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婚姻,就像是一个轮回。
一代人的婚姻关系决定下一代人的家庭环境,而家庭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三观养成,而两个人的性格和三观又决定了彼此婚姻关系的牢固程度。
所以婚姻关系,其实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综合体,它融合了人与人、人与家庭、家庭与家庭甚至于更复杂的人际往来关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打算结婚了,对于婚姻,更多的人开始没有了期待,甚至更愿意成为一个“不婚族”,此种心理,似乎并不难理解。
曾和某君谈到这个话题,本是谈婚论嫁的年纪,谈起婚姻来,字字句句尽是不情愿:
还早呢,不着急......
养活自个儿都成问题,结婚的成本太高......
他还有一句话,让人振聋发聩:
明明我过的很好,也吃的很饱,干嘛要让别人来分我的面包。
切断年轻人结婚念头的,就是这些不能辩驳的理由,传统观念里,婚姻意味着稳定,而如今,闪婚、试婚、骗婚、天价彩礼,姿态百出,逐年攀升的离婚率,所谓的稳定早已支离破碎,更多的,是用婚姻换房子,借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结构,婚姻二字,已经变得格外现实。
人人都能意识到,婚姻可能是一场冒险,而非保障。
这场冒险,往往潜藏着各种各样的麻烦,或因为此,“恐婚”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共有特性。
他们谈“婚”色变,高举“不婚主义”的旗帜,可以轻松应付四面八方的催婚党,可或许,大多数人心底都清楚,自己并不是不着急,也不是真的要独身终老,他们只是对婚姻充满了恐惧,恋爱没问题,同居也无所谓,可若要说结婚,倒不敢了。
恐惧,并不意味着对婚姻完全失去了期待,而相反,越是害怕,就表示对婚姻的期待越高,恐婚族背后,其实反映了当代人对婚姻的高要求。
早在十年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有过调查,结果显示22.3%的人认为自己存在‘恐婚’倾向,45.7%的人表示身边就有‘恐婚族’。
在201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显示:“61.2%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存在‘恐婚’倾向,8.0%的受访者坦言非常严重。61.7%的受访者认为离婚率高、失败婚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恐婚’主因。58.4%的受访者表示遇到相悦的另一半时,才愿结婚。”几乎在同期,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也发起了类似调查,根据《“80后”、“90后”中国青年婚恋观》显示:“82%的单身青年因为缺少勇气而不去恋爱,76%的适婚青年有‘恐婚’心理。”
年轻人的恐慌并不是没来由。
1月19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数据,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高离婚率下,选择暂不结婚、延迟婚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时间推移,“恐婚族”的规模也不断壮大。
那么恐婚,究竟是在恐惧什么?
对于有些人而言,婚姻就是原罪。
婚姻是两面的,它有极其美好的一面,白头偕老,相濡以沫,我们听过太多太多让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人人为之向往,并视为一种标杆。可落到现实里,婚姻也有狼藉不堪的一面,婚外恋,家庭暴力,这个社会上婚姻失败的例子可谓是无奇不有,从恋人到仇人,由亲人变陌路,婚姻的两面落差,足以让人产生巨大的心理阴影。
而对于那些亲历过或者见惯婚姻不幸的人来说,似乎骨子里就有一种对婚姻的恐惧。
热播剧《完美关系》中的公关专家卫哲,患有严重的“焦虑症”,他恐惧亲密关系,受不了孩子被父母打骂,从这些反应来看,不难想象他在童年时期曾遭到过父亲的家庭暴力,其父母糟糕又失败的婚姻对卫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之在剧中处理客户的公关事件时,那种和利益捆绑的,在婚姻里丑态百出,明明不幸福却不得不继续的婚姻关系更让他感到憎恶。
