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驼庵诗话》解评》是一本由赵鲲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5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读后感(一):清风凉夏生笔意—读赵鲲老师《顾随解评》有感
暑假期间,读了赵鲲老师的著作《顾随解评》,十分敬佩老师用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流传必绝伦的学术著作,十年的潜心写作,终成此书,也成为学术界系统研究顾随文论的一个开端,弥补了之前研究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相信也会给之后的研究者带来不一样的启示。曹雪芹曾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本书不仅是学术著作,更是性情之书,从中可以体会到老师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使人读来若临秋水,如沐春风。
第一次听说顾随先生是在很荣幸成为老师学生后的假期里,仔细了解了顾随先生的生平后,知道了顾随先生是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 顾随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而且顾随先生还在文学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但绝大部分读者都以为顾随先生的文学理论都是零散不成系统的。赵鲲老师的这一著作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对于顾随先生文论的误解,老师在试图全面了解顾随的基础上理解其话语,并结合叶嘉莹先生的笔记等资料,在自己多年阅读顾随的相关著作的基础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顾随的《驼庵诗话》加以解评,并参考了不同版本的《驼庵诗话》,整理了叶嘉莹先生的笔记,历时十年,最终写成了这部四十二万多字的学术著作。
本书目录主要分为总论之部、分论之部还有补编三大部分,简洁明了。而且赵鲲老师在结合顾随先生观点的基础上,参考了众多文献,结合了木心等大家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看法,对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作了系统而详细的阐释,给人笔落惊风雨的感觉。并且该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老师将顾随先生所讲议题,观点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思考的基础上给人们新的启发与思考,而且还敢于在解评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观点提出新的思索,对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新的阐释,并将顾随先生极富启发性的观点内化融合成为自己的观点,带给读者一种智慧的启迪与思想的洗礼。可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
赵鲲老师对《驼庵诗话》的系统解评丰富了学术界对顾随先生文论的系统了解,成为系统研究顾随先生文论的一个新开端,其也带给读者的更多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带来不一样的启迪。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读后感(二):点点河流汇聚江河——读《顾随解评》有感
虚指数十年,成就一佳作。杜甫曾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深切感慨。遣词造句,反复推敲是形成佳作的必经之旅,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实现质变的可能。赵鲲老师历经十年,博览群书,事无巨细地完成了一部佳作——《顾随解评》。这既有赵鲲老师对顾随先生深深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赵鲲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顾随先生是一位文化大家,他是诗人,词人,哲人,文学批评家,同时又是书法家,禅学家,集众多身份于一身,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家,但是学术界对他本人及他作品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赵鲲老师在读顾随先生的作品时发现了顾随先生独有的风格,他独特的话语、观念,以及针对中国文学,提出了前人所未发的美学概念;他认为一切文学都是“心的探讨”“文学是人生的反映”等等。这些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据说顾随先生的课堂讲授倾倒众生的魅力,可惜对于顾随先生的课堂讲授,如今我们只能“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了。顾随先生曾说“凡作品中皆有作者之生命与精神,否则不能成功。人创作时将生命精神注入,作品即作者之表现”,顾随弟子们将顾随先生的讲录整理成集,最终形成了一篇篇条理井然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恍若感受着作者的心境。