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赵鹏》是一本由李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详谈:赵鹏》读后感(一):啥时候中介能像国外一样专业
左辉是今年5月20号没的,我18年进的链家,认同感很强,左辉对于我来说就是企业宣传册里面的人。20年出来做德佑,才真正领教什么就无底线的恶性竞争。 今晚无意间看到这本书挺惊讶的,不知道他还有这种的访谈。链家的发展无疑是最成功,最被认可的,也得确让很多人有尊严的服务,跟客户平等的交流,也消除了很多吃差价等行为。我在链家是最开心的 不过左辉显然是个大局观的,它不仅仅只要链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他意识到平台,疫情期间直接推出VR看房,每次都走到了前头。 然而,让平台内的其他品牌都像链家,也是不可能的,即使好多从链家出来创业的,也有很多的无奈,未来出路在哪,大家都在看。 只希望行业能行国外一样专业起来。
《详谈:赵鹏》读后感(二):干一件正事的力量
本月《详谈》是boss直聘的赵鹏
从“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访谈记录中,分享几点对我有触动的观点:
1.低温运行:对一个新事物的判断不是开三天脑暴就出来,而是有一个慢慢体会、酝酿或似有似无的过程。
2.创业要远离确定性:“远离模式、远离顶层设计、远离确定性、远离用确定性的方法去考核事情”,“终局思维是价值,而路上没有终局思维”,过程是不可知的,和实事求是一样,和红军四渡赤水一样,永远按实际情况来决策,而不固守“路线方针政策”。
3.盯着价值做,价格自然会来:如有一家企业被世界用某种机制打赏了一个价格的话,一定是因为它先做出了一个价值。
4.儿子要穷养和三个在不在:新项目先跑出来生命力再“富养”上资源,失败没关系,失败后要看公司在不在、锐气在不在、团队荣誉感在不在,都在就继续干,一个不在了就想想再干。
5.人对了,事情早晚就对:找有成长冲动的,能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人,那些形成思路的能力最终成为执行力,而事情就能做好。
6.常识上、逻辑上能够坚定的东西。就咬牙做吧,节奏相对于做的事情来判断是否符合发展。
《详谈:赵鹏》读后感(三):创业公司是怎么从0开始做品牌的
《赵鹏》这一本,重新回到了李翔熟悉的商业领域,加上花了更多的时间打磨,整体看下来收获颇丰。整个访谈的内容里,赵鹏谈到了创业时机选择,企业招聘痛点,公司团队管理,企业危机应对等诸多方面的话题,都很有启发。不过作为一个营销人,我对于他对于品牌方法论的拆解尤其印象深刻。
相信没有几个人能躲过BOSS直聘在电梯间的狂轰滥炸,也没有多少人会称赞他们两句话来回倒的广告创意。但是从结果来看,BOSS直聘通过几轮投放,从一个DAU只有1000的小软件,迅速跃升为垂直领域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一个创业的企业,什么时候该做品牌投放,该怎么做品牌投放,BOSS直聘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回答。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衰减,除开几个超级APP以外,大家都陷入到了越来越深的流量焦虑之中。每次做活动,集火市场部都是合作伙伴的基础操作,要求市场部为流量负责,加大广告的投放。品牌投放能用来解流量之渴吗?赵鹏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他看来,如果你的用户口碑不够好,用户留存数据还不好,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做品牌投放,做了也是浪费钱。用他自己的话说“儿子要穷养”。即便在今天BOSS直聘的体量已经不小的情况下,赵鹏也坚持不给任何新业务引流,除非这个业务在现有的数据下证明自己的业务价值,这跟腾讯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对他们自己来说,1000个DAU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在那之前他们没有做任何的投放,每天监控回访发现用户口口相传的推荐起来了,感觉基本功能和体验没太大问题了,这才开始考虑推广的事情。
