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往事》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人往事》读后感(一):故人故事,韵味悠长
这几年断断续续的收了不少汪曾祺老先生的出版物,有选集,有全集,有作品集,林林总总七八种总归是有的,但是要说自己最心仪的可能还是新近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典藏汪曾祺系列丛书”吧。 这套汪曾祺先生的集子被 高邮的汪曾祺纪念馆推荐为典藏书,它并没有刻意的去追求所谓的大而全,而只是将先生有影响力,有意思的文章分门别类的按照小说、散文、书信放在了六个小册子中。在这其中,我顶喜欢的当属其中的散文集《故人往事》。
《故人往事》中收录的大多是先生的回忆性文章,既包括回忆自己家人的,也有自己师友的。先生的后人汪朗评价先生的文字说,看似平淡的叙说中,也会带点寒凉,存些棘刺,让人有所触动。同样按照汪朗的说法,先生的这些回忆文章中提到的人和事,都是在心里滋养了几十年的,等到最终成文以后,则尤为的厚实有味。 汪曾祺先生无疑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这在他《师恩母爱》一文中可以得到极好的印证。文中所提到的王文英是先生在幼稚园时的老师。想想吧,幼稚园的孩子才几岁呢,有几个人能够记得自己幼稚园时的老师的呢?就连王文英在看到汪曾祺为自己作的那首诗时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的说:我教过那么多学生,长大了,还没有一个来看过我的。是的,只有汪曾祺先生记得,他不但记得老师当年在幼稚园中教会他的那些儿童歌谣,也还记得先生当年对自己的特别关心与特别喜爱。师恩母爱四个字,实实在在的刻在了先生的心中,此后几十年都不曾忘怀。我想,大概每一个为人师者,都会极渴望拥有一个先生式的学生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分,本就是一种双向奔赴,只有这样才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吧!
沈从文先生是汪曾祺的恩师,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一文中,汪曾祺满怀深情的写下了自己记忆中的从文先生。这篇文章读起来其实是有一点掌故类文章的味道。在这篇文中,汪曾祺写到了许多从文先生以往不大为人知的一面。从文先生一生中最关键的两个字大概便是耐烦了。这是一个被先生赋予了崭新含义的词,意为锲而不舍,不怕费劲。这两个字真实的反映了从文先生的成功之道。从文先生一生中著作颇丰,是近代以来的文章大家,他的作品问世几十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但是要知道从文先生的最高学历只有小学,他也不曾经历过系统的作文学习,但是就是凭着自己“耐烦”,生生的用一支笔在国内的文坛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对于自己的后辈,先生的提携更是不遗余力,据汪曾祺自己所说,当年其在昆明的稿子无一不是从文先生自己贴补邮费寄出去的,不但对自己的学生如此,对自己看好的后生同样如此,就像他曾经自己拿出钱来给一个青年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如此先生,真的可以让人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了吧! 汪曾祺回忆故友的文字,在亲切自然,舒展流畅之外,更有一种浓浓的深情蕴含其中,故人故事,让人回味悠长。。。。。。
《故人往事》读后感(二):往事忆旧,故人如昔
文/舒念
文化发展出版社这套“典藏汪曾祺”做得可谓是有心了。从选文编排到成书品质,这套书都令人爱不释手,喜欢汪曾祺文章的文大抵都反复读过他的书了,但这套书无愧典藏的概念,让人忍不住又要反复端详,像是得遇故人的欣喜,又开始回味汪曾祺作品中的感人之处。
在整套书中,《故人往事》显得尤为可贵,也更加私人。众所周知,汪曾祺的文章是围绕着生活而作的,几乎没有什么凭空诞生的情节设定,一切情感都能在生活中寻得端倪。而《故人往事》记录了汪曾祺的人物忆旧,既有我们熟悉的作家,也有他自己的师友亲人,即使不是我们熟知的人物,汪曾祺也能将这些人的生平写得格外有趣,这样的妙笔将生活中的平凡事都变得精彩十分。
