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又将来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聚焦后疫情时代,面对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等挑战,博物馆应如何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展开广泛探讨。
目前,成都市共有博物馆16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50家、非国有博物馆110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是全国城市第一,堪称“中国博物馆之城”。据悉,在最近的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成都市有8家博物馆分别获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至此,成都的国家级博物馆数量达到20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有10家。
今起,红星新闻文化频道特别推出“重新认识成都国宝”系列报道。为此,红星新闻记者深入成都各大博物馆,采访了年轻一代的讲解员,用她们最具青春活力的讲解方式,带你探索这座神奇的中国博物馆之城,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镇馆之宝”。
首篇,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的赵曼琳为你讲解的两件文物,是汉代的石案和三国时的庖厨俑。
今年27岁的赵曼琳,从事讲解行业已有4年,她在讲解中告诉大家:千年以前的古人,吃饭时早已实行过当下流行的分餐制,只是具体形式和礼制与今日有所不同。
四川博物院讲解员赵曼琳
杯盘齐整的石案:
商代之后便普遍形成分餐制
现在,越来越多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推行。最近,“分餐制”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古代人分餐吗?”“他们那会儿又吃什么食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去寻找答案。
这件石案出土于绵阳东汉崖墓。“案”就是古代人们的餐桌,这件石案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三个餐盘、八个双耳杯。餐盘通常用来盛放菜肴和肉类,耳杯通常为酒杯,也可以盛放米汤、粥等流质食物。
石案
分餐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商代之后,人们普遍实行分餐制,这不仅是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而定,同时也是礼制思想的体现。《礼记》中规定,当长辈和晚辈一起吃饭的时候,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分别应该有三盘菜、四盘菜和五盘菜,以此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到了汉代,人们仍然采用分餐制。《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鸿门宴”上,五人一人一案,分而食之。樊哙闯进军门后,项羽赐给他“一生彘肩”,樊哙便将盾牌翻过来临时当成自己的“食案”,拔剑割肉,豪放又讲究。
忙碌专注的庖厨俑:
案板上食材丰富 还有最早的饺子
我们刚了解了汉代的分餐制,那他们那会儿吃的又是什么呢?别急,我们这儿还有一件三国时期的珍贵文物。
庖厨佣
这件庖厨俑是国家一级文物,可以看到这位厨师左手扶压鱼上,右手作剖鱼状,神情专注。仔细观察他面前案板上的食材,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从右往左,依次有鱼、乌龟、猪头、羊头和鸭子,羊头旁边是一个饺子的形象,外观与现在的饺子如出一辙。经资料查证,这个案板上的饺子应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饺子的雏形,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饺”。
听过她的讲解 你会发现:
文物与现代生活原来有这么多联系
听过赵曼琳讲解的游客,多半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原来文物与现代生活原来有这么多联系。”
对于赵曼琳而言,讲解文物不仅仅是把所学到的文物相关知识,全部讲解给对方,更应该让听者在逛完博物馆后,对当下的生活有所思考。
“作为新一代90后讲解员,我们看待事物的想法和讲解思维,和前辈们的侧重会略有不同。比如面对文物时,我会更多地通过当下热门话题引入,与文物建立联系,这样来引发观众们的思考,也能在讲解过程中和他们有更多的互动。”
比如在讲解上述文物——石案和庖厨俑时,她便会将如今实行的公筷、分餐制引入,让大家知道这一方式其实早在千年前就兴起。她说,通过带大家探究文物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能让更多游客们把这些文物记在心中,真正意义上地“带”回家。
赵曼琳认为,“如果要了解一座城市,就一定要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大学时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她,对成都这座城市发展历程很好奇,而博物馆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时间脉络,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2017年3月,赵曼琳来到了四川博物院,开始了讲解员的工作。第一次为游客讲解时,性格开朗大方的她也很紧张,只顾上了背讲解词,根本没有自由发挥。但是慢慢地,随着对一件件文物的深入熟悉,她开始找到自己的方式,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游客叙述文物的历史。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摄影记者 谢辉 编辑 乔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