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是一本由刘统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5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上》读后感(一):打破历史书的刻板印象
这本书解答了很多疑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路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要分成三个方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的经历如何,与建国后分封军衔有何关系……
读完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打破仅仅学习历史课而形成的对各个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这段历史并不遥远,书中的描写十分生动鲜活,讲故事的笔触也很清晰。
2019.2.10
《北上》读后感(二):从中央苏区的革命到北上
两本书内容上有衔接,可以先看黄道炫书,了解红军为何会走上长征路,再看刘统书,认识长征途中的矛盾与斗争。
陈昌浩杀舒玉章,给人家扣了一个日本特务的大帽子。实在是太残酷了。
陈昌浩的问题不仅仅是盲目相信和追随张国焘。他本人就是极左路线的忠实代表。
看了一晚上,只看完前五章。速度有点慢。
还没凑够一百四十字。我都不知道还说点啥了。
《北上》读后感(三):大别山系VS井冈山系
大别山系VS井冈山系,党内最强对决,最终,北大学生领袖输给了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星期草草翻完聚焦毛泽东生平最为黑暗时期的《北上》,故事性做得不错,但新观点不多,关键性问题或有所保留。张是否有“武力解决中央”一说,目前暂无证据。但另立中央,无疑是中共党史上破天惊的事件。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能混到高位,殊为不易。稍显遗憾的是缺少地图和长征大事记辅证,而大量引用六几年关键节点当事人的谈话,可信性待考。有趣的一个细节是,中央红军与共产国际联络的密码本,为一本英文版《鲁宾逊漂流记》。
《北上》读后感(四):面纱揭开了,还是当初的容颜吗?
说的是懋功会师到张国焘叛逃的一段历史。四方面军从一开始的兵强马壮,到后来西路军兵败河西,令人唏嘘。作者用研究古代史的方法来研究党史,注重细节,力求公正,做得相当不错了。一些问题限于资料的有限和时代的局限,不能说得透彻,也能理解。作者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蒙着面纱的少女。然而,面纱终能揭开,历史的真面目真的能呈现吗?西路军的历史细节还有很多未能披露,蒙在其上的面纱何时才能去除?即便真到那一天,面纱下的面孔是否依然是当年的容颜?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是永远也搞不清楚了的。
《北上》读后感(五):一段创业史
一直以来长征的历史了解得比较简单,尤其是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到1936年12西安事变这一年半的历史比较模糊,这本书很好的填补了这段空白,让我们了解到其中的艰辛,真是创业不易啊。几点体会 1. 运气很重要,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可能当时就很难坚持下去了,人员不整,长征后中央红军总共只有不到2万人,而且缺衣少食,武器弹药都不能及时补充,外部环境恶劣,被国军重重包围 2. 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法宝,虽然有部分人员开小差,但是广大干部和指战员都坚信革命前途,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很不容易 3. 创业小伙伴产生矛盾后,主席的策略得当,使分裂造成的损失最小化,否则会更加困难
《北上》读后感(六):最黑暗的日子
张国焘的分裂叛党和西路军的失败,一向是党史军史中的敏感话题。这部书较为详尽地描写了那段毛泽东所谓“最黑暗的日子”,确实惊心动魄,我党我军,也曾差点坠入内战的深渊。
无论古今中外,永远都是靠实力说话,谁实力强谁就说了算。当时党中央对张国焘一忍再忍,还不是因为张身后有红四方面军近八万人的力量?不过,个人的私欲敌不过历史的大势。北上和南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北上是抗日,南下是继续割据当军阀。抗日就能发展壮大,就能放眼全球,就能得到各方的支援,就能有西安事变。南下只会继续和各路军阀在一隅争斗下去……
张国焘此人,能力是有的。但总体看来,性格狂妄自大,革命意志也不甚坚定。仗着自己人多枪多,妄图只手遮天,说到底,还是个旧军阀式的人物。
向参加长征的红军先辈和西路军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北上》读后感(七):北上
