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奔跑》是一本由[美]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为奔跑》读后感(一):斯普林斯的摇滚人生
提到摇滚,我想很多摇滚乐迷的脑海里都会瞬间浮现出“斯普林斯”这个名字,即便没有听说,也多多少少听过他的音乐。作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位叱诧风云的摇滚巨星,同时也作为美国现代社会文化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的经历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都极具吸引力。我们不由发问,究竟是什么促使斯普林斯成为一代巨星,又是什么使得斯普林斯能够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摇滚乐。在这部斯普林斯历时七年历程写就的自传中,他以非常坦诚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自己镁光灯之外的一面,让我们得以在音乐之外,通过文字的方式,走进斯普林斯的内心世界。 整部自传一共分3部79章,卷帙浩繁,分别讲述了斯普林斯的成长经历,成名经历以及生命的见证。他的文字情感真挚而又无比详尽,正如他的音乐一般,坦白率真而又扣人心弦,真实地揭示了斯普林斯走上音乐之路的历程,展示了他的为人,家庭,人生观,以及创作理念。 斯普林斯演艺事业的开端就和那个年代的很多音乐人一样,在披头士以及猫王极富魅力音乐的感染下,走上了音乐的道路。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亲,斯普林斯的父亲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整个家里的平衡全靠他的母亲来维持,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又充满爱的港湾。当斯普林斯走上音乐的道路的时候,同样的是他的母亲,顶住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花费了昂贵的价钱,给他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并且在斯普林斯今后的人生中,坚定地支持斯普林的音乐道路。可以说,没有他的母亲,就没有今日的斯普林斯,这样一位独立而又伟大的女性,终其一生,都是斯普林斯的榜样与骄傲。 斯普林斯的音乐生涯固然辉煌而又值得称道,然而,读罢整个自传,最令我感受到钦佩的,还是在911之后他所做的工作。2001年,震惊整个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民众的心灵遭受重创。在这样一个时刻,斯普林斯汀参与了“美国:向英雄致敬”的慈善演出,并第一个出场,演绎了《废墟之城》。这场演出除了由包括ABC、CBS、FOX、NBC等全美7家主要电视台、31家电视公司联合制播外,全球156个国家也同步播出。整场演出长达120分钟,没有一条广告,旨在向恐怖袭击的受害者——所有在9月11日被夺去生命的消防员、警察以及平民英雄致敬。在《废墟之城》这首歌中,他所描写的“希望”与“重生”,治愈由于悲剧和混乱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所带来的双重创伤。从中足以见得斯普林斯高尚的品行。 成就伟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读罢整本自传,我们可以看到,斯普林斯的人生,正如其自传的书名一样,生为奔跑,永远在奔跑,永远在前进!
《生为奔跑》读后感(二):摇滚巨星的一生
这本书是美国摇滚歌手Bruce Springsteen的自传,分3部79章,讲述了作者的幼年、成长、走上演艺之路、成名以及各主要专辑创作、巡演的历程,揭示了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灵感源泉及对他影响大的艺人,包括他自己的乐队成员。Bruce今年71岁了,书里比较详细地写到他自己的弱点,他深爱却有很大缺点(包括抑郁症,Bruce也继承了,经常泪流满面)的爸爸,他对三个孩子的热爱,他的贪婪、危机感、迷失与救赎。
如何成为一个摇滚巨星
之前我也看过滚石乐队吉他手Keith Richards的自传(Life)(中文名《滚吧,生活》),滚石比Bruce老一点,这些人赶上了摇滚的黄金时代。摇滚会不会死去我不太确定,我偏向于认为摇滚是年轻人的鸦片,只要有青春,有激情,就有摇滚。