细读这些文章,恰恰是那些知名不具的师友亲人影响了汪曾祺的创作,他自述作品中人物的原型,都来自于对周围人们的观察,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日常行止,都会换一个方式留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我们熟悉的《受戒》,从故事背景到人物设定都来源于周围的人,汪曾祺对于这些人情观察,总是难忘,也总能写在自己的文章当中。这可能也是《受戒》格外动人的原因之一。生活即真实,又像是一个美好的童话,这样恬淡的魅力让人反复翻阅亦兴味悠然。
关于那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作家,汪曾祺常常讲的是与他们的私人往来,尤其是自己的恩师沈从文,他最常见的就是那篇《星斗其文,稚子其人》,那是沈先生的悼文,也是一篇回忆录,其中谈到沈从文的性格与处事,虽然怀念,但并没有过多的伤感,只是很细致地讲述了沈从文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然而文章到最后,他还是讲到了与恩师的最后一面。“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这样的文字,平淡,却令人潸然泪下,人生得几恩师挚友,这样的离别又是多么真实而伤感。
若说识人,汪曾祺一定是可以的,他对人的观察总是很细致,从小事入手,总结出各人的品性爱好。但是他的眼中,人总是好的,是善良的,温厚的,有些有趣的事,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出现,就像他在谈严歌苓和安格尔的文章中说,安格尔总爱提起两人的恋爱经历,汪曾祺对老友们的事迹也是反复念叨,看他的文章就像跟他聊天一样,轻松有趣,完全没有架子。
或许就是这样朋友的姿态让汪曾祺的作品总是能百读不厌,看得次数多了,也还能看出不同的趣味来,他的一生随遇而安,不争不抢,于文学创作上笔耕不辍,却也不争名利,恰恰是这样,他写的文章总是让人怀念,在如今追求夺人眼球的创作中,还是汪曾祺的作品最让人喜爱。
《故人往事》读后感(三):《典藏汪曾祺故人往事》:故人明月,照耀半生
汪曾祺
论写作汪曾祺可能不是第一,但论写美食汪曾祺绝对可以排在前面。他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食的描写,只是读着都让人垂涎三尺。犹记得他写云南的菌子,菌子种类之多之美,在其他省份都罕见。甚至在一些地区,某些季节,菌菇遍地都是,随处可采。在物资缺乏的时代,菌菇是绝对的盘中佳肴。但有的菌子鲜艳夺目却含有毒性,好在作者说,他吃过的一种极美味的菌子,只是让人昏睡了过去,醒来就没事了。
他写事物也很有特点。比如他写栀子花的香味浓郁,总有人觉得不够淡雅,是个俗物。他认为不然,他说,栀子花真他吗香,管它雅不雅。
《故人往事》是汪曾祺新版系列文集中的一本,是关于他亲人师友回忆的一本文集。里边不乏我们也认识的人,比如沈从文、老舍、聂华苓等。汪老对他们的记述充满了深情,师友的点点滴滴、往日日常如在身旁,叮咛嘱托宛如仍在。 汪老写到他的祖父的勤奋、节俭,即使后来家里情况有了改善,祖父仍然粗衣淡茶,一颗咸鸭蛋祖父会分两次来吃,每次各半个。酒也只喝一小杯,仅以唐诗佐之,俭素之风令人敬佩。写到父亲体育音乐各个精通,很有才华。父亲会画很久功夫雕刻一个南瓜灯,做一个大风筝,带孩子们去春天的郊外奔跑,孩子们很开心,邻居家小孩也好羡慕。写到后妈的慈爱,大莲姐姐的宠爱,桩桩深情,令人感动。 师友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幼儿园王文英老师的回忆。一般来说,孩子们长大以后很少能想起幼儿园的老师,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很多孩子记事晚就慢慢忘记了。但汪老直到年近七旬还记得幼儿园时的老师,记得老师对他的好,只能说明王老师确实待他很好,也可看出汪老是个很念旧很感恩的人。在汪老看完老师后,王老师哭了一晚上,她说,教书一辈子从来没有孩子回来看过她。汪老给老师写了首诗送给她,那首诗不文不白,不事雕琢,纵然不是王老师本人读,我等读者读了也不禁心里一酸,感念师恩。好巧不巧,我小学时候最感念的老师也叫文英,只是我的老师姓张。至今都忘不了张老师精彩的数学课,每次老师还没讲新课,我们班同学已经提前预习完,在家把题做好,就等老师第二天讲完新课,说“做题吧,做完的来交”,就一窝蜂涌上去交作业。之后十几年我也没有再遇到这样的课堂。感念师恩,只望能有所成就,好有颜回去见她。
