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之书》是一本由克里斯多夫•纳哈特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1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面食之书》读后感(一):吃货和美食家的区别
很多人自称吃货,对美食追求不止,各种尝试好吃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嘴上常说的就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只是享受吃的过程,对食物的制作和饮食文化不在意。
而美食家对食物的追求不止于吃下去这么简单,还会去探究食物背后的故事。这本《面食之书》就是瑞士的克里斯多夫对于全球面食的报道。
从飞机上的一份方便面开始讲起。作者本人全球的跑,欧洲的西式面点,东方的汤面代表,都到现场尝试。甚至因为妻子爱吃面,举家搬到日本定居,真美食家也。
面食的历史,几乎跟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了,中国考古发现就有出土过几千年前的小麦种子。古埃及更是小麦面包,大麦啤酒的简单农业闻名。中西方都有吃面食的记载,只是作为主食的面,太大众化了,寻常到没人关注它的发展变化,市面上的面食书大部分是面点书,烹饪书。这本不同在于,研究的是面的历史,以及各国面食的异同,试图给面找到一个文明发展史上的定义。
从9个国家的面食缘起开讲,以欧洲亚洲为主,挨个国家走过去,品尝,探访,下厨,聊聊民俗和传说。不是游记,是探访,配版画风格的插图,有种复古的感觉。
想知道通心粉如何PK阳春面,大列巴和戗面馒头究竟谁更瓷实,匹萨跟馅饼是不是同宗的,这本书并没有这些八卦,作者研究的面食,局限在面条的方面,面点只是简单举例,并不是全面的深究,而且不追求有美轮美奂的精致造型的宫廷食物,贵族食品,或者皇家特供。完全走平民路线,找寻常人家吃的主食,跟厨师侃大山,也算美食书的清流了。
书里引用电影导演马里奥的话讲:“统一意大利的不是加里波第,而是每到中午大家就会端上餐桌的一锅热腾腾的意大利面。”也道出了作者的历史观,真正成就国家的是什么?不是英雄,是人民的凝聚力。在食物上的体现就是最不起眼家常饭。
记得《食神》里面的叉烧饭,就是快餐店常见的食品,好吃不在于制作花样,工艺繁复的食物也许美味,可家常的一碗清水挂面可能是真正让你感动一辈子的食物。
看《面食之书》,跟着作者转了全球,而看了最终克里斯多夫和妻子美绪吃虾饺汤包的简单场景才懂,记录的面食历史也不抵和你一起吃美食的人。
《面食之书》读后感(二):面食之旅
今天还才吃了意大利面呢?面食,以面粉制成的食物,全世界很多国家很多人都吃面食,包子、馒头、面条、披萨、面条……处处有面食。面食可以填饱肚皮,有的面食还能带给人味觉上的满足。面粉各种加工制作后可以成为五花八门的糕点、甜品。蛋挞,虽然上面的蛋奶液是香,可是如果没有面粉,也就没法做成盛放蛋液的挞皮;汤包,里面的汤馅吸一口,让人满足得不得了,可是如果没有面粉做的皮裹着它,哪能蓄住好汤馅?
