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本由[俄]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读后感(一):内容不错,译文太差
译文太差,看起来无感,只能理解意思的溜着看,这本书是1921年扎米亚金写的,但陈超版的译文中竟然译出了电动牙刷,真当自己在大恩主时代了。 以下凑字:
《我们》写成于1921年,苏联20、30年代之后愈演愈烈的社会弊症当时还在萌芽状态。与其说扎米亚京在诽谤苏联社会,不如说这是表明他由于对现代社会初见端倪的弊症的尖锐目光和思想预见力,对之后几十年可怕后果的不幸言中,诸如战时军事化、集权化、工业化等等。
《我们》读后感(二):震撼而令人恐慌的世界观,我需要时间缓缓
反乌托邦真的看不来,上译的版本稍显晦涩,有的选就别入坑了 众一国里完全计划的生产活动以及绝对理性的号码们确实给人带来独特的震撼,D-503内心欲望的觉醒、I-330的性感和手段让外人在充满悲悯地旁观着这个世界的人群时看到了一束希望,这也基本是前半部分让人甘之如饴读下去的原因。 后半部分。。。那种写崩了的感觉,要我理解,大概就是连那束光,都被掐灭了。人性彻底泯灭,一个星球的智慧生物都沦为机器,满足着统治者的控制欲,终归是没了希望。 我估计得缓缓才能有勇气翻开1984了!
《我们》读后感(三):人,是需要人性的
曾几何时,我一度落入理性主义的圈套之中,在哲学乐园里感受人间最崇高的道德律令。这个世界应当如何如何,这些人最好此般那般,我要好同学们也都是抱着一颗赤诚的心期望着世界大同。
回国之后,才明白这个残酷无情的现实世界永远不会如我们追求的那般,我们不过是一群初出茅庐对现实毫无感知的无知少年—空想家。
人性是处在中间状态混淆了神性和魔性的混合体,人间是没有纯粹状态可言的,只不过谁多一分而谁又少一分,在这多多少少的移动中,发生着历史,演绎着人生。
《我们》读后感(四):我们
“我们”应该是一个很有力量的词,可是,“我们”是哪些人?“他们”又是哪些人?在这本书里,“我们”是墙内的人,当s出现后,“我们”是墙外的人。
天空隐藏在牛奶般粘稠的金色薄纱后面,“我们”不知道天空里有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墙外有什么。生活在墙内的“我们”,早已习惯那隐藏着的天空,D-503因为S的出现走向了墙外,可无论在哪里,S们才是真正的少数派。这让我想到《一九八四》里的一句话:“作为少数派,即使是一个人的少数派,也不能说明你疯了。世界上存在着真理和非真理,如果你坚守的是真理,即使要跟整个世界对抗,你也不会是疯的。”最后S被送进恩主的钟里,但是她的眼神,起码证明,不是她疯了,而是“我们”疯了。
这本书的翻译真的太烂了!所以只给三星。
《我们》读后感(五):附录《论文学、革命、熵与其他话题》
· 当熊熊燃烧的火热的球体(科学、宗教、社交生活、艺术)冷却下去,炽热的岩浆罩上了教条的外壳——一层僵化的静止的外壳。科学、宗教、社交生活或艺术的教条化就是思想之熵。成为教条的内容不再熊熊燃烧:它只会微微地发热——半温不暖的,冷冰冰的。
· 但有害的文学作品要比有用的文学作品更有意义,因为它在与熵进行对抗,它是对抗僵化、硬化、结痂、苔藓、静止的手段。它是乌托邦式的荒唐的——就像一七九七年时的巴贝夫。但一百五十年后它是对的。
· 獠牙只能在有东西可以啃咬的时候才会被磨利,而家鸡的翅膀只是用来扑腾。对于鸡来说是这样,对于理念来说也是这样:就像吃肉排的文明人,依赖切好的肉排而活的理念会失去它们的利牙。异端对于健康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异端,就应该催生异端。
《我们》读后感(六):一点感受
之前我读过《1984》,但我觉得《我们》更加残酷,残酷100倍。当你的反骨只能用天生来解释,只能用胎里带的来解释,你会怎么办呢?是忍受着被分割的痛苦还是简单一些,快乐一些。书里的D-503选择了切除自己的反骨,像其他的号码一样虔诚追随恩主,他最终出卖了爱人,看着爱人被放进气钟,爱人一次又一次因为钟里抽空的空气生不如死,他不再有任何感觉。他再也不用去想究竟反动的爱人是对的还是众一国是对的,他再也不用纠结是不要命了追随爱情追寻灵魂的影子还是一巴掌拍死它们继续做一个号码,一台机器。
更快乐的选择当然是活下去,不用想那么多,成为一个螺丝又怎么样?没有了自我又怎么样?当所有人都没有灵魂的时候,成为行尸走肉是多么实际又安全的事。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就连酒精和香烟都没有尝试过,谁知道那是不是令人疯狂的毒品?
