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重建》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的重建》精选点评:
这本书由费老的多篇论文和讲稿组成,传达了文化自觉、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理念,经历过文革之后的费老,在晚年似乎一直在吃年轻时社会学、人类学的老本。
文化自觉 以及了解他的经历 更加想读他的其他著作啦~
逻辑不如其他几本,随便看了前三分之一,大部分是讲稿,感觉意义不大,基本上是对全球化到来对文化冲击的担心。
基本是为了政治需求而作的泛泛之谈。好多篇结尾都是“要为**作出应有的贡献”,看着太太太难受了吧。
费老的文章合集
讲稿合集,还是有帮助,主要是要亲眼所见“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出处和定义。另外书中也对“汉族”的形成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进而指出民族认同势必要在“非我族类”的社会背景和冲击下才会觉醒。另外对于作者提出的“多元一体”文化观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再有,作者指出的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特殊之处在于“三级两跳”,即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大幅度跨越,期间时间不超过100年,且上述三级社会转型过程中,当下阶段还未完全完成就已经跳入下一个阶段,这对于思考某些文化现象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乱的很,不值得读/买的时候忘了江村经济鬼使神差地拿下这本?
2019年5月26日读,2019-138。
不是很好
费老晚年各种发言稿,内容多有重复,还是看费老著作来得爽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一):费老的文章集合而已
买此书时,时值宣告跨入新时代,对领导人一再提到的文化自信和伟大复兴有很深的向往,所以想找一些这方面的书来扩大阅读。正好,被其书名所吸引——《中国文化的重建》,作者又是费老这样的巨擘,所以毫不犹豫地下了单。
书到手,读起来才发现,又一次上了出版商的当。此书并非是费老围绕“中国文化的重建”这一个主题而论述的论著,或者哪怕是长篇论文也行啊,起码有一个中心思想,然后展开篇幅、侃侃而谈。其实,这是书商把费老早年散见于各处的若干文稿、讲话、发言,甚至治学回忆录,结集出版而已。
翻到最后,不禁再次感叹,出版商善于策划包装的功力太强大了。
不过,抛开全书难成其为一个整体不论,拿出其中多篇文章,仅就每篇文章而言,确实还是很有阅读学习价值的。虽然有的文章成形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距今已经比较“久远”了,但是费老作为中国当代人类学、社会学领域的巨匠,文章中体现的他的博大精深的治学理念、学术思想,仍然闪耀着熠熠光彩。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二):《中国文化的重建》几个要点
包含作者研讨会发言、演讲、采访录,除去第一篇探讨中华民族融合过程偏理论之外,其他都是作者在学术研究过程及当前形势下的反思。因为主要内容有很多反复,所以这里抓几个要点出来。 1、文化自觉。其实就是对自己文化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在文革十年动荡的负面影响之后重新复兴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推己及人、以和为贵、兼容并蓄等等,精神与物质并驾齐驱,并追问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即为什么我们会有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当今它应当如何为我所用。 2、“三级两跳”:三个阶段两大变化。从乡土社会到工业化社会,现代化时期;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是作者基于对社会形态的认知所作的划分。Emile Durkheim 认为传统社会以内部群体组织的稳固性为特征,后者以多元的社会分工为特征。 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 4、摘:跟西方文化比起来,中国文明的很多传统,确实表现出直达和早熟的特征,就好像中国绘画很早就越过临摹现实、具象现实的阶段,进入到书法、写意等抽象化的境界,并达到一种极高的人文品味,而西洋绘画经过一个一个阶段长期充分的成熟的发展,后来也走向抽象化……不同文明各自的这种优势,应该而且可以互补。——费老总结精辟到位,但是否写意就比临摹更胜一筹,抽象化是具象化的成熟阶段,存疑。 5、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而中国则更强调和、同。 6、“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这是作者抛出的问题,也是当下的忧虑。在国际化浪潮冲击下,经济腾飞中的中国,对发展落后、经济尚处在第一阶段的小民族来说,如何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根基。如果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民族文化被迅速同化,精神缺失,安身立命之本就没有了。但是不发展变革,就难以生存。 7、作者的学术总结反思:在导师马林诺斯基人类学研究影响下“我”的社区研究,不能充分体现中国文明的宏大体系和历史流变,田野调查的样本需要足够数量。马氏的功能学派,文化是人为了满足其需要而产生的,文化的各个要素器物到信仰对人的生活都是有功能的。史禄国老师对体质人类学的教授,使“我”学会从人体类型来推断历史上的民族流动。受涂尔干“集体意识”影响,但是不同于他的平面关系,从代际整合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整体是垂直的。通过文革,“我”感受到了涂尔干“集体表象”的威力,那个超乎个人的社会实体的震慑力,同时也看到了个人本性反抗集体意识采取的复杂行动,这次变动犹如一个实验,根本性改变社会结构各角色的行为模式。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三):读《中国文化的重建》的收获
文化自信今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在费孝通先生的《中国文化的重建》一书中,费老反复提及文化自觉的问题。此书是由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文化的自觉与文化反省、中国文化与人类文明等方面有深远影响的文章集结而成,是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及未来发展的著作。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生活在一定社会内的人对其文化的认同感。所谓文化认同,就是回答“我们是谁?”从个体的角度而言,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应该做什么?”从族群和群体的角度而言,问题就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应该做什么?”