《面食之书》带我们探寻世界各地独一无二的美味面食,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意大利首当其冲,因为意大利面天下闻名,这不,前面说了,今天我也吃了意大利面,家里常备着,大人孩子都爱吃,耐储存,口感好,唯一就是煮的时间稍长些,当然还需要一些好料来搭配它。接着去往西安,那年去西安,特地点了“biang biang 面”吃,价格贵且不说,八十八一碗,说真的,当时可能是心态问题,真没觉得它值那个价,好在后来,吃了价廉物美的臊子面、羊肉泡膜等,把西安面食的面子挽回来,也算不虚此行吧。首尔的冷面,多少有些中国凉拌面的风味;越南的河粉,如今在中国许多的小吃摊上都能吃到类似的炒河粉;而日本总是把面食做得精致小资,看《深夜食堂》时,就馋小餐馆老板做的荞麦面,装在竹篾上吃,别有一番风味,而在我们的城市里,也随处可见日式拉面店,之前各种传闻说汤料有问题,风波过后,人们还不是照样去吃那一口自己喜欢的面。天妇罗也是与面食能扯上关系的,毕竟那些食物裹的就是面粉然后再油炸啊。
说到那个荞麦面,这书里还真有详细的介绍,介绍它兴起背后的故事,在日本,不少人把荞麦面当成是男性吃的面,粗犷而具有江户特色。而且吃的时候发出吸面声,这在我们看来不成体统,没有礼貌 ,可是在日本吃面发出吸呼声却是正常的,这也是文化的差异。
介绍面食之书,却不单单只是讲食物,面食之旅夹杂着作者的个人经历、历史考证,还有听到的趣闻逸事,当然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书里还有蚀刻版画作为插画,有种历史古味,为阅读增添了一份乐趣。从中国到世界各地,大街小巷,探寻美味面食,舌尖上的面食,骨子里的念想。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面食之书》读后感(三):面食文化
说道面这个话题,一般人脑中会想到什么呢?是常见的兰州牛肉拉面、炸酱面、炒面?又或者是热干面、刀削面呢。眼光在放远一点广一点的话,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是不是会想到一些国外的有名的面的种类呢?比如意大利面,首尔的冷面、越南的河粉等等。本书的作者克里斯多夫*纳哈特就是一个酷爱面试的记者,而本书就是为读者们介绍来自厨馆与作坊的全球面文化的现场报道。
既然面食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当面对复杂多样种类的各个地域的特色面食的时候,其背后的故事也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一种面的特征。本书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探寻藏匿世界各地独一无二的面食和这些美味背后的故事。从熟悉的国内西安拉面说起,一般讲述面食的书籍,大多是介绍面的做法,配上面食的图片,给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感觉从而想一饱口福,然后书中可能会再介绍下哪一家的面馆好吃, 同时在附上地址,更有胜者附上电话,这样就算完美了。然本书却大不相同,他从拉面师傅做拉面的姿势开始,开始讲述西安招牌薛记牛肉面的情况。比如店里是什么样子,师傅做拉面揉、卷、折等怎么做面,店里客人、老板夫妻开店、学艺的故事。再从学习兰州拉面讲到了历史,当年马克*波罗把直面技术带到意大利的故事。不断变化的岁月、人物、风景,不变的是面的滋味,纵然历经沧海桑田,时代变迁,面还是当年面条的滋味,面食依旧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结合历史,在品尝拉面的这一章里面又同时的介绍了西安的其他特色面食,比如羊肉泡馍,比如西安的饺子,担担面等等。一大圈的故事梳理清晰,又回到了最初介绍的薛记面馆,那熟悉的老板在拉着面条。作者不由的也想试上一试,最后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为本章拉下了帷幕。