沈从文
汪老的老师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沈从文先生。我非常喜欢沈从文的文章,高中的时候读了《边城》,至此《边城》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没下来过。后来又读了沈先生的历史研究文集,虽然不是小说,也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文笔之美。淡然、宁静、活泼、有灵气……很难有人能做到这样。汪老的文字与其师一脉相承,也是我喜欢的。汪老写沈从文先生《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几个字是沈的妻妹“合肥四姐妹”老小张充和在沈去世后为其写的挽联,一共十六个字,非常恰切。沈的一生就像张所写: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人,赤子其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不管是写小说,还是研究历史,凭着一股子劲儿,都做出了成绩。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成就斐然,令后辈学人为之叹服。虽然沈先生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只是因为“耐得烦”,但其实他固然如自己所说“耐得烦”--肯下功夫,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他的文史天赋。只是这一份钻研,坐冷板凳的功夫,可不是单单有天赋能够办得到的。 看《故人往事》,重温故人往事,往事历历在目,温情如昨。在温暖汪老生平的同时,又接续下去温暖了后来读者。比如我。
《故人往事》读后感(四):从汪曾祺眼睛里看到的汪曾祺
一、漂亮 新凤霞在回忆录里面写过这么一件趣事:自己去齐白石老人家里做客,白石老人总是看着她,老人家里的人说老人:你怎么老看着她呀?齐老人理直气壮:“她好看。” 第一眼看到这套绿色汪曾祺典藏版的时候,这个故事一下子就跳出来了。 因为这套书也好看。让人忍不住去看。 封面是布面,十分别致有趣儿,手感很好。底色绿色洒金,清新里面还有一点低调的奢华,这是典藏版么,就该有一点儿这种气势。 这一套书一共6本,分别是《汪曾祺家书》、《岁寒三友》、《吃食与文学》、《八宝辣酱》、《在西南联大》、《故人往事》。 我首先开看的是《故人往事》,我对名人下笔写身边的人特别情有独钟,更何况写作的人是汪曾祺,一个特别有趣儿的人,特别清新流畅的文风。可以这么说吧,汪曾祺的作品,闭着眼睛翻开任意一篇,都不会让你失望的。现代的作家里,单论文风,我最喜欢的是沈从文,第二就是汪曾祺。沈从文的文风如同野百合,汪曾祺的文风如同水芙蓉。
汪曾祺和老师沈从文
二、汪曾祺所关注的那些点。 明朝徐长孺辑录的《东坡禅喜录》里有段故事,后人常常引用: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随从人呵呵大笑。 表面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一对损友的互损,实际上里面暗藏禅机:你喜欢什么你看重什么你就会在别人身上找到什么。 一个人喜欢什么是藏不住的,在他表扬别人的时候,你能看出他的喜好。 下面我就从这本书里分析一下汪曾祺喜欢什么,让我们从汪曾祺的眼里看看汪曾祺。
1.棱角而活。 汪曾祺是一个有着生活大智慧的人,他深深懂得隐忍的处世之道,他笔下的生活也大多数都是岁月静好,可他对那种有棱有角有个性的人充满赞美之情。 汪先生的这些观察角度,让我觉得他的心中也有一团火。 我特别喜欢汪先生笔下的姜妙香。姜先生平常是一个特别宽厚之人,甚至遇到劫道之人,他都会追在人家的后头问“我这儿还有一块表呢,您要不要?”别人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他(劫道之人)也不容易。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遇到了抄家,尖头皮鞋的鞋尖儿被那群不懂事的孩子剁掉,姜先生就把这一双跺了尖儿张着大嘴的鞋放到显眼的地方。汪先生抓的这个画面,让姜先生的形象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棱角一下子就展现了出来。我对两位先生都十分佩服。
