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特,一个自由的女子》是一部由Nadine Trintignant执导,Marie Trintignant / Wladimir Yordanoff / Lambert W主演的一部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莱特,一个自由的女子》精选点评:
没看完,女主角太老了。
感觉欠缺点什么
Trintignant死得太早,但一把年纪演少女看得真是醉
传记影片拍到这种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无怨无悔。
似乎科莱特本人更乖戾些。纪录片唯美的成分太多,让人想入非非。
前半段有种特殊的颓败气息,后半段,女人虽然老了,却找到了清新的自己。——那天等了很久纯爷们才回来,奥利弗轻燥而我微倦,纯爷们坏笑着问我:为什么看女作家的传记?后来我想,也许在我心里,女作家是最能看得见自我价值的女性品种吧,也许偶尔可以仰视她们。
俗气
《科莱特,一个自由的女子》影评(一):跌宕起伏的人生
画面唯美,情节细腻,女演员有着忧郁的眼睛和磁性的嗓音,人物的刻画张力十足。那些定格一般的深邃的凝视非常的震慑人心,伴随着小说的话外音,把女作家跌宕起伏的人生讲述的生动而有趣,唏嘘之余慨叹,女人的一生真的要活的自我些、通透些、随性些、真实些。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压抑自己的欲望,做最真的自己,大概是所有看过此片的女性所欣喜的……
《科莱特,一个自由的女子》影评(二):一个女人的新鲜度有多久?
科莱特无比悲伤地问她不停出轨的男人,一个女人的新鲜度是多久,男人很随意地回答,有的人是一分钟,有的人却是一辈子。
一个很悲哀的命题。女人必须像新鲜的食品,维持着男人的兴奋度。
很随意地问男同事,在一般男人眼里,一个女人的新鲜度平均是多久?男同事思考良久,后来说是三个月,也就是说三个月后,女人要开始创造新鲜,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
按照贝克尔的《家庭论》观点,任何感情的发生,都蕴含着不为人知却又是心知肚明的价值评估或换算,经济学可以像空气一样渗透在生活的一切领域以及我们的一切行为准则中。如果感情也是一种价值的互换,那不停提供新鲜的女人也势必需要有刺激她不停创造新鲜的力量存在,一个男人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段上提供这种力量?
而当我把这个关于“新鲜度”的严肃命题交给皮皮时,皮皮却在办公室大义凛然地说,那些男人都可以去死了。
那些男人都可以去死了。
午后的阳光从17楼的窗口暖暖照进来,我在比男人还“man”的皮皮身上看到了女人的味道。
(如果你发现这些话真的很贱,对不起,本人是很女权的魔羯座)
《科莱特,一个自由的女子》影评(三):Colette, une femme libre
这部片找了很久,今天无意在暴风影音里找到。
名字被翻译成《科莱特之法国女作家》
因为豆瓣上没什么评论,评价也不高,又对这个一个世纪前的伟大女作家一无所知,所以就一直没啥期望值... ...
纯粹看看我喜欢的Marie.Trintignant。毕竟,这是她最后一个角色,最后一次在世人面前亮相... ...
开头很淡,当时那些埃及装LOOK,舞台上的同性吻,对于一个世纪以后的我来说,没什么可惊讶的,还没来得及入戏。一个叠化41岁的Marie就扎着两根马尾扮演20岁的collette,额... ... 是真心地... ...
虽说整体LOOK还不错,岁月,这把杀猪刀。哎!谁叫编导是她妈,真应着那句老话,无论孩子多少岁,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真也难为她们了,用过肩镜头去拍眼睛的特写。挡得住皱纹... ...
你家闺女的颓废眼神搭上低沉烟熏嗓,才是她气质中最迷人的部分嘛,查了一下wiki,我才知道,这电影其实是为电视台制作的,是块为纪念女作家逝世50周年的“硬骨头”。
撇开一开始装嫩失败不谈,毕竟还是出自伟大的La famille Trintignan
作品镜头节奏,色调韵律,一招一式,用着深不可测的内功还原着女作家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
当随着剧情发展,不用装纯Marie,终于满足了,我的重口味和恶趣味。嫉妒到疯狂的女人,脆弱到了谷地真的会反弹出一种另人害怕的强大迫力。
当她开始为忠诚感到疑惑,质问:对于男人来说,一个女人的新鲜度到底是多少?
当街直接了当的问陌生人,愿不愿意上酒店?(当然立即被老公拉走了,小野猫开始亮出锋利的小爪子了~)
问情敌到底是喜欢吻她还是她老公。甚至还搞了次4个人的旅行。(回到巴黎还搬到舞台上演,拜托20世纪初的正常人,那有你这么OPEN的)
期间Missy大人对她影响是巨大的,真诚的暧昧关系。结尾处,对着镜子的那段自我质问,我真心喜欢。温顺的小猫沉睡了,一个独立女人诞生。
最后,我只想咆哮一下,暴风影音。怎么只有上集?
我要看帅帅的Wilson大叔出场啊!我要看下半部分啊!!!!!!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