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宇宙》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多尼克 (Edward Dolnick)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械宇宙》读后感(一):令人敬畏的科学,值得我们再来学过。
这是一本看过之后令人敬畏的书,让我有要阅读这些科学巨人传记的冲动。无论是我们的初中课本,高中课本还是大学课本,其中的每一条定律都凝聚了他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的时候,都应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人物辛勤付出,我们才能如此轻易的获得知识。 开普勒、伽利略、牛顿都是这样一些伟大的人物,真的很很难想象,他们竟然能够如此聪明,在芸芸众生之中,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层层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并能用简单的公式和语言让我们理解。 真的很后悔上学时学习的过于草率,面对这样一些伟大理论,就应当先阅读著作原本,了解伟大理论的由来以及验算过程,也只有从根源处挖掘,才能对科学本身产生最真挚的敬畏之情。 同样也感谢这个时代,能够让知识以如此便捷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教科书外科学本身的面貌,从他的萌芽、斗争和发展,从而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课本当中,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感谢!
《机械宇宙》读后感(二):一本带花边新闻的高中物理
其实我是怀着轻松读的心情来打开这本书的。。。然后发现这本书超级难读。。。。让我想到了《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第一部读起来是开心的,作者缪缪数笔就完成那个时代的背景,第二部开始,为了解释牛顿理论的诞生从笛卡尔开始讲起(注意:不是讲笛卡尔的生平,是从笛卡尔的数学理论开始讲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直从笛卡尔降到开普勒再讲到莱布尼兹。。。。。(讲到了大学最后我也没学会的微积分。。。)通通都是数学理论 ,书里还有公式图和几何图。。。(高中噩梦重现了)然后书的第三部分讲的是牛顿的三大定律。。。。。感觉关于牛顿和莱布尼兹的新闻就是怕我最后弃书了 ,整本书的真实情况是一本带花边新闻的简化的高中物理课本。。。。。。ps吐槽归吐槽,其实书挺好的,在描述那个伟大时代里的大师们的时候说的不止是他们的花边新闻而是把那些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理论财富讲给每个在读这本书的人(总比现在很多书民国大师花边新闻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大师们真的做了什么一概不提)
《机械宇宙》读后感(三):中世纪的聚变之牛顿传
前半部分对欧洲中世纪的描写很有画卷感。一个发生在污水横流,瘟疫频发的十七世纪的伦敦的故事。
细细一看,忽略不对,本书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文化,显微学,天文学,细胞学,物理学,光学,微积分,天体物理,引力学,神学,逻辑学,几何学,生物学…细细想来,word哥,马上去把四分调成五分。作品无所不包,参考文献五百本,附录注释五十页,感受下作者的碾压。
文中你会突然发现这些人原来都在一起玩啊,伽利略,胡克,莱布尼茨,哈弗,开普勒,第谷.…直到出现一个人,一切结束,牛顿…历史画卷瞬间微缩成牛顿如何一副臭脾气坏僻之极干翻所有想和他抢公之人。
当年最顶尖哲学科学家开创的一切,却大部分被现在的高中生当做常识。现在想想,若干年后,目前最顶尖的前沿科学,是不是也会变成默认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呢。
2065年,某初中,小红:应用题第二题是不是超纲了?你算出来了么?k32型量子湮灭机每秒释放5.11×10∧23 kev,碰撞速度1000km/s,每日运送旅客10万人从纽约至南森环形山,今年3月需要介质多少kg?今年12月呢?(假设反电子获取速度取海拔100米平均值)
小明没有抬头,翻开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机械宇宙》读后感(四):硬核的浪漫
