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信使》是一部由俞钟执导,邱林 / 尔玛依娜 主演的一部中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巴拉信使》影评(一):又是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和《那山那人那狗》相似,都是邮递员的故事。
风景优美,原汁原味,表演真挚感人,少数民族风情突出。是一部真诚的艺术电影。也和其他优秀艺术电影一样的结局,叫好不叫座。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现状。大家都去看大片了,谁关注这些艺术片呢?
《香巴拉信使》影评(二):人性的本意
都好的中国电影,应该大力宣传的,
人人心中都有个香巴拉,但我现在却不敢去到那个地方,
害怕,破坏了梦中的香巴拉,破坏这三个美好的汉字。
关于一份职业,一份真诚,孤独的马路邮差,
坚持着在路上,每一封信,也是每一个希望,
不放弃任何一个,带个相亲们满满的信息,满满的爱,小中学的孩子们都可以开始看的美好的事物,真的,在这里看到了所有的美好,
美丽的香巴拉,各种风采,感动的瞬间,记住闪电与金龙的美好,
马儿的情节,美好的音乐,一切却的美好
《香巴拉信使》影评(三):自然 人 文明
那样一个与外界繁华隔绝的地方的一个信使,传递的不仅仅是信件,更重要的是文明。土里叭叽的主人公,在地方上比乡长还受群众信任,他写保证信,保证女孩上完大学回来还嫁给村里的未婚夫,居然大家都跟吃了定心丸似的放心;自己在悬崖上命悬一线,还死不撒手硬要拉起来的小猪,只是受村民之托买的牲口;外头的政策信息,全都经由他传达给乡长村长村民们;山里头的情感也由他带给各家外头的亲人;
回过头想想,电影里的风景是美,但当时没觉出来。我想是因为那样的自然风景在这样朴素的人类感情面前,变成只是陪衬而已。人在风景面前虽然渺小,却成了画龙时的那对眼睛,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香巴拉信使》影评(四):就这样熏陶灵魂
一个乡村邮递员的故事,这是我喜欢的题材,就算拿出他平时任何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来演,都足以令我感动。但导演显然没有那么偷懒,虽然也是讲述邮递员的一次送信任务,但情节安排得相当紧凑,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路上历尽艰险,有天灾,有人祸,有轻松诙谐,有沉重悲痛。不能不说的一点是沿途的景色太美了,云雾缭绕的雪山,纵跨几个温度带的植被,还有靓丽远胜xp经典桌面的绿地。电影的配乐获得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可以说整部片子的艺术性很高,人物塑造也相当成功,每个人都像在本色演出。这算是一部赞美劳模的电影,虽然我没有足够的觉悟写出“要向劳模学习”的思想汇报,但是他的职业和事迹足以令我信服。一位诗人说,人走得太快,就得歇一歇,等待灵魂跟上。我自知步履蹒跚,但我还是决定沉浸在影片中,让它透过肌肤的纹理,渗入进来,直至最深处。
《香巴拉信使》影评(五):幸福的王大河
影片结束,朋友说,王大河好辛苦啊!
我在想,辛苦不辛苦,可能我们谁也不知道,知道的只有他自己。我想如果我是王大河,我会觉得很幸福,真的,能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看到影片中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的时候,那种幸福快乐的感觉是无法用金钱来换取的!金龙虽然去了,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失去战友的痛苦,但是在影片的最后,他依旧和白马金龙走在香巴拉的大地上,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难道真的不幸福?假如这个社会有千千万万个王大河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自己也是王大河,那么这个世界,将达到完美!不过或许根本没有完美的事情,大千世界,谁都有谁的价值观,我们不能为了一些事情,丢掉自己的价值观,就像我们身边好多人,从这家大型国有企业离开,奔向自己的幸福,当然幸福的味道不一定就是甜的,我想那种味道是各式各样的吧!
《香巴拉信使》影评(六):在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看 《香巴拉信使》
每年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都会放一些国内的主旋律电影.今年的《香巴拉信使》也是这种类型。看了后, 使我回想起最近去云南山里的经历。 那里景色很美, 人很淳朴,生活很简单。 这部电影也给我这个感觉。 每个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演自己熟悉的角色,所以 演的都很真实。 但相比之下, 剧情有点夸张, 把王顺友经历的所有困难放在一次旅途当中。这样描写也太苦了, 还有谁会去那里当邮差呢?
虽然是早晨九点半的放映时间,也不是参赛的电影, 还是有不少人来看。 电影结束后听到不少掌声。制片人, 一位中年妇女, 在电影院外面致谢。 有两个纽约客还追问制片有没有找到北美发行人。
《香巴拉信使》影评(七):一个接地气的, 用八九十年代的朴实无华的描述方式,类似黑白动画的质感,来展示容易被人忽略的小人物的故事~
最开始是从电视的上的电影频道看的,无意间的,就是看到第一个画面出来的时候,会有故事感迎面而来,而且它对的我的意义是很大的,以后如果不知道看什么电影的时候,就打开电影频道,里面推荐的电影还是蛮不错的.