虽能略知一二,但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赵鲲老师就《驼庵诗话》这部著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评,一改原有的深奥与晦涩,让我们对中国文化以及顾随先生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赵鲲老师又不拘泥于其中,大胆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使文化得到了延伸,开拓了新的文学探究视野。 在版本构思上,赵鲲老师总结了各种不同的版本,最终将2018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驼庵诗话》的修订版作为自己的解评版本,既有总论之部,又有分论之部,还有补编部分。书中章节一目了然,布局安排井然有序,更为震撼的是对一句话的真知灼见,足见学识功底。事实上,不论哪一版本,都是对叶嘉莹笔记的摘录,都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论证过程中,赵鲲老师引经据典,贯穿古今中外,如引用金克木关于文与人的关系论证“文如其人,人不如文”突破了传统的“文如其人”的局限,博尔赫斯论述了作家与作品的必然联系“否则作品便成了词汇的集成、纯粹的游戏。”牟宗三说哲学是“生命的学问”,而文学恐怕更是如此。赵鲲老师将很多概念化的东西具体化,更易让人理解,整体读来既丰富了内容,又充实了论证,而且也体现了赵鲲老师卓越的文学素养。 赵鲲老师认为:人应该发现自己的短处,发现了短处才能有长进,有生活的力量。沾沾自喜者多故步自封。因此,我们学习古人更应该学习其所蕴含的人生意义,寻求生命的力量。正如书中所言“吾辈后学,不可不察”,学术探究之路没有终点,唯有不断更新知识,形成大河之势,浇灌干涸之地。 赵鲲老师通过《驼庵诗话》解评的深层解读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薪火相传。这于众多学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深刻的启迪。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读后感(三):天光云影共徘徊--读《顾随解评》有感
顾老先生说,创作贵在酝酿。《驼庵诗话》是顾之京从叶嘉莹的笔记中摘录、编排出来的“诗话”,更通俗一点理解,就是顾老先生上课时的讲授与所思,这何尝不需要顾老先生的酝酿呢?而《顾随解评》是赵鲲老师历数十年心血的鸿篇巨制,贯通古今中外,引经据典,这又何尝不需要赵老师的酝酿呢?而现在我能同时徜徉于两位老师的酝酿中,确是万幸。 八月,清风鸣蝉,芙蓉逸香。我初读这本《顾随解评》。 拿到这本书时,我是很雀跃、激动的,于是乎有点忘形,对于书中的内容也吸收的不够好。在这之前,我查阅过《驼庵诗话》,顾老先生的满腹经纶让我对自己的不谙诗学感到惭愧不已。书中有许多深奥理论,大多让我懵懂费解。所幸的是,现在我有机会读到赵鲲老师的这本解评。经由这本佳作,我才算真正意义上读了一次《驼庵诗话》。除此之外,赵老师的解评确为我解惑不少,初读时虽未尽数领略书中深意,但也收获颇丰。比如顾老先生提倡“韵的文学”,对于“韵”这一概念,赵老师用“气”和“才”引证举例帮助加以理解,虽然顾老先生也说:“韵:玄妙不可言。”但在这几者的对比理解后,心中大抵也有了一些门路,不至于雾里看花。 十月,秋风送爽,雁过留声。我再读这本《顾随解评》。 与初读时候的心情不同,或许是因为我夏天燥热而急切的心被秋风拂过,已经趋于平静;亦或许是因为我已入学,算半只脚踏进了文学的门槛,所以我更像是以一种求知者的姿态来再读这本佳作。顾老先生说:“作者不能使人见是作者之责,写得能见而不能见是读者对不起作者。”我明白了作为一个读者,绝不能辜负佳作。所以这次我先读了分论之部,在对部分诗人以及诗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移步到总论之部,这倒给了我自己不少消化的机会,无意中,我会自己将分论之部中涉及的诗人作品代入到总论之部的理论中。对于我自身而言,是很适合这种阅读方式的。比如关于王摩诘与杜甫的诗歌对比,分论之部是更明晰的个人以及诗歌论述,而在总论之部又会有很多的穿插,再结合顾老先生的讲述和赵老师的解评,届时我脑海里的脉络便会更明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保持活水长流。所以总的来说,再读《顾随解评》给我的收获是很大的,不仅让我对中国诗歌整体脉络有了更好的把握,而且让我深深折服于诗学的魅力。 不管是顾老先生的“诗话”,还是赵老师的解评,都是长期文学涵养的积蓄,是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在《顾随解评》中,虽以诗话解评为中心,但也大量涉及了美术、音乐、佛学、戏剧等方面的引证,且不限于某时某地;虽以解评论述为重点,但在处世为人、人生态度等方面也加之箴言,是对顾老先生观点的推进与补充。真可谓锦上添花。在断断续续的两次阅读中,虽不足以让我完全消化掉其中的内涵,但也都受益匪浅。再者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没错的,而这样好的作品更值得我们多读、细读。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读后感(四):读《顾随<驼庵诗话>解评》有感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第一次走进顾随先生的文学世界,竟是在本科毕业之后。幸得机缘,与赵鲲老师结师生缘分,得以在赵师十年心血之作《顾随《驼庵诗话》解评》中邂逅这位伟大的文化大家。 顾随先生实可谓是文化大家。他不仅是诗人、词人、剧曲家、文学批评家、哲人,也是书法家、禅学家、教育家。虽然不能亲临其颠倒众生的魅力课堂,但仅从自己浅薄的阅读涉猎中便已想见其为人。