这似乎是我正儿八经阅读的第一本科学史,主要背景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就像书中提到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视而不见的矛盾。这个时代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现代科学以及相应的技术正在萌芽、发展并即将改变世界;另一方面,令人啼笑皆非的迷信和旧思想仍然主宰着包括科学家在内绝大部分人的思维。
不得不承认,17世纪的那一场瘟疫以及英国皇家学会对于现代社会的到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前者是因为给了牛顿研究几何和光学的契机,继而打开了奇迹岁月的大门;后者是因为推崇思想的公开交流、实验、不拘束于已有的结论、创新、提问、简洁明了的交流方式等,逐渐改变了科学家乃至普通人的思维方式。
同时,波义耳、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这些杰出的科学家毫无疑问从各种意义上都让人类更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宇宙。他们的出发点也许各不相同,但最终客观上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不少成果直到今天仍在发光发热。给人印象最深的毫无疑问是牛顿。一个孤高、骄傲、爱名、好强的天才(简直是科学层面上的天选之子),他对于学术狂热、严谨、专注的钻研态度肯定是值得每个人尊重的,虽然对待“敌人”的处理方式的确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且,牛顿追寻科学研究的目的一直都是从弘扬宗教的目的出发,并不是后来才投入神学研究的,这点也是让人大跌眼镜。显然宗教势力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笼罩着刚走出中世纪不久的欧洲。但反过来思考如果没有宗教,这些科学家并非必然能够取得相应的成就。
“拾起地球上的一朵花,”物理学家保罗 · 狄拉克说,“你拉动了最遥远的星星。”科学,原来可以用这样浪漫的语言解读。再一次感谢从那个时代起盛放至今的理性之花。
《机械宇宙》读后感(五):科学让人们对上帝的存在更质疑了还是更坚信了?这是个问题
我们并不确定牛顿是否真的被苹果下落砸中了头。但在本书中,我们得以知晓牛顿如何在苹果下落与月球下落距离(用微分的思想假设有一秒钟月球逃离了地球引力而按惯性定律飞出的轨迹与其实际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之间的距离差)的对比中引入平方反比定律而发现了地月间存在的引力,进而发现万有引力。 『延伸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的单一力量与定律。此刻,外事万物横跨空荡荡的太空数十亿英里彼此吸引,整个宇宙被巨大的抽象网络结合在一起。太阳拉着地球蚂蚁拉着月球,距离地球数千光年之遥的星球与我们彼此拉扯,“拾起地球上的一朵花,你拉动了最遥远的星星。”』 自古以来,科学家,哲学家们,都在以从自己到整个人类的智慧在表达世界,解释世界。牛顿及其同僚们相信,创造这个世界的上帝不仅是创造者,还是一名数学家。 从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到开普勒、牛顿、莱布尼兹等人,经过他们不屑的填装加瓦,终于搭起了得以一窥上帝造物准则的天梯,使得今天的我们以常识的视角看待这个物理世界背后的数学逻辑。 书中最后部分写到的当时只有三人读得懂的《数学原理》,经过300年的验证和再解释,如今其理论已成为每个中学生的入门水平的定律。而微积分这样当时的上帝密码也不过是大学水平的知识。考虑到近百年来人类的知识水平的爆炸式进步,也许用不了另外的300年,同样超前于时代的相对论也会成为普通的常识性知识,我们只需等到当时代追上爱因斯坦的大脑的那一天。
如果说现代科学几乎就是建立在17世纪的欧洲科学界算是夸张的说法,那至少也可以说其奠定了后世的世界观、宇宙观的框架。除了牛顿那仿佛神谕般的三定律,书中所及开普勒三定律、笛卡尔坐标系、莱布尼兹的微积分语言系统等等无不使世人受用至今。
《机械宇宙》读后感(六):读史要抱着谨慎中立的态度,不要被带节奏
一看书的开头,我脑中立刻出现了一个想法:即使有一个机会让我穿越到那个时代当公主、国王、王子、王后,我也不要穿越。影视剧里的17世纪的英国有的只是锦衣华服,绅士淑女彬彬有礼,却没有拍出普通人生活的样子的地方。伦敦是一个“恶臭,泥泞,肮脏的大都市”,无论皇宫贵族或是贩夫走卒都不洗澡,因为他们认为谁会打开毛孔招来感染和细菌。那时的医术也许会加速病人的死亡。这是个愚昧的时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7世纪的欧洲诞生了多位天才,他们用他们非凡的头脑为我们找到了一直存在却从未被了解的真理。这些真理在现代人看来习以为常到被忽略的程度,而要揭示它,先辈们却花了近两千年。然而最讽刺的是,这些天才们是为了证明上帝这个现在被认为是迷信的神的存在而努力探索出来的,牛顿的发现不仅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反而把历史推向了无神论的发展道路上。