留学生)导致的沟通不畅(可以说是留学生活中的头等难题),有助于留学生顺利地在不同环境、不同语境中展开学习和生活。
留学生面临学业(人生)抉择时,根本上是文化的角力。心归同于何方文化,才能把根扎于何处。而不仅仅是哪里更适合生存、条件更好等这些外在因素决定的。
作者对中美文化的观察和体验是多层面的。学习固然是“本职”,但社会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在面临学业困惑时,也经历了近乎悬梁刺股、醍醐灌顶、坐过山车式的酸爽,并最终做出了石破天惊的选择(作者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和付诸行动的决心与步步落实,很值得一读)。学业之外,作者努力做好助教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与众多不同的同学交流探讨,积极地参与当地人士的社交活动(还有合法的民众政治活动),游历了美国的多座城市。加之作者极富学术涵养,学识渊博,善于思辨,又不失天真热情,因而他对中美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是生动的,也是严谨的,是真实的,也是深刻的。
这本书对留学生和准备去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一本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的留学必备实用读本。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二):理应得到的补偿
——《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六
一般来说,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军队没有接触的机会。而《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却碰巧对美国军队里士兵的受训的残酷情况有所一些了解,且与之前作者看到一位老兵下葬时得到的礼遇有天壤之别,也与美国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判若两个世界,读来多少有些不解,也可能是没到过兵的读者来才会有这样不适的感觉。
作者先是在一个美国老兵的葬礼上,看到了美国社会对军人的礼遇。作者认识这位老兵时并不知道他曾是一位军人,而是只是学校附近那些帮助新来留学生适应美国生活那些老人之一,作者曾受邀去这位Canon老先生和夫人家里过过圣诞节。作者在得知这位退伍老兵去世的消息后,出于礼尚往来的礼貌考虑,去参加了一位美国老兵的葬礼。也是在那个才知道,美国有专为安葬美国军人的国家公墓,凡是当过兵的人都可以在这样的公墓下葬。逝者都可以在这里最后一次享受作为军人的待遇。作者这样记述了这位老兵下葬时的情形:“我们来到El Paso(德克萨斯州的埃尔帕索市)的国家公墓,这里是专门用于军人下葬的陵园。这个墓地地处深山之中,环境宜人。Canon夫人就把我带到Canon先生的遗体面前。我是在那个时候才意识到Canon先生会按照军队的礼仪下葬。因为Canon先生的遗体穿着海军军服,遮着他身体下半部分的棺材盖板上覆盖着美国国旗。在棺材的前面摆放的是一张Canon先生年轻时身着白色海军服的照片。在牧师祷告之后,一个由六个老兵组成的仪仗队鸣枪向逝者致敬,然后由两位身着海军服的军人很有仪式感地将国旗从棺材上取下,并认认真真地折叠成三角状,最后由一位军士半跪在Canon夫人面前,说一些话之后将国旗交给Canon夫人。”从这葬礼的场面看,军人在美国是受到相当尊重的。而后作者在一个现役美国军人口中得知的军营生活,士兵确是得不到一点最起码被尊重,简直是被虐待得不如监狱里的罪犯。如不是这位前中国留学生亲口所言,作者和没当过兵的读者都不太容易相信的。
这位现役美国大兵曾和作者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后来是为了更快地获得留在美国稳定的生活,他选择比读书更快捷的方式——通过从军取得绿卡。他说:“还没有到新兵营,‘折磨’就已经开始。接送他们的大巴没有空调,四个小时的车程让车上所有的人都汗流浃背,车上又不提供饮水。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迎接他们的是教官很不友善的目光。从晚上10点多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四点,没有一个人睡觉,他们完成所有的入住手续。次日他们的早餐只是一份配套的食品,要求他们必须在10分钟内吃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他说:“教官就是军营里的皇帝,这是训练开始后他最明显的感觉。新兵都是Private,就是最低的三等兵。教官一般都比他们大五级甚至六级,他们的命令是绝对要执行的。训练的目的似乎就是要让新兵明白‘绝对’是什么意思。绝对就是指不讲道理。当教官问你:“你为什么这么丑?”如果你不回答,他会说:‘这是一个问题,士兵,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你回答说:‘不知道。’他会说:‘回答错误,去做一百个俯卧撑’”。