摇滚巨星有什么好处?花不完的钱。名声。排着队等着临幸的年轻姑娘。几万人在你面前随着你的音乐若痴若狂。可以说是男人的终极梦想。Keith Richards也提到,因为吸毒,他把全身的血全换过一遍了。
成为一个摇滚巨星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要会玩乐器,而且玩的极好,花大量的时间练习,练习,练习。美国艺人大多重视营销,要让自己的音乐大卖才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非常重视独创性、与众不同,他知道自己的先天嗓音条件(所谓“烟嗓”)不行,因此特别努力在创作、表演、与观众互动方面弥补,真的非常努力。我个人认为比起Beatles、Bob Dylan,他没有太多杰作,但他找到了为蓝领代言这样一个定位,写的歌极多都是有社会目的(反战、反对华尔街等等)。在这一点上,刘欢的《从头再来》也有类似风范,但这歌不是他自己写的。另外,领导一个乐队也需要成为一个好的经理人,为追求卓越,不惜将团队逼到极限和悬崖边上。
原著写于2016年,本书翻译的还行,对这个歌星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生为奔跑》读后感(三):让我们聊聊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原生家庭吧
对于摇滚乐的老大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音乐,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得够多了。本书640页的篇幅,对于他的奋斗史也很清楚了。相信98%以上的人读这本书是听着他们的音乐读下来的,我也不例外。回过头来,抛开他的奋斗史,抛开他的通顺得好像大口大口吞咖啡的文笔,我们来聊聊这位大佬型人物的原生家庭。
先从布鲁斯的母亲说起,从他的字眼里“她可是头号秘书!”,我们能感觉那种自豪感,小时候被妈妈带去办公室的情形印在里布鲁斯的记忆力,他很自豪,先是母亲的同事的殷勤照顾和陪伴,然后是母亲给他展示自己的打字技术,最后用十个形容词来形容母亲的品质,那种骄傲的感觉透过笔墨溢了出来。我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会经常好奇,好奇在孩子的眼里我们是什么样子的,留下了哪些画面,这段简直就是给了我一个启示,努力做个榜样吧,哪怕是细节,也可能很深刻。当布鲁斯的妈妈九十多岁的时候,仍旧是个可爱优雅的老太太。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母亲是支持布鲁斯玩音乐的第一人,即使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很努力的给他买了第一把和第二把吉他。
来来来,到重磅人物布鲁斯爸爸出场了,被抑郁症折磨的爸爸,偶尔会被妈妈指挥的布鲁斯从酒吧里叫出来,妈妈轻描淡写的一句 “进去把你爸叫出来”就很有画面感了。其实成年以后的爸爸,也是很难以捉摸的,二十多岁已经身价可观的布鲁斯突然被爸爸的电话叫去钓鱼,那段钓鱼的经历也是又好笑又心疼。其实全书只要出现爸爸的画面,都很深刻。比如爸爸带布鲁斯去看“玛丽女王号”,那是爸爸曾经服役的船,布鲁斯说他自己“揪着过去不放,无法认可老爸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无法尊重她的人生过往”,多心疼。书中提到爸爸在老年时期被精神疾病支配的时候,会开车很远,“就想和你打声招呼”,抑或是突然爸爸说“布鲁斯,你对我们一直都很好“。这些细节多么让人心疼,相信布鲁斯在写自传的时候,早都已经释怀了,那种父子之间微妙的关系,描绘得疼死我了。世界上所有写爸爸的句子都会让我难过得想哭。
布鲁斯有着太多可以展开的内容了,他的自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成名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有同性,艾滋病,警察故事,还有《在路上》以及911,当然他的奋斗史,那个每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巡演之前都要读一些关于那里的历史的书籍,那个可爱的样儿。那个哭得稀里哗啦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抑郁症患者布鲁斯,当然了,唯有爱才能消散一切。帕蒂也够写几万字了。还有哦,布鲁斯有点帅啊!
