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出经典——“跨过鸭绿江”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提到抗美援朝,最经典的时刻或许便是“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入朝大军便是跨过鸭绿江,进入了血与火的战场。仅仅过了几天,10月25日,我们就在温井战场捉到了第一个美军俘虏。
此后,几乎所有志愿军战士都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走上了战场。去年拍摄的那部反映抗美援朝的大型电视剧,以《跨过鸭绿江》来命名,也说明了这一时刻的经典意味。
正因如此,这张反映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黑白照片,便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也成为描述那场战争的一个标志。
从艺术角度,这张照片构图沉稳,主体清晰,背负装备的志愿军官兵如一条长龙踏过冰封的江面,显示出无法阻挡的气势。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场战争,仍然离不开这张照片。2020年10月21日,由朝中友好协会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图片展”在平壤开幕,里面也专门展出了这张照片。
然而,这张照片真的是在志愿军过江时刻拍摄的吗?考虑到我方是秘密入朝,以及美军当时对于鸭绿江近乎疯狂的空中封锁,这是不是部队为了拍照进行的摆拍呢?自从它的出现,便有人不断提出类似的问题。对此,一些与此照有关的老兵提供了回忆,证明这座浮桥确实搭建于鸭绿江上,地点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的马市村。
现存鸭绿江上志愿军使用的浮桥遗址。
有意思的是,在现存较早版本的这张照片下方,写有这样一行小字——
志愿军64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1.1.9
志愿军64军,由抗日战争时期冀晋军区的陈正湘纵队和赵尔陆纵队发展而来,1945年编成。这支部队最初称为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由陈正湘任司令员,胡耀邦任政治委员,唐子安任参谋长,曾参加华北战场的保卫张家口、易满、清沧、清风店、石家庄、平津诸战役,并在战斗中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由曾思玉担任军长。此后,该部参加解放大西北,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64军,渡江参战。
64军属19兵团,并不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这显示出该照片的拍摄时间,并非最早志愿军渡江的时刻,已经是战斗打响后几个月,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已经进行完毕的时候,此时战线已经延展到南方的三八线附近,鸭绿江的防空压力稍稍减轻,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段,部队可以在白天大摇大摆地过江了,这也为这张照片的拍摄提供了可能。
2020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针对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发表了题为《定格巨龙过大江》的专门文章,披露这张照片的作者是当时64军政治部摄影组的组长黎民。
根据这篇文章的描述,照片拍摄过程是这样的——
1951年2月中旬,黎民所在的部队奉命开赴朝鲜战场,准备参加志愿军总部组织的第五次战役。那年冬天,天气格外的冷,天地原野都覆盖着白皑皑的冰雪。部队接到过江命令后,很快搭起了浮桥,日夜兼程地从浮桥上疾速过江。
“我当时带领电影队、文工团的同志就在岸边渡口处,为过江部队做宣传工作。”黎民说,他是这个军的老兵,认识的人很多,“他们看见我脖子上挂着照相机,便情不自禁地说,黎民同志,给我们拍张照片吧!不管将来我们能否回来,都是个纪念。”
当时按规定是不许给个人随便照相的,但面对这些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友们,他破例一一为他们照了相。
1951年2月17日下午,天气晴朗,江边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银辉,空气清冽。部队还在继续过江,只见当年由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白色起义红军团列队过江。“望着逶迤前行的‘铁流’,我猛然来了灵感,应抢拍一幅全景式过江照片,这样才能为历史留下一个不朽的见证。”
黎民迅速选好拍摄位置,调好了那台跟随他多年的蔡司皮腔相机,将镜头稳稳地对准志愿军队伍,“就在‘龙头’刚刚踏上朝鲜的土地,‘龙尾’还在祖国土地上的瞬间,我激动地按下了快门。”
部队过江后,黎民把这幅照片的底片小心翼翼地包好,寄往解放军画报社。不久,他就收到了采用的通知和小样。这幅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照片,同周巍峙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同时发表在1951年第四期《解放军画报》的扉页上,并被当时全国各地的报刊普遍刊用,后来还荣获了志愿军总部二等奖,陈列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里。
黎民老人介绍他的得意之作。
这段描述十分精彩,而且澄清了一个事实——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不是1月9日,而是2月17日,这也符合64军在1951年2月才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记录。
只是,其描述还是漏掉了一点——这张经典照片,其实只是黎民拍摄的那张底片的一部分,其真实原件比这一张要大,且角度有一点问题。
在2020年冬,老萨有机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抗美援朝特别系列节目《英雄壮歌》的录制,也正是在这次录制中,才有机会见到了这张照片的原貌。
这张照片应该是从鸭绿江西岸我方渡江地点,从较低角度拍摄的,但是有一点瑕疵——我方江岸所占空间较大,影响了整个画面的重心,鸭绿江对岸的水平线是倾斜的,这使照片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出现了问题。用行家的话说,如果不加以处理,这张照片虽然也很精彩,却和佳作仍有一点距离,若是投稿给挑剔的编辑,很可能被当做“废片”处理了。
然而,当黎民将这张照片寄给《解放军画报》社的时候,这张照片却焕发了应有的魅力——只是把它倾斜了一下,确切地说是顺时针倾斜了约20°,剪去多余画面,那种铁流滚滚的感觉便扑面而来。
一倾出经典,《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这张脍炙人口的照片,就这样完成了!
看来,有时候眼睛也会欺骗人,只有心灵,能够找到真正的感动。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