顾随先生以“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为人生哲学,先生深知现在的世界,已然不允许我们只为闲情逸致的谈诗论词了。这种现代化的文化立场,不仅在五四时代,即便在今天也弥足珍贵。 当我暑假期间第一次拿到《顾随《驼庵诗话》解评》后,很自然地想到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带着对传统诗话、词话的固有印象我开始了阅读,读后方知此书别有洞天。顾随先生并无意写一部传统体裁的“诗话”,而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些精彩解读作为课堂笔记被保留下来也是先生未曾预料到的。正如赵鲲师所评价,文学课笔记,如今看来可能成为经典的两部之一,便是以《驼庵诗话》为代表的顾随的系列诗文讲录。顾随先生的许多话语使人焕然一新,例如他常说“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又如“人生没有闲,闲是临阵脱逃”。他提倡“为人生的艺术”,进而强调人生之于艺术的根本性。“为人生”的观点并非初见,但见赵师解评后方才深切领会,顾随先生的这种“人生”非孔子所谓“仁者”人生,也不是庄子追求心灵解放的人生,而是有操守,更要有所为。顾随认为“诗法即世法,世法即诗法”。文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能完全束之高阁的“诗法”。顾随先生将文学与人生的独特关系归结为“诗法”与“世法”的关系。赵鲲师则为我们更加直白、透彻地指明,“一切世法都与诗法相通,都可成诗,诗广大至极”反之则非也,而是“‘诗法’离开‘世法’站不住,‘诗法’中必有‘世法’”。世人常以“世法”为俗,“诗法”为雅,终入歧途。而且雅俗从来都不能完全划定,诸如《诗经》、汉乐府、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类谁又能断言其俗雅。正如苦水先生所言:“调和、美丽、真实、不灭即在矛盾、丑恶、虚伪、无常之中。”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将“世法”融入“诗法”,才能见真诗。此外顾随先生还提出“言内之物、物外之言”、一切文学都是“心的探讨”、“物格”等许多独创性的理论,令人感思良久。 《驼庵诗话》不仅教人创造、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方法,更教人为人处世之道。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文学上的启发,更能得到人生启迪。只看《驼庵诗话》,对顾随先生著作了解尚浅,古典文学基础不深的人可能不能全然领会其思想,只得管中窥豹。赵鲲师在十年探索,全面了解顾随先生的基础上从容思索,为我们提供这部解评之作。《顾随<驼庵诗话>解评》中不仅对顾随的话语做出解释,更在阐释的基础上加以评价乃至引申发挥。此书作为系统研究顾随文论的开端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顾随先生的诗词理论,而且能指引我们发散思维、展开想象,驰骋于古今中外文化的广阔天地之间。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读后感(五):朵朵花开淡墨痕——读《顾随解评》
历时九天,读完了赵师的学术著作《顾随解评》。说起来,我与顾随也算颇有缘分。大学期间,忘了是大三还是大四,我买了一本旧书顾随讲,叶嘉莹笔记《中国古典诗歌感发》,当时只是随手一翻,2020年寒假带回家来,读之便爱不释手,之后便又购得《中国古典文心》。顾随先生语言颇具感染力,让我能全身心沉浸其中,仅读课堂笔记便被其讲课之魅力所折服,读其书而想见其人。来到西北读研,师从赵鲲师,赵师对顾随先生颇为推崇,也对其研究甚深,在赵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中,也有最新出版的顾随先生笔记合集《传学》。之前读了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有些地方颇为不解,盖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诗话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加之未曾通读顾随全集,便很难完全理会顾先生之意,甚至容易产生误解。今有幸读到赵鲲师耗十年功所著《顾随解评》,此书是对顾随先生《驼庵诗话》做的详细的解释和评论,是目前研究顾随学术的第一部著作,颇具学术价值。读罢顾随《驼庵诗话》,再读赵师《顾随解评》,是对《驼庵诗话》的一种回顾,一种重温,所有读《驼庵诗话》时遇到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赵鲲师《顾随解评》,解评逾42万字,可谓皇皇巨著,顾随《驼庵诗话》目录仅分总论之部、分论之部、补编三部分。《顾随解评》中便把总论之部与分论之部每小节加以小标题,如此便一目了然。每小节先用大字号列出顾随《驼庵诗话》原文,紧接是小字号的解评,有时原文上下为同一或相关论述,便上文论述过就见上,下文要论述,便见下。足可见灵活多变。 赵鲲师《顾随解评》中解评除对顾随先生的观点进行阐释和点评外,还会引用古今中西不同学者的作品,观点与看法和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如木心、钱钟书、金克木、缪钺、钱钟书等,西方如巴别尔、布鲁姆、小泉八云等。虽解评诗话,但在解评过程中不局限于诗话本身,涉及书法、音乐、绘画、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足见学术功底和极高的艺术素养。书中颇多,兹仅举一例,例如书中第171—173页,对中国鬼文化、恐怖文化的解评,便引了西方诗人波德莱尔的《库忒拉岛之行》和《血泉》,还提到了爱伦坡的《乌鸦》,巴别尔的小说《札莫希奇市》中一段恐怖的描写,甚至还有顾随自己创作的小说《废墟》和《佟二》的片段。