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计划##婚姻#
作者丨小左
最特殊的生日
在我46岁生日这天,我将家里父母,弟弟妹妹召集在一起,向他们宣布了我坚持独身的消息。
父亲听完我的话,恨恨地走了,没有回头。
母亲则是叹口气,眼泪流了下来。
我是家里的老大,处处都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唯有婚姻。
而我经历了40多年榜样的岁月,心里已经厌烦透顶了。
宣布独身,是我一个人做的选择,却不是我一定要做的选择。
我只是厌烦了父母的不断催婚,不断明里暗里的提示和担心,厌烦了弟弟妹妹什么都不说,但满是担心和同情的表情。
可是,我一直觉得结不结婚是我自己的事情,这次宣布,算是正式上升到家族上了。
父母走后,妹妹将我拉到一旁,悄悄地对我说,姐,要不你收养一个孩子吧。
我摇摇头,我连我自己都无法照顾成大家喜欢的样子,怎么还能将孩子照顾成大家喜欢的样子呢?
没错,喜欢,这是自从我记事起,我母亲常对我说的词。
她说,你要是不听话,妈妈怎么会喜欢你;你要是顺了自己的心,怎么讨得别人的喜欢;别人喜欢你,你为什么就不能委屈一下喜欢一下别人?
不,我小的时候总是在追求着别人喜欢我,为了这样,我已经牺牲了太多,而现在,我只想爱自己多一些,过一次自己想要的生活。
30岁那年,父母在我婚姻上就开始干涉催促,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想尽办法找个人跟我相亲,为了躲避,我硬生生从新疆逃到了上海。
上海的思想更前卫点,30岁没有结婚的比比皆是,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所以我算是过上了一段自在的生活。
看着我摇头,妹妹也向母亲一样叹气,她说,姐,那你老了可不要后悔,我们的能力有限,估计帮不了你什么。
我笑了,不需要你们帮助,我老了会进养老院,我会将结婚养孩子的钱都拿来为了老了以后考虑,绝不拖累任何人。
妹妹似乎松了口气,没说什么,挽着自己老公的胳膊,打声招呼走了。
弟弟则是走过来,劝我再想想,毕竟虽然46了,找个50岁的,希望还是有的,毕竟我的条件还不错,只要我接受,还是有人看得上。
我又笑了,说好的不将就呢?
谁没有美好的故事
其实,这些年,我不是没有想过结婚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想要不就这样了,将就着找个人,算是有个伴,过这一生吧。
可是,翻着以前的老照片,我看见了以前青春洋溢的我,还有我身边的他。
他是我的高中同学,因为总是帮着家里种地,脸蛋红扑扑的,见到我时,喜欢咧着嘴笑。
那时,我们都喜欢艾青的诗,喜欢宽宏荒凉的大地,他虽然长得宽厚,却内心很细致,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首好诗。
18岁的夏天,我们都将生活过成了诗,将未来画得圆满。
可是,我们在一起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父亲说,你是大家的榜样,怎么可以早恋,还是以读书为准。
后来,我们就一起考上了大学,他在南,我在北。
渐渐地,大家似乎心有所应,慢慢就不联系了。
但年少的感情毕竟美好,值得一生回味。
上了大学,同班一个男生经常会找我一起上自习,他与我一样,来自农村,靠着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毕生的追求就是留在大城市,他很努力,对人也很贴心,我的父母很喜欢他。
那时,我一心想冲破父母重男轻女的桎梏,想要飞向更远的地方,所以在我们大学毕业那年,我提出了分手,他万般不舍,但拗不过执拗的我。
那年,他留在了家乡的市里,而我则选择奔赴远方。
那年,我22岁,而10年后,他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仅在城市扎了根,还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领导。
而他已结婚生子,过着众人羡慕的生活。
我不是被剩下的,而是选择剩下
其实,回首我的46年,我似乎一直在向我的父母证明,我虽然是女孩子,但依然可以过得比男孩子独立,自主。
或许是因为这些,我不愿接受别人的特殊照顾,更难以接受别人的异样同情。
无数次,我都想大声喊道,不用担心,我过得很好。
为了向我的父母证明,我从一直漂泊在上海,到定居上海,我学插花,学养生,学更多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不需要别人同情的眼光的技能。
我还为自己制定了每年的旅游计划,我一直都处于成长的阶段。
中间我也不乏遇见心动的男人,也曾想过要不算了,就结婚吧,可是临到迈脚,我又停下了。
我一个人过得很好,也没有干涉谁,凭什么不可以单身?
我不是被剩下的,而是选择剩下。
小左说,人生是自己选择,他人无权评说。
但是结婚这件事,不仅仅关系的个人,还关系着家人。
所以在中国,结婚是件大事,不结婚就是不孝,甚至上升更高的谴责。可是现在又更多的人开始呐喊,我不结婚,又碍着谁,我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不依赖别人,怎么就能受到众人的谴责。
不结婚不代表不愿意结婚,不可以结婚,很多人选择不婚,或许有很多无奈的理由,但更多的还是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无关。
但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我们无论谁都与他人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就是这份联系,代表着我们永远不可能只顾自己活着,只顾自己的想法。
我们就算自己有所选择,但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无论怎么样,只要幸福就好。
-END-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不婚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