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跃进》是一本由刘震云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6-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叫刘跃进》精选点评:
这一本和《一句顶一万句》差不多,比《故乡相处流传》强,个人喜好。人真是多,线真是乱,从一开始就把出现的人写纸上,到最后还是有点迷,刘老师不简单
委屈皆是一个缘字 可又不完全是缘 是什么呢 其实也是每个自己导致的 但又不能这么说 更是别人干扰的 别人干扰你也不是因为你 也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 说白了 该来的总会来 委屈一直都在。
再也不看他的书了,反正是一连串故事,绕来绕去的。
挺过瘾的,刘震云的风格我喜欢,你不懂我说给你听,多说几遍,你总能听懂的!
2019.5.20 画面感和故事性非常好,很适合拍成电影。文学性来说还是啰嗦。
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事,把一句话写成另一句话,其实也不是另一件事,其实也不是另一句话
大海里不易淹死人,阴沟里容易翻船。
把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儿 是刘震云的本事
不错。
刘先生这个故事太厉害了!大事小事都是云淡风轻,叙述老道,节奏不紧不慢。大篇看下来觉得无聊,闲了回想又觉得有意思!但这啰嗦的毛病也是真致命!
《我叫刘跃进》读后感(一):脚下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险象环生,环环相扣,故事的开头,只是因为丢了一个包。就因为包里的一件物品,不同的事,不同的人轮番上场。一件事儿牵出另一件事儿,一个人牵出另一个人,最后牵出大案要案,所有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贪婪,在法律的边缘踩红线,早晚是会出事的。 敬畏法律,不贪得无厌。在社会规则下生存,对于有的人来说,挺难的。生活不容易,珍惜。
事出有因,原因和结果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平凡的生活,像平静的水面。被一块儿石头,溅起一片水花,激起一圈圈涟漪。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为后面的下场埋下了伏笔,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就什么样的结果。人生无常,路在脚下!
《我叫刘跃进》读后感(二):六万块牵着所有的事儿
刚看完。还是刘震云的味道,他总是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把一件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感觉就是他在给你认真地,用自己特有的风格讲故事。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本身不是多大的事情,但是,刘震云总是能让一件事,发展成另一件事,或者是,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事。厉害的在于,他能站在故事里每个人物的角度,去看事情,而且交代的结果非常符合人物各自的特点,更符合人性,人性的自私,人性的自以为是,还有每个人物心里各自的小算盘。
我喜欢读刘震云的作品,不是喜欢他的作品,而是喜欢他的叙述风格,其实也不是喜欢他的叙述风格,而是喜欢读他的作品的那种感觉和过程。
我并不觉得他唠叨,反而觉得他写得详细,写得既可以一地鸡毛,也可以惊心动魄。
厉害
《我叫刘跃进》读后感(三):绕来绕去绕出人性
看过很多刘震云的小说,像《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都是早几年就看过的,那时候看,就是觉得比较好看,但也没留下太深刻印象。前二年看《一句顶一万句》就觉得有点绕,讲不透的故事,烦得很。但又是那么有道理,看完后还挺回味的。
