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低的人具有暗示性,认为自己有很强的直觉、第六感等。并通过自我实现的循环验证不断强化自己,所以总是把事情往不好的方向推。
结果就是黑白两极化的思维,容易受到外界暗示,自我暗示和自我极化很强。 正面:容易加强自我暗示,聪明、高尚、比别人强,误判自己的实力;容易踩低扶高,对人际关系有伤害。 负面:容易产生“我总是不走运”的感觉和现实,喜欢自我暗示自救,比如运气不好怪于水逆,倾向于转发锦鲤等。 这种人往往缺乏理性认知和逻辑思维,无法客观优化自身利益,更喜欢渲染矛盾,强化冲突,宣泄情绪。导致实际利益的损失。 老年人喜欢借助佛教等宗教追求理性和内心平静来抵消这种负面情绪,但外在表现往往与教义完全相反;年轻人更喜欢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一个完美的对象身上,比如娱乐明星、偶像,主要是冲击后唱片业时代的异性市场,来抵消负面的感情,也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个普通的异性身上。 这里,我就不多举具体的例子了。本质上简化逻辑降低了理解成本,对智力要求更低,更容易被低智商群体追捧。其他的比如学习能力差就不说了,很多都是因果关系。 结果是:很容易发展出极端的认知模式,把一些偶然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和复杂的原因理解为不可避免的可以直接归咎于责任的事情,与一两种思维模式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往往会把各种矛盾推向极端的方向。 其实我认为智商低的女性和智商低的男性表现本质上是一样的,两者都具有动物性优于理性的特点,这可能与她们的基因、生长环境和教育程度、营养状况、生长过程中前额叶发育有关。但是从性别的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有各自的特点。 造成这种差异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自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男权社会以来,女性本身并不需要太高的智力水平,而是依靠外貌等因素获得生存手段,导致这种类型在长期的物种进化过程中被淘汰。结果就是容易产生“命苦、苦、闷、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