再看看面试文化的九个现场,除了西安的拉面,还有中亚的多元文化——杜尚别的拉格曼,俄式面食——莫斯科桑拿浴里的培米尼,儿童餐点、安慰食品——罐装意大利面等等。欧洲、亚洲,各宗国家地域的面食、文化都在作者如同故事一般的讲述中出现在读者面前,更有讲述了面食和农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阅读这样的一本面食之书,不仅仅可以开阔视野,看到不同地域的面食文化,更能看到历史考证、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趣闻轶事等等各种风景,让读者在开心之中了解更多的面食知识。
《面食之书》读后感(四):一场面食之旅
对于面食,说不上特别喜欢,但是也说不上讨厌,包子、饺子、馄饨等带馅料的面食长时间不吃的话会想,但是馒头、面条也许大半年不吃都是不会想的。尤记得上学时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妈妈给我准备早餐有时为了图快就给我下面条吃,简直崩溃溃啊,即便到现在,都一直感觉一大早吃面条是最痛苦的事情。
在开始流行美食类纪录片时,每每看到这些纪录片都会大流口水,几年前和妈妈看到了一期关于面食的片子,给我们馋得不行不行的,第一次感觉到原来面粉可以做出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面食,连最简单的面条都可以制作出那么多的口味,摆在面前,任谁都会垂涎欲滴吧。
有幸阅读到了一本讲述面食的图书,瑞士克里斯多夫.纳哈特所著的《面食之书》,让我更加地了解了面食的知识与含义,它就像清风吹遍世间各地,哪里都有它的身影与味道,我们也跟着面粉来了一场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行。
我们总共经历了五个话题的旅行,分别是《面试文化的九个现场》、《没有小麦就没有面食》、《欧洲》、《亚洲》以及《更上一层楼的面食工艺》。在每一场旅行中,我们都感受与领略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面食,不光名字不一样,做法、配料都会根据风俗喜好、地域特色具备不一样的味道和特点。作者长期在莫斯科和东京任文化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自然可以接触到很多人,了解到更多的面食制作方法和关于某种面食的故事,我想正是因为热爱面食,才会这么热衷于完成这一本书吧。
“饮水思源”,我想书中第二章就是这句名言的具体体现,没有小麦就没有面食,是啊,哪一种面食的制作能够缺少小麦这个“功臣”呢,要想了解面食文化,必须了解关于小麦的知识与文化。
每一种面都会跟喜欢它的人带来温暖、回忆的感觉,就像首尔的冷面、日本的年越面、北京狗不理包子,在享受这些吃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有一样肯定是共同的,那就是食物带来的温暖与回忆。不得不说,食物给人类不仅带来了温饱,还带来了情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的亲近与有爱。
很喜欢书中《现在来品尝一下——西安的拉面》这一章节,我总觉得拉面是特别难做的一种面条,面粉与清水的配比要适当,制作者还要有很大的手劲,多练才能成功。想想作者在面馆当中反复制作的样子就觉得很好笑,一定是作者非常开心的一段回忆吧!
从书中了解到,这些内容应该是作者很多年前完成的,因为一些政治历史事件都是很久以前,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面食历史的了解与学习,甚至觉得这本书很有年代感的感觉呢!
另外,有一点不是太明白,为什么书中插图要用黄色和绿色呢?
《面食之书》读后感(五):面食背后的故事
这个世界从不同角度看来会有不同的解读,就如前几天看过的纪录片《改变地球的一代人》,在作者看来满满的洋洋得意,可是真正谁又能够说清楚是人类改变了地球还是地球改变了人类呢?而在我们平时看来最常见最普通不过的面食,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其实经历过漫长而有趣的旅程,我们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驯化了小麦,换个角度,或者说面食统治世界也不为过呢。