有一个来自纽约大城市的士兵,在一次早晨点名的时候顶撞教官。过程简单得可笑,教官只是“例行”地没有来由的训斥他,还
的被给掀了,这个士兵说了一句:“请不要碰我的东西。”教官一听,就把他整个床也而给掀了。直到最后这个士兵也没有退缩,这个士兵由此变成整个连队最倒霉的士兵。所有教官,包括其他连队的教官都知道他顶撞上司,只要见到他就把他叫出来说:“你就是那个谁谁啊,你觉得你挺厉害是吧?我看你跑得太慢,再跑10圈”。在这个新兵训练营里,没有谁可以通过成绩和性格立足,唯一生存下去的方式就是服从。更糟糕的是教官惩罚士兵的方法是搞“连坐”,一个人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使整个连队都被罚做俯卧撑或者跑圈。本来再过10分钟就可以洗澡休息,就因为一个愚蠢的问题,整个连队又会被罚在操场上跑圈一个小时。作者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考虑,猜想这样的训练环境可能会有人有自杀的倾向。这位大兵证实了这一点,说一旦发现谁有自杀倾向(不吃饭、不睡觉都会被归为自杀倾向),立刻会被列入到“suicide watch”(自杀监护):会有专人被派来监视的你的一举一动,就连洗澡和上厕所都会有人陪同,直到你最后受不了这种被监视的生活“举手投降”。美国以前有过士兵自杀的案例,因为美国军队有自己的司法系统,很多案例都被掩盖掉,被社会揭发出来的也只作为心理咨询的案例,并没有真正触及美国军队训练的体制。
书中这样的记述,对不了解军营生活的读者来说确实太残酷了;而对搞军事的人来说,这样的训练是保持部队战斗所必须的。这样问题就比较明白了,因为国家必须有一只有战斗力的军队,那就必须有一些人去当兵吃苦。作为补偿吧,当兵的会得到社会上的尊重和荣誉,下葬都很风光,军官会得到很高的薪酬。外国人可藉此加入美籍,也是一种补偿吧,所以竟有一些外籍的留学生放弃学业而去入伍……没有更多可说的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书中这样的记述,也是反映了美国社会多样性的一面,这是一般去美国旅游的游客看不到的。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三):有无信仰大不同
在《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作者对于美国人的宗教信仰生活记述真不少,汇集起来至少也有两、三万字的篇幅。从分散在各封信中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有目的地要研究美国人的基督教信仰问题,而是基督教在美国是几乎是无处不在,想回避都回避不开的。“光是在网上的通讯录上,在Las Cruces(本市)当地居然就有124个教堂(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接触稍微深入一点的美国人,也基本都是信教的。当然,作者作为社会心理学博士,对美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问题也不可能刻意回避,而必然会以学术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活动,因而书中相关的篇什都是夹叙夹议,读来生动有味。在作者的相关记述中,读者会逐渐清晰地看到几位宗教老人的身影。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虽然都是七八十岁高龄了,但他们都自己照料生活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说他们是宗教老人,因为他们不但自己虔诚地信仰上帝,而且都努力地向远来的异国学生传播福音。不过他们并不是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说教,而是从熟悉和适应当地生活方面帮助留学生。有一对Petro老夫妇,先是开车载作者熟悉城市街道和各处景点,再就是帮助作者纠正英语中不正确的口音,找几个留学过到家里吃饭是经常的事儿,而且从来绝口不提信教的事情。作者说“这么多次的接触,他们从来就没有做出任何希望我信仰基督教的表态,更没有对我进行‘布道’,只是在谈到他的经历时流露出自己的信仰。有一次我问Petro先生,为什么年轻时热心于游历东亚各国做各种帮助当地人了解美国文化的善事。他只是有点像所问非所答地回答说:‘在信仰基督教以前,我只想着自己。’没有再多解释什么。”作者和这两位老人一直保持着来往,即便作者表白地解释过自己的科学主义信仰后,也没有影响到两位老人待他的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有机会观察到基督教的各种集体或个体的宗教活动。最常见的是周日的在教堂做礼拜。教堂礼拜日的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宗教仪式,其本身是有“神圣”性的,程序是常赞美诗、讲经、再唱、圣餐和祈祷;更严肃一些的仪式的是为新入教的人实施洗礼,作者在洗礼仪式上看到Petro老先生是施洗人,才知道老先生在教会中的地位。作者请教洗礼的意义时,“Petro先生说出生是人生理上的诞生,洗礼就是精神上的诞生。