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把人当垃圾的是个什么心态?》。有人看了,替女性的角色鸣不平:妻子也很辛苦啊,凭什么就该她主动采取行动,去改变男性的行为?我想,这个问题的背后,也许把「改变」看得太卑微太付出了,改变的人像是在做出一种牺牲。——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改变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爽。维持现状不变,停留在口头上的吐槽抱怨,这才是更大的牺牲。
但这个思路的转换,是很难的。
正好,今天的故事是一个夫妻咨询的案例,引自Fritz Simon老师的《循环提问》一书。
来访家庭是一对年轻夫妻:一个不靠谱的,一掷千金的赌鬼丈夫,和靠谱审慎的,从事会计职业的妻子。妻子每天监督丈夫,试图控制丈夫的「赌瘾」,没有什么效果。他们接受了Simon老师的治疗,尝试了几个不太成功的策略。
最后,Simon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棒的策略,这个建议是直接提给妻子的。
因为丈夫总是把钱输光,妻子只能用自己的收入帮丈夫还债,付账单,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都岌岌可危。治疗师建议妻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跟她丈夫在钱上彻底而坚决地分开,就好像他们已经离婚了一样。
这之后,任何一项家庭支出都平均分配到两个人头上。哪怕他们一起吃一盒酸奶,她也要求他必须付一半的钱。两个人各花各的,财务上互不干涉。同时,丈夫愿意怎么赌就怎么赌。
这样做有两个明显的好处:
第一,把妻子从「必须时刻监督和控制丈夫」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第二,至少保证妻子一个人在经济方面的安全性。
妻子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并答应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治疗师写信,汇报情况。
第一次来信是在六月。
妻子说最近这段很好,一切顺利。丈夫对这种划分制度报之一笑,但他还是接受了。
七月来了三封信,都顺利。
八月初,妻子发现丈夫又在赌博了,还抵押了家里的汽车。妻子一怒之下离开家,被丈夫认为彻夜未归。丈夫暴跳如雷,反复追问妻子去了哪里。这之后又有几天晚上,夫妻各自外出活动,相互都不告知去了哪里,平时也不说话。
八月底,过了三周,妻子的外出活动变得更丰富了。除了工作之外,每周差不多两到三个晚上都出门游泳,骑车,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看电影。还给自己买很贵的裙子。丈夫越来越不安,会反复追问妻子去了哪里,跟谁在一起。
丈夫也会外出,醉醺醺地回来。有时会从酒馆里打电话,检查妻子是否回家。
然后又过了三周,到了九月。
妻子和丈夫形成了默契,每周都有一些时间各自安排活动,也不需要向彼此汇报去了哪里。丈夫常常吃醋,试图通过酗酒或晚归等方式「惩罚」妻子,然而妻子表现得漠不关心。丈夫改换了其它手段,经常送小礼物给妻子惊喜。
十月的时候,他们再次见到治疗师。
这次谈话中两个人都表示,结婚这些年来,最近这几个月是他们感情最好的时间。两个人都比过去更能理解对方,虽然丈夫对妻子的行为感到不安,妻子也一直不确定丈夫是不是还在赌博。他们并没有再试着去找确定的答案。
两个人都承认,他们的性生活比以前好。
这段时间,他们开始讨论要孩子的想法。丈夫对此尤其感兴趣,妻子则更加犹豫一些,因为还没能足够地信任丈夫。治疗师的建议是,除非当她准备好,在极端情况下可以作为单亲妈妈一个人将孩子拉扯成人,她才能决定要孩子。
这之后又过了八年。
八年之后,妻子打电话告诉治疗师他们的情况。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有了两个孩子。孩子出生后,妻子无法把划分金钱的策略再贯彻下去,也没有再去上班。丈夫成为家里唯一赚钱的人。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的经济状况很不错。丈夫不再赌博了,表现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父亲的样子,在当地颇受人们尊敬,还在几个机构里被选举担任了名誉职位。
故事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感想?
我想,至少可以从中学习到以下几点:
1,妻子的行为是有影响力的。调整她的行为,「垃圾」的男人也可以变得「不垃圾」。
2,管不了对方的时候,自己过爽了很重要。
3,婚姻未必需要完全的透明和掌控。你看,适度的「失控」也可以是夫妻生活的调味剂,重要的是两个人要对等。——不能只让一个人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