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是一本由[美]米歇尔·渥克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犀牛》读后感(一):比黑天鹅更可怕的是,我们忽视的灰犀牛!
灰犀牛一般生活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初见它时会觉得“憨态可掬”,在远处观望时丝毫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可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后果便不堪设想。它从来都不神秘,但却危险重重。 所以,在今天灰犀牛通常被延伸为一种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比渥克在出版于2017年的《灰犀牛》一书中列举的多种灰犀牛危机的类型,新一版本的《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更加侧重对风险的处理。
其实这本书的出炉可谓是应势而生,在经历过疫情的冲击之后,每一个人对于风险的认识和理解都不断提升。所以书中提出的新思维———应对风险的态度和解决方案是本书的核心看点。 首先,本书从本质上讲解了灰犀牛事件的原委。让读者得以明白所谓灰犀牛事件就是一种隐藏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一个潜在风险。或许是我们在职场中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许是超前消费的金额没有能力偿还;或许是育儿路上错误的认知,在某一瞬间就会像多米诺骨牌推到一样,释放出我们不可控制的能量,让我们没有办法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那究竟应该如何面对风险,处理风险问题呢?书中罗列了32重概念,教会我们从不同切入点认识风险,但最为核心的是灰犀牛背后所蕴藏的黑天鹅。
其实,灰犀牛真正的藏身之处,是在人性的弱点或者说暗面之中。在与灰犀牛相关的人性暗面中,有两点最为致命:一是轻慢,二是恐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知和轻率让人类忽视了风险的本质,从而放松了警惕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不了解我们畏惧新冠肺炎,因为不清楚未来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焦虑无比,因为房价不断上涨所以我们压力倍增,因为没有钱还提前消费的债务而烦恼无比。你看,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归咎于个人对于风险的认知不足。 面对危机,面对灰犀牛事件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坦然之心来接受当下生活的种种变动。要用于面对风险,不能当鸵鸟,不能不作为。 其次,要有一份敬畏之心。风险很难处理,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挑战自己,让自己努力前行!最后更要有一份智慧的态度,从危机中寻找新的出路,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条道路是通畅的! 综合来讲这本书以世界各地引人注意的风险故事为主线,贯穿了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出独到的面对风险的解决观点,用实践证明只有或许问题重重,但总有方法去解决问题!
《灰犀牛》读后感(二):无风险时代已过去,让我们学会如何与风险共存
2017年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这是人民日报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
那么“灰犀牛”一词从何而来?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撰写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让“灰犀牛”为世界所知。
“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可以说,“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更像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
《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是米歇尔·渥克继《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之后的全新力作,致力于推动我们与风险进行一场全新的对话。前作《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重点关注的是政策风险和商业风险,而本作则定位于如何将灰犀牛理论应用到个人生活中。书中以世界各地引人注目的风险故事为素材,结合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经过验证的实用策略,挑战了人们对待风险的刻板态度,展现了“风险人格”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健康的风险生态系统如何支持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以及风险同理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冲突与危机。
遍及全球突发新冠疫情,让如今的世界发生了诸多变化,其影响面不仅波及国家、社会和组织,甚至对于作为个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影响巨大。在这场至今尚未结束的抗疫战斗中,每个人都必须重新评估风险以及我们将如何与之共处;风险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样存在。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调,过往线上金融机构随处可见的高息存款也已全部下架。普通银行定期存款利息已降到3%以下,远远低于通胀指标。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市面上再也看不到高收益、无风险的存款或理财产品。未来,全民理财将迎来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时代。风险总是无处不在,但如何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析,正确判断自己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力,可以让我们在风险来临时做出更好的选择。
