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讲究的都是门当户对,门当户对的感情才能走的更长久,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会有很多矛盾,比如婆婆瞧不起娘家人。
一个新媳妇嫁到婆家,因为社会地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拥有的财富不同,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嫁一个家庭条件好的,行为处处要遵循对方的家规,做事要符合婆婆的心意,她们看似风光,但是背后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01 当心你媳妇把钱都贴补娘家了
王婧的公公婆婆都是她们研究所退休的,当初她刚入职的时候就被一个热心的阿姨介绍和老公认识了,因为长得漂亮、工作能力出色,公公婆婆很满意,恋爱一年就结婚了。
王婧家是小县城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虽然家里不算贫困,但是和老公家的条件比起来差距还是有点大。但王婧是名校硕士毕业,老公只是一个普通本科,她的收入比老公高很多,所以这场婚姻里算不上谁高攀了谁。
王婧的婆婆第一次去她家提亲的时候,快到家的时候被一辆电动车堵了路,婆婆开口就是:“小地方的人素质真差!”
因为王婧爸爸兄弟姐妹有七个,按照习俗,王婧结婚的时候都去了,所以婚礼时候王婧娘家直接来了5桌人,加上晚上住酒店的花销,让婆婆很不高兴:“钱没有送多少,花销倒是不少。”
结婚后婆婆说他们老两口退休金挺高的,住的离她上班的地方也近,家里管吃管住,不需要王婧操心,所以没有买婚房,跟公公婆婆住一起了。
虽然吃住是省心了,然而王婧发现婆婆根本就太难搞,总是拿她当贼一样防着,有一次端午节,王婧和老公开车回去看望父母,单位正好分了很多东西,加上公公婆婆分的,家里就有三份了,王婧就把自己那份拿到车上打算带回去,结果婆婆说:“你怎么连米和油都往娘家带啊!”
王婧对婆婆说:“妈,这是我自己的东西,我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何不可?”
自此之后,每次王婧回老家,婆婆都会去看后备箱,平时还会提醒儿子:“你媳妇挣钱多,别抢着买单,让她把钱都贴给娘家了。”
见婆婆处处拿自己当贼一样防着,王婧跟老公提出要搬出去单住,结果婆婆为此大哭大闹:“你现在就开始怂恿我儿子跟我分开了,安的什么心啊!”
见母亲情绪激动,王婧老公只好两边安抚,最后还是住在了一起。
02 你们家亲戚以后还是少来往吧
有一次王婧的一个姑妈生病了需要去大医院看病,因为不好挂号,于是王婧让老公帮忙去挂了个号,结果婆婆知道后就说:“你们家这么多亲戚,以后还是少来往吧,不然今天这个要帮忙明天那个要帮忙的以后哪招架得住啊。”
王婧彻底爆发了,闹着要分家,可是王婧老公见老婆怀孕在身,于是让她再忍一忍。
王婧生孩子后,娘家妈妈第一次过来,带了很多土鸡蛋,还给姑娘煲了土鸡汤,结果婆婆说:“你这样做不太好,这是显得我们没有照顾好你的女儿,我们会把你女儿照顾好的,不用你大老远跑过来送吃的,你这样做让别人看到,还以为你们女儿在我们婆家受虐待呢。”
王婧的母亲为了不让王婧在婆家难做,免得日后被婆婆埋怨,增加婆媳之间的矛盾,所以再也没去了。
办满月酒的时候婆婆对王婧说:“你家里亲戚太多了,来也不方便,就让你家里的几个人来得了,其余的亲戚就算了。”
王婧很清楚婆婆的真实想法,办满月酒的时候她偏偏把娘家人都请过来了,娘家的亲属也都直接给了红包,反正非常长脸。就这样婆婆还有意见,满月酒结束的时候婆婆对王婧说:“我孙子满月了,姥姥只给了5000元红包是不是有点儿少?”
王婧听了对婆婆说:“你做奶奶的只给500,你还好意思说做姥姥给5000的。”
婆婆听王婧这么说,结果来了一句:“你以为我傻啊,这钱不就是你提前给你妈妈,然后拿来演戏的道具么。”
王婧老公终于受不了了:“妈,是我太傻好吧,为何要让你们住在一起彼此折磨啊!”
这个时候他才懂得婆婆和媳妇根本是不能共处的,为了不让两个女人互相为难,他果断选择了分家。
03 儿子才是调节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
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一书中说到,“婆媳关系”这词语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听起来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儿子的三角关系。而这段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儿子才是调节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幸福家庭定律,那就是夫妻关系要高于亲子关系。这里的亲子关系,不仅包括妻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丈夫和妻子与各自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关系。一旦这种关系出现失衡,家庭矛盾在所难免。
很多男人认为,本来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不容易调和,自己现在深陷其中也无能为力。母亲和媳妇都说委屈,但自己显得更委屈,简直就是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完全没地方说理,但处理好婆媳矛盾的根本还是在老公,躲避不是办法,而是努力寻找平衡点。
俗话说得好,女人何必非要去为难女人呢?婆婆和媳妇之间,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可是偏偏却是最容易闹得凶。很多女人结婚以后,都表示婚后日子过得困难,其实婆媳之间的关系往往出现矛盾都是一方太过强势,不为对方考虑,这样双方永远不会站在一个平行线上,想要婆媳之间减少矛盾就要保持界限感,多一份包容,少一些猜疑,这样家庭也会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