“你到底是要拉一波新用户,还是要给你已经运转好的雪球增加滚动的半径?先回答好这些问题。”这句话看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在现实业务状况下,能够顶住流量压力,坚定的做长期主义的事情,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么买到足够便宜的眼球。先别急,这还远没有到达创意和理念的层面,它本质上是一个数学题。赵鹏举了世界杯投放的例子,看上去他们一次性拿出了非常多的钱,但是算下曝光人次,单个人次的曝光其实是远低于常规信息流广告的采买的。按他的说法,这是一年当中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流量,那这个时候不投什么时候投呢。
做创意的人,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做出病毒式传播的爆款,打造0预算的传播事件。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能做出这样的case永远是小概率事件。你最终的传播效果,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由你的投放预算决定的。踏踏实实的算好数学题,才是做这件事情的合理道路。
这两件事解决好之后,才是创意阶段,即“你摆在用户面前那个东西,人家愿意看一眼吗?你传递的信息人家记得住吗?你在单位时间内给某一位同学的展示,有足够的频次吗?因为记忆在于重复。”。与大家的观感不同,赵鹏非常喜欢他们一系列的广告投放,认为简单直接,用户能有记忆点。关于“送礼就送脑白金”是不是一个好广告已经有很多讨论了,这里没有必要再展开。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赵鹏认为,最影响广告观感的首先是频次,其次才是内容。“世界杯期间,每一场单场赛我投6条,大家就觉得唠叨了,假如我投两条呢,可能就没有那么唠叨了。换言之,腾哥这条广告大家觉得挺可爱的,我掐着一个窗口投6条,你看有没有人骂?好话不能说5遍,人就怕唠叨。”这个观点第一眼看的时候我不太同意,不管是盖尔加朵还是沈腾,至少在内容上还是比世界杯洗脑口号要强不少的。
不过换个角度想,用户要被触达12-20次之后大概率就会形成转化,确实你很难用一个内容重复击中用户12次来完成这件事。这就是我们需要内容矩阵和多渠道运营的原因。就像他自己也说,广告要做“饱和攻击”,如果没有达到让观众形成记忆点的那条线,那前期的投放都没有意义
想好为什么做(目的),算好数学题(预算),找到能让人看一眼的内容(创意),用足够的频次进行饱和攻击(投放)。以上就是一个营销人读本书的收获。
《详谈:赵鹏》读后感(四):43岁开始创业,如何与年轻人竞争?
赵鹏的风格和左晖明显不同,他是个很会表达的人。赵鹏会举例子、打比方,让人用很低的门槛,了解他在表达的内容核心是什么。
他也是个很有趣的人,光是看采访稿,也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幽默。比如,他会说自己这个CEO是聊天密集型的岗位,,天天都要跟人家举例子、打比方、东拉西扯。如果遇到聊得内容,是别人的盲区,他会说“我就应该当那个导盲犬,谁愿意天天当导盲犬?”
在APP被竞争对手从苹果App Store恶意删除,他会说,是自家干活的驴丢了,然后无比淡定地去走法律程序,打官司以及和苹果交涉。
在判断一件事能不能成的时候,他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就是看这件事,是否从古就有,是否曾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说刘备没有找猎头去挖孔明,而是亲自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
往前追溯30年、300年、3000年、3万年前,人类社会中有没有这件事。如果那个时候就有,这个事情成的概率会更高。这种现象华杉老师叫“文化母体”,《三体》里叫田园时代,我更习惯用心理学家荣格说的"集体潜意识”。
但是想用这个模型去判断,就要有足够多的历史积淀和对生活的观察。不能只看表面,否则会被困在经验主义里。
赵鹏说,信任感的关键叫闭环,在我看来是一个“攒人品”的过程。在上一份创业结束的时候,体面地安置一起奋斗过的伙伴,把推荐员工入职别家公司,当做关键任务。对投资人,好消息不一定每个都说,但是遇到坏事要第一时间告诉投资人,不要等对方来问。对候选人真诚有耐心,给足信任和时间等等,都是攒人品的过程。同样的,罗永浩选择还债,不也和贾跃亭形成鲜明对比了么。