作者选取了关于面食的九个场景以及亚洲欧洲的面食历程,不仅带领读者从空间上了解不同地域的面食文化,也介绍了纵向时间轴上面食在各地的发展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面食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而其本身最初也在人类的饮食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奇闻轶事,比如面食最初是贵族食品很难流入寻常百姓家,以及毛尔塔申与马嘉蕾特女公爵容貌的传说,“通心粉王子”卡萨诺瓦对于通心粉的赞美诗,母熊的后代——韩国人对于冷面的热爱,中国人对于传统的重视。应该说,面食在历史中的位置绝对不仅仅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社会阶级制度变迁的象征,在面食地位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我们亦可看出社会变迁的有趣变化。
同样,面食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意大利,面食代表着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与自我认同感,在首尔,那是一种对于家乡味道的思念,在日本,是对最重要节日的庆祝,而在山西,那也许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与生命最深层的热爱。就像作者所说,面食的起源可以考据,但是制作方式或许则是落地生根,由各民族生发出最适合自我口味的美食与文化。而从各民族不同的面食中,我们仿佛能够发现不同的民族与地域之间的异同。
归根究底,面食毕竟是一种美味食品,并且陪伴人类走过了4000多年的进化过程,在各地的文化中拥有着不同的样貌,它有着各种不同的变身,既可上得厅堂,又可穿街走巷,它能在逆旅中带给人一丝温暖与满足,也能成为节日里温暖的相聚,并在这个过程中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与生命。每当你走在街边,随便一家面店里,点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想起这个世界同时有数之不尽的人同时享受这一碗的温暖,且这一根小小的面条串联着人类的始祖命运到如今,不禁也会觉得一丝荡气回肠吧。
《面食之书》读后感(六):大口大口吃面
读此书前,我也浅显地想象丝绸之路是骆驼、驴子和人的路径。但读罢,方知它更是一种空间,有着东西方相互联系的数字路线。由中国西安通往大马士革和地中海的安提阿的一条走廊,由此还分出通往南方和北方的支线。在北方,这条走廊受限于草原、沙漠和西伯利亚的沼泽,乃至于严酷的气候;在南方则受限于山脉、西藏高原、天山、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日本甚至有将丝绸之路认为是面食之路。而作者仅仅通过流通在丝绸之路上的主要食物中有面食,便沿着丝绸之路去探寻中国面食,这种简简单单按照自己想法去探寻内心所想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可敬。
作者提及的九个面食文化现场,包括-意大利的意面、西安的拉面、杜尚别的拉格曼、首尔的冷面、莫斯科桑拿浴里的培米尼、乌拉赫的毛尔塔申、越南的河粉、罐装意大利面、日本的年越面,每个文化现场作者都深入探入,更有甚者是与宝贝女儿美绪一同前往,且随时携带往来对面食资料的研究记忆。本着一股执着劲,尝试着各种各样的面食,不放过任何一个与之接触的机会。不管欧洲还是亚洲的面食发展史,作者巧妙的结合面食的来源和故事,以及在踏入所要介绍面食的领土时发生的幽默有趣的事情,使得这本易被人误解成枯燥无味的教科书立即生动活跃起来。它能使你眼前面香四溢,恨不得眼前变出一碗香气喷鼻的面条或者一个冒着热气的包子出来。