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而全球化的代价之一就是大量弱势的文化被消灭,因此全球竞争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一个民族的精神如果被“殖民”、一个民族的心灵家园如果被支解,这个民族将分崩离析,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美国著名文化学者亨廷顿指出,“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他们用人类曾经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传统方式来回答它,即提到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也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最持久、最重要的基础。在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其作用反而更加凸显。 费老指出文化认同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我时常想,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旧邦”就是有古老文化历史的国家,“新命”就是其生命不断更新发展。我们提文化复兴,绝不是要回到古代去,而是把现代移植到传统中,再继续向前发展。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文化自觉的过程是非常艰巨的,首先是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其次是认识所接触的外来文化,也就是异文化;第三是不管是自己的文化,还是异文化,采取的态度都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最后的目的是让多元文化融合,形成一种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守则。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的两个关键点就是既要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进行认识,又要放眼全球去认识异文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华。历史意识是看问题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不能机械狭隘地只顾眼前,全球眼光可以说是一种胸怀宽广的包容精神,对异文化的认识和吸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费孝通先生通过对21世纪的世界文化进行分析得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卓越见解,关注现实而又超越现实。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四):一个好的学者一定是一位预言家
这本书不高的豆瓣评分需要归罪于出版社走了标题党路线,题目很大但只是费老先生各种场合的发言、短文合辑,有一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但若没看过中国社会学家的著作,读这一本足以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了。
书一开始的选篇讨论了为何我们说我们是汉族。先生提到,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他称”转为“自称”。在一个共同社区里的人,如果不跟外界接触,很难会产生“民族认同”;而集体的民族意识来源于跟外界的交流,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我理解,就是压迫产生抱团反应,进而加强了凝聚力。被压迫(或者认为自己被压迫)的族群会特别团结,它的一极是20世纪初的几次战争,另一极就是《乌合之众》了。
另外一个我之前不了解的冷知识,原来民族国家是19世纪才出现的概念。以前读先秦诸子,总觉得那时候“爱国”似乎是个伪命题,国家就像公司,各种能人志士在不同的公司之间应聘、引见与被引介、跳槽、带着团队一起跳槽……即使是中世纪的欧洲,各个小国家之间也是多方联姻,似乎“主权”并没有“利益”来得痛快。一直以为是人们的价值观变化了,但读到这里才恍然大悟,一直默认国家基于(主流)民族天经地义,但是仔细看看历史,其实国家本身跟民族并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于是探讨爱国似乎又多了很多维度。
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答记者问,老先生非常精准地点评了当下人们普遍焦虑的非主流文化的消失与保护。在中国,这几年听到最多的是要不要强制说普通话,以及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汉字教育吗。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同一件事:“汉(标准)化”。费先生特别醍醐灌顶的一段回答是说,现在我们进入了工业文明社会,少数民族聚居区恰好是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但在工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和文化上,少数民族低于汉人的水平,如果我们放任各民族在不同的起点上自由竞争,结果必然是水平较低的民族走上淘汰、灭亡的道路,多元一体的多元一方会逐步萎缩。
对于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是否意味着更大程度的汉化,费老回答说,这固然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一个社会越是富裕,这个社会里的成员发展其个性的机会也越多;相反,一个社会越是贫困,其成员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也越有限。
在国内我们探讨汉化,跟放眼世界探讨西化其实是一个性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东亚国家来说,“西化”是被误用了的“现代化”,只是因为现代工业发源于西方,我们搞混了二者的区别;同样的,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汉化”也是被误用了的“现代化”,只是因为汉人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我们就误以为要取而代之少数民族,这其实是一种偷换概念,但浅薄的我们常常会把自己带进沟里。政治的优势并不等同于一个民族在社会和经济上的优势,全球化是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而不是文化的一体化。
老先生最后说,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人的自觉”,而我们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剧变,应该会出现“人类文化的自觉”。就我个人而言,写“读点小书”的三年碰巧是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狠狠浸淫的三年,更是深感古人“中和位育和而不同”的智慧之可贵,深以为然。
---------------------
原发自公众号:merelyobserver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