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刊号》是一本由[意] 翁贝托·埃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试刊号》读后感(一):埃科后现代写作的模式化
一如既往的后现代风格:被反复涂抹与改写的历史之不确定性,金钱、性爱、阴谋、凶杀交织、然而彼此间并不具备因果关联的碎片杂陈、在坚硬与残酷事实上无根无重量漂浮的自欺式主观解释、游戏中的游戏、偶然中的偶然、开放式结尾中可无限退缩无限延宕的疯狂联想...但是,总觉不过瘾,比起 玫瑰之名 与 傅科摆 的复杂、重叠与繁缛,这本实在是过于单薄与草率了。
《试刊号》读后感(二):一份从未出版的试刊号:真实远比虚构更黑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太阳和五角铜币
《试刊号》读后感(三):《试刊号》第一遍阅读有感
1、如果有人送你一个“诱惑”,是接与否?
2、当你对看到,听到的东西开始产生怀疑时,是继续调查下去,还是就此打住?
3、停止真的是自我欺骗?继续真的是勇敢无畏?
4、当事件结果震撼了人内心最隐秘的真实时,那种感觉是不是最终的答案?
我将带着这些所感和疑问,把这本书读第二遍。
《试刊号》读后感(四):无法理解意大利小说
说是去世前的最后一部小说,挺残酷的,作者应该没想到自己会死在这部小说之后吧。
当中那位拉多加多齐奥,讲了半本书的墨索里尼和阴谋论。
而试刊号的阴谋剖析的实在是毫无深度,感觉蜻蜓点水吧,刚刚提到一点就结束了。
背后的大boss,骑士先生是如何利用这些材料的呢?没看到。更令我不安的是,即使是西梅伊和各路搜罗来的编辑讨论社会事件的时候,也未见什么屡次践踏道德底线的事件,当然这里是以现时我的标准来衡量,倒是更像是正常的选题讨论。
我真的无法理解意大利小时哦,更可怕的是,我还有本埃科的《树敌》还没看呢,头疼。
《试刊号》读后感(五):小人物的《试刊号》
《试刊号》这书非常薄,很快就能读完,所以和价钱有点不符。但是论内容来说还是有看头的。之前有作者的玫瑰的名字和傅科摆两本书,但是因为觉得块头太大就没读,这算是认识作者的第一本书。书中从几个大学没毕业的小人物记者出发,在筹划一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出版的报纸,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他们讨论的办报原则和出发点随着时间被自己一一否认,这些抱着不同目的而来的人们却也相继沦陷为妥协,最终为随波逐流,也许这就算是小人物的命运吧。而另一条线就是关于墨索里尼的猜测和推断,同样,还有那个死亡事件。但在这一系列故事里,都没有特别详细的描述。不过体现出来的却是小人物想发展大历史的想法,以及巧合所引发的自顾自的幻想。自始至终都是小人物的猜测和自我怀疑,以及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历史重要事件的揭秘者。尤其最后那个电视的纪录片更是说明了问题,只不过庸人自扰,还在沉迷于自己为自己制造的幻想之中。
《试刊号》读后感(六):仿佛一不小心啃了一口野史
这部作品文风是那种欧美作品中常见的感叹隐喻自嘲的叠加,讲述了有钱的维梅尔卡特骑士雇用几个四流编辑筹备一份《明日报》的故事。其中一位叫布拉加多奇奥的编辑离奇死亡,报纸的创办随之被叫停。布拉加多奇奥生前一直在追查墨索里尼被替身事件和卢恰尼教皇遇害事件以及有关短剑行动的事情,“我”怀疑他的死和所追查的事情有关。如果真是如此,“我”也将会有生命危险,因为布拉加多奇奥把所查到的事情都告诉了我。这208页的作品里面出现的人名大概比冰与火之歌一部里面的人名都要多,而且都是意大利名字,很长也很不好记,而且里面述说的很多情况都与主线剧情无关,使得整个故事十分难读。而且我觉得作者其实自己才是那个布拉加多奇奥,他通过翻找历史档案,提出了关于20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猜想,通过布拉加多奇奥之口说出来,但是却套进了创办刊物这么一个故事框架里。结局无比开放,最后也没有说明杀死布拉加多奇奥的真凶是谁。这部作品里面涉及大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果对世界史和二战史不了解,真的很难很难读下去,我只知道一点有关墨索里尼的故事,其他的教皇啊黑手党啊派系啊,完全看不懂,但是这个作品的叙述又是建立在读者事先知道这些故事的前提下的,所以不得不边看边百度,有时候百度完也看不懂,相当费时间。对这部作品的翻译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试刊号》读后感(七):从艾柯的《试刊号》,窥见意大利动人心魄的20世纪