作为一个南方人,在来广州之前我对面食着实不太感兴趣。原因是从小大大,家里人都不太爱吃面条,从小学到高中,家里下面条次数估计不超过80次。来粤之后,接触了作者所言的更上一层楼的面食工艺即广州的点心之后,再加上和我要好的一个朋友来自北方,我的饮食大门由此打开了一条大缝,让面食慢悠悠地走进去。从此,我接受了面条的存在,也体会到面食的酣畅淋漓之感。
作者描述的广州点心里有透明皮是木薯粉所做的虾饺、一片面皮把香菇、虾子和猪肉给包起来的烧麦,乃至于小巧的春卷、蒸凤爪、肉丸子、蒸排骨、豆腐、芥蓝、炒甘蓝、萝卜糕、芝麻球、皮蛋酥,在配上菊花茶,这就是典型的广州早茶或夜茶的情景了。一群人围着桌子吃点心,探讨各种人生事情甚至于微乎其微的邻里之间的小事,在这些谈话间,点心被消耗,茶水没了再添,一直吃到不能再吃,喝到不能再喝,说到意犹未尽时,再停止点心时间,转而奋战正餐去了。通过书中我才知:点心的意思是“选一个心里喜欢的”;担担面就是沿街叫卖,用扁担所挑起来的汤面;山西不仅只有刀削面,还有揪片、猫耳朵、剔尖面、拉面、刀切面、河捞、甩面、双色面条。
此时此刻的我方知面条以前是奢侈品,尤其是直面。亦让在世界角落的一个小小的我,足不出户,便了解了全世界的面。虽然外国的面,感受不是那么大,但是对中国面食极其缺乏了解的我,却长出了一个想要尝试的小豆芽出来。光是想象着这入冬大口大口的吃面的画面,就温暖极了。
《面食之书》读后感(七):探寻藏匿的面食知识°
——评《面食之书》
文/蓦烟如雪
出门游玩,其实最为方便携带的是面食,而在外头,最能速战速决的还是面食,但很遗憾,我是一个很排斥面食的人,但为何我要选择看一本我很不对胃口的书呢?讲来也是有渊源的,我主任是一个老饕,对吃往往能引经据典,让你对这个美食的源头,甚至是做法以及味感有不同的看法。
而我顶多是一个吃货,我只求味蕾上的感觉,不大会注重来源,而面食为何会如此重要呢?其一是中国是素有千年面食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二我很想知道是否面食和丝绸之路有关。其三是到底国外有多少面食,以及面食究竟有多少种。
好在万幸,我这么讨厌面食的人,都能遇见“面食宝典”——就是这部《面食之书》。
这本《面食之书》的作者是长期担任莫斯科和东京的文化记者,在探究和深度挖掘上,毋庸置疑,出于同行的本能,我都能在文中感受到作者,对面食的热爱和对面食的探究心理。
他曾获得过许多新闻奖项,比如《波罗的海:我们中间的海》《俄罗斯的嘉年华》以及《孔子的后代》等书,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国人,在探究面食上,对东欧以及中亚甚至中西方的差别,有了更好的了解,
作者用五个章节,全方位的讲解了面食的历史,以及不同地域的面食来源以及发展的历史过程。也许这里的数据相对有些旧了,在2005年就有统计,人类一年消耗850亿份的泡面,平均每个人用掉12杯,而早在几千年前,面食大概就已经从近东传到中亚,再从中亚进入中国。
可我对这个也产生疑惑,在有“中国的庞贝”之称的青海省喇家村,就已在05年发现啦50厘米长、3毫米宽的面条,中国的文献在记载上,汉朝已有面食,可谁能保证在丝绸之路的时候,是外国带来的面食,还是中国传入西方呢?
毕竟在中国,面食是北方举足轻重的食材,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也不单只讲述面食的历史,更在文中,穿插着热爱面食人群,比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甚至是饮食对民族的象征,比如“吃通心粉的”那不勒斯人;比如,“吃奶酪的”荷兰人;比如“嗑辣味红烧牛肉的”匈牙利人;甚至是“嗑面包的”中国人。
很多人就会好奇,为何,中国人是嗑面包的,比较中国是美食大国,从来就很少把面包这类,作为主菜,而在不同国家人的眼中,每个国家的喜好都是不同的。
而作者从面食的九个现场中,循序渐进的让我看见了面食在不同地域的发展进程,甚至是因为历史的原因,面食渐渐冷遇,好比是——苏联解体。