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全世界都有的一个通病,在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现代人总会不自觉的以现在的眼光看待过去。有人认为牛顿年轻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年老时却滋滋不倦的研究炼金术,是因为牛顿昏聩了。如果把写作角度放在牛顿个人身上,就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牛顿始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的研究和成就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科学,而是为了证明上帝有多全能,研究炼金术也一样,他把研究炼金术和研究三大定理放在同等位置上,这样来看,就不存在年老昏聩之说了。他的行动符合他一贯一生的逻辑。读历史很容易被作者带节奏,特别是中国的历史,从来都是由成功者来书写,失败者即使留有著作也会被成功者付之一炬。成王败寇,在 当 的史书中,国民党是反动派,在国民党的史书中,当 是共fei。对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正统认为那是太平天国叛乱,可在同样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由美国人写的《天国之秋》中,那只是中国的一次内战,就像国共两党间的战争,同样也只是内战,写作的人不同,对正反两方的定义也就跟着不同。读史,要跳出书本,用谨慎中立的态度来对待它,才能还原出历史的真相,不被有失偏颇的观点所影响。《机械宇宙》正是这样一本书。
《机械宇宙》读后感(七):近代科学的使命是为了荣耀上帝,那现代科学的使命呢?
虽然有布鲁诺和伽利略因从事科学研究而受到宗教审判的例子,但近代史上的科学革命并非完全处于宗教对立面,甚至绝大多数科学家本身就是坚定的信徒。上帝创造了完美世界并将所有真理写在《圣经》里,人类需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去寻找万物规律,从而领略世界之美,因此“科学的使命是为了荣耀上帝,而敬拜他最好的方式是发现和宣告他的计划的完善性”。开普勒曾说,“我运用所有您赋予我的能力,实现我立誓完成的工作;我已将您壮丽的作品呈现于世人面前,但如果我在展现您天福的作品中追求我自身于世间的荣耀,请宽容、同情并原谅我”。
在此思想指导下,近代科学史上有人单纯好奇地去做“科学”试验,交换凶猛狗与懦弱狗的血液看看是否能性格互换;神学家研读《圣经》计算世界末日来临之前人类还剩多少时间;生物学家利用显微镜寻找上帝造物的想象力;物理学家研究万物运动理论;等等。
持续的研究过程中诞生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抽象能力及其所能揭示的秩序,伽利略认为“不要去管你的经验和常识如何教导你,比你实际所看到的世界更重要的、更真实的事物本质,是一个理想的、抽象的、数学的世界,你只有透过心灵之眼才能看见”。数学家同样“先是从肮脏、危险的世界中抽身,然后他们还相信,借由独立思考的方式,他们已经为世界的知识库添加了新发现的事实。这些事实不只是新的,还必定是永久成立、不容挑战的”。
二是摒弃“一切都有目的”的看法。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为什么”(why)的质疑,试图从主观动机层次去理解石头为什么会落下?火苗为什么向上升?但伽利略则追问现象“如何”(how)发生,“新兴科学家们新的思维方式指出岩石只是落下,并不表示它们想去任何地方”,他们要做的是揭示背后的客观规律。
最终近代科学史以牛顿这一集大成者而几乎走向完美,其在物理学和数学的成就无人能敌,当然他“所有的研究都试图要让人类更加虔诚,恭敬地面对上帝的创造。他的目的不是使人类迈向自由,而是让他们敬畏地跪下”。
说说本书的优缺点。优点在于以科普的态度来回顾近代科学史,讲述了诸多鲜活的例子,也有各种八卦典故,同时一直紧扣“科学的使命是为了荣耀上帝”的主题,科学在当时只是证明世界完美的手段。缺点则是部分章节比较散和跳跃,中途有几章我跳着看,另外有些八卦闲谈过剩。
本书给我的思考是,近代科学是为了荣耀上帝的手段之一,如今科学研究基本与宗教无缘,科学从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成为目的本身,由此也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产业,世俗名利取代宗教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科学产业化是大趋势,但在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论文抄袭、实验作假、科研官僚主义等,这些又该如何解决呢?