那具体的信任闭环指的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知行合一,最后一定要有践行。
赵鹏在被采访的时候,提了很多次Boss直聘的创新体系,在言语中能看出他对创新的看重,以及对这个方法论的认可。
创新方法论分两部分,一个是“儿子要穷样”,一个是“三个在不在”。
很多互联网公司,特别是有一些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很愿意通过烧钱的方式拉新。有的公司能烧钱成功,有的却是让钱打了水漂,只获得了短暂的繁荣。
为什么会有明显不同的结果?赵鹏的这个解释,我觉得很清楚。在产品还做不到好的用户留存以及口碑传播的时候,不要花钱拉新,而是要通过穷养的方式,先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和团队。
创新方法论的另一个部分三个在不在,指的是创新失败造成的代价,是否能经受得住。比如说如果失败了公司还在不在,团队的锐气还在不在,团队的荣誉感还在不在。如果不影响这些,就是可劲折腾吧。
创新之后,也要做营销,不能一直穷着。就像Boss直聘曾经的一个广告投放,着实让人印象深刻。。2018年世界杯,赵鹏把公司一半的现金都用在了广告上。洗脑的广告语,受到了很多人的吐槽,但是不得不说,效果很成功,这波广告投放,直接让Boss的用户量翻倍。
对于营销,赵鹏总结了四步法。
1、先搞定用户留存和口碑传播,再开始做大规模营销,否则就是一锤子买卖,并且进来的用户越多,产品死得越快。
2、之后,要找准时机,比如对于招聘行业三月明显比六月的用户量大,同样的投入在三月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除了时机还要准备好足够的钱,并且可以买到足够便宜的量。很多人会觉得世界杯的那次广告投入的太疯狂,因为广告价格非常贵,但是实际上,那次的广告投放是经过了测算,获客成本低的一笔投入。
3、物料的记忆度和信息传播的清晰度也同样重要。好的广告,不一定大家都爱看。不得不说Boss直聘的那版广告,对于投放来说很成功。但是那段时间一个Boss直聘一个铂爵旅拍,真的是电梯间里的噩梦,让人极度不适。
4、单位时间频次,决定是水过地皮湿,还是真的有效触达。
在这个访谈里,我还看到了一个产品的克制。产品功能不允许产品经理拍脑门决定,也不允许领导因为自以为是的想法添加功能。
不仅如此,为了保持生态,还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比如说在面对教育培训机构和贷款公司的大金额利诱,也拒绝合作。比如说不像智联招聘等公司一样卖banner广告,也不卖简历。赵鹏把Boss直聘的生态比作草场,为了保证水草肥美,通过竞价过滤企业数量。让求职者不被信息过载。(读了这书打破了我一个认知,我一直觉得求职者是海量的,机会是有限的。但在目前的Boss直聘生态里,招聘者是过载的。因为公司是长期招人,每个岗位又会从大量候选人中做筛选,但是求职者是两年才换一次工作。)
赵鹏对自己的CEO认知也很谦逊,他说要知道是谁在吃谁的饭。如果是CEO有资源,可以囤块地,过几年再卖了,这是员工在吃老板的饭。但是如果是企业吃大家的饭,比如像科技公司吃的是产研的饭,吃谁的饭就要敬着谁。他还把自己以及在公司同样担负重任的几个人,叫做天花板组。时刻提醒自己,如何不成为公司的桎梏。
对于赵鹏还有一点很佩服,是他在选择职业转型上的勇敢。在体制内十多年,发展不算差,也做过知名度很高的事情。43岁创办Boss直聘,51岁送公司上市。
在他身上,看不到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而是稳扎稳打的步步为营。
这是完整读的第二本《详谈》,这个书的写法真的有点特别,不是作者一个人的铺垫和叙述,而是李翔老师和被访者的一问一答。因为问题把答案切割成碎片所以读起来轻松,但也因为是问答,不是从头至尾的单人叙述,所以又读起来不轻松。
但是目前看来,我还挺喜欢这种叙述方式,因为它不会像很多书一样,前面有冗长的铺垫,直到最后五分之一才有一些重点的内容,也能让读者读出原汁原味,而不是经过“美颜”之后的内容。
可爱的李翔老师是一位很厉害的记者,问题有闭环。虽然有时候会前后重复,但又能层层深入,可以帮助读书的人,获得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想起了曾经教过我写采访提纲徐老师。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