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企业家里最懂电影的人,中国电影界里最懂商业的人;他是中国电影商人里最爱作画、收藏画的人,也是为了拯救公司,不惜卖画、卖豪宅的人。曾经的龙头企业华谊兄弟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王中军和他的华谊兄弟,该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连续亏损两年的华谊兄弟正面临着退市风险。
不久前,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将其持有的香港中半山富汇豪庭2座高层A、B室相连的房子,以2.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亿元)出售。
这是他继卖画救公司后,又完成了卖房的“壮举”。
去年8月,王中军卖掉自己精心收藏的字画时,留下了一句豪言壮语: “为了公司的安全性,我什么都可以卖掉,这个没有什么丢人的。”
从杂牌公司到电影龙头,王中军始终游刃有余地在电影与商业之间无缝对接。就像华谊投资人汪潮涌对王中军的评价:“他是中国企业家里最懂电影的人,中国电影界里最懂商业的人。”
然而,阳光的背后究竟折叠起多少暗斑?个中艰辛恐怕永远只是树下的一摊阴影,令人视而不见。
爱画的商人
比起电影公司老板的标签,王中军更爱说自己是一名画家。
他爱作画,也爱收藏。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因为我房间里有这样的干枯茉莉,我觉得挺有绘画感,就画了。不会需要特意去找这种题材,梵高就是这样的。”
他对艺术的崇拜锁定在上个世纪印象派的画家里面:
“我去巴黎,几乎没有一次不去奥赛美术馆的,最大的原因是那有梵高、莫奈和高更,我是学美术的人,梵高画的都是特别小的东西,我特别喜欢他画的一双鞋,一个小椅子,他住的小房间画了多少画,一个单人床,完了摆一把小椅子就画得非常美,那种东西特别能打动我。”
王中军自己的画里也处处可见梵高的影子——粗犷弯曲的笔触、饱满冲击的色彩,还有经常出现的天空、树或田野。
2014年11月4日,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以617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逾3.77亿元拍得梵高的一幅静物画《雏菊与罂粟花》。
他的好友兼投资人马云曾亲眼见证了其收藏的百幅名画,叹为观止。
赚钱养着自己的梦想是大多数人的梦寐以求。而王中军能够做到,背后是20多年在电影圈的摸爬滚打。
1976年,王中军初中还没有毕业,不满16岁时便应征入伍。他本想走父亲的老路,建功立业,结果在军队一待就是四年。
经常在大半夜站岗、一坐火车坐上十几个小时、连续四十八小时不睡觉……王中军的这段军旅生涯完全吃苦的主色调填满。
但在他看来,一句“我不知道到底有多苦”,就将往日辛酸一带而过。如今想来,在军队中的历练培养了他坚韧、乐观的个性。
后来,王中军复员回到北京,在父亲帮助下谋到一个物资部保卫处的工作,在保卫处其实和看大门的性质是一样的。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对于野心勃勃的王中军来说,怎么可能满足?他很快便辞职了。
这段时间,他干过体制内出版社的美术编辑,还做过广告经理,但总觉得这些工作不满意,后来干脆在29岁那年选择了赴美留学。
1994年,在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王中军怀揣在美国赚到的10万美元,回国开始在市场经济初开的混沌漩涡中试水创业。
华谊当时的经营很艰难,刚开始做的是一本小杂志,刊登一些广告,然后直邮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在此期间,经商遭遇挫折的弟弟王中磊也加入到哥哥麾下,共同经营华谊广告公司。
关于那段时光,王中军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我当时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天天打工,就为100块钱而努力奋斗13个小时,再往前推,我当兵的时候一个月只有6块钱,谁会去想到你今后会创造了一个‘电影帝国’。”
华谊起航
1998年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为这个广告公司开启了通往影视行业的辉煌之路。
一天,王中军在路上偶遇出国前的老同事,对方正在做电视剧生意,并给他详细讲述了电视剧行业的利润前景。
很快,王中军投资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这是一部喜剧,由英达导演,蔡明、杨立新等人主演。虽然没有拍戏经验,但王中军利用自己做广告的优势,进行了很好的推广,结果第一部戏居然盈利百分之百,初尝硕果的王中军从此一头扎进了电影圈里。
当时,华谊第一次尝试着投资了三部影片,分别是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以及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
尽管前两部让华谊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充满京味儿、书写普通小人物生活的《没完没了》却大卖——3300万票房在2000年总票房榜中排名第二。
正是《没完没了》,让王中军遇到了帮助他把版图做大的贵人,冯小刚。