《生为奔跑》读后感(四):像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奔跑
刚拿到美国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耗时7年撰写的自传《生为奔跑》的时候,不禁感叹到:“原来真的有这么厚重的人生”,但当走进自传了解完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的人生故事后,又的的确确为这位摇滚巨星多彩又励志的一生深感敬佩。 说起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热爱摇滚乐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对他的E街乐队。这位出生于新泽西弗里霍尔德、坚持为普通人而唱的摇滚巨星,在他超过半个世纪的创作和演唱生涯中,可以说拿奖拿到手软,包括奥斯卡奖、全球奖、托尼奖、格莱美奖……,甚至入选了“摇滚名人堂”。可在这些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有太多太多成长不易却鲜为人知的故事。 正如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自己所说:“像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奔跑”。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小镇一个大家庭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童年时期并没有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宠爱,恰恰相反,小小年纪的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不得不承受家庭的贫困、和父母关系疏远、父亲酒后的暴力以及无尽的孤独失落。这周遭的环境也渐渐让这个成长中的少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无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奔跑。有人出生便在罗马,有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罗马,但这不阻碍我们好好过完一生。成长中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在人生的轨道上积蓄自己的能量,一步一步扎实前行。 事实也不断证明,生来就要奔跑的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并没有因为害怕自己并不是一颗明珠,所以就不敢去刻苦研磨。童年时期想要成为音乐人的梦想悄悄在心里生根发芽,那些危险黑暗的岁月推动着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走上了音乐道路。随着《生为奔跑》的大卖、E街乐队的组建,让他名声大噪,成为一颗璀璨明星。随后的《城镇边缘的黑暗》《河流》《内布拉斯加》等系列精品歌曲也一步步成就了布鲁斯•斯普林斯丁摇滚巨星的地位,入选“摇滚名人堂”。 《生为奔跑》全书虽厚达600余页,但整体按照时间顺序被划分为79个章节,读起来并不会让人觉得冗长烦杂。其次,布鲁斯•斯普林斯丁虽被称为摇滚巨星,但在个人自传中,并没有因为耀眼光环而大肆炫耀成绩、掩盖以往不堪的历史甚至是刻意制造骇人听闻的故事,反而能够谦逊的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回看总结过去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以及为人友的经历。再次,更值得敬佩的是,成名后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并没有停止学习、停止思考、停止尝试新鲜事物,反而在创作的道路上依然不断虔诚创作求索,这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布鲁斯•斯普林斯丁凭什么可以做到。 出生于1949年的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现已进入暮年,但摇滚精神不死,在喜爱他的粉丝心中,他仍然是那个勇敢明媚的少年!
《生为奔跑》读后感(五):布鲁斯的摇滚人生
《生为奔跑》是美国著名的摇滚巨星布鲁斯 斯普林斯汀的自传。没有显赫的家世,能从美国的平民家庭,不断地走到舞台的中央,成为摇滚巨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布鲁斯一直努力的状态。
布鲁斯把歌唱当成了一项毕生追求的事业。“你可以歌唱你的痛苦、世界的痛苦、你最悲惨的经历,但汇集起来的人群会带走你的忧伤。它是我生活的意义,当我不会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时,它是连接我跟其他人的生命线。”
布鲁斯的成名之路,走得跌跌撞撞,他多次与不同的人组建乐队,但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迫解散。在早期的摇滚之路上,他经历了很多生活的打磨。没有演出活动,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状况,甚至为了吃饭而到处凑钱,交不起公寓的房租。在要流落街头时,找到了能借钱给他的朋友。乐队成员的背叛,没有人观看的演出,与唱片公司的纠纷,乐队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等等。看了布鲁斯的经历,让人很深刻地体会到,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特别难能可贵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每一首的写作背景。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下了一首什么样的歌,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哪些真实的感受。很大程度上,都会对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的大多数歌曲在情感上都带有自传性质。我明白了一点,你所写的东西首先要能打动你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你的观众。观众也会感受到你的真诚。”他提到了,所写的东西首先要打动自己。我们可以看出,布鲁斯的创作,其实都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流露。其实,不管是创作歌词,还是写作小说、诗歌,这个都可以成为共同的创作原则。要学着去打动自己,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可能去打动别人。