这样说来,最可悲的是不是见过尝过却仍旧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呢。
《我们》读后感(七):没有我的我们
说实话看的挺艰难……期间多次睡着,并且是充满困惑的。当然是因为想凑齐三部曲而买来看的书,作为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很多人都说它影响了《美丽新世界》,确实能感觉到里面有它的影子。 作者的想象力让人佩服,没有名字的号码们幸福地生活在“众一国”,住在透明的房子,吃合成的食物,被筑起的高墙保护,研究数学和理性即可,每天追求真理。没有个人“我”,只有“我们”。然而作为一名工程师的男主因为爱上了地下革命者而产生了混乱。经历过波动之后最终男主还是选择了做消除想象力的手术,并且没有内疚地出卖了其他革命者。 整个故事和描述感觉比其他两部反乌托邦都弱,可读性也差一些,有挺多地方都看得云山雾罩,万万没想到战斗民族有这样的文风……最后的讨论中作者提到,“错误比真理更有价值:真理就像机器,而错误是鲜活的。”竭尽全力让大家寻找真理避免错误的众一国,正是那个死气沉沉的地方,而I-330就是那个鲜活的错误。作者通过她的嘴告诉我们,不会有最后的革命,所有既定的“真理”都可能改变,保持怀疑、不畏强权,虽不易却是可以发生巨变的力量。
《我们》读后感(八):评《我们》
相比于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另两本,稍微有点难懂。
《1984》和《美丽新世界》是站在本身就质疑“乌托邦”世界,天然就具有反叛者属性的人物的角度来讲述的,《美丽新世界》甚至引入了一个本身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物角色来说明“乌托邦”是一个多么荒谬的存在。因而,人物的主要挣扎在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思想从而在“乌托邦”世界中生存下去,甚至积蓄力量推翻它。这种观察者的角度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情。
但《我们》是从一个忠诚于“乌托邦”系统甚至可以说是这个系统既得利益者的角度来讲述的,他天然的认同和赞美系统的一切。作为系统的忠实信徒,主角最初是倾倒于反叛者的魅力才愿意帮助她的,但在此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系统的真实面目。所以主角的挣扎更多的在于信念的动摇,在于到底是系统还是反叛者代表着真理的矛盾,在于始终对反叛者所信守的理念有所怀疑。主角的这种挣扎,使得他的叙述有时稍显混乱,要结合前后文的发展和反复的阅读才能体会他的动机和立场。
我能理解为什么《1984》和《美丽新世界》受众范围更广,但如果看了那两本,就一定要再看看《我们》,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读后感(九):《我们》亦是我们——读后感
孩子们是最勇敢的哲学家。他们赤裸裸地来到世上,不为最细微的教条、绝对真理、信条所蒙蔽。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很荒唐、天真却又复杂得惊人。那些天才哲学家之所以能和孩子一样聪明,因为他们思想上已经摆脱了对“社会中”物质、欲望的追求,他们追寻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拷问,提出异端思想,说出离经叛道的话。这样看来好像所有的,革命者都是哲学家,不同领域上的哲学者。碰上与无知的争夺、与“理智”的对峙、沉默中潜伏、沉默中爆发,处死、囚禁、唾弃、忿忿、沉没…所有成功的革命都是值得的,光彩的,亦是可悲,他会成为下一代的理智的圭臬,亦成为下下一代思想革新的起点。那么是她不够成功吗?(请允许我亲切的称呼其为“她”。)不,无论成功失败,它她都将载入记录,展现在未来人的眼前,人类,想象力,思考,思维从来就是不停息的浪潮在变化着的时间的边疆,向无限的向未知的禁地去开拓去翻滚。某个细腻的未来人会高歌:Aha!思想,多么美好的东西!对,这正是款款浪潮奔来时,暗流着的激起的美丽液体。革命从来就没停过,政治、经济、喜好、风格、时尚,无处不在,你我就是革命者——以自己的方式——以时代的名义。
《我们》读后感(十):还未读完,进行的思考
马上到年终了,总有些伤感。 而最近的计划,便是整理并读完书架上已经开封好久的书。 《我们》之前读过几章,没有完成。想想当时也是因为对乌托邦的思考,特别是在《动物庄园》的推动下,一口气将所谓的“三部曲”全部收入囊中。 自诩读书人,购书永远高效于读书。 发现身边的美感,总是对思考的补偿。 自己放在这本书的书签,居然使用的是银色的笼中之鸟,算不算巧合? 不管主人公的名字如何,运用了很多的数学概念,表达的很准确。在逻辑上,更是无懈可击一般。 结合作者,叶甫盖尼.扎米亚京的经历,几次入狱的情况,不由得赞叹,狭小空间下,物品的描述有序而又统一。 延伸开去,在广义范围内的用力,每个人是否都有自我的舒适区?刺破之后的状态,可能接受进而维持呢? 非常值得思考和追问。 进步的路上,难免会起起伏伏,坑坑洼洼,停滞不前还是奋勇争先? 在求学的时候,都看见过“掘井人”的图片,最后的一铲子挖下去呢,还是说重新找个地方从新来过? 喝水的需求,属于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如此都这么复杂的话,其他的事情,想想都头大。 当然,借着书中大量的数学知识,将复杂分解成可以接受的简单公式,应该很容易理解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