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解评中,对顾随先生见解不认同处或有出入处,皆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表达见解,而不是唯唯诺诺,不敢道出一个“不”字。对顾随先生见解不完善处,也紧接顾随先生之言进行生发,颇为具体。例如,顾随说中国旧诗写夏的少。书中第420页,解评中有言:“顾随这里所讲夏日诗词,主要就炎热、消暑而言,其实古人写夏,并不局于此,他们写荷花、石榴、夏日清供,写端午等,也是对夏天的表现。”随之便举了诸多诗词歌赋,最后在423页得出结论:所以,如果把视野从诗词扩大到赋,中国文学中写夏天的作品不少。 读顾随《驼庵诗话》但见墨痕,再读赵鲲师《顾随解评》,便见朵朵花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希冀赵鲲师《顾随解评》作为研究顾随学术思想的开端,可让顾随的学术思想能够受到更多学人的关注。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
评价人数不足
赵鲲 / 2021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读后感(六):十年辛苦不寻常——读赵鲲师《顾随〈驼庵诗话〉》有感
《驼庵诗话》是顾随先生的杰作,关于顾随的研究在当今学术界尚属沧海遗珠,而赵鲲师花费十余年时间所著的《顾随〈驼庵诗话〉解评》对于顾随文学思想的研究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且学术界对于顾随的相关研究尚属探索阶段,而赵鲲师的这部著作相信会给后来者以深刻的启迪。 对于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我在阅读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总是片段的、不连续的、零星的碎片,对于顾随先生所说的“一切文学的创作皆是心的探讨”这一说法总是不得要领,一部分原因在于《驼庵诗话》主要是顾之京从叶嘉莹先生的笔记中摘录出来的,所以对于《驼庵诗话》的理解如果没有相关的解评的话就只能是管中窥豹,难以对顾随先生的思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赵鲲师恰好看到了这一现状,且从研究生时代就开始对顾随的文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兴趣和想法,故而推动了《解评〈驼庵诗话〉》这部著作的问世。 在开篇,赵鲲师对顾随先生的诗之根本进行了解释,顾随先生认为“文学是人生的反映,吾人乃为人生而艺术”,赵鲲师认为这并非是机械的给文学下定义,而是在阐述文学与艺术以及人生之间的关系。其实这种问题从千余年来一直困惑着古人,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魏晋时期的“文学自觉”以致韩愈等大力提倡的“文以载道”,都将文学与现实人生深深的联系在一起,赵鲲师对顾随先生的“诗之根本”的解释可谓是鞭辟入里,赵鲲师曾在课堂上不无向往的说道“我与顾随是神交”,由此观之,可知赵鲲师所言极是。对于顾随先生的人生与艺术的关系,赵鲲师引经据典,作了十分详尽的解释说明,以木心、鲁迅、屈原、杜甫为例,辩证的阐释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 对于顾随先生的思想,赵鲲师敬慕先生的才华,对于顾随先生提出的观点,巨细无遗地进行扩展延伸。顾随先生认为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作家的人格,“作品即作者之表现”,这种说法有些近似于西方文论所提出的“风格论”,也就是所谓的“风格即人格”,赵鲲师对这种说法进行了细致的解释:“作品即作者之表现”,“作品”是整体的,“风格”是作品整体呈现的面貌,但不是作品全部。“人格”也不是“作者”的全部。作者的肉体也会影响作品,如虚弱多病或者强健有力的体质,都会使作品呈现不同的气质。顾随的意思是:有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作品。中国传统说法是“文如其人”。赵鲲师对此又阐述道,并非每一位作家作品都可以称为代表作,只有代表诗人整个人格的诗才可以称之为代表作,而这种风格既可以是显性的,当然也可以是“深藏不漏”的。由赵鲲师的这条解评,我便想到了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写道“懒起画蛾眉”,所谓“蛾眉”,自屈原始,便用来表达君子高远的情操的传统,温庭筠在这首词中不仅表现出一位女子的举止形态,也隐隐的透露出“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一点温庭筠虽未言明,但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他的作品中也会深藏有对于高尚情操的向往,体现在作品中,也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赵鲲师的解释不但浅显易懂而且发人深省,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顾随先生的文学思想,而且可以使读者举一反三,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赵鲲师对《驼庵诗话》解评的深层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解读,以实现文学的薪火相传,唯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明才能在浩浩长河中奔腾向前、永不止息。
顾随《驼庵诗话》解评
评价人数不足
赵鲲 / 2021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