很多年后,当别人问我有什么电影可以看,我脑子里第一个印象还是它~
电影里的主演,身材小小的,走着泥泞的山路,苦中作乐,会对着马说话,会看报纸,还有经过的地方的一些方言的对话,都很深刻。
而且整片过程中,导演还放了些很搞笑的画面,比如被一群孩子追~
过程中,特别是眼看一次次的错过那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心里跟着一起着急~
还好,结局是满意的,而且最后的最后,我认为那个女孩会回来的,结不结婚不知道,但是她一定会回来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知识去传递更多的人,这是我坚定认为的~
《香巴拉信使》影评(八):所有的伟大都来自平凡
我们常说,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我们会追求欧美大片,追求3D、IMAX,追求大制作大手笔。而对类似《香巴拉信使》这样的主旋律影片视而不见。
多年以前,曾经在新闻里,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听到过“王顺友”这个名字,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名字,这个从信封中飘来的名字,这个由千千万万群众口中呼唤出来的名字。也曾在作文里,拿“王顺友”作为例子,说明他的敬业,说明他的坚韧,说明他的美好品格。可也不曾想过,他走过的路有多崎岖,他趟过的河有多急湍,他爬过山有多么险象环生。
在祖国的大西南,四川省,还有那么多地方,不通公路,没有电视电话,与外界的交流和通讯只有靠报纸杂志和信件。联系外界的通道就只有乡邮员手中的信件。乡邮员传递的有国家政策,外界新闻,也有村民的日常用品,发家致富的根本。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食品,消息,在落后的村落里,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弥足珍贵。而给他们送去外界的消息和物品的乡邮员,就显得极其重要。
在影片里,消瘦的老王带着瘦弱带病的交通工具——金龙,日复一日的走在乡间崎岖的道路上。
《香巴拉信使》影评(九):简单的美好
继《千里走单骑》后,演员本色,淳朴毫无造作的表演再次成就了一位小人物,大事迹的电影《香巴拉信使》。根据真人真事塑造的人物和经历,我想都深深地触动着大家的心弦。之前在一些记录片中,我们或许会了解到一些远在偏远,生产交通落后地区,工作在特殊岗位劳动者们的感人,艰辛故事。或是邮递员,或是教师,或是通讯工作者等等。但是在那里或许过多的是记录和讲述,我们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在工作环境恶劣,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保障和落后的生产工具条件下,他们是依靠什么样的信念昂首走下去的。
电影中没有过分地渲染和煽情,我们只是跟随着镜头在一个男人和一匹名叫“金龙”的马的旅途中,一点一点的寻找着感动。相比起那些商业的或者是独立的电影,我认为真正的好的电影,是真正贴近生活的电影,是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律动和美好的电影。无需奢华的场景或是辞藻,无需晦涩的对白或抽离现实的遥远。在当今,我们更多需要的是一些温暖和追忆。我们只是个普通的凡夫俗子,还是让我们更多的去关注那些和我们一样微小却足以给我们带来震撼和慰寄的人和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简单。
《香巴拉信使》影评(十):音乐解人心
我想我原来是不会怎么关注这类电影的,直到偶尔一次看到了“音乐之声”对这部电影的介绍,完全从音乐的角度诠释。
听着动人心弦的音乐,看着纯朴却又美丽的画面,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其实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只是伴着它的介绍,我了解了整个剧情,了解了导演和作曲的心声,以及他们想要告诉我的一切。
哦,你没有看过,你没有听过,如果你不愿意去欣赏它,那你一定是因为没有听过里面的音乐。
我听着作曲缓缓道来他创作的每一段乐曲,诉说他的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所表达的那个心地善良的信使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那么的努力,那么的努力。
高亢的民歌女声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方。。。
曼陀铃告诉我们信使一个人孤单的旅行。。。
欢快的法式波尔卡告诉我们他的生活也有幽默也有快乐。。。
口琴、小提琴交错出他执著的信念。。。
当他踩空将要掉下山崖的死后,作曲自创的乌玛歌,那种天籁般的女声,犹如天使伴随身边,告诉你无论如何,希望总会不会离开。
他心爱的老马“金龙”跌下山坡,摔断了腿,他亲手用刀给它解脱,可是却心碎的无法自己,吉他淡淡的响起,没有过度的煽情,静静地只是让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感受信使此刻的悲伤。
只是他在篝火旁放声痛哭的时候,小提琴才响起,表达那种深深的哀伤。
还有很多很多音乐与画面共同表达的故事。。。
随着情节的展开,音乐层层铺开,我们或喜或悲,虽不是剧烈的情绪波动,正如音乐一直那么悠扬,没有压迫,却有感动。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