紧接着,王中军又和冯小刚合作了《一声叹息》。那是2000年,但华谊兄弟就以导演工作室的机制紧紧拴住了冯小刚。这种合作形式在当时并不多见,足以证明王中军独具慧眼。
《一声叹息》的主演是张国立、徐帆,都是当年影坛的扛把子。电影讲了一个男人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周旋的故事。冯氏喜剧特有的黑色幽默精神已经在这部电影里崭露头角。
冯小刚擅长展现市井文化,他的作品既有娱乐属性,容易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又内含一股聪明劲,四两拨千斤地批判,不是全然的媚俗。
王中军和王中磊恰恰看中冯小刚的这一点。王中磊曾说:“小刚严格说,是华谊电影版块创始人之一,我们成就了小刚,小刚也成就了华谊的电影。”
除了商业和艺术观念上的一拍即合,王中军和冯小刚在气质上也颇为相似。
由于多年在社会打拼,王中军的身上透着一股江湖气,大方且仗义。恰是这种江湖义气也吸引了冯小刚,他成为了华谊真正的兄弟。
王中军的“讲义气”不只是针对冯小刚。在对待员工福利的问题上,他向来慷慨大方。
他曾拿出了公司20%的股份送给核心团队:持股者名单中,既有知名导演、制片人、当红演员,也有秘书和司机。
“华谊兄弟”在中国电影产业里也开创了许多先例,建立了最早的电影导演工作室,最早开始做经纪业务、签艺人……
恰因王中军这种敢于尝试、不拘小节的个性,最终才会缔造出一个如此庞大的“华谊帝国”。
绝地求生
去年八月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王中军“自爆”前年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拍卖品中有一半是自己的画,但“卖画过冬”不丢人。
如今,王中军又疑似为华谊兄弟周转资金出售了豪宅。时隔十年出售的这所豪宅,净赚88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8000万元),涨幅约66%。
疫情冲击下的影视寒冬竟将龙头企业的大佬逼至如此境地。
2009年,华谊兄弟成为创业板影视第一股。上市首日,华谊股价上涨超147%,领跑娱乐板块二十余家企业。
而后,王中军对公司的核心管理层表达,华谊不应当只做电影,应该效仿好莱坞几大娱乐巨头的发展路径。
在“去电影化”的思路下,华谊将其传统的影视+艺人经纪业务模式分为三大板块: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
不过,这次转型不太成功,正如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所说:“企业家应当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盲目扩张到其他领域具有冒险性。”
在华谊兄弟奉行“去电影单一化”战略的几年时间里,公司的其他业务没能发展起来,电影观众却日益减少。
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
当年,中国电影行业全年票房实现2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78%,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占据了国产片票房市场份额58%的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中,光线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9%,博纳为15%,当时刚成立两年的乐视影业也从此前的8%上升到11%。
在2012年和2013年均为冠军的华谊兄弟却意外跌出三甲,位列第四,其电影票房收入仅占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7%。
这一年,华谊兄弟在电影发行领域的份额则下跌至第八位,市场份额仅剩2%。
2016年,华谊兄弟出现了首亏,同时代表公司主营业务收支状况的扣非净利润呈负数,为“-4018.28万元”,这是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八年以来首次出现。
从那之后,华谊的状况一再滑坡。
2019年底,在一份内部信中,华谊兄弟执行总裁王中磊坦言2019年是创业25年来最艰难的一年。
2019年,华谊兄弟巨亏39.6亿元,同比减少262.32%;实现营收21.86亿元,同比减少43.81%。
2020年必将是他们输不起的一仗,又遭遇了疫情。2020年一季度,华谊兄弟又持续亏损1.43亿元。
为了补上这些亏空,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动作频繁。
先是在2019年7月,华谊兄弟靠抵押电影设备换取了4000万人民币;
去年8月,王中军坦言自己在卖画换取资金以解决公司流动性的问题;
去年9月,华谊兄弟及全资子公司华谊国际投资以5500万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转让了其持有的GDC公司全部股份,所得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去年12月31日,华谊兄弟出让“卖座网”4%股份给卖座网CEO陈应魁,转让价为904万元。
这两年华谊似乎一直在用“拆东墙补西墙”方式自救,不过亏损就像无底洞一般,欲壑难填。
若华谊在2020年未能盈利,公司将迎来三连亏,将面临退市风险。
过去的行业翘楚究竟该如何走出惨淡经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