首发于公众号:圣地亚哥的弹子球 (ID: ArtMilano) http://mp.weixin.qq.com/s/v5LVFvxNm_jq_3LCr3KBrQ
自中世纪后期以降,直至近代化帷幕拉开的几百年间,意大利长期处于西欧的知识中心之位。早期大学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亚平宁半岛的各大城市;人文名家与科学巨擘交相辉映;毗邻罗马教廷的地理位置为经院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便利;而15世纪东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则为半岛意外带来了来自希腊罗马时代的大量典籍。19世纪中叶,意大利半岛上开启轰轰烈烈的统一运动,在加里波第等人的努力下,“意大利”这一地理概念终于变为政治概念。
帕多瓦大学是全欧洲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试刊号》读后感(八):所谓新闻,娱乐至死
读到本书的三分之二,已经气愤的想把书扯掉,全书三分之一的内容全是阴谋论者布拉加多齐奥滔滔不绝的阴谋论调。怪我历史知识不丰富,各种人名,组织我看的眼花缭乱,差点没忍住把书撇了出去。书本的前半部分那些被人们所说可以作为“新闻行业反面教科书”的一些新闻媒体行业的“经验技巧”等等,在我看来其实一个刚入行业的实习生很快也可以自己总结出来。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也是简单的带过,人物性格完全不突出,哪个角色发言多,读者才会记住哪个角色。何况外国小说翻译成中文本来就晦涩很多,没读完这本书,我真觉得对我一点帮助没有。(本人就是学新闻的)可是直到我读到布拉加多齐奥死后,再到科罗纳和玛雅一起看英国的《短剑行动》纪录片时,我才明白:这本书的重点,也许并不是什么所谓传媒行业的阴谋论。确实,《试刊号》前半部分揭露了一些传媒行业“祖传”的编辑和应对社会声音的经验技巧,但是在新闻行业的人看来,如果只揭露这些东西,并不能抓住读者的心,哪行那业没个潜规则呢?这一点也不新鲜。重要的是,布拉加多齐奥死后,科罗纳的惶恐,在看过纪录片后烟消云散,这时候我才深刻的明白,新闻的本质。无论新闻多么有噱头,在不相干的读者看来,也只是茶余饭后,没有人真正关注自己环境,那些血淋林的新闻本想刺激人们的思想,可是在不相干的读者看来,所谓血淋林的新闻不过是像蚊子咬了自己一口,拍拍肩膀抓抓衣领就全忘了。人们生活在“阴谋”中,可是却自我满足,自我麻痹,安于现状,把其当作电视剧一般娱乐而已。这是新闻行业的根本伤痛所在,我们本想通过新闻改变社会,引导读者,可是一旦事不关己,只是把其当作娱乐而已。学习新闻学到现在,通过此书更是悟道:所谓新闻,娱乐至死。
《试刊号》读后感(九):一个没有元凶的故事
《试刊号》是翁贝托·埃科的第七部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一如既往的展现着他的“毒舌”,依旧有见缝插针似的逮到机会必要反讽一番的架式,连大学和手机他都没有放过。埃科的小说素以高深难懂著称,有一个传闻说,在意大利地铁上人们都拿着《傅科摆》,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倒着拿。因为读埃科的书,已经成了一种生活品味的象征,同样也说明他的书不是那么的轻松易读,所以倒着拿也是一样。然而这本《试刊号》作为埃科最后一本虚构小说,相较于前几本大部头而言,就显得通俗易懂的多。
《试刊号》将背景放在1992年的米兰,通过一位名叫科洛纳的“失败者”视角讲述了从4月到6月间发生的故事。这期间科洛纳受《明日报》的创驶人西梅伊邀请,试图编写一份报纸,同时希望科洛纳将办报始末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受聘期一年。而科洛纳被选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您具有作家的才能……但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一份永远不会面世的报纸,因为其中一个编辑被意外谋杀而创促结束其“阴谋”。与《玫瑰的名字》层层设环不同,在这里谋杀发生了,而凶手是谁显然不是作者关心的问题。“并非新闻创造报纸,而是报纸创造新闻”,而谁会去关心一名被杀害的“四流新闻记者”。