《机械宇宙》读后感(八):不只是牛顿的牛顿传记和近代科学史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而且也不是很厚,可以在两三天内读完。虽然是一部关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了数学和历史上相当重要的理论的书,但是却不难懂,因为其中所提到的内容在如今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们高中及更早的时候,在客堂上教授给了我们,比如坐标,微积分,力学三定理,光的组成等等。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对这些知识以及有些遗忘了的话,就稍微有点费解,因为需要你返回那尘封已久的知识宝库,擦去那些财宝上厚厚的尘土,使他们露出本来闪闪发光的真面目。(当然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则是需要的是挖地三尺,去搜寻那些宝藏留下来的些许痕迹,至于他们本身,则是早已无影无踪了……)
书的结构也很明了,全书分成了三个部分介绍一个迷人而又宏伟的故事。
第一部介绍了牛顿及那一代皇家学会的会员们所处的时代,一个科学蓬勃发展却从来没有远离迷信的年代。科学家们一边高歌猛进的向着自然的真相进发,同时也一如既往的沐浴在过去的那些神奇传说之中,新与旧不分彼此的在他们身上烙下了同样深刻的印记。
第二部分则是牛顿诞生前的科学世界,这个世界虽然不及之后的壮阔,却同样的迷人,这里有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人)、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第谷、开普勒等等等等。他们的大名如雷贯耳,他们的贡献同样巨大,在他们的努力下,地球离开了宇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的偏见被打破,行星运行的轨迹被发现和整理,然而,他们所做的却还不够,因为他们前方蹲守着一只怪兽,守卫着真理的大门。这只名为无限的野兽蹲在路边,伴随着芝诺的幽灵阻止着他们的前进。
接着英雄诞生了。
第三部分就是关于一切的终结,前面两部分在这里最终交汇,做出了总结。为了对付无限和芝诺,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找到了神器——微积分(恩,在大学里折磨了我很久,然后早已被我遗忘了),接着在哈雷的一个问题的推动下,牛顿写出了那不朽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最终得出了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真理,万有引力。
于是现代世界诞生了,一个如机械般合理稳定的宇宙被发现了(然后被爱因斯坦他们打破了……所以其实他们建立的是一个近代宇宙吧,笑)。
以上所说的是第二部分的延续,而第一部分的内容又为什么会在那呢?这是因为牛顿的另外一个身份,炼金术师。虽然我们常常说牛顿的理论让我们进入了一个科学的世界(而非原来的魔法世界),然而牛顿本人确是个虔诚的教徒,他的一切研究都是为了展现上帝的荣光(这也是他与莱布尼茨在微积分的发现之外的另一个争论点,即牛顿的理论到底是不是在反对上帝)。
这便是全是的整体框架,在介绍这段历程的时候,穿插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八卦,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课本知识的真相和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但在这里我好像并不能说完这书的趣味。说起来,我感觉如果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读一下这书,应该可以让这两门略显枯燥的课程焕发乐趣吧,当然既然有些老师能将历史和语文上的很无聊的话,估计也并不会有什么用处……
让我们用经典的评语来结束吧,这个墓志铭真是太贴切了。
自然与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有了光。
《机械宇宙》读后感(九):回到发现的一刻
看到「牛顿、笛卡尔、伽利略」这些名字,基准的印象还是源于学生时代的课本,或是在数学,或是在物理,往往紧跟着一个知识点,一个考试要考到的定律。
至于「莱布尼茨、胡克、哈雷」这些名字,可能源于相关的课后读物,或者是当初订阅的杂志内容,以一种次重要的补充形式出现。
而在作者笔端,便是一出发生在17世纪的戏剧,令人感觉到这些个大人物同样是有情感的,有纷争的。比如牛顿的「站在巨人肩上」,还隐含着嘲讽胡克身材的扭曲。这不单单是知道这么一个小插曲,而是逐渐还原一些原本的刻板印象。