2.有趣。 汪先生非常擅长在生活中找到各种乐趣。他擅绘画,擅做菜。 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看人的时候也总能很迅速的找到这个人的有趣之点。 他笔下的《铁凝印象》,是我读过的写铁凝最有趣的文字。 他笔下的铁凝,好玩好乐好说好笑,异常可爱。 写名人如此,写一般老百姓也是如此。那些平平常常的老百姓一到了他笔下就仿佛被漫画化了,有趣的个性一下子就被凸显出来了,颇有一点点铁成金的感觉。《大妈们》里面写了好几位平常的街坊大妈,每个人都抓住他们的有趣之点。 这本书非常好看,但是感觉我好像并没有真正抓住这本书的有趣之点,算了,还是留给你自己去挖宝藏吧。
《故人往事》读后感(五):所谓的厚实味儿
有一位书友很喜欢汪曾祺,我问他,汪老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他说,不好说,我虽然有全集,但是读得却不全,他的文章很随意,如果你硬要解读出点什么,可能他从来没这么想过。我听了他的话,似乎明白了,又好像不明白,便决定自己读一读他的书。
听说汪老擅长写回忆性质的散文,所以我便选择了《故人往事》这一本。《故人往事》是一部汪老回忆过往生命中出现的人或事的散文集。除了这一部,这套汪曾祺作品集中还包括《八宝辣酱》《岁寒三友》两部小说集,《在西南联大》《吃食和文学》两部散文集和《汪曾祺家书》一部书信集。这套书采用了精致的布面封皮,随书附赠了一枚小小的上面是汪曾祺的画的藏书票,它也被选为汪曾祺纪念馆推荐的典藏书籍,兼具了阅读与收藏两大功能。
《故人往事》这本书是由汪老的长子汪朗作序,他写道,“这些人和事在他心里滋养了几十年,成文后自然厚实有味儿”。而这股厚实味儿从他的文章中可见一斑。汪老的文章读来似温热的白开水。他本人自己也说尽管他的作品中有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但他有意识地向读者呈现世间的美好,描述生活中好玩儿的一面,自称文章的主旨是“人间送小温”,所以汪老的文章读来自然是温热的。我又说他的散文似白开水,是因为水包容万象,能够洗净一切,看似没有形状,又可以被塑造成各种样子,变化多端,又皎洁纯净,不狡黠,着实难能可贵。而汪老的文章也是如此,看似漫不经心地述说,实则谋篇布局,很有规划。他的文章看似平平淡淡,非常简单,读起来却富有文采,很有内涵底蕴,充满哲思。汪老从笔尖也是心头自然流淌而出的文字读起来轻松洋溢,看似温吞,实则饱含深情,不管是对人、对事,汪老对于生活的那种态度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他的一生也遇到了很多不平事,可那些生活中的揉搓形成的各种滋味,全然让他自己消化殆尽了,他还是希望读者读他的文章能够感到温暖治愈,可文字间的棘刺依旧还是会偷偷展露出来。
读了汪老忆旧怀人类型的散文,认识了他的家人,还有一些我们平时也会读到的作家,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从中我们能感受到汪老的气质、品味与思想境地。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
《故人往事》读后感(六):《故人往事》:那些我们曾经最熟悉的人,如今已成故人
“故人”与“往事”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仅仅会记住那些事情本身,“人”才是往事之中的主角。
若要写好“故人”与“往事”,还需要有颗细腻的心,粗糙的心记不住过往的琐碎,也很难通过琐事,看穿一个人的灵魂。
通过一个人的文字,去了解一个人,这是一种直观的印象法。其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些主观的猜测,难免会因为个人的疏漏而留存些许的不解。尤其是对于文学大家的解读,我们常常藉由他人的文字,以增进我们自己的判断力。
对于鲁迅如此,对于老舍如此,对于沈从文,更是如此。
曾有人说,沈从文是一个文体家。作为教师的他,沈从文的很多作品是为了演示自己的创作理念。他求新求变,但很少有人能够透过重重的叠嶂,了解真正的沈从文。
多年后,当他不再从事文学创作,我们才恍然间发现,原来,沈从文的内核,竟然埋得如此之深。同时代的人们误解他,批判他,他没有驳斥,而是选择沉淀在另一个领域。直到有人为他发声,我们才看到,原来,沈从文,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原来是这样的内涵深厚。
