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电影《重庆森林》剧照
在婚姻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似乎磨去了很多夫妻在婚前的浪漫和激情,于是曾经的“爱屋及乌”变成了看对方哪里都不顺眼。
“他总是在屋里抽烟,说了很多次了一点不为我考虑”,“她每次回娘家就大包小包地买,回我妈家就一毛不拔”,“他对哥们比对我还好,那我还跟他结婚干吗?”
每当对自己的伴侣发出这些牢骚的时候,就会愈发觉得这段婚姻开始错了,因为眼前的那个人似乎没有我们当初想得那么好。
原生家庭带来的规则不同
其实,不是那个人找错了,而是我们太执着于遵守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规则,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夫妻双方适配程度的心理测试,其中包含了下面四个问题。
“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母亲能否成为好夫妻?”“自己的母亲和对方的父亲能否成为好夫妻?”“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父亲能否成为好兄弟?”“自己的母亲和对方的母亲能否成为好姐妹?”
夫妻双方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方的父母然后进行打分,越合适分数越高,反之则分数越低,根据匹配程度在5到负5分之间任意打分。
最后相加四个分数,得到的总和越高,说明夫妻之间的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表示差异性越大。
有些网友做完这个测试才觉得,原来自己和伴侣之间的争吵,就像是自己的父亲和对方的母亲吵起来了一样,因为很多人在成年后和结婚后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其实都带着自己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人,尤其是在我们模仿能力和欲望最强的时候,会从父母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模仿他们的样子。
记得有人说过,一对夫妻的床上,其实躺着六个人。话说得一点不夸张,尤其是在我国的婚姻模式中,有太多的父母在子女成婚后依然从行动上或是心理上继续影响甚至是干涉子女的婚姻生活。
所以说,两个人结婚其实是两个原生家庭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原则要融合在一起,自然会有矛盾的碰撞。
当夫妻两个人产生分歧的时候,是两个人有不同的需求,但是因为都想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沟通上产生了冲突。
偏执的重复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强迫性重复”,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小时候形成了某种关系模式,所以在长大后也会不断复制。
这在他人的眼中是一种比较偏执性的重复,比如一个女孩在童年时没有得到父爱,家庭的不完整让她极度渴望被爱,被关注,也许就会影响她成年后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大学的一个室友就是这样的女孩,成长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后每次谈恋爱都把自己放在很卑微的位置,极力讨好对方,生怕被抛弃。
但是在我们旁观者看来,其实也许她根本就对对方没有感情,她要的不过是在一段恋爱关系中的稳定而已,因为那样会让她更有安全感。
室友结婚后,一边嫌弃着丈夫,一边又害怕丈夫会离开她,这样患得患失的情绪很快就让丈夫感到窒息,离婚也就成了可以想到的结果。
室友不断重复自己明知道不妥的行为,是因为这让她感到熟悉和安全,但是她又渴望从对方身上看到曾经父亲没有的举动,是因为她希望能够改变童年不幸的记忆。
所以我们会发现也许成年后的伴侣其实跟童年时的父亲或者母亲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那也是对方吸引我们的地方。
而童年时父母带给我们的不满意,我们希望去改变,所以把这种期望放在了伴侣的身上,无形当中就会产生失望。
最初的欣赏,成为日后最想逃避的缺点
美国加州大学的社会学家黛安·费尔姆丽一直研究夫妻关系的问题,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她就意识到,一对情侣在恋爱时吸引彼此的特质到了最后往往成为了让对方最厌恶的缺点。
在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后,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费尔姆丽当初的假设,不管是处于婚姻中,还是已经分手的情侣,恋爱对象最初吸引他们的特点,慢慢就会变成让他们讨厌的缺点。
看过一位网友的帖子,在认识男友时,最吸引她的就是男友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她觉得男友能够对工作如此负责,那么一定是有上进心的男人,自然是结婚的合适对象。
可是结婚后,女人开始不满男人频繁地加班,甚至很多次是两个人的结婚纪念日,丈夫都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接了一个电话就离开。
尤其在有了孩子后,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自然不能经常帮妻子分担,这就让女人心里开始有了怨恨,她恨丈夫为什么心里只有工作,没有自己和孩子。
这就是所谓的当初的“积极品质”变成了日后的“消极品质”,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性格随和会变成木讷不懂情趣,坚强果敢会变成固执不可理喻,热情健谈会变成话痨等等。
我们在婚姻中与伴侣相处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放大对方的缺点,因为在我们的脑海里,似乎有一个隐藏起来的逻辑,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对方完美,也就是没有缺点,所以导致了过度关注对方的缺点。
而显然想要消灭对方身上所有的缺点是不可能的,于是抱怨也就产生了,总会看对方哪里都不顺眼。
纵观那些携手相伴了一辈子的老夫妻,他们每每谈到伴侣的时候也有不满,但是更多的是包容,因为他们知道对缺点视而不见才是真正的爱那个跟自己同样不完美的人。
婚姻当中最需要的不是浪漫和激情,而是长久的陪伴,陪伴的过程中就要做到真正的“爱屋及乌”,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要欣赏和包容,这样才会让婚姻维持的更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