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与恐龙》是一本由[美] 丽莎·兰道尔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元,页数:4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物质与恐龙》精选点评:
终于看完了
第一次知道了彗星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啦 (^▽^)
之前看過劉燁的《Dark matter》,根本講的不是科學。這回掃盲了,暗物質站在光的對立面,既不吸收光也不反射光。光指各種電磁波。暗物質不能通過電磁波觀測進行研究,也不和電磁力產生作用。這意味著人類完全沒辦法“看到”暗物質,不僅肉眼看不到,用其他各種探測器也不行。因為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大多數基於光學。我們只能通過觀測到的一些宇宙現象,間接證明暗物質的存在…再說滅絕,出現過的生物98%都滅絕了,作者懷疑背後隱藏著一套滅絕機制…2b honest沒全懂。但想到宇宙浩瀚,未知事物之多,頓覺自己渺小,微不足道,許多事兒其實都很不重要…
内容很有趣 作者讲解的也很清楚 但是有些地方讲述的有些重复
扎实的科普书。所以我三分之一没看懂……
论文式的科普,随兰道尔探寻宏观微观的极限与关联。推测灭绝恐龙的彗星来源(奥特尔云)与周期性,及暗物质盘对周期性的解释,由此说明宇宙学、粒子物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的内在关联,及地球与宇宙环境的关联,万物一体的概念有自然哲学的意味。
2017.8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相互关联性,才能更好的理解暗物质。 暗物质为何不能叫透明组织(与光不发生任何作用),看不见就叫作“暗”?难道人类的眼睛就是完美的吗?
虽然暗物质理论还只是一个假说,但从科幻电影里知不道的已存在的物理常识,基本都在这本书里了。作者Lisa Randall教授简直是物理界的Jodie Foster,生活大爆炸之类的纯属误导。
科学才是顶级奢侈品啊!
129 7.28-30,感觉像在读论文,不是科普式语言的调调啊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一):难懂但有趣的开创性理论
安利给身边可能存在着的天文迷和恐龙迷们一本书。
很小的时候我是个天文迷和恐龙迷,曾一度想做一个考古学家(文科,初中因不喜欢政治而放弃),古生物学家(高中时发现对物理更感兴趣而放弃),天体物理学家(无奈考不上北大南大中科大),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未想过暗物质与恐龙灭绝会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很难懂,但是非常有趣,结论是开创性的。
作者发在顶刊PRL的论文为Dark Matter as a Trigger for Periodic Comet Impacts。(完全看不懂其中的模型推演_(:_」∠)_)
摘取书中一段综述性的话:
《暗物质与恐龙》描述的是我们周围的大尺度环境(即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科技进步带来的显著效应,以及未来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思考暗物质的本质,可以让我们思考银河系,进而思考太阳系,以及我们关心的彗星。这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恐龙的灭绝,并让我们由衷地为现在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生命的平衡及其茁壮成长感到赞叹,为大自然的精致感到赞叹。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二):短评
新年读到的第一本好书。诙谐幽默的解释了众多前沿概念,尤其是让我明白了原来科学界对于暗物质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不再停留于理论。除了暗物质之外,作者也详细叙述了宇宙大爆炸、暴涨、星际物质的划分、陨石与彗星、生物大灭绝等概念,尤其是作者能将这些看似零碎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六千六百万年前恐龙因何灭绝的理论,着实令人佩服,堪比一本无懈可击的推理小说,这个推演过程也同样向我们展现了宇宙万物之间奇妙的联系,也许人们会发现哪怕是离人们最遥远的理论比如黑洞比如奇点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种万物皆有联系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对科学改变世界的乐观态度和对现在你我所经历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担忧,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啊说实话,当看到作者最终推倒出暗物质在银河系中存在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之时真有种大呼过瘾的感觉,真实世界的推演一点比不小说中逊色,接下来应该再看看她的这套三部曲的另两本著作了,分别是研究科学史和额外维度的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让我明白了许多一直含糊不清的概念,实在很感动!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三):灭绝才是生命的常态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幸运,灭绝才是生命的常态。要知道,来到这个地球的98%的生物都已经灭绝。历史上经历了5次大型的灭绝运动,其中离我们最近也是我们最熟知的就是66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恐龙也是在这个时期灭绝的。也有一些学者说,会飞的恐龙没有灭绝,进化成了鸟类。大家都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导致的恐龙灭绝,让这一猜测成为事实的是铱元素的发现。金子是非常稀少的,但是即使这样,金的含量仍然是铱的40倍,科学家在意大利地发现了铱元素的含量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倍,对当地的地表岩石进行检测发现时间是吻合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那么说到底,还是陨石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和暗物质有什么关系呢?以上只是第一条线索而已。
蓝道尔提出这个理论依据了三条关键线索。第一条是铱元素,铱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常分布证明了巨型陨石曾撞击地球。第二条线索是周期性,物种大灭绝的周期、陨石撞击的周期、太阳垂直振动的周期,这三个周期基本一致,很可能内含因果联系。第三条线索是暗物质,蓝道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盘状暗物质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很好地解释周期彗星雨。 第三,如果暗物质试图像杀死恐龙那样杀死人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书中的答案是:给陨石装上火箭,改变陨石的速度。只要让它提前或延后7分钟达到地球轨道,陨石就会和地球擦肩而过。这7分钟就是地球在轨道上移动半个身位需要的时间。