甚至是面食的文化象征,面食给不同地域的人带来的家乡味,甚至是喜庆节日的必备,作者旁征博引,并没有刻意夸大面食,在讲解中国面食上,先从兰州拉面,到西安面食,再到羊肉泡馍和饺子等等,作者并不拘泥于一物。
所以这本书虽然在图画上,缺少了鲜活感,但漫画的特色也给这本面食之书增色不少。
虽然不是很爱吃,但是无形中,很想试试不同地域的面食,这或许是看此书的收获吧。
《面食之书》读后感(八):面食之乡
我的家乡地处中原,靠北,所以算是北方。根据我国地域的差别饮食上素有“南米北面”之别。作为北方人对“面食”说不陌生都有些太客气了。
书中先从面食文化的九个现场,给大家介绍了几个国家比较典型的面食品种,意大利面首当其冲啊,在随后的章节中,意大利的面食也贯穿其中,可见作者对意大利面的偏爱,然后才是西安的拉面,杜尚别的拉格曼,首尔的冷面,莫斯科的培米尼,乌拉赫的毛尔塔什以及越南的河粉,日本的年越面等,然后又沿着丝绸之路介绍了,欧洲,亚洲个别偏爱面食的地方。
从马可波罗的丝绸之路,到韩国人的“翁妮熊”神话,再到西伯利亚的冬天,典型的面食制作其实大同小异,同的是原料的选择,不同则是食材的搭配和烹饪的方式,每当过年我们会举家动手包饺子,而此时远在德国的符腾堡可能也在制作“毛尔塔申”。作者不单单是描写每一处每一个面食场景,更多的是结合当地的民俗,面食的发展,时事政治背景,这不仅满足读者阅读时的味蕾遐想,同时在思想上也进行了一场旅行。
面食在中国不止于作者熟知的几种常见面条,作者描述最多的意大利通心粉,意大利面也被家母形象描述为其实就是饸饹,切不说05年的发现是否能证明面食是否起源于中国,单是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将中国的面食延伸的无从考究。提及知名的面食之乡,每一个中国人自然会想到山西,河南,但是舌尖最美的面食究竟来自哪里,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不一样的答案呢。
平日里,工作繁忙年轻人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饮食,加班回来,老妈拿起擀面杖,三下两下切出宽宽细细的面条,老公喜欢吃粗一些的,我则偏爱细一些的面条。他喜欢吃捞面,我则更喜欢汤面,他喜欢肉末炒出来的炸酱浓香,我则喜欢青菜鸡蛋番茄豆芽下出来鸡蛋面的清爽。
其实脑海里一提到面食,上千种画面交叠而来,比起日本,韩国或者是意大利,中国的面食发展要庞大复杂的多。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在春节必做的面食贡品,小时候老一辈人还有“上供”一说,也就是过年过节都要给老天爷摆贡品,除了日常水果之外,就是妈妈做的各种面食了。枣花馒头,油炸麻叶,玉米面甜饼,还有用白面做成的各种动物形状的面食,最后在摆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有肉馅的,有素馅的,有包着花生的,也有裹着虾仁的。馅料的制作也是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合作下,洗,切,拌,调,烹的和在一起。那时候妈妈总是说,饺子香不香,闻闻馅就知道了。
看到书中提到“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的影响,我跟老公提了下,他直接回了我一句,“你那本书的作者一定不是中国人”!言语里的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骄傲的情绪外漏无疑。
是的,在所有饮食中,老公像所有北方的汉子一样偏爱面食,馒头,面条是家庭基本的一日三餐。而像烩面,刀削面,鸡蛋面,担担面,饺子,包子,馄饨,汤圆等等更是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是啊,你不是中国人,无法体会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对面食的情有独钟,也无法感受中国人对面食的发扬光大到几乎每一个家庭都能端出一碗味道与众不同的面食出来。
所以,想要真正的了解面食精华,还是要到中国来。
《面食之书》读后感(九):就让我们干了这碗热汤面!