美好婚姻的对立面,卫哲看的清晰而透彻,他对婚姻失去了信任,甚至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因此他千方百计的阻挠其母亲再婚,自己也成为了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如卫哲一般,与其说是“恐婚”,倒不如说是“憎婚”,因为婚姻对于他们而言,本身就带有原罪。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婚姻的恐惧来源于婚姻本身,与任何因素都无关系,哪怕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结婚对象,有一个完美登对的人生伴侣,但对于婚姻还是存在一种难以磨灭的恐惧或憎恶。
爱情与婚姻的矛盾抉择,对泡沫破灭的恐惧。
爱情与婚姻好像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当这种因果关系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时,就呈现出一种矛盾。
爱情都没有,怎么能结婚,换句话说,没找到合适的人谈恋爱,怎么能结婚。一边等待真心爱人,一边享受单身生活,这大概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情感状态吧。
美好的爱情就像泡沫,婚姻或许会让其破灭,用更广为人知的话来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成了多少“不婚族”的宣言,是的,爱情,自由,远比婚姻诱人的多。
爱情与婚姻有因果关系吗?也许有的,这种联系就像是你因为喜欢一首曲子,从而想要每一天都在这样的旋律中醒来,于是将曲子设为闹铃,却不曾想,曾经最喜欢的曲子很快勾起你的厌恶。
一首曲子从喜欢到厌恶,就是一个闹铃的距离。一场爱情从甜蜜至厌倦,或许也就是一场婚姻的距离。
一想到要和那个人过一辈子,就好像已经不爱他了,这便是爱情与婚姻明明存在某种关系,却又十分吊诡之处。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中写道,两个几乎完全互不了解的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性格不同,文化不同,甚至性别不同,却突然间不得不承诺生活在一起,睡在同一张床上,分享彼此也许注定有所分歧的命运,这一切本身就是完全违背科学的。
作者马尔克斯将此归为婚姻的本质。
同样地,在《逃离》一书中,婚姻也被阐释的格外真实,女主人公卡拉和男主人公克拉克相恋结婚后,一直在争吵中度过,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让卡拉决定逃离这种生活,在女邻居的帮助下,她不告而别,坐上了远行的大巴车,可还未到终点,卡拉又决定折返重返婚姻,并过上了一种无比真实的生活:劳碌而重复的日常,彼此的责骂和厌弃,争吵、缓和再争吵。
婚姻里,两个最亲密的人之间充斥着最真实的人性,电视剧《知否》中有一句台词,两人相守,最终靠的是最低处。
所以,对婚姻的恐惧,或许来自于对爱情的至高幻想,来自于对对方“人性低洼“的害怕,相看两不厌毕竟时少数,彼此生厌才是婚姻的常态,很显然,没有人会情愿。
婚姻成本不断增高,恐婚也是恐穷。
结婚意味着生活状态的巨大改变,经济方面首当其冲,不管是哪个年代,结婚是需要高成本的。
简单算一笔账,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普通的城市,一套小婚房首付40万,装修30万,婚庆婚宴20万,彩礼、蜜月旅行10万,再添置个代步车10万,保守估计,一个普通人迈进婚姻大门的成本就得百万以上。
当然,若是在一二线城市,这个成本将高出两倍不止,一个普通人结一次婚,可以轻轻松松花掉两代人的积蓄。
当然,婚姻的成本远不止此,还有更隐形的、难以度量的方面,婚后的生活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转变为经济上的相互扶持,更不必说养儿育女、赡养孝亲、人情往来之类的成本。
恐婚,也是在“恐穷”,有人因为买房买车、天价彩礼的“婚姻入场券”头疼,有人害怕自己“婚后复贫”。
中山大学王樱洁团队搜集数据后发现,中国青年结婚年龄的推迟,和结婚成本的升高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对城市的影响比农村更大。
婚姻中的鸡毛蒜皮,让人应付不来。
在《一地鸡毛》里知识分子小林和他老婆的婚后生活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总是乱糟糟的,没完没了。
书里有一句大概直戳恐婚族的痛点:一天的生活起于豆腐,终于豆腐,天天围着豆腐转,人也跟着‘馊’了。
比起大风大浪,婚姻里琐碎的日常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把人的生活热情耗光。
朋友说,她不想被婚姻逼成一个成天毫无激情,喋喋不休的市井怨妇。
在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徐峥扮演的男主和妻子结婚多年,他了解妻子的一举一动,甚至穿什么衣服,晚餐吃什么:
她正在做饭,一样的炸酱面,一样无聊的电视剧。
在某个一如往常的傍晚,他看着妻子吃着饭,平静地提出了离婚。妻子先是一愣,随后同样冷静的追问理由:
“你外面有人了?”