“写自传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但说穿了,只不过是另一个故事,你从人生的事件中挑选出来的一个故事。”写自传的过程,除了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梳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梳理自己的情感状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剖析得过程。虽然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很好,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冲突,但是却没有打破他情感经历中的怪圈:与异性相处三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并且想要逃离这种关系。
成名后面临的纸醉金迷的名利场,让他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种感情的漩涡。他的焦虑,他的消极的情绪,似乎都一拥而上,在抑郁情绪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他曾经需要靠服药来维持。
作为一本自传,《生为奔跑》写出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布鲁斯所面临的人生问题,为了追求音乐梦想,他一路所经历的种种问题,以及他所付出的努力。这本前前后后用了七年功夫写出的文字,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布鲁斯对于自己的剖析,对音乐的理解,对家人的感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体现。而这一切,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与舞台上的不同的布鲁斯。阅读这本书,能够拉近我们与摇滚巨星布鲁斯的距离。
《生为奔跑》读后感(六):星光闪耀 奔跑人生
并非生而耀眼,光芒源自不停奔跑,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用音乐书写了自己丰富而闪耀的一生。《生为奔跑》是作者的自传,从童年到暮年,从默默无名到名声大噪,从朋友到家人,斯普林斯汀用大量细节呈现了为追求梦想步履不停歇的奋斗历程,为我们揭开他及E街乐队魅力长青的魅力,也给每一个喜爱他们的歌迷以人生的启迪。
他的作品
斯普林斯汀的作品与他的成长历程密不可分,每一张专辑背后都是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成果体现。《来自阿斯波利帕克的问候》和《狂野、纯真和E街舞曲》是一个喜爱摇滚的青年对于音乐的最初思考,想要做什么,想要怎么做,来源于自我的思索,来源于对周边环境(社区、朋友)的探寻,这是奔跑的起点。《生为奔跑》则是在明确目标后的加速,体现的是时不我待的时代需求,如何打造新奇又有共鸣的作品,如何吸引更大受众对自己的认可,如何把乐队打造为杰作,这种奔跑背后是一整个人生的发力。《小镇边缘的黑暗》这张专辑则体现为阶段性的反思,成功之后的音乐人如何看待过去生活的一部分,逃离了出生、成长和地域的羁绊,寻求一种介于《生于奔跑》的乐观精神和70年代玩世不恭之间的声音,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困境,,找到作者作为成年人的声音。此后,作者的创作之路开始平稳拓展,《河》秒婚了爱情、婚姻和家庭的议题,《生于美国》和《内布拉斯加》则是度过摸索期后对音乐呈现方式的深入思考,也成为了其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专辑。生活还在继续,作者的经历也愈加丰富,此后更多的传记也都在忠实呈现着他的每一段人生旅程。
他的朋友
乐队的成功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在这一路上,不断变化的乐队同伴,不断成长中的工作伙伴,甚至陪伴其不停奔跑途中的各个支持者,赞特、克莱门斯、麦克、约翰•蓝道……名单很长,时光太短,争执与合作,分分又合合,友谊的锤炼验证又巩固这这条长青的音乐道路。
他的家人
母亲交给了斯普林斯汀的太多太多,“真实,执着,专业,善良,怜悯,礼貌,体贴,自尊,荣誉,爱,对家人的信任和忠诚,爱岗敬业,乐在其中,对生活永不放弃。”十几美元的第一把吉他,对黎明和拥抱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母亲给与作者永远的启迪。而父亲的性格、酗酒的影响以及晚年的回归,深深影响了作者对自己家庭生活和人格的形成。对爱情从恐惧到拥抱,帕蒂成为作者生命中的共同创造者;三个孩子,推动了作者迈向更加成熟的改变。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用他常青的音乐旅程站着是他生活的世界和人生经验,通过《生为奔跑》这本传记,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说出想说的话,启发那些愿意捡起其旗帜继续前行的人、正如约翰•蓝道所说,“摇滚乐给我们的生活注入空间感和连续性,他能凝集家乡父老的心,还能缓解个人的寂寞”。读完这本传记,或许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将学习和体验到别样的东西,面对改变,面对挑战,勇往直前,打造想象和承诺中更好的自己。
《生为奔跑》读后感(七):生为奔跑,他一直在路上!