现在看这本《我叫刘跃进》也如《一句顶一万句》一样,绕得不得了,始终像学生一样在复习,单元考时复习、期中考时复习、月考时复习、期末考时还得复习,不断地重复就同一个内容,就像前面引用的一段文字,类似的意思在整本书中多次又多次地出现,仿佛即使不看前面几章,也能明白前面的故事一样。有时觉得烦,有时也感觉挺好读的,因为他的语句挺适合阅读。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个因为妻子背叛了自己而出走家乡来到北京做建筑工地厨师的刘跃进,被小偷偷走了里面夹着同学兼情敌写的欠条而不断寻找那个小偷,想不到中间竟然捡到了另一只包,由此引发出非常多的人和故事,共写了43章,每章用人名来表示。也就出现了很多的人,由这人引出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又与前面的人相互关系,相互关系中肯定包含着众多故事,乃至后来讲到这个人时,就会概述一下前面的故事,这就产生了绕。
但还是挺好读的,很有意思,不愧是个大家。
最大的意思在于,通过这么个简单故事揭示了人性。阅读这篇小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是最好最恰当的想法,所以有了各种小心思、小动作,也就有了各样的曲折历程。世间最缺少的就是换位思考,不为别人想一想。
另外,刘震云的亲笔签名不咋的,可能是签得多了,累了,所以挺马虎的,我对照了一下他的笔迹,签应该是他亲亲自签的。
书名也可以不是这个“我叫”,因为书中并没出现“我叫”的情节,“厨师寻包记”我觉得挺合实际也挺通俗的。哈哈,乱说。
《我叫刘跃进》读后感(四):苦海沉沦 救赎有道
和刘震云的其他小说一样,书里写的都是众生百态。而这个众生百态,最终都写成了丑态百出。
以贾主任和他的办公室主任为代表的官僚阶层,表面上衣冠楚楚,实际上一肚子的男盗女娼,吃人不吐骨头。一到危急时刻,马上撕掉伪善的外衣,面目狰狞,最终狗急跳墙,却也难逃法网。其实就连破案的警察,在小说的字里行间里,也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光辉形象,而是受人操纵,被社会磨平棱角的从业者,让我们爱不起来。这些都是官吏的丑态。
与官员勾结牟利的大商人代表严格,以及他的老婆和助手,这个所谓的富豪阶层的内里更是不堪入目。通过贿赂发财致富,但也只是官僚的棋子傀儡,一旦有事,便被弃之如敝屣。在大厦将倾的时刻,妻子算计丈夫,助手算计老板,严格也铤而走险,撕破脸皮威胁官员,最终都难逃一死。这一幕幕,更是丑态。
再往下的小市民阶层,是贼首和他的小偷们。他们划分地盘,欺压良善,用赤裸裸的暴力来展示他们的丑态,这种丑态由于直接和简单,相对于其他的更加容易防范并且造成的伤害最小,反而让我最不反感。
最可悲的是,刘跃进为代表的农民工阶层,包括了他本人以及他的儿子和包工头朋友,作为社会的底层,被人压迫的同时,这些人也可以为了蝇头小利,不断算计他人,斗地不亦乐乎,丑态百出。刘跃进和包工头称兄道弟的时候,领了个买菜的油水活,后来两人不愉快,包工头想收回,但是又不好意思明说,于是耍个小心眼,安插自己的侄女想替代刘跃进。刘跃进也不是吃素的,买菜的门道多,没有刘跃进指点,小姑娘自然把事情办砸了,包工头又只好低三下四求刘跃进出山。刘跃进这边刚刚尝到了胜利的小甜头,儿子就带着所谓的女朋友又来到北京,利用他的一点虚荣以及对儿子的一点不忍和最低限度的信任,偷走了他藏在贴画后面仅存的一点积蓄,儿子算计老子,老子跳脚骂娘,也算是可悲可叹。
读众生丑态的时候,津津有味,哈哈大笑。但读完后,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丑态后面包含的都是人生的苦涩。
在书里,我们看到社会中的个人是渺小的,面对时代和命运,所有人都无能无力。放眼整个宇宙和时间长河,人更不值一提,难怪苏轼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叹。所以读完这本小说,我有一种无力感,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慢慢沉沦,想要不断挣扎,却知道最终必将失败。
正是因为小说写出了社会最真实的晦暗,这些文字显得很有价值,但是他应该可以更有价值一些,去继续探讨在苦海之中的救赎之道,而不是戛然而止。其实也不算戛然而止,小说在救赎之道这个问题上提了一点引子,让我们去思考。
这个引子就在书名《我叫刘跃进》中。我一直奇怪,为什么书名要强调“我叫”。后来我明白了,这“我叫刘跃进”里面有一股气,一股做人的不屈之气,就是告诉世人,我虽然卑微如蝼蚁,但我终究是个有名有姓的人,我要活出我自己,让你们记住,我叫刘跃进。这股气,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骨气,这就是苦海的救赎之道。虽然每个人都很渺小,但都有权利不向苦难低头,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只要不低头,活的再苦,也比做任命运操纵的傀儡强。
芸芸众生,众生皆苦。苦海沉沦,救赎有道。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