“没有。”
“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没有。”
妻子穷追不舍地追问,男主忍无可忍的爆发:
你在家里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烦紫色了知道吗,我最讨厌看见紫色;
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搁架的第二层,连个印儿都不能差;
牙膏必须得从下往上挤,那我从中间挤怎么了?我愿意从当中挤怎么了?
每星期四次,永远是炸酱面、电视剧、电视剧、炸酱面;
还有,你吃面条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嘬着那个面条打转转?
初看这个片段时,只觉得是“徐峥式”的幽默,但回想起来,又觉得格外真实,这些理由,旁观者看来再奇葩、再可笑,身处其中的夫妇的心灰意冷却是确切真实的,逐渐消磨着婚姻的生机。
中年夫妻,在褪去了新鲜感之后的婚姻里,在那些毫不起眼的小事里,或许藏着无数的失望与妥协。
婚姻中的复杂关系,让人望之生畏。
在步入婚姻前,最关键的是亲密关系的建立与否。
这里所说的亲密关系,并不是指身体上的,更强调的是深层次的互相了解和认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契合,这对于都市里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大多是“漂”着的,来自不同文化环境和成长背景的人就算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但很少有机会能深度交流和了解,高速流动的人群也加剧了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并且,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从相识相恋再到分手可能只是一夕之间的事情,恋爱和婚姻也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对每个人来说,时间都太宝贵了,更多的时候,都习惯了独身呆着,而人与人的交心,变得越来越难得。
亲密关系的建立已是难事,而对于婚姻来说,这种关系也只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基础,而如前文所说,婚姻是人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枢纽,它融合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一段婚姻的结合,也就意味着各种关系的建立。
当各种关系开始建立,原本的家庭结构彻底改变,而在处理这些关系上,也变得尤为复杂,甚至产生很多微妙的反应。
从无数新婚家庭头疼的婆媳关系处理上,可见一斑。
还有两个家庭之间的牵绊,这是中国式婚姻的显著难题,这一点来源于东亚的宗族文化,二人婚姻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两个家族的观念,然后让两个人都陷入为难的境地,婚姻变成观念磨合的工具。
更不必说子女关系,这是恐婚族最大的忌惮,在育儿这件事上,可以引出夫妻问题、隔代问题、城乡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更多的次生问题,光是想想就觉得窒息。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裂变。上一代人可能想不到,有一天结婚会成为人生中可有可无的选择。年轻人对它有着多种多样的情绪:喜欢、害怕、向往、抗拒等等。
所以,恐婚是一种极其正常的心理,这表示对婚姻存在期待,对婚姻的选择也更加慎重。
在《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题是:恋爱多年却一直恐婚,如果有一瓶去除恐婚水,要不要喝?
当然,喝了这瓶药水,可能会毫无顾忌的步入婚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当你选择喝下这瓶药水时,对于婚姻,就已经作出了选择,而喝下这瓶药的实质已经不是让你在不恐惧的情况下慎重做出选择,而是在做出了选择之后,消除了一些本来应该存在的的不安和恐惧。
这个辩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在节目中正反方辩论的关键点在于为什么会恐婚。
有一个辩手说,恐婚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背离了人们所设定的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人生标准形态”,一旦背离,便为“异类”。
在这种”明知不可违而违之“的矛盾中,恐婚心理被当作是一场病,很多人称之为”婚前恐惧症“。
但,恐婚是病吗?
诚然,个体与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婚姻又是个人与家庭的连接枢纽,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上来说,婚姻不可或缺。但同样地,一个健康的社会也应具有更高的包容度,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正如《奇葩说》中的李诞所说:
害怕婚姻不是病,一个社会,非要让人结婚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