埃科小说的精彩之处总是散发着他四处反讽的智慧,这是一种高智商与博学的结合,以至于再怎么毒舌,也不显得过于刻薄。不是那种浅薄的为了反讽而反讽的抖机灵,反而更像是一种普通人无法模仿的“高级黑”。小说将主要情节设定在《明日报》的编辑团队内,通过他们之间不停的对话试图将读者讲述一个“编辑部的故事”。看完编辑部的讨论,让人有一种下次再读报纸时忍不住提起精神警觉的想,“我有没有落入编辑们设入的圈套?”这些被精心挑选的新闻里隐藏着那些神秘信号,而那些令人痴迷的星座运势,不过是利用常见的公式所编造出来的适用于所有人的预测。
而另一条线索则是其中一名编辑布拉加多齐奥,他所调查的政治阴谋论还有他一直梦想着购买的汽车。对于认定的阴谋似乎无论怎么推演,都找不到逻辑的破绽,可是始终不给出确凿的证据。而《明日报》原本就是“阴谋论”下的一个产物。
科洛纳始终以“失败者”自称,而埃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本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失败者……而且这世上小人物比人生赢家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读者会从他们身上找到共鸣。”作为畅销作家,他知道如何巧妙的抓住读者寻求共鸣的心思,并毫不介意将自己的读者定义为“小人物”。而作为埃科迷的我们,当然也学会了他所教的那一招:
“假如你是一个失败者,那么,唯一的安慰就是把你周围所有的人都当做失败者,包括那些赢家。”
《试刊号》读后感(十):真实的“窗户”
套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读完了《试刊号》才发现新闻媒体原来也跟练兵打仗一个道理。作为小说,《试刊号》整体的叙事逻辑算不上是太清晰,当然,不排除我在地铁上断断续续阅读影响了整体的连贯性。小说里面的记者们,对新闻亦真亦假的判断,包括对于如何迎合阅读者和社会的口味,从而博得眼球的讨论。在尽量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前提之下,怎么通过修饰标题或者“旁征博引”来表现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想要表达的观点,关于这一点,小说里面用了“影射”一词,我认为是相当恰当的。时至今日,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相当发达的时代,普通人越来越多的通过新闻媒介来了解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互联网给了时代无数张窗户,而我们却只能隔着有色眼镜来认知这个时代。记得大学实习的时候,跟一个前辈聊天,说到了《南方周末》这份报纸,我当时的观点是,这份报纸对实事的评论相当透彻和准确,有利于开拓眼界。当时,那位前辈并没有直接回我的话,而是在停顿片刻之后,告诉我,一昧地通过他人的评论去认知世界,可能就会陷入他人的惯性思维,就好像你永远在嚼别人嚼过的口香糖,着实是索然无味。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但互联网为时代打开无数张窗户的同时,又将整个世界框在了一张大的窗户里面,你别无选择,唯有多寻找几张窗户,祈求能够从不同声音中,辨别出真相。说到这,联想到两件事:一是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说的是袁立跟节目组闹翻的新闻,所有的关键点就是电视综艺节目可以通过剪辑,将黑的表现成白的。事件的本身我并不关注,我更多地是感叹自己平时观看的电视、电影甚至是新闻里面,有多少是被“剪辑”过的?又有多少是我通过这些“有色眼镜”看到的?不禁汗毛竖起,那就少看点电视吧,既然电视这种“快餐式”产品不符合我的口味,那就去阅读吧,至少这样会避免过多的被“剪辑”;另一个我想到的是关于钟山的一段言论,时间应该是在几年前了,当时钟山在自己主持的节目《钟山说事》里面,提到关于记者这一职业的评判,他更多的是站在记者的角度,去呼吁社会更多地尊重记者,尊重记者这个职业。没错,我们应当尊重这个时代的记者们,至少是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将真相完整地还原给我们的那些发放“透明眼镜”的记者。诚然,就像小说里面的这群记者一样,他们往往就是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工具”,出于某些利益,给读者们戴上了可以将白变成黑的“有色眼镜”、由小夸大的“老花眼镜”以及完全抹去细节的“近视眼镜”。时势造英雄,不管是微信上的疯传谣言,还是某些花边新闻,多些看待问题的角度,多从正态分布图来分析左右派意见的存在,我想这大概就是互相网时代,我们所必须遵守的。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