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念》是一本由傅志远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一念》精选点评:
万事需严谨啊严谨
应该是实录。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医院背后的程序,为以后不得不出入医院做点准备。
三部曲看完对医生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感动有无奈,有伟大又不堪。纷繁的社会,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对生命敬畏之心。医生尤为重要,病人生和死之间牵线的人。
多些了解
卧槽 书掉飞机上了… 湾湾的医疗也是一堆破事啊
无语,参见我对这个作者前两本书的评论……
爱好医学
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傅医生的文笔更好了。而且很多事情开始有观点,不再纯粹是表示对人性和社会的疑问。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民主意识高涨的时代,医疗行为已经成为消费行为,病人也越来越开始用消费者的心态来看病。
20190110,图书馆借回,2h读完。 对我这个经常跑医院的人来说,认真读完还是有很大益处的。医患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彼此信任。
《生死一念》读后感(一):同理心能生医者仁心
这是傅志远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不再纯粹说自己岗位上亲历的故事,而是用更广的视野来说别人的故事。文学性上可能更强于前二部,阅读过程中有几度以为是小说体裁。在这本书中,傅志远也记录了医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时所要面临的一些生活周遭。当自己亲人患病时,医生变成了病人家属,换位思考让其在治病时对病人多了一份同理心。医生不是神,他们也是人,有亲人有家庭,也会遇到医者不自医等等的问题……此外,社会组织与医疗制度上的一些问题让医生除了要应对专业的诸多疑难问题以外,还要处理许多超出专业以外的人情世故,甚至有时候在浪费医疗资源与明哲保身之间难以权衡对错。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许多超越医学范畴的诸多伦理道德等问题。人在世间走,有时“真”与“假”、“对”与“错”很难区分,更多的时候是行走在中间的模糊地带,而在医疗领域似乎也是如此。书中所点出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医疗边界的问题,还有情怀、还有正义、还有公平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医疗逐步进入市场化,而患者也进入消费者时代,用消费者的身份来对待医疗产品,对医生看病救人以外的诸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可以给这些身处夹缝中的医生,多一点信任,多一些支持,多一丝感激,他们才可以全心全力的治疗病患,而不需要分心去担心、操心、烦心那些医疗背后所带来的人性问题。同样,医生能做到“视病如亲”,知道自己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影响,便会由同理心真正生出医者仁心。要做一个好医生,还是仅仅把医疗这件事做好,都是一种选择。每个医生都在摸索“好医生”的定义,都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彼此理解,才能共建一个互信的医疗环境……
《生死一念》读后感(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这本《生死一念》,是傅志远医生的第三本著作,他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生命,或许是因为他也开始经历了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痛。自己痛过了,才更能同理地感受众生之痛。如他在《真正的痛》一文中所写,同样一件事,在旁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发生在自己在乎的人身上时,那种感觉才是刻骨铭心的“切身之痛”。
再如同他在后记《从医而终》中所说,这本书没有过去义无反顾的执着,亦不再只对人性的黑暗灰心失望。世事总有一体两面,从不同的角度看,自然有不同的面向,故事的结局只看剧中人如何选择。
以及《不敢负责的该负责》一文,探讨关于签署“临终不急救同意书”,很多人都知道签这个是对的,但都不敢签。而当劝病人家属签署此同意书的医疗人员轮到自己要签时,心中的感受就是:“这份文件已经不知看过多少次了,过去我常嫌家属做决定慢吞吞,没想到现在轮到自己面对,才知道签名这个动作竟如此困难......”凡是签过的朋友,都知道那种痛,似乎是自己终结了亲人的生命。
还有《同理心》一文,也是诉说同样的状况与心情。还有傅医生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当幸福随手可得,往往不被珍惜;反而失去后,才知道它的可贵与得来不易。人总是寄望遥不可及的未来,忽略身边的人事物。以为这世界会依着自己的期待运行,可惜事实总非如此。
而《证人变被告》则探讨当下的热点问题——现代紧张的医病关系。傅医生感叹并提出疑问:“医师的职责是救人,但是否没救活就算是失职?”我们知道,在实务上,医生跟病人之间,考虑的已不只是维护健康、治疗疾病这么单纯,与整个社会环境一样,这还牵涉到保险给付、法律诉讼、公共关系等等非医疗因素的介入。
其实,医生是个很辛苦的职业,他们不是神,他们也是人。虽然大家表面上会认为他们的薪水不少,但事实上他们付出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绝对和薪水是不成正比的。规律的上下班、用餐与睡觉。对他们而言都很难、很难,还要小心翼翼面对因为不信任而产生的各类医疗纠纷。
如果可以给这些身处夹缝中的医生,多一点信任,多一些支持,多一丝感激,他们才可以全心全力的治疗病患,而不需要分心去担心、操心、烦心那些医疗背后所带来的人性问题。同样,医生能做到“视病犹亲”,知道自己的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影响,便会由同理心真正生出医者仁心。傅医生从不同角度看医患关系,告诉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将心比心才是缓解医患紧张的正解。
《生死一念》读后感(三):《生死一念》:“商业医疗”时代的选择障碍