看完了美国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的自传《生为奔跑》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特别厚,全书总共有600多页,对于一本摇滚歌手的自传来说,它很厚重,它的内容也很丰富,此前对这位美国的摇滚巨星知道的不是很多,所以想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这位传奇摇滚巨星的生平是怎么样的一个经历过程。浦睿文化的书也是一如既往的上乘,装帧和封面的设计都很用心!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1949年9月23日出生于美国 新泽西州费里霍尔德,美国摇滚歌手、作词作曲家。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东大街乐队(the E.Street Band)是美国最著名的摇滚乐队之一。音乐以诗意的歌词和情绪化的表现方式打动人心。他曾获得20多个奖项,包括 格莱美奖 ,两项 金球奖和 奥斯卡奖。在全球拥有强大的乐迷基础。他已经在美国和全球售出了超过1亿2000万张唱片。 2009年被授予 肯尼迪中心荣誉奖 ,并于同年在福布斯百位名人排行榜中位列第六。在阅读本书之前,先去查了一下关于这位摇滚巨星的资料,发现这是一个拥有着传奇色彩的美国摇滚歌手,之前对于美国摇滚的了解知之甚少,所以希望通过这本书再配合斯普林斯汀的音乐来了解这个人。本书的第一部着重讲述了布鲁斯斯普林斯的成长经历和历程,而第二部则更多的介绍了一些他自己的作品一些创作的历程和创作中的一些趣事。上周刚刚参加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草莓音乐节,浓重的现场摇滚氛围让我陶醉其中,这也是摇滚乐音乐的魅力所在,而我们本书的主人公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正是这样一位用毕生精力为摇滚奉献终身的人。每一个玩儿摇滚的人,他们内心都是叛逆的,他们抱着对社会不公平思想的咆哮批判,把他们的情绪写进他们的歌里,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心情。斯普林斯是美国70年代以来大红大紫的摇滚乐巨星之一,以至于他现在在美国摇滚界仍然无人能敌!1971年,斯普林斯组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乐队,1973年发展成为著名的The E.Street Band(东大街乐队)。2006年,斯普林斯凭借专辑《Devils Dust》获得第48届格莱美音乐奖最佳摇滚歌手奖(Best Solo Rock Vocal Performance) 。2008年,斯普林斯凭借单曲《Radio Nowhere》获得2008年格莱美最佳摇滚歌曲、最佳摇滚歌手奖。2008年,他为电影《The Wrestler》创作了同名主题曲,并因此于2009年1月获得第66届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看完这本自传,让我觉得斯普林斯之所以为美国摇滚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生平以及他对音乐的执着,对音乐的向往,值得每一个是喜欢摇滚乐的人的尊敬,摇滚乐所带来的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想借着多年前在丁武老师的签售会上,丁武老师写在专辑上送给我的一句话,摇滚不死,生命不息。对斯普林斯说一句,您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美国的摇滚乐,因为有您这样的奇才传奇人物而充满无限的魅力!