按照他们教会的说法,洗礼并不能洗去一个人的原罪,但是这意味着受洗人从此追随耶稣基督,走上永生的道路,无论肉体的存在与否”; Petro夫人听作者说没看过宗教实施的婚礼后,就邀请他去参加了一次婚礼。作者在记述婚礼的场景后,谈了一点感受,说“从神父的宣讲、父亲的嘱托以及耳熟能详的婚姻誓言当中,我感受到的是人们对绝对和纯粹的一种神经质般的追求。”当然作者是不会说出声的;在另一对老夫妇家,作者看到了基督教徒的家庭活动。先是作者受邀去老夫妇家里过圣诞节,带简单的礼物前往,一起布置室外的灯饰,在祈祷之后用餐,和中国人的过年差不多了的;最凄婉的是后来这家的老先生去世,作者其参加了宗教色彩的告别和下葬仪式。仪式包括牧师宣读讣告和在Canon夫人家里的午餐两项内容。午餐虽然是为Canon先生的葬礼举办的聚会,大家更多的是在与多年未见的亲朋互相沟通,人们几乎没有一丝一毫悲伤的气氛。这是因为基督徒和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不同。“作为虔诚的基督徒,Canon先生生前追求的是永生,死亡这一刻就是他永生的开始。”所以大家只是在现世的分别是暂时的,将来还会在天堂相见的,所以不必怎样悲痛。作者在记述这些宗教活动时,都有自己非宗教的思考和议论,其观点读者不一定都能理解和赞同。但这不妨碍对基督教在美国社会作为主流文化的存在,可以说美国社会是一种基督教文明,美国人大都是基督教徒,美国政治生活也从属于圣经,这是美国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的巨大不同,而我们在认识两国的矛盾时往往忽视了两国人民信仰的不同。至少我能想到两点吧:他们是有神论者,认为死后还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的去向有天堂和地狱之分,人不能无所敬畏的;而我们认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因为不存在鬼和神,也不必担心死后的事情;他们认为的契约和法,都是人和上帝的约定,因而是签订的必须执行;而我们认为所有条文都是任何人之间的事情,双方都是平等的,可以与时俱进的……对人的生死的看法都不一样,价值观自然都不一样,很难想象在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会轻易相同。这样一想,反倒多了一份平和和轻松。信仰大不同
在《留学美国报告》一书中,作者对于美国人的宗教信仰生活记述真不少,汇集起来至少也有两、三万字的篇幅。从分散在各封信中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有目的地要研究美国人的基督教信仰问题,而是基督教在美国是几乎是无处不在,想回避都回避不开的。“光是在网上的通讯录上,在Las Cruces(本市)当地居然就有124个教堂(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接触稍微深入一点的美国人,也基本都是信教的。当然,作者作为社会心理学博士,对美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问题也不可能刻意回避,而必然会以学术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活动,因而书中相关的篇什都是夹叙夹议,读来生动有味。
在作者的相关记述中,读者会逐渐清晰地看到几位宗教老人的身影。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虽然都是七八十岁高龄了,但他们都自己照料生活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说他们是宗教老人,因为他们不但自己虔诚地信仰上帝,而且都努力地向远来的异国学生传播福音。不过他们并不是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说教,而是从熟悉和适应当地生活方面帮助留学生。有一对Petro老夫妇,先是开车载作者熟悉城市街道和各处景点,再就是帮助作者纠正英语中不正确的口音,找几个留学过到家里吃饭是经常的事儿,而且从来绝口不提信教的事情。作者说“这么多次的接触,他们从来就没有做出任何希望我信仰基督教的表态,更没有对我进行‘布道’,只是在谈到他的经历时流露出自己的信仰。有一次我问Petro先生,为什么年轻时热心于游历东亚各国做各种帮助当地人了解美国文化的善事。他只是有点像所问非所答地回答说:‘在信仰基督教以前,我只想着自己。’没有再多解释什么。”作者和这两位老人一直保持着来往,即便作者表白地解释过自己的科学主义信仰后,也没有影响到两位老人待他的热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有机会观察到基督教的各种集体或个体的宗教活动。最常见的是周日的在教堂做礼拜。教堂礼拜日的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宗教仪式,其本身是有“神圣”性的,程序是常赞美诗、讲经、再唱、圣餐和祈祷;更严肃一些的仪式的是为新入教的人实施洗礼,作者在洗礼仪式上看到Petro老先生是施洗人,才知道老先生在教会中的地位。作者请教洗礼的意义时,“Petro先生说出生是人生理上的诞生,洗礼就是精神上的诞生。按照他们教会的说法,洗礼并不能洗去一个人的原罪,但是这意味着受洗人从此追随耶稣基督,走上永生的道路,无论肉体的存在与否”; Petro夫人听作者说没看过宗教实施的婚礼后,就邀请他去参加了一次婚礼。