确实跟写论文一样,条理很清晰,高深的物理现象也阐述得简单明了,正如索恩所说,读起来跟看侦探小说一样。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四):探索未知,是为了更好应对未来
探索未知,是为了更好应对未来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未知,但是也没有停止遭到现实主义者的疑问。
在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恩斯特•施图林格(下文简称NASA)写了一封信,修女信中大致是这样问的“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科学家回给了修女一封信,大意是说;国家为支持这项研究探索宇宙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会大大减轻了人类在未来可能遭受的苦难(包括饥荒、疾病),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饥饿的人。
信中并附带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升起的地球”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上拍摄地球的画面,非常的震撼。
升起的地球反观我们自己的国家,往往把全国精英的精力,全部放在研究“已知”。
比如古代的科举考试,考试的范围就是四书五经,把人的思想限定在狭窄的已知范围。
比如现在的职称考试,考试的范围也就是参考书。把人的技能限定在狭窄的已知范围。
值得称颂的“双创”,既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虽然成功率极低,但是毕竟是面向未来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应对未来。
《暗物质与恐龙》读后感(五):暗物质与小行星
2017.8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相互关联性,才能更好的理解暗物质。通过引力透镜效应发现暗物质! 暗物质为何不能叫透明组织(与光不发生任何作用),看不见就叫作“暗”?难道人类的眼睛就是完美的吗?正是由于宇宙暴胀后,暗物质可以对辐射的作用力不受影响,导致一个微小的扰动也可以致使气体坍缩并形成正反馈,逐步发展出星系。暗物质的作用力虽然微小,但是暗物质总量巨大,是普通物质的5倍左右,所以也是维持星系的重要力量。
宇宙的构成: 普通组织5%+暗物质26%+暗能量69% 爱因斯坦方程式因为有了暗物质和暗能量而完美。宇宙是加速膨胀的,最开始的几分之一秒是暴胀,其中1微秒开始聚变,0.01秒聚变结束。
太阳系,我们的家园,虽然冥王星被剥夺行星资格,但是行星的标准就此建立: 由于自身引力成为圆球,并清扫了临近区域,再其附近不存在围绕太阳运动的更小天体的物体。太阳系除了行星,小行星,流星以外,还有彗星。由于有些小行星有彗星一样的内核,所以天体物理学家也统一称之为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彗核是类似沥青一样暗淡的物质,所以要靠挥发而成的彗发和彗尾观测。宇宙的浩瀚从太阳系就可见一斑,彗星的发源地之一柯伊伯带(海王星外,再远一些如冥王星外成为散盘)距离太阳30-55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公里)
奥尔特云,距离太阳1000-50000个天文单位,是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最远的地方已经离比邻星(27万天文单位,4.2光年)不算太远了,约1.5光年。聚集了数以万亿计的小天体,也许产生于原行星盘,人类现在的观测技术还无法达到这么遥远的距离。简.奥尔特除了推测出奥尔特☁️,还建立一种方法,可以测量星系物质总量(包括暗物质)!如果不以奥尔特云作为太阳系的边际,那么日球层就是边际,标准是来自太阳的低能量粒子少于来自宇宙的高能量粒子,并且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变化。 此外,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特别是有灾难性的撞击是几十万年一次的概率,而预防性措施目前仅仅有假设的,给小行星减速或加速而不是侧推。
太阳系之后讲述地球,小行星导致恐龙灭绝,而铱金属含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依据。这么稀缺的金属如果含量在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突然大幅度增高,只能说明它来自外太空!记者卡洛斯.拜厄斯发现的位于尤卡坦的陨石坑,被科学界认定为白垩纪晚期(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形成并导致恐龙灭绝,命名希克苏鲁伯。撞击后的影响长达50-100万年。并不是只有这么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有多次撞击痕迹并导致生物多次大灭绝,平均周期为3000-3500万年。
对于周期的解释中,描写银河系为直径13万光年,厚度仅2000光年的薄盘,你做何感想?宇宙浩瀚还是自我渺小?如果没有暗物质,各种解释(银河系悬臂的影响,银河系潮汐等)都无法说清楚这个周期时间。
目前有几种相对靠谱的模型去解释暗物质,其一是暗物质粒子是和希格斯玻色子质量相当的稳定粒子,其在宇宙中的丰度恰好和暗物质的宇宙丰度相当。所以,弱尺度物理学可以解释暗物质的存在并预言其性质。而非对称暗物质模型则指出暗物质粒子和非暗物质粒子的不对称性。轴子是未经过证明的暗物质粒子,中微子则是被否决的暗物质粒子。
监测暗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监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1000多米安装直接监测仪去寻找低能标信号,而间接法则通过观测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来发现暗物质,特别是湮灭后产生的中微子相对容易捕捉到。
暗物质也许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有些自相互作用的,有些非自相互作用的。假想的暗物质盘模型是本书的关键模型,即银河系普通物质和暗物质都有一个相同的盘结构。
本书在最后才表述出暗物质可以扰动奥尔特云的彗星,导致周期性地球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这个周期就是太阳系盘上下移动穿过银河系盘,如果仅仅考虑可见物质,应该是5000-6000万年,而现在是3200万年左右。如果加上密度是普通物质17%的暗物质盘(厚度几百光年)就刚刚好!
我们现在处于扰动后彗星雨的100万年,基本处于后期,除了极小概率外,将不会有巨大的小天体撞击危险。就是不知道物理学家们是否相信黑天鹅理论呢?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