《生为奔跑》读后感(八):摇滚巨星的人生指南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厚度吓了一跳。但读起来却没有那么累,全书讲述了Bruce Springsteen从少年时期直到功成名就,结婚并成为三个孩子父亲的心路历程。与其说这是一部自传,不如说是Bruce Springsteen的日记合集。
全书共分三个段落:成长(成长经历,乐队初期),生为奔跑(成名后的经历),生命的见证(成为人父后,以及失去父亲后的经历),约70多个小章节,每个章节都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Bruce Springsteen的经历和思想成长过程。并对他从寂寂无名到成为摇滚巨星的经历,做出了生动详实的描写。
Bruce Springsteen于1949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费里霍尔德,他出生于一个蓝领工人之家,父亲一生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性格暴躁且嗜酒,母亲一个人维护家里的平衡。在书中所述,Springsteen被奶奶带大,几乎是在奶奶的溺爱中长大。性格有非常敏感的一面。
在故事的第一个段落中,讲述了他接触摇滚乐之前,费里霍尔德当时的社会面貌。他和当时的年轻人一样,接触到了猫王、披头士的音乐,使他立志走上表演的道路,他的母亲支持他,并花大价钱给他买了第一把吉他,这就是他演艺生涯的开端。
随后的故事中,他凭借着少年心气,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历练他自己。在那个嬉皮士文化盛行的年代,他躲过了毒品的侵袭,并且逃避了越南战争的兵役,虽然生活窘迫,不被主流社会理解,但他还是抓住了机会,组建了东大街乐队(the E.Street Band),发行第三张专辑《生而奔跑》时一炮而红,从此他成为了摇滚巨星,不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诞下了很多经典的歌曲给世人。
通过作品,能够看到Springsteen对自我评价非常中肯,在每个阶段的自身实力都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但他对音乐的认识也非常鲜明的写在书中,他热爱多种音乐类型,比如布鲁斯、灵魂乐等,并将这些类型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他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他对黑人并无歧视,the E.Street Band最多时有三名黑人成员,他本人也在黑人音乐中吸取营养。如果读者打开《生而奔跑》这张专辑的链接去听,会发现有很多布鲁斯音乐的元素蕴含其中。
Springsteen的音乐和他的个性非常相似,歌词简单直接,演唱富有激情且粗狂,既符合他所代表的蓝领阶级的立场,也体现出他1975年时作为一名摇滚青年的态度。《生而奔跑》这首歌中蕴含着年轻人打破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桎梏,追求自由的激情,也是这首歌让Springsteen真正被世人所知。
Springsteen有他的政治主张,他本人是逃避了越战兵役,在现在看来是幸运的。他有两位朋友死在越南战争,这对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越战之后,接触过一些越战老兵,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机缘巧合下,他创作了歌曲《生于美国》。这首歌有反战的政治立场,还曾经被里根总统引用,却引发了Springsteen的反感,因为里根总统并没有理解歌曲的含义,甚至都没有认真听过。
Springsteen的感情生活也有些曲折,由于见证了父母婚姻生活中带有不幸,他迟迟不愿意为感情生活负责。后来才发现,他本身也患有抑郁症,他无法维护稳定的关系。他曾与朱莉安.菲利浦(Julianne Philips)结婚,却在五年后离婚。原因是他在巡回演出中合作过的女歌手帕蒂.莎尔法(Patti Scialfa)确立了恋爱关系。同年,东大街乐队在其建议下解散了。
他在书中诚实地描写了这段情感经历,他与帕蒂的婚外情导致了第一段婚姻的破裂。好在随后他和帕蒂的婚姻经受了考验,他也在这段感情中得到了成长,并与帕蒂一起抚养三个孩子长大。Springsteen与三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弥补了他童年爱的缺失,使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如果这段婚姻所赐,他恐怕还会成为那个只知道录专辑,到处巡演的摇滚狂人,他无法停歇下来,展开另外一个维度的成长。有了家人的陪伴,他可以把音乐放到次要位置,而把亲人看得最重要。
书中有非常都亮眼的妙语,也有Springsteen个人的人生感悟。可以看做是一位年长的朋友赠送给年轻读者的赠予,令人感到受益匪浅。这些精彩的地方,就如海滩上的珍珠,需要读者亲自去阅读,并俯身将它们在沙滩中拾起来。
《生为奔跑》读后感(九):《生为奔跑》:人生要努力前行,但追寻音乐梦就要坚持去奔跑