《北上》,刘统著,三联书店,2016年9月北京第1版。春节假期看了这一本书。老板推荐的,确实不错,在正史中算是有内容而且下工夫写的。对北上与南下争端、对西路军失败,都有客观描述。但总还是有问题无法说得更细,特别是西路军问题,也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至于读者如何判断,那就看读者自己了。随着历史推移,我们叙事应该逐步由宏大走向细微,由宏观走向微观,由粗线条白描走向工笔。当然,历史不容细读,细读了难免会有疑惑。读得越多,疑惑越多。但既然已经读了,便不能退回未读之时。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未读时是“看山是山”;读了之后是“看山不是山”;再深入读下去是“看山还是山”。有些事情确实也不是当代人能够理解的,不身处那个时代体会不到当时的情形。徐帅在前方指挥作战,后方保卫局“肃反”杀了他老婆。以现在看,根本不能接受,而且保卫局长明明是他下级。但在当时情况下,他问也没法问,而且还一直同在领导班子里共事。到了延安后,他才问一句:你当年为什么要杀我老婆?读历史的意义可能就在于,能理解今天并不是唯一、一直如此。
(微信公号:孔见)
《北上》读后感(八):胜败似有定数
张国焘的异心在懋功会师时见到一方面军时就应该有了,看到自己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而红一方面军衣衫褴褛,难免在心中认为自己的指挥方针是正确的,认为红四方面军是才是未来红军发展的主力。但是从路线选择上又看出了张国焘本身投机主义者的短板,意图南下,无非是希望可以靠近边疆,偏居一隅,不愿消耗自己的实力去走向正面战场,难堪全面抗日之大旗,在格局上先输一步。
在策略上纵然南下,但张国焘被初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自立第二中央,在平原战场与刘湘部队展开正面交锋,国民党已经将难下的红四方面军当做共军的主力部队,亲自前往四川督战,而且刘湘自察老巢不保,也是死战共军。自视过高的张国焘部队损失惨重才不得不重新北上,此时实力也大不如前。临战指挥再输一步。
北上二次会师后,张国焘面对检讨,仍是避重就轻,并且无心革命,更关注自己的党内低位以及人身安全,并且在面临挫折面前展现出其懦弱的一面,主动要求离开延安,不问政事。在得知西路军(原红四方面军)在新疆地区的部下被批斗致死之后,则未保自身性命叛变共党转投蒋介石麾下,从性格上也输一步。
纵观张国焘在懋功会师之后的言行,三步尽输,实乃最终失败乃有定数。
《北上》读后感(九):北上!道路与信仰的抉择
好书!陈年之作。 长征之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才从失败灭亡的边缘逆袭而出。 什么是历史的选择?!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长征中有退缩的,有叛逃的,有没熬过去的,也有莫名加入的,但最后走下来的才是强者。 走下来,没有崩溃,没有分裂,人数虽少,但信仰更坚定了,这样的党,这样的坚强集体才有了后来席卷天下,解放全中国的底气和基础。
为什么要北上?!北上能看到美好的出路么?!书中依据史料,给出了令人疑惑的回答。陕北红军是后来才联系上的,西安事变是必然中的一个极偶然事件,背靠苏联时刻在党中央的候选项之中。
为什么还要北上?说北上是正确道路,真的仅仅是南下吃了败仗后的事实来证明的么?!
北上与南下的重要路线差异在于,北上是抗日,南下是准备割据当军阀。打出抗日的旗号,才能求生存,才能有发展。不抗日,不会有西安事变。不抗日,就会遇到刘湘,马家军这种当地军阀的拼死抵抗。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任何时候,哪怕局势如何危急,不可轻堕其志,不可变了信仰。这点上,国民党差了十万八千条街去。看如今,为了小岛上几张选票,连一中都不敢坚持,居然还有脸到南京谒陵。
这本书的高明就在于将长征中真实一面部分展现出来了。徐向前陈昌浩听到中央开拔时的描述。张浩回国时各方的拉拢。西路军走走停停,严格执行中央命令的无奈。读者可自寻其妙。
《北上》读后感(十):《三国演义》式的中共党史
《北上》,一部把中共党史写得和《三国演义》一样的著作。
西路军的惨烈战斗,着实让人扼腕叹息。马家军不管是想保住青海的地盘,还是向蒋介石“尽忠”,其在战场上的表现都与贵州、四川的军阀不同,历次的疯狂进攻都表明他们不是要赶走西征军,而是要彻底消灭之。这与西征军的西进及其在河西建立根据地的意图密切相关。
西路军的惨败,固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是中央的指令则多少表现出一些舍车保帅的意思(P418中央严厉的电报多少能说明些问题);而在意识到西路军处境极其危险之后,派出援军其实为时已晚。长征途中,四方面军南下的错误抉择,在西征军干部及战士的心中则始终是个结,陈昌浩的表现最能说明问题。“把西路军的行动方向与过去的政治错误联在一起,谁还能弹?!”但是客观的讲,西征军开辟西北根据地、打通“远方”的计划,确实为中央缓解了压力,也为中央不利情况下的撤退提供了一种希望。打通远方多少让我觉得有点像汉武帝企图经西南夷通西域的味道。
长征途中,张国焘带领四方面军南下,使全军遭受巨大损失;西征军进军途中,陈昌浩的错误判断,都说明:领导核心的决策,经常是决定下属生死的关键;前线指挥人员刻意迎合高层,不顾实际情况,则可能导致更加恶劣的结果。对此,我感同身受~!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