在电影《追凶者也》中,段博文在街上摊子上吃米线,张译两次要了段家羊肉米线去没吃进嘴里,结果除了电影之外,这米线成了观众们的心事,原因无他,热乎乎刚出锅的大碗面(米线、河粉),吃起来呼噜噜的,是最勾引人馋虫的。
虽然米线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是面食,但是因为中国南北地域的差异,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臊子面,热气腾腾,拌上辣子吃又流汗又爽快;在南方,有各种粉,倒上醋和辣椒油,吃起来筋道、弹滑,再没有暖气的冬日里吃上一碗再好不过了。
基于对面食的热爱,我们阅读《面食之书》,基于对面食的深爱,瑞士作家(what?不是德国人吗?)克里斯多夫•纳哈特写了这本《面食之书》。跟随着这位老外从西安到东京、从乌克兰、越南、罗马、莫斯科到首尔,凡是有面食之地,他都要细心尝过,在满足口腹之外,他还追本溯源、考证面食历史,兼济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趣闻轶事。这位老外是有多爱吃面食啊。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最耳熟能详的国外面食应该是意大利面,其实,如果仔细想一想,其实应该是主食面包才对,克里斯多夫•纳哈特笑言,他们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嗑面包的”,这个“嗑”字用的,可太接地气了。为什么我们提到面食的时候会本能地忽略“面包”而直奔“面条”,我想,可能面食有个普遍的形象,那就是面条。至于包子、饺子、点心还有花卷、馒头,都不如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我们心中有地位。那种热气,那种海碗饱食,总是给人一种百姓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在烟火笼罩之下,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心心念念的团圆,家的感觉。
果不其然,老外的第一站必须是以面食著称的西安。西安除了嗓子面,也有回族做的拉面、面片等,除此之外,还有羊肉泡馍、饺子等。看老外写馍,或者我们北方叫做“焙子”的食物,被他称之为“中亚式汉堡”,其实挺有喜感的。另外,他认为兰州没有必要游历一番,我可不这么认为(其实我怀疑这是给翻译错了,或者是笔误)如果真心喜爱面食,兰州真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虽然同样是面,汤面和拌面,炒面和冷面各有独特味道。我曾经在羊肉面片店里观察过大师傅做面,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颇有武侠小说里大侠出招之范,具体过程和作者写的西安面店所见相差不多。面,永远是热着好吃,就连意大利面都一样。
如今我们吃的意面,超市进口食品专柜就可以买到,其实味道不同还是在酱料的不同。就像面食是中国人的一种情怀一样,在意大利,面食代表着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与自我认同感。除此之外,提到面食,就不可以不说到日本的拉面。曾经在茂吕美耶阿姨的书里,简直馋透了各种汤头的日式大碗拉面。于是,喜爱面食的作者和妻子、女儿定居在了日本,可以吃上即便是速食面也好好吃的拉面了。不过我在我看来,还是中国的面厚重,说的俗一点,顶饿啊。
当我们谈了这么多面食的时候,是有必要好好看看克里斯多夫•纳哈特写的面食和面食背后的故事,就像茂吕美耶阿姨一样,即便是吃拉面,也想追本溯源,吃过历史风味。历史,在我们中国,可是从来不缺的。
好想来一碗广西的螺蛳粉和海南的老鼠粉啊,还有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西安臊子面……想想都馋的要死。
《面食之书》读后感(十):全球面食之旅
面食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尤其是北方人,几乎每顿必吃面食。南方其实也有很多喜吃面食的地方,比如成都和重庆,成都的担担面、重庆的小面在当地人心目中就具有很高的地位。我生活在成都,也是一个面食爱好者,担担面之外,燃面、铺盖面、豌杂面、豆花面、甜水面、脆绍面,经常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饥肠辘辘的时光。所以,当我读到纳哈特的这部《面食之书》时,它的面食文化主题便深深吸引了我。而且,它所涉及的不仅有中国的面食文化,更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面食文化交相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从中既找到了本土文化的认同,又领略到独特的异域风情,感觉在不经意间邂逅了一部面食文化的宝典。