这本书将促使你思考如何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周围人的风险信念和态度,以及打破好的风险与不明智风险之间平衡的系统、流程和政策,以便从中获益。
阅读这本书的收益:
首先,你将学会审视决定风险敏感度以及感知风险角度的人格特征,判断出你所遭遇的问题:机遇或危险、可怕的新领域、或者仅仅是需要做的事情。还将探讨风险人格的起源,了解你的风险人格有多少是与生俱来,有多少可以后天培养。
其次,你将看到风险本身的性质如何影响人们愿意容忍的程度,情感和理性风险权衡过程的区别以及这两者的重要性。通过对个人、组织和政策相关工具和系统的学习,学会认识到良好风险习惯及其在决策、团队合作和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将了解到如何将跟踪个人风险概况与企业和组织的健康状况之间的反馈循环。
这本书是写给为自己职业道路或感情、健康、财务方面的选择而纠结的人,希望更好地了解员工、选民及客户的企业和政府领导人。这本书还是为财务规划师和其他顾问写的,有助于指导政策制定者思考如何支持更好的冒险行为、强大的经济和社会机构,以及如何设计和传达他们所做的风险选择。
《灰犀牛》读后感(三):美好生活,源于更积极主动应对灰犀牛
这是本帮助我们个体从风险认知、应对角度,了解我是谁?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及我们会冒多大的风险保护自己生命中所珍视的东西。
【书名】灰犀牛2: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
【作者】Michele Wuker
【翻译】冯毅、张立莹
【版次】中信 2021-08 第1次印刷
【概述】
本书是《灰犀牛1: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之后,作者提出新的风险认知、风险应对框架,在高速变化的世代,如何与风险共存,如何从人格、经历、文化、价值观、环境,甚至五感这些无形影响因素寻找规避风险的思路。
简单来说,这是本帮助我们个体从风险认知、应对角度,了解我是谁?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及我们会冒多大的风险保护自己生命中所珍视的东西。
【推荐】
全书共15章,1、2章主要阐述风险的基础认知内涵;3-7章重点描述风险认知和人格特征关系;8-11主要是对风险的态度、判断和忍耐这些基于大脑感知的介绍 12-14章侧重行为产生的风险思考
作者从新冠疫情大流行出发,阐述了该书关注的个人风险选择和态度,与集体的风险选择和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就如我们选择企业也是如此。
由情绪、理性、公共信息、资源可用性、限制因素等混合的动态风险,越发不确定,带来对个人的财务、职业、健康、人际关系、道德风险带来了很多改变。
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造就了不同的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整个社会安全网络系统都面临重塑的变化。
书中针对风险的对话的价值,作者认为,我们作为个人和群体如何应对风险的分析,能帮助个体认知纠偏、从错误中学习,创造新的习惯、系统和留存,以期未来变的更好。
了解我们自己的人格特征有助于我们个人找到和巩固自己的优势,发现自身的短处,对于组织也是如此。
同时作者希望借此,能够思考改进风险预警系统,打造风险生态系统,社会应该鼓励建设性冒险,但也应该阻止金融投机和玩弄安全的危险行为。
作为个体来说,为什么要了解风险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选择,这些选择有过往我们应对过的,也有陌生未知的,一旦我们做出选择,就需要承担结果,而结果也不是完全100%确定,不一定是我们选择之前想象的那样。
同时,很多是我们大脑自觉本能的判断,这些都是由人的动物生存觉性,历史成长环境,自我认知等各自因素共同组成的本能反应,这也会导致不可见的风险。
通过这本书我对灰犀牛的理解:
人们大多对历史风险,经历过的风险应对经验保持敏捷处理;而对于认知之外,无法自我控制、或者不敏感的显而易见的被动风险。
这些风险大多受到个体偏见、认知障碍和各种外部约束综合作用,所以我们通常会推迟处理或者懒得处理,最终导致风险更加恶化,造成不可挽回后果。
简单来说,就是很大的、显而易见的风险就在眼前,但人会因为认知障碍、面子或个体的某些要素,忽略了这种风险,或者知道但不处理、不应对,最终导致风险事故。
如果我们无视风险关系,个体的职业、生活、健康都可能需要承受不可测的巨大风险,甚至灾难。
比如,我们现在超前消费也好,房产、金融加杠杆,就是目前我们正在看到的现实映射。
再比如,国内这几年职业领域,从30岁危机,炒到35岁、40岁危机,从个体来说,我们通常依靠工资、公司的羽翼生活,一旦企业裁员,我们就会遇到巨大的风险,而通过自我保护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有助于提前控制这种风险。
通过对灰犀牛的认知,有助于我们个体理解我们与外界是如何相处的,也能够让我们意识到重新梳理我们的生活目标、规划路径、构建外界关系等过程中各类日常的要素,都可能是我们要去引起足够的重视,让我们养成好风险意识思考、行动习惯,从而去接近美好生活,尽管不可能100%完美。
片段启发摘要:
有的人冒险获得成功,有的人冒险却失败,这其中就有风险指纹和风险生态系统互相影响; 只有充分去思考我们个体的性格、优势、缺点、经验、社会关系、财务等差异的指纹要素 ,洞察社会性的外部环境政策、法律、技术、国家关系、自然等风险生态,才可能做好相对正确的决策,包括行动的受影响要素这些综合性的风险都可能导致冒险失败 。
但真正最大的风险,不是我们有所思,有所行 最大的风险是面对风险、知道风险却无动于衷。
因为世界是一个紧密的链接体 个体离不开社会、组织、企业,哪怕那些隐修深山的当代避世者 其实都逃不开它们对我们的风险影响和打击 我们接触世界面越大,越便利,要面对的各种风险问题越多, 我们要面对的是系统性的生态风险。
在变化的世界里 不变可能才是最大的冒险 直面风险和管理风险对于如今的个体尤为重要 作者提出了一个风险同理心的概念 也就是我们可以学会从感知他人的风险态度 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应对任何风险
如果你也爱阅读,欢迎加入【80分兴趣读书会】为兴趣而读书,我是 连城 ,我们一起读1000本好书吧。
了解更多思考请收藏关注
《灰犀牛》读后感(四):生活中的“灰犀牛”:你正遭遇的一切,都意味着“你是谁”?