这个让我们重新认识沈从文的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作家,那就是他的学生:汪曾祺。
之所以有如上的感慨,是因为读了近来出版的一部汪曾祺的散文集《故人往事》。
说是故人往事,那一定要关联到过去的岁月。这些文章,非一时所写,于是,篇章与篇章之间,也就有了些许的重叠。尽管如此,我还是饶有兴致地读了下去。哪怕之前我已经读过一本类似的书籍《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然而,《故人往事》这本书却还是给了我很多新的触动,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沈从文。
《故人往事》写到了很多人,汪曾祺对他们或有肤浅的了解,或有深厚的感情,但唯独对沈从文,他的感情最复杂。
恩师的才华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悲哀,蕴含其中;恩师的过往琐事汪曾祺历历在目,不能忘怀;沈从文的终于被重视,汪曾祺为之感怀。总之,他对于沈从文,说了很多话,只是希望我们读者,能够更加理解他。
对于一个如此感恩的作家,我是十分敬重的。尤其是,汪曾祺本身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颇高,《受戒》《逝水》是他的代表作。有人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此言精当。
汪曾祺的文字是鲜活的,读他的作品,尤其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那文中的吃食,让人垂涎欲滴,那文中的人,也如邻居一般,温和可亲。
汪曾祺没有架子,他喜欢把人写得接地气。读他的《故人往事》,我们也跟着汪曾祺,又重新认识了一遍他周围的人。
这些人看着普普通通,但大都内心赤诚。除了沈从文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汪曾祺也写陌生人。在《闹市闲民》这篇文章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大隐隐于市的“活庄子”。
“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
这何尝不是汪曾祺的个人写照呢?
我们常说,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他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我们透过汪曾祺的文字,加深了对于沈从文的了解,同时,我们也透过汪曾祺的书写,更加透彻地了解了汪曾祺。
《故人往事》读后感(七):汪曾祺在古稀之年这样写有趣的“朋友圈”
汪曾祺先生怀旧写人,不管对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总是让人细细品读。
回忆人物的散文集,取名《故人往事》,也是他的一本小说名字,适得其名,故人已逝,故人写故人,不仅是文学界的财富,也是历史侧影的一种留念。
汪老写人虽多在老年追忆,但不悲情。没有“时光只解催人老”的慨叹,没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戚凄,没有痛彻心扉的缠绵悱恻,更多的是恬适、平静地讲述那样一个真实的人儿。
上个世纪的学者写父母的散文特别多,情深意重。那一代的父母在新旧世界里沉浮,命运多舛,回忆中时常参杂着时不待人诉控。
汪曾祺生于1920年江苏高邮,回忆家人这几篇文章,年龄都在七旬以上。如汪曾祺一样,冷静而克制地回忆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还是很少见的。
高邮的咸鸭蛋早在清朝全国闻名,汪曾祺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眼科医生,生活节俭,吃咸鸭蛋吃两顿,上顿吃一半,把蛋壳上小口用纸封上,下顿再吃,但舍得买古董字画,祖父自幼读孔孟,又读佛经,爱读《红楼梦》,又喜现代现代书报邹韬奋编的《生活周刊》......
这一点上,汪曾祺的父亲与祖父一脉相承,子承父业同为眼科医生,但兴趣爱好广泛,父亲甚喜刻图章,爱藏石、爱画画、玩过一个时期的乐器,踢足球,会武术、游泳......