克里斯多夫•纳哈特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兽医系,后来却因为经常撰写文化与科学议题的文章而走上了记者之路,甚至还因此而获得过许多新闻奖项。记者生涯让他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美食,而他最钟爱的是面食,因为面食是最早全球化的一道食品,是连接全世界各民族的融合剂。纳哈特的妻子是个中国人,也是一个面食爱好者。纳哈特的这部《面食之书》,就是在妻子的陪伴下完成的。尤其是关于中国面食的部分,妻子全程为纳哈特做导游和翻译,还经常为他做他最喜爱的饺子。
也许,一个老饕的幸福就是,他不仅和我们一样品尝了美食,还能在我们只会啧啧赞叹时,去探究美食之所以成为美食的诸多原因,并用文字的方式将其固化下来,成为一种能带给我们温暖回忆的载体。
纳哈特在介绍世界各地的面食文化时,下足了重视历史考证的功夫,不同地域的不同面食,其来源以及发展的历史过程,可谓条分缕析,切中肯綮。但是,这毕竟不是一部专门写给学者、教授看的高头讲章,它应该是生动形象,有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情,有不同人物的不同故事,最好还要有作者自己介入其中的经历,才会让一部看上去有可能呆板的著作平易近人。纳哈特深知这一创作的奥妙,他充分发挥身为一名记者的功力,从越南、广州、西安、太原、东京、首尔、莫斯科、杜尚别到罗马、热那亚,走访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寻找最朴实也最精彩的地方面食文化,处处有民俗风情的再现,时时有趣闻轶事的演绎。为了深入打探吃面与制面文化的精髓,纳哈特在西安挽起了袖子,下海学做拉面;坐在罗马的寻常人家午餐桌旁,一起品味番茄意大利面的酸酸甜甜;有时也跟着熟络的朋友,在河内的大街边上坐着吃牛肉河粉;而在东京老社区的荞麦面店,他也亲力亲为,以便观察日本人除夕夜的吃面文化。正是有了这些亲身参与的过程,纳哈特呈现给我们的,就不是一个又一个毫无生气的文字,而是一篇又一篇丰富有趣的全球面文化现场报道。
除此之外,纳哈特对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可谓了如指掌,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生活细节有独特却准确的领悟。他写到,一个人吃,尤其在亚洲,总有几分孤独。他以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为例,苏丽珍和周慕云两人都工作得很晚,独自回到自己空荡荡的房间。他们逐渐落单,晚上偶尔会在面摊注意到对方,周慕云会在面摊上吃面,而苏丽珍则用一口小锅外带回房间床边吃,独自求取几分温暖。
这本书里,最让我感到意外,也最让我欢喜的一句话是纳哈特写广州茶点的历史和现状时解释说:点心的意思是“选一个心里喜欢的”,吃了这么多年点心,才恍然大悟原来点心二字是取其字面之意。
纳哈特在《面食之书》中所要呈现的,不仅是某个点,也不仅仅是某个场景,而是面食给全世界给全人类带来的惊喜。从亚洲到欧洲,从古代到当代,纳哈特不仅从空间上介绍了不同地域的面食文化,也从时间轴上介绍了面食在各地的发展历史。我们由此知道了面食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在纳哈特笔下诙谐有趣的奇闻轶事中会心一笑,比如毛尔塔申与马嘉蕾特女公爵容貌的传说,比如“通心粉王子”卡萨诺瓦特意为通心粉写下的赞美诗,比如“母熊的后代”韩国人对冷面的热爱,比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嗜面如命……其实,不同的面食仿佛就是一个个独具风貌的活化石,从它起起伏伏的发展过程中,从它千姿百态的形貌中,我们也能看出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种陪伴人类走过了四千多年的进化过程的食物,面食还会陪伴我们一直走下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山西的上千种面食,那不勒斯的通心粉,杜尚别的拉格曼,首尔的冷面,莫斯科的培米尼,乌拉赫的毛尔塔什,越南的河粉,日本的年越面,还有这本《面食之书》没提及到的其他多形形色色的面食,它们在各自的地域和各自的文化中拥有着不同的样貌,却始终拥有同一种精神内核,这就是温暖。逆旅中,它带给游子以温暖;厮杀前,它带给战士以温暖;分手后,它带给相思以温暖;节日里,它带给相聚以温暖。正是这种温暖,千百年来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与生命;也正是这种温暖,促成了纳哈特这部著作的诞生。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放了猪油的面条、烤馒头片和包子,爸爸自己和面做的切面、饺子。它们或许比不上大鱼大肉,或许比不上山珍海味,但却是我们普通百姓每天赖以为生的主食,更是远行游子无法忘怀的乡愁。有时候,下了班,走在街边,随便走进一家面店,点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想起这个世界还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样饥肠辘辘的人正同时享受这一碗美食,我的全身心顿时温暖起来。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