现代人身上有一种很流行有很奇怪的精神状况,通常被称为“选择障碍”。晚饭吃什么,电影看什么,周末做什么,往往都是选择障碍容易爆发的时刻。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似乎就只有抛硬币了。
如果只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倒也还好,但如果“选择障碍”发生在性命攸关的事情上,似乎就不能靠抛硬币来做决定了。这样的状况在医院中最为常见。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治愈可能,却也将许多选择题抛给了医患双方。小到手术方案、手术时机的选择,大到“病危急救”这样的步骤要不要进行这样“生死一念”的问题,都需要人们做出选择。这些选择,看似取决于人们对事态本身的判断,实际上却拷问了更多深层次的内容。
傅志远一生的随笔集《生死一念》,便是这样一部讨论医院中的“选择”的作品。作为傅医生“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记录过“外科医生的背水一战”(《拼命》),又探讨过“白色角落不为人知的现实”之后,以“选择”为收束,从而阐明医生“必须要对抗生命的无常,更要面对变幻莫测的人心”的现实处境。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阅读这样的作品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倘若纠纷源自误解,那么理解便是良方;而去了解一位真诚的医疗工作者的思考与苦衷,自然是理解他们的第一步。
然而这样的理解,毕竟不是像理解与己无关的事端与情感那样容易。所以在作品一开篇,傅医生便写了自己作为“患者家属”的经历——他年幼的儿子突然罹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极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血液疾病,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即便是训练有素,专业知识足够丰富的医生本人,在至亲有恙时也难免悲痛和惶恐。好在发现及时,治疗方案合理,再加上一点点幸运,孩子很快转危为安,作者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正如卡尔•克瑙斯高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所阐明的“人们终究无法理解自己不曾经历之事”,傅医生也在强调,自己也是通过作为“患方”的经历,才知道自己的责任之重,以及究竟该用怎样的方式尽可能去宽慰病人。但这并不能让他彻底消除自己作为医者时与患方的“沟通障碍”。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是一位母亲带着与同学打闹摔倒,挫伤手腕的孩子来到医院,在医生给出了“并无大碍,休养即可”的诊断后,母亲却十分气恼,认定医生是在敷衍了事,直到照过X光,并在不必要的患处打上石膏才满意而归。
这样的事例看似仍然是由于“误解”而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难题。对于医生而言,他自然可以以“最高规格”对待每一位“疑似病人”。但倘若他真正为患者的病情本身着想,他所选择的只能是“最优方案”——不疏忽,但也不过度和多余。可对于患方而言,这种“最优”,譬如少开药,少做繁琐的检查的处置方式,却可能令他们感到不安。他们的选择往往要基于“心安”——矛盾由此凸显。
事实上,“选择障碍”的根源,往往是可能要担负的责任。人习惯于为自己“脱罪”,可是这种“脱罪”的本能,遇上了生死攸关的状况,便很容易产生尴尬的矛盾。医生是专业而冷静的,但他们的冷静又会很容易被解释成冷漠,至于他们的无能为力,又极可能被追究成怠慢失职——这是自私者的特权,是怯懦者的天赋。
医生的天职,终究是救死扶伤。可是在明码标价的医院里,医生的职责,除了与疾病和伤害作战,是否还包括令“顾客”满意呢?这大概仍然是一道选择题。这道题医生要做,患方同样也要做。
《生死一念》读后感(四):医药有价,生命无价 ‖ PB-21(2018043)
与前面2本书不同的地方,便是作者更多地将自己身为医者的身份摆在患者的角度上,媒介便是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的亲戚朋友,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去慢慢体会从医的道路上,自己曾作出的每一次选择,当然傅老师也说我们永远不知道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经历是否会改变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而自己做出的选择,本身无所谓对错,它只是价值观的展现,但是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生死一念7.9傅志远 / 2016 / 中信出版社民主意识高涨的时代,医疗行为已经成为消费行为,病人也越来越开始用消费者的心态来看病。 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社会中的一种病态,面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用付出的金钱来衡量,虽然医药有价,但生命无价的理念有多少人能够真的理解?弃医从文真的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吗?而盲目的大众又有多少人会认真去看书?而认真去阅读的人民,真的又会不解吗?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当然傅老师的一边写作一边从医的生涯让我赞许!
人总是寄望遥不可及的未来,忽略身边的人、事、物。当一切如此自然顺畅时,会令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这个世界会依着自己的期许运行,可惜事实总是并非如此,这或许就是事与愿违。
其实从傅老师的三本书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从医的态度,对待工作的热忱,那份洒脱才是我最大的收获。或许会与张羽老师的《只有医生知道》叙事风格不一样,从张羽老师那里你能体会到从医生活路上的认同感,而从傅老师这边更多的是学到了从医的那份态度,对于自己选择的负责到底,对于工作的认真努力所换来的洒脱。
虽然是一次偶然机会收到的书,还是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力量。
书封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