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还只是个新生儿时,对一个初为人父母的爸妈来说,无时无刻都感到担忧,他们试图想理解宝宝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引发不适的原因。但宝宝还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哭、喊叫与一些动作表达,到底大人与婴儿该如何沟通呢?
准爸妈不妨先来看看这篇,以防宝宝出生时手忙脚乱,而还在摸索中的新手爸妈也赶紧从这篇,摆脱“有沟没有通”的混乱时刻吧!
第1种:从哭的方式了解
哭是宝宝4个月后表达需求的主要方式,但是要如何搞懂宝宝是因为饥饿、疼痛或其他原因哭泣呢?看看以下7种状态。
1.希望得到关注的哭泣
如果宝宝已经独处一段时间,他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就会哭一下,大约6秒即暂停20秒左右,就像是在等待结果,如果父母没有回应,这个循环就会重复几次,直到哭闹变成连续。
2.因饥饿而哭泣
这会从呼喊式的哭泣开始,如果宝宝没有被抱起来或喂,哭泣就会变得越来越歇斯底里,此时也可能会一直转动头部,用嘴巴发出嘶哑的声音。
3.身体出现疼痛的哭泣
这种哭声刚开始会比较单调、响亮,且持续不断,隔一段时间后会突然歇斯底里地爆发大哭,表示疼痛加剧;但另一种情况是,宝宝生病时哭声也会单调,但比较安静,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没有力气可以发出响亮的哭声。
4.生理反应的哭泣
宝宝还小,就算只是放屁、排尿、排便等,都会引起不适,这种的哭声就比较像是发牢骚,类似呜咽或吱吱声。
5.想睡觉的哭泣
宝宝睡意来了,却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入睡时,哭声就比较像一种平稳的抱怨,伴随着打哈欠,有时也会揉眼睛跟耳朵。
6.因不舒服而哭泣
这种哭泣是烦躁且间歇性的,通常会伴随着坐立难安,身体会一直乱动,甚至整个拱起来,这意味着爸妈该检查宝宝的尿布或衣服,很可能是太冷或太热。
7.无聊时也会哭泣
当宝宝感到无聊或想改变环境时,也都会用哭声来表达,但这就只会呜咽几声。
第2种:从发出的喊叫声了解
从4个月大时开始发出寻求沟通的声音,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时识别这些声音可以防止后续的哭闹。
主要的声音包括:
1.Neh(奶)
这表示“我饿了”以中文来听有点像是在讨奶的意思,当婴儿将舌头顶到嘴唇上方,触发吸吮反射,就会发出这种声音。
2.El(呃、嗯)
这表示“我要打嗝”,当多余的空气开始要冲出宝宝的食道,而宝宝试图要从嘴巴反射释出的时候,就会发出这种声音,此时爸妈要尽快帮宝宝拍嗝。
3.Owh(喔)
这代表“我累了,想睡了!”宝宝在打哈欠之前,嘴唇就会产生这种困倦的声音。
4.Heh(嘿)
这表示“我感觉不舒服!”令人不快的触感会使宝宝移动,并吃力的踢脚挥手,这些动作都可以帮助他发出“嘿”的声音,特别是宝宝的嘴微微张开时。
5.Eairh(咿尔)
这代表“我觉得痛痛!”当宝宝肚子胀气或感到疼痛,像是试图想摆脱疼痛而抓肚子或呼气时,他们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得有点扭曲,变成呻吟声。
第3种:通过动作了解
肢体语言可以说明婴儿的各种状态:
1.拱起背部
2个月大的新生儿在疼痛或绞痛时经常会做出这种动作,宝宝喝完奶后若拱起背部,表示他已经很饱了,如果你发现宝宝在喝奶途中经常会拱背,那可能有倒流的迹象。
此外,宝宝超过2个月大还会出现这动作,表示他可能已经感到疲倦,或是心情不好。
2.不时转头
这是婴儿的平静动作,可能会出现在睡前,或周遭出现陌生人的时候,因好奇而转头想看。
3.抓耳朵
宝宝出现这个动作,大部分都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但如果抓耳朵后开始哭泣,并经常反复出现时,最好就医检查是否有异常。
4.握紧拳头
这是宝宝饥饿的迹象,如果爸妈可以及时注意到,就可以免除因饥饿而哭闹。
5.抬起双腿
有时宝宝感觉腹痛或肠绞痛,就会抬起双脚,因为他试图反射性的缓解疼痛。
6.手臂突然抽搐了一下
这动作意味着宝宝被吓坏了,响亮的声音、突然明亮的光线或突然惊醒,都会引起惊恐反射,在这时候宝宝需要得到安慰,否则很容易大哭。
除了了解宝宝的需求以外,儿科医生都建议爸妈可以多跟宝宝互动,尽可能经常与他交谈,向宝宝解释并展示环境中的一切,这都有助于他尽快使用自己的手势、声音来与爸妈沟通,亲子关系也能更加亲密,祝新手爸妈们跟宝宝间能更轻松的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