美国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耗费七年时间,完成了他的自传《生为奔跑》,这部超级有“分量”的著作详细的记录了斯普林斯汀完整的一生。 当我把这部大部头的自传阅读完的时候,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形象映入脑海。他是超级巨星,但在这本书中,他就是那个始终没有长大的大男孩儿,他有追求,有理想,但也彷徨,也艰难的坚持着自我;他一辈子挣扎在父亲的阴影之中,一辈子试图建立完整的音乐世界,一辈子试图去寻找生命的真谛;他坦率直白、率性天真,他才是真正的活成了那个最真实的自我的人。
在《生为奔跑》中,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力图还原他最真实的一生,在这里,他没有过多叙述他所取得的成就,虽然这些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他能成为了美国摇滚界前三的人物,这就是他可以吹嘘的资本。但在他的自传之中,我们见识到各个侧面的斯普林斯汀,但就是没有要把功绩记在功劳簿上的他。他讲述了自己艰难的开始,悲苦的过去,在音乐道路上痛苦的挣扎、勇敢的前进,而这些不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打下烙印,也深深地印记在他的歌曲之中。他的一部一部经典歌曲,就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脚。 20世纪60年代,是披头士乐队最为火爆的时候,而14岁的斯普林斯汀在那时候,最先接触到了摇滚乐,接触到了披头士乐队。一个梦想就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他的摇滚梦,他的披头士梦,就这样深深的根植在了他的心间,成为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当然,一切的开始都不会是顺利的。一个乐器,一把吉他,在音乐人最开始的道路上就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对十几岁的孩子,这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山。还好他有一个支持他的母亲,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打工赚钱,依靠着母亲的支持,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把吉他,一把18美元的廉价吉他。但这却是他的第一把吉他,这也是他在今后的人生中拥有无数吉他之后,永远无法忘记的。正是这把吉他,正是这个时候,他开始了他的乐队之旅。 我们在斯普林斯汀娓娓道来的讲叙中,走进来他的整个音乐人生。他的第一把吉他仅仅是开始,他的第一个乐队之旅,也并不是很顺利。而正因为他廉价的吉他,他还有着被踢出乐队的经历。在他的这些回忆中,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而真正有热爱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廉价的吉他也依然可以弹奏出最美好的音乐,需要的就是勤奋、努力和和一点点机遇。勤奋、努力,斯普林斯汀是一点都不缺少的,而机遇也在不远处等待着他。 而在真正机遇到来之前,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斯普林斯汀开始学习吉他开始,他就一直在乐队中发展,不断的参加着各种演出,锻炼着自己的音乐道理。他先是参加凯斯蒂尔斯乐队,后又陆陆续续在其他很多乐队发展,甚至为了寻找机会,到西部去,到加州去,寻找着加州梦。生活也许是艰辛的,但有音乐的日子总是痛并快乐着,而为了音乐,其他一切皆可放弃。 他的成名曲来了,《生为奔跑》让斯普林斯汀走到了摇滚音乐的最前沿,他也成了公认的摇滚明星。而这时,他也有了自己的能力,能够打造自己的乐队。他身边的那些忠实的追随者,也慢慢的汇聚到了他的身边,他们又是他音乐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他们的陪伴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他的E街乐队延续着在摇滚乐界的辉煌长达四十年。
没有人的人生是顺利的,音乐的道路也是波折的。斯普林斯汀也有着卡顿的时候,也有着低潮的时候,特别是他还饱受家族遗传精神病的影响,有着抑郁的倾向。这些也成为他人生最为负面影响的一部分。而他的父亲、母亲、妹妹、甚至于他乐队的每个成员,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都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的自传体中无法绕过的部分。 这是斯普林斯汀的自传,这也是他乐队的自传;这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也是他身边所有人的经历。而他们也都坚持着自己的人生,就连患抑郁症的父亲,最终也达成了和解。斯普林斯汀一直用音乐来表达着他的观点,来表达着他的人生。而他的成名曲,也是这本书的书名,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座右铭,那就是要《生为奔跑》,活着就要不断的前行。
《生为奔跑》读后感(十):生来就要奔跑!