在现下教材中,一条条原本令人惊叹的发现都失去了该有的历史背景及个中原因,加上具体而复杂的相关习题,完全是不带喘息地毋容置疑地分秒必争地学会好接着开始下一页的内容。导致的一个结果,至少是我个人而言,这些个发现、定律都是得来毫不费工夫的,甚至是某种「默契」暗含的,一如菜场上的大白菜,这两颗归你,这边三颗归我,OK,老板结账,好嘞,课本上就印刷出来了「开普勒定律」、「牛顿定律」。而另一个结果,便是太过冷静了,这些可是多么惊人的发现,譬如微积分,是多少学科需要应用到的必备工具,在当初又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又是多么的纷纷扰扰。在当初的我来说,只想着如何在考试的时候更快地解答出来,仅此而已。
牛顿的伟大
书中提及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牛顿的“自然对他而言像是一本打开的书,他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这样的一位人物能够出现,的确是整个人类的幸事。但对于胡克、莱布尼茨等来说,他的存在让自身的光芒微弱了很多,自来争夺整个「第一」,许多事情因此而起。
一直认为有些人的成名是靠着运气,比如某些化学元素的首位发现者,有些人的成名是源于蛮力,比如开普勒,凭借一堆数据的不断尝试而偶然下得到自己也不甚了了的公式,倒并非刻意的贬低,而是不免产生「我上我也行」的自我幻想。但有些人的成名,只会令人心悦诚服乃至与有荣焉,牛顿,显然便是典范。
上帝的存在
课本中的内容,绝对不会提及上帝,甚至在一般看来,这些个代表着科学的发明,怎会与上帝这类宗教相关呢?但回归到历史之中,17世纪显然是少不了宗教影响的。甚至对于牛顿的一般认知中,也有着其晚年沉溺于神学的晚节不保的印象。殊不知,牛顿的这些个研究,都是印证无所不能的上帝存在,这种新与旧的交织发展,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不单是认清真相,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分析当下某些问题的关键。
发现的一刻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并非是还原出了一个更真实的牛顿,也并非理解到了上帝对于当时整个科学界的影响,而是回到发现的一刻。
一些天才构思出一个之前没有人掌握过的抽象概念,随着时间过去这概念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此之深,使我们忘记了它必须先被发明出来。书中这样描述,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当下,各种新观念、新工具层出不穷,掌握了很多,却也丢弃了很多。司空见惯应该是个好词,但温故知新更具魅力,细细琢磨一个习以为常的概念,便是曾经某个群星璀璨的瞬间。
《机械宇宙》读后感(十):不要接受任何人的说法
第谷第谷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年12月14日-1601年10月24日),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1546年12月14日生于斯坎尼亚省基乌德斯特普的一个贵族家庭,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于布拉格,终年55岁。1572年11月11日第谷发现仙后座中的一颗新星,后来受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在汶岛建造天堡观象台,经过20年的观测,第谷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文现象。第谷·布拉赫曾提出一种介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间的宇宙结构体系,十七世纪初传入我国后曾一度被接受。第谷所做的观测精度之高,是他同时代的人望尘莫及的。第谷编制的一部恒星表相当准确,至今仍然有价值。
1. 所有的混乱 ,都是不被理解的和谐。p. 37
2. 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将新的想法视为危险的想法。 p. 60
3. 去除地球的特殊地位,始终被当作对人类骄傲的一大打击。 p. 112
4. 科学注定将要改造世界,但科学在发展初期引起的笑声往往多于崇敬。 p. 83
5. 乍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事实,会抛下遮掩它们的外衣,以赤裸和单纯的美丽站出来。 p. 197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