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但缺的只有这三种人:亲人、朋友、爱人。
亲人是养育你,陪伴你成长的人。它们为你提供生活,为你指明生活的方向。没有父母亲人,你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
朋友不一定能陪你一辈子,但他们是你人生成长旅途中最重要的驴友,从不拖拉,在点上车,在站下车。
爱人是你一生中陪伴你最久的人。他会陪你感受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最后和你在下辈子做出承诺。
这是生活的常态,但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这种常态,于是做出了反抗。他们的反抗不是与世界为敌,而是独自奋斗,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拒之门外。
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当他们第一次被捕时,他们挣扎着。时间久了,他们随波逐流,连动都懒得动。
你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人,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聚会或者活动缺席的永远是他。他和同学/同事的关系也像做梦一样。他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一堵墙。他想靠近他,但无论如何也靠近不了。在所有人里,他总是被忽视,他的标签似乎是不适合。
他们拒绝与外界交流,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试图缩小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这种人在心理临床测试中非常常见,医学上称为回避型人格障碍(AVD)
01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又称回避型人格,一般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心极度自卑,对自身价值不断怀疑。首先,他们会逃避现实,拒绝人际交往。害怕遇到困难和挫折,遇到挫折的第一反应是退缩,而不是寻找解决办法。
比如情侣吵架,男方选择先哄女生,或者互相生闷气,没人能挽回面子。但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如果遇到争吵,会导致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爱,很没有安全感。害怕对方离开,同时又回避对方,以至于最后矛盾越来越大,无法处理。
这种行为通常始于婴儿期或儿童期。小时候最需要关心和爱的时候,得不到理解和包容,总是被打击,或者缺少父母的陪伴,导致对世界的回避。
但他们属于两个极端,要么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么无条件接受别人的意见。虽然生活中有交流的需要,但大多数人都会和身边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他们内心敏感,在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里,很难和别人深入交流。这就像在你的内心世界安装了一道栅栏。除了你自己,任何人不得入内。
这种人格障碍的人的典型症状就是不愿意炫耀,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当已经形成的坚实的生活环境突然被打破时,人们会感到害怕、焦虑和不安。
从010年到1010年,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编辑的《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一书中,回避型人格障碍被定义为自我感觉不足、社会抑制、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的心理行为模式。
或多或少的人有一些回避型人格障碍,但通常不明显,也不太重视,从而忽略了这种情况。书中的诊断标准具有以下特征:
一旦反对的声音出现在害怕听到批评和否定的声音,极其在意他人的看法,内心过于敏感。,周围,他就会受到伤害和拒绝,从而避免更多的人际交往。
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是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评价,一旦别人评价不好,就会低估自己,从而影响自己的认知。
不愿意与人打交道,拒绝人际交往,很难交到新朋友,除非他能清楚地感觉到有人喜欢他。
心理自
卑,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个人能力不够和内心自卑,所以在新的人际交往圈中会感到十分拘谨。当每个人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时,首先都会衡量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够应付得了这件事情。
他们会因为对自身的认知不足,而产生退缩的想法,常常觉得“我不行”,“我做不了”,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长此以往就会压抑自信心,使人更加自卑。
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非常不愿意冒个人风险,所以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工作时,如果老板把一个稍微难一点的案子交给他,并要求时间限制,亦或是要求当众汇报,就会产生退缩行为。即使是在知道这个案子做好了就有机会晋升的情况下,也不会选择接受这份工作。因为比起晋升更害怕挑战,害怕踏出舒适圈,对于一切冒险的东西都感到害怕。
害怕困难,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存在的冒险。
有的人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弱,因此,受到一些挫折就会带给他们沉重的打击,变得更加消极悲观,以及自卑。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童年时期在受到父母的拒绝和责备时,他们就会认为父母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如果连父母都不喜欢我,那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谁会喜欢我呢?有了这种想法,他们就会产生罪恶感,从而开始回避人际交往,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
或者是在童年处于依赖父母的时期,父母不在身边,导致情感上的缺失。“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童年时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长背景和有爱的家庭环境中,能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对处理任何事物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而童年时期长期处于一个极度压抑和缺爱的环境里,难以长出健全的灵魂,他往后的一生都会用在去努力修补治愈和填充童年的空缺中。
而中国式传统教育,讲究的是打击式的教育方法,比如你明明考了99分,但家长会说“就差一分一百分,你再努力一点会丢这一分吗?”“你看隔壁家的谁谁谁,每次都考100分。”
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分数也很高,但在父母眼中始终是最差的那个。长此以往的打击,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会更加不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和族裔的人群,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在判断回避性人格上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考虑个体文化差异。
03
回避型人格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极度不自信,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企图远离人际交往。对于这种情况,这里有两个建议:
树立自信心,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消除自卑心理。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事在人为,把“我不行”“我不会”变成“我可以”。每当你产生退缩的心理时,不妨拿出一种“豁出去了”的心理,去尝试做一件事情,去看看努力做了和还没有做就放弃的区别。
尝试给自己树立自信心,试着热爱自己,与自己和解。
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他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做事谨慎,善于思考,因此很多人愿意相信他们,乐于与他们相处。
当然,提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让你们保持自卑,而是让你们明白,自卑也有有利的一面,所以不要因为自卑就产生自我否定,而是要正确地认识到这些优点,增强对生活和自身的信心。
在去认识这个世界之前,先试着与自己和解,不要总是钻牛角尖,你可以善待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能多去善待自己呢。
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心态要强大。高晓松曾说过:“生活绝不会因为你胆小怯懦而饶过你。”要明确知道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越是逃避越会容易迷失方向。
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都会有一些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也会对亲密关系和感情产生回避,由此引发对社会交往活动的回避,延伸成社交恐惧症。
所以,不妨先试着多跟他人沟通,多去了解和认识身边的朋友,试着对别人敞开心扉,让别人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世界。
如果一下子接受不了,可以尝试慢慢接触,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结语
蔡康永说过:“我们常常不够爱自己,我们常常需要透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够发现我们有多么地好。我觉得大部分的人在一味爱对方的时候,常常会忽略自己最美好的部分。我们最后是依赖着那个深深爱着我们的人,而让我们相信了自己值得被爱,我们是一个好的人。所以不要轻易拒绝让你感觉到自己有多好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永远爱你,除了你自己。所以希望我们都不被回避型人格所困扰,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后,朋友们如果是有任何的情感问题,心理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我会免费地给大家提供咨询和一些意见,本期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
参考资料: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读懂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