汪曾祺绘画作品
汪曾祺的文字,最美在于纯真。70岁的老人仍然如孩童一样,桩桩件件地仅仅把看到的描述出来,不用成年人的功利眼光评价他人的一生。
记忆里的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也热闹地折腾着自得其乐的喜爱之物。同时也有令人“迷思”的行为。
有一次祖父喝了点酒与他说了些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老泪纵横。汪曾祺向父亲询问此事真伪,得到父亲确认,汪老写这篇文章时已是70岁高龄,走到同一个年龄段,想不通的也能释然理解吧:
鲜活的人物如何日久弥新存在他人的记忆里?如他所写“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
汪曾祺17岁初恋,暑假在家写情书,父亲在一旁瞎出主意,十几岁学抽烟喝酒,父亲喝酒也为他倒上一杯,抽烟也给他一根,还总是为他点上火。
用父亲的话说:“我们是多年的父子成兄弟”。在汪曾祺眼中义气大于礼教尊父,父子关系延续到他和儿子身上,在大是大非上验证了兄弟般的情深似海。
汪老写起父亲,也如忆同胞兄弟,充满了对另一位男性的理解和关注,甚至有一丝丝对他多才多艺的嫉妒。
七十二岁的汪老诚实得像个孩子,留在潜意识梦境中的伴随,思念刻入心扉,令人潸然泪下:
汪曾祺写的人物有骨有肉,大概与他观察人的基本原则有关,他回避写人采用的高功颂德形式感,而是在小事小情中展现一个人的生活情趣。
汪曾祺在1997年写的林斤澜的文章刊载在《时代文学》上,《林斤澜!哈哈哈......》这个标题太网络了,那时候的汪曾祺77岁,林斤澜74岁,好可爱的两个老头!
林斤澜和汪曾祺
林斤澜一生经历丰富,曾任《北京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创作颇丰,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
汪曾祺写同龄好友,很调皮,亲近地调侃林斤澜的名字和他小说里的人名,随即又一本正经地肯定他的性情“总是含笑看世界,但他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忽然又一转,“揭穿”他惯以用“哈哈笑”摆脱尬聊,成了社交上的保护遁甲。
林斤澜多次用古怪语言与评论家对话,汪老笑称:“这一点,他比我强多了”。如果当时有表情包,大概此处要加个“捂嘴笑”。
当代的作家和评论家,经常把林斤澜与汪曾祺捆绑起来谈论。老舍1962年曾说:“在北京的作家中,今后有两个人也许会写出一点东西,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林斤澜。”
不仅仅两人是同代作家,也因两人关系要好,文风相近。从汪老写林斤澜的轻松诙谐的文风,就能看出两人交情笃深。
终于理解了汪老的标题:“林斤澜!哈哈哈......”双关语:一指林斤澜的性格特点,二来表达了亲近老友间的戏虐。
汪曾祺先生写了多篇尊师沈从文,1968年汪老68岁回忆的一篇,也带着调皮的孩子气“揭穿”沈从文自述的不确实。
“沈先生自奉甚薄。穿衣服从不讲究。他在《湘行散记》里说他穿了一件细毛料的长衫,这件长衫我可没见过。”
“我见他时总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忙忙地走。”“他在《自传》中说他很会炖狗肉,我在昆明,在北京都没见他炖过一次。”
汪曾祺称赵树理,为赵树理同志,全篇用到底。赵树理人高瘦长,汪老描写他走路“像是穿行在热闹的集市的人丛中,怕碰着别人,给别人让路。”是一个“亲切的、妩媚的作家”。
汪曾祺写赵树理抽烟、喝酒、吃穿不讲究,讲话随便,有农民式的幽默......这哪是夸人的文字?可汪老写出来让人忍俊不禁的点头称赞,总觉得有血肉的赵树理十分可爱。
汪曾祺写老舍,“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例证之一老舍作为北京市人民代表,有一年不见芝麻酱缺货,老舍提案: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油盐店就有卖芝麻酱了。
老舍故居
这些都是汪曾祺六七十岁时候写人的文章,如此调皮可爱的老头,文笔幽默,看人幽默,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幽默的。
汪曾祺的朋友圈,被汪曾祺写得有趣有料,多咖位的文人墨客,在汪老的笔下,首先是活脱脱的人,这不仅是写人的观察角度,更是对待他人,感受生命的态度。
我们读汪曾祺的“朋友圈”,妙趣横生,“噗噗笑出声来”。汪老的人生哲学:生活是很好玩的。很多年轻人爱读汪曾祺,觉得好玩哲学理念符合应对社畜焦虑,好玩意味着心态放松,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发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唤醒。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