作者在记述婚礼的场景后,谈了一点感受,说“从神父的宣讲、父亲的嘱托以及耳熟能详的婚姻誓言当中,我感受到的是人们对绝对和纯粹的一种神经质般的追求。”当然作者是不会说出声的;在另一对老夫妇家,作者看到了基督教徒的家庭活动。先是作者受邀去老夫妇家里过圣诞节,带简单的礼物前往,一起布置室外的灯饰,在祈祷之后用餐,和中国人的过年差不多了的;最凄婉的是后来这家的老先生去世,作者其参加了宗教色彩的告别和下葬仪式。仪式包括牧师宣读讣告和在Canon夫人家里的午餐两项内容。午餐虽然是为Canon先生的葬礼举办的聚会,大家更多的是在与多年未见的亲朋互相沟通,人们几乎没有一丝一毫悲伤的气氛。这是因为基督徒和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不同。“作为虔诚的基督徒,Canon先生生前追求的是永生,死亡这一刻就是他永生的开始。”所以大家只是在现世的分别是暂时的,将来还会在天堂相见的,所以不必怎样悲痛。
作者在记述这些宗教活动时,都有自己非宗教的思考和议论,其观点读者不一定都能理解和赞同。但这不妨碍对基督教在美国社会作为主流文化的存在,可以说美国社会是一种基督教文明,美国人大都是基督教徒,美国政治生活也从属于圣经,这是美国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的巨大不同,而我们在认识两国的矛盾时往往忽视了两国人民信仰的不同。至少我能想到两点吧:他们是有神论者,认为死后还有灵魂存在的,人死后的去向有天堂和地狱之分,人不能无所敬畏的;而我们认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因为不存在鬼和神,也不必担心死后的事情;他们认为的契约和法,都是人和上帝的约定,因而是签订的必须执行;而我们认为所有条文都是任何人之间的事情,双方都是平等的,可以与时俱进的……对人的生死的看法都不一样,价值观自然都不一样,很难想象在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会轻易相同。这样一想,反倒多了一份平和和轻松。
《留学美国报告》读后感(四):每个人都很自信--《留学美国报告》书评之四
自信,当然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心态。但如果说某个人很自信或者特别自信,听来可能就感觉是有点贬义了。如果周围都是很自信或是别自信的人呢,细想一下会感觉不太舒服的。儿《留学美国报告》的作者到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就发现,周围是美国人都是很自信甚至是特别自信的。“就算当我跟别人探讨自己的理想、自己对社会和个人的一些深刻理解的时候,美国人的反应只会是:“有意思”、“你很有想法”或“我是这么想的…”等等。……每一个人都不会在别人面前以真诚的态度表现出自己的不足,更不会表现出对别人的敬佩、仰慕、羡慕、嫉妒等这种对自尊有所伤害的情感。”这显然与中国人总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谦虚习惯大不相同。书中不乏这类情况的记载,读来也只能说是感受到两国人际关系文化的不同,还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评价。作者感觉美国人都很自信,主要还是来自在校园里的感受。作为社会科学的同学们,日常的接触中免不了表示都某个问题或现象的观点。而美国同学似乎对深化对某个问题的交流并无兴趣,而重点是强调自己与别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不仅是谈论美国的问题时是这样,就是谈论他们并不熟悉的中国问题时也是如此。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一次是与一位将近40岁的博士讨论中国计划生育的问题。最有趣的是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这位博士在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谁提出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就将计划生育的错误归咎于毛泽东。即便我告诉他其实毛泽东是鼓励生育的,而且就是因此才会有后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他表示将信将疑,仍不停地向我推销他的“政府阴谋论”——政府是通过计划生育来限制农民的力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当我再次向他澄清中国的现状是城市人受计划生育影响更大,农村人反而影响相对较小的时候(城市人只生一个,甚至不生育),他还是将信将疑。总之,在这里说服一个人依然不是靠气场能解决的问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圆其说的理论,不管是从哪里来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理解深信不疑。我还记得这个40多岁的美国博士还对我说:‘你真应该了解一下你们自己的历史’。”