前几年,全网各个领域都在普及两个火热的概念,概念因用动物命名,接受率极高,一个是“黑天鹅”,一个是“灰犀牛”。
灰犀牛事件是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
尤其在新冠疫情覆盖全球后,病毒从专家探讨性的“黑天鹅”演变为“灰犀牛”,更让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风险是持续变化的,而各国及个人的应对和防护态度决定了未来风险的恶劣程度。
在中国,“风险”这个词更多呈现在经济领域,百姓生活中接触更多“风险”概念一个是投资风险,一个就是买的保险。
在个人生活中的风险,我们更趋向于解释“命运多舛”。扛过了风险,就是“生活的勇士”,陷入风险因而导致不良结果,就是倒霉蛋“木已成舟,也就命该如此”。
其实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解释他人和自己已发生的风险事件,都是人类对自我的一个文化总结。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抵抗未来的风险?
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用来售卖产品时,与客户谈到最多的就是如何以现在的实力,去抵抗未来的经济风险?
拒绝风险认知的客户也会分两类心态:一种是你说破天我也不买,未来谁也知道,想那么多没用。另一种是:你能不能盼我点好?让你说的人生全是疾病和灾难。我不至于!
可见,对于“风险”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也许我们一桌子人聊“风险”的话题,每个人听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意思。
但有一个共识需要澄清,风险与人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说,投资金钱和时间上大学,选择与谁同度余生,跳槽或创办公司,生孩子......我们选择了承担某些风险,同时也就塑造了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风险与我们的关系。
米歇尔·渥克在《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一书中就用很大篇幅解释了风险认知和人格特征的关系。
正确理解风险:风险具有主观性、价值驱动的本质,风险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社会协商而来的。
8大风险类型:根据五大人格理论,可以分为8种“风险类型”的区间,有利于我们理性分析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在哪一种区间范围。不存在理想的风险类型,但在咨询或者合作伙伴、顾问等方面,可以找与你风格互补的风险类群人群,扩大认知度。
风险指纹:是指潜在的人格特质、过往经验和行为选择组合。过往经验中包含每日轰炸我们的信息。
了解风险类型和风险指纹,可以清楚了解我们过去的风险意识、应对风险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可以接受能力的提升,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风险同理心:注意周围人的风险指纹可以帮助你的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并不因有专家报告各种风险事件、风险活动的统计数据而有所不同。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主要有:
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并不因有专家报告各种风险事件、风险活动的统计数据而有所不同。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差异、期望水平、信息的影响、风险特征性质、自愿性程度教育程度。
应对已知的风险,统计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足以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风险能动性:是一种意愿,有意愿想要控制某部分风险,尽力避免危机,那就是在应对风险时,可以利用可控部分对抗不可控的部分,降低不好风险的发生。
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并不都是已知的,我们无法通过计算做出最佳选择。这时,我们还需要借助简单且有启发性的经验法则和直觉,根据实际情况调动适应性“工具箱”,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1、风险素养训练
风险素养训练:一方面准备评估各种活动中潜在的危害,感性和理性平衡下做出适当的反应。另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了解新的和不断发展的风险。
2、大脑和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关注压力、荷尔蒙和风险行为之间的反馈循环,改善应对压力和不确定时身体和情绪的反应。
3、重塑风险关系
首先,定期走出舒适区
其次,把生活中的风险当作一个组合来对待
最后,把每一个决定当作一个风险决策去平衡决策。
4、建立风险生态系统
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消减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事故风险度,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
写在最后:
《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有一句话重复出现很多次:“风险意味着你是谁”。
当我们谈论曾经面临的最大的风险选择时,当我们谈论未来将迎来最大的风险时,当我们运筹帷幄商讨如何抵抗此刻的最大焦虑时,当我们兴致勃勃抉择十字路口的机会时......每一个独特的你,都在面临独特的风险,这就是风险意味着你是谁。
世界上没有“零风险”的选择,只有“好选择”。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角度解读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