2021年6月16日,美国老牌乐队“杀手”联合摇滚歌手、吉他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制作的全新单曲《Dustland》在网易云音乐上线,对于熟悉他们的人来说,这样的梦幻联动让人心潮澎湃,似乎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嗓子依旧是几十年前那样。
单说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这个名字,您如果不是一个关注美国摇滚乐队的乐迷,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费城故事》《死囚漫步》这两部经典电影您一定观赏过,影片中的原创歌曲便都是出自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第66、68届的最佳原创歌曲。当然他和他的乐队也多次获得格莱美最佳摇滚乐歌手、最佳摇滚乐组合、年度歌曲、最佳电影音乐等等。
他是很多人心中的“老大”。他所在的东大街乐队,更是美国最著名的摇滚乐队之一,他的音乐总是以诗意的歌词和情绪化的表现方式打动着人心,在全球都拥有着强大的乐迷基础,近期他的自传作品《生为奔跑》译制出版,这让很多中国乐迷争相购买,一睹这位摇滚巨星的精彩人生故事。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评价,“他(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唱出我们是谁的现实,以及我们想成为谁的梦想”,确实他的歌曲记录了美国20世纪的摇滚史和文化史,甚至被誉为美国的“第二国歌”。我第一听到他的g歌曲便是那首经典的《Working On A Dream》,歌曲中处处彰显着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甚至是全体美国民众“拨开云雾见晴天”的心怀,基调大多趋于欢快与振奋,一直为蓝领阶层歌唱的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用乡村摇滚曲调配合着沙哑的嗓音,为美国民众再一次灌输了力量和希望。
《生为奔跑》同样如此,撰写这本书时摇滚巨星斯普林斯汀用了整整7年时间,有着他的歌曲中一贯呈现的坦诚、幽默、独创性。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一切的故事都是从美国新泽西的一个叫弗里霍尔德的普通小镇开始的,他的家、成长的街道、小镇的教堂、镇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曾在儿时经历的事,无一不在塑造着他,也可以说他曾在那里度过了最美妙的童年时光,充满诗歌、危险且黑暗的岁月推动着他走上音乐之路。
“1+1=3”“当你组建乐队的时候,这也是你在寻找的方程式。”在与书名同名《生为奔跑》的第二部分章节中,详细讲述了陪伴他40多年,他最重要的E街乐队的崛起故事,对乐队成员的一一点名,但时光飞逝那些曾经的摇滚巨星有些已如流行划过,不禁让乐迷为之动容。在书中也透露了是什么样的经历,激发他写出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为此这本传记对于斯普林斯汀的歌迷来说极具意义。更让我感动的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让这个世界保持运转的普通人。”50年来,斯普林斯汀始终为普通人而唱,透过歌曲反对种族歧视、反思国家制度、关心底层人民。
他曾在电视中看到“猫王”的处女秀,深受震动,他想成为音乐人的梦想由此被唤醒。而在书中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U2乐队、乌龟乐队、罗伊·奥比森、齐柏林飞艇、查克·贝利、弗兰克·辛纳特拉、邦·乔维、伍迪·格思里、老鹰乐队、Lady Gaga……都曾出现,这些音乐巨星都与斯普林斯汀的人生故事交织,以他的视角记录了美国20世纪的摇滚史和文化史。这部自传是一名杰出的歌曲创作家的抒情力作,也是一位深度审视过其人生经历的男人的智慧结晶。
“成功之前……我们必须折磨自己……这就是我们的方式!”“我想把肩上属于成年人的重负和奖励扛起来,然后谦卑而优雅地行走。”“当然,我们都会长大,而且我们也知道,‘这只不过是摇滚乐’……但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当你看着一个人一生都在为你创造着契机,夜复一夜地创造,那感觉,简直如同爱情。”他的文字坦白率真,扣人心弦,让我感叹摇滚之星,为何总是那么在我心中远比其他要闪亮。这不只是一位传奇巨星的回忆录,更是每一个梦想进入摇滚圣河受洗的人的诚挚之书。
“摇滚不死!”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