我当时真是完全无语。”作者在此并没有做更多地评论,但作为读者可能会对这个美国人的盲目自信而气愤。但我们的气愤只能是无的放矢,人家美国人都是那个样,我们的气愤来自我们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标准,人家对我们的气愤会是置之不理。还是那句话,知道这也是两国文化差异的表现差异就行了。美国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作者想到的一点是,毕竟看似不同的观点,实质还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但这并没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和行动。作者看到“他们要么是忙着自己的工作,要么是忙着享受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这也可以被看作美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发达的一个原因。在学校里看到的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要么是用自己的钱上大学,每天的任务之一都是如何省钱;毕业的压力如此巨大,每个人都不可能像在中国校园里那样放松自己;每次下课和放假之后,他们的娱乐的方式又是如此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有party,各种活动到处是),每多花一分钱的消费效果都是如此的明显,大家都在利用自己的资源去享受娱乐的时光。”作为读者的我来概括的话,就是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观点在忙碌着,无论学习还是享乐。这确实与我们习惯的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大不相同。对此要做一点评价的话,也难一概而论。不同的想法指导下的行为,自然行为结果不同,所以美国人一定是有人成功有人一事无成。但从另一方面想,非自然科学的观点很难有孰是孰非的权威认定,因而也难以有人人信服后的统一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谁实践成功了,谁的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就得到了确定。这样看来,美国人的这样自信还是不错的,因为那么多的美国人的那么多观点都在实践,涌现一些正确观点和行动还是有很大可能的。马斯克的成功应算是一个例子,他不是谁告诉他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而是就按他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行动,于是就有了火箭回收和发射星链卫星。其实在这个领域,也用不着有太多的人成功,多数人不成功也无所谓的。我这样读着想着,竟有点羡慕那些 成功的美国人了。因为他们那样简单的自信,不太在意别人的观点,会使自己人生的过程很轻松的,总是如履薄冰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生过得都很轻松。而他们全体的轻松自信,有必然有人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大家都可以跟着享受那些少数人的成功的成果了。我这也就是意识流地想一想,美国人的做法和习惯,在不同文化的国家无法也不适用,我还是知道一下这差异就行了。这本《留学美国报告》,对读者可能就能起到这个作用。人都很自信
自信,当然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心态。但如果说某个人很自信或者特别自信,听来可能就感觉是有点贬义了。如果周围都是很自信或是别自信的人呢,细想一下会感觉不太舒服的。儿《留学美国报告》的作者到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就发现,周围是美国人都是很自信甚至是特别自信的。“就算当我跟别人探讨自己的理想、自己对社会和个人的一些深刻理解的时候,美国人的反应只会是:“有意思”、“你很有想法”或“我是这么想的…”等等。……每一个人都不会在别人面前以真诚的态度表现出自己的不足,更不会表现出对别人的敬佩、仰慕、羡慕、嫉妒等这种对自尊有所伤害的情感。”这显然与中国人总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谦虚习惯大不相同。书中不乏这类情况的记载,读来也只能说是感受到两国人际关系文化的不同,还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评价。
作者感觉美国人都很自信,主要还是来自在校园里的感受。作为社会科学的同学们,日常的接触中免不了表示都某个问题或现象的观点。而美国同学似乎对深化对某个问题的交流并无兴趣,而重点是强调自己与别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不仅是谈论美国的问题时是这样,就是谈论他们并不熟悉的中国问题时也是如此。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一次是与一位将近40岁的博士讨论中国计划生育的问题。最有趣的是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这位博士在没有搞清楚到底是谁提出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就将计划生育的错误归咎于毛泽东。即便我告诉他其实毛泽东是鼓励生育的,而且就是因此才会有后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他表示将信将疑,仍不停地向我推销他的“政府阴谋论”——政府是通过计划生育来限制农民的力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当我再次向他澄清中国的现状是城市人受计划生育影响更大,农村人反而影响相对较小的时候(城市人只生一个,甚至不生育),他还是将信将疑。总之,在这里说服一个人依然不是靠气场能解决的问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圆其说的理论,不管是从哪里来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理解深信不疑。我还记得这个40多岁的美国博士还对我说:‘你真应该了解一下你们自己的历史’。”我当时真是完全无语。”作者在此并没有做更多地评论,但作为读者可能会对这个美国人的盲目自信而气愤。但我们的气愤只能是无的放矢,人家美国人都是那个样,我们的气愤来自我们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标准,人家对我们的气愤会是置之不理。还是那句话,知道这也是两国文化差异的表现差异就行了。
美 国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作者想到的一点是,毕竟看似不同的观点,实质还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但这并没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和行动。作者看到“他们要么是忙着自己的工作,要么是忙着享受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这也可以被看作美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发达的一个原因。在学校里看到的每个 人都在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要么是用自己的钱上大学,每天的任务之一都是如何省钱;毕业的压力如此巨大,每个人都不可能像在中国校园里那样放松自己;每次下课和放假之后,他们的娱乐的方式又是如此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有party,各种活动到处是),每多花一分钱的消费效果都是如此的明显,大家都在利用自己的资源去享受娱乐的时光。”作为读者的我来概括的话,就是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观点在忙碌着,无论学习还是享乐。这确实与我们习惯的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大不相同。对此要做一点评价的话,也难一概而论。不同的想法指导下的行为,自然行为结果不同,所以美国人一定是有人成功有人一事无成。但从另一方面想,非自然科学的观点很难有孰是孰非的权威认定,因而也难以有人人信服后的统一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谁实践成功了,谁的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就得到了确定。这样看来,美国人的这样自信还是不错的,因为那么多的美国人的那么多观点都在实践,涌现一些正确观点和行动还是有很大可能的。马斯克的成功应算是一个例子,他不是谁告诉他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而是就按他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去行动,于是就有了火箭回收和发射星链卫星。其实在这个领域,也用不着有太多的人成功,多数人不成功也无所谓的。
我这样读着想着,竟有点羡慕那些 成功的美国人了。因为他们那样简单的自信,不太在意别人的观点,会使自己人生的过程很轻松的,总是如履薄冰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生过得都很轻松。而他们全体的轻松自信,有必然有人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大家都可以跟着享受那些少数人的成功的成果了。我这也就是意识流地想一想,美国人的做法和习惯,在不同文化的国家无法也不适用,我还是知道一下这差异就行了。这本《留学美国报告》,对读者可能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