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在电影分类中被分为喜剧电影,但是,仅凭里面的“笑点”,还不足以让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获得8.3的高分。这部电影倒是有周星驰大多喜剧电影的一两分影子,逗乐的同时,却有对人性深深的思考。
电影中,四位性格各异的老师在乡间的一所学校里进行乡村教育实验,条件可能相对艰苦,但四位老师看上去也乐在其中。可让人颇感讽刺的是,似乎是“高尚”化身的四位老师,却都参与了一件与“高尚”相悖的事情,那便是谎报存在一位“吕得水”老师,以此多领一份工资。初衷是补贴养驴钱,因为他们的学校环境艰苦,非常缺水,需要用驴运水。于是他们以“驴得水”谐音,谎报存在一位名叫“吕得水”的英语老师。
但是,这位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的工资,大多用在了他们的个人支出上,比如做衣服的布料钱,再比如修自己的眼镜费用等等。由此,四位看似“高尚”老师的利己人格,便有些若隐若现的意思。
《驴得水》剧照:小学的四位老师和校长女儿
其实,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喜剧,实则更多是四位老师人格堕落的悲剧,但是其中最叫人唏嘘的,当属小学中唯一女老师“张一曼”的悲惨经历了。从电影末尾的枪声来看,她应该是自杀了。
张一曼是这部喜剧中唯一一个疯掉且可能付出生命的悲剧人物,要说她悲剧谢幕的原因,是因为受不了“吕得水”闹剧中周围人的侮辱吗?可能有这个原因,但是,若深刻思索张一曼的人物特色,我们不难发现,看上去她因为受到侮辱而发疯,其实,让她发疯、甚至伤害自己的原因,大抵是她看清了现实。
张一曼的性格特点为“追求自由”,这也是她来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进行教学的原因。但是为了圆“吕得水”老师这个谎言,她前后被胁迫了两次。在这两次胁迫中,她意识到,自己从来不曾自由过。自己以为的自由,不过是假象罢了,而让自己深陷“自由假象”之中的,便是自己追求绝对自由而不顾他人感受的利己了。
“张一曼”剧照
要知道,“自由”和“放纵”,中间仅仅只隔着“利己”。利己人格下的自由,早已不是那值得歌颂的“自由”本身了,而是伤人害己之可悲的“放纵”罢了。
一、向往自由的“张一曼”所遭遇的两次胁迫
张一曼在这部电影中,她的性格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那便是“追求自由”。“追求自由”本没什么错,相反,许多人因为种种顾忌而缺乏追求自由的勇气,张一曼却有这种难得的勇气,这是张一曼身上的闪光点。但是,当追求自由的心和利己心搅合在一起的时候,自由可能变成假象。
绝望之后,人看到了自己利己心背后那双操纵自己的手,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实则早已因“利“而被人操纵。想必最后张一曼疯掉甚至说伤害自己的原因,大抵是在两次胁迫中,看清了自己沦为“提线木偶”的事实吧。
要说张一曼所遭遇的两次胁迫,都与电影中假扮“吕得水”老师,应付教务部特派员检查的“铜匠”有关。
迎接“特派员”开会,头上包着白纱的便是特派员
从电影情节来看,张一曼一开始与铜匠发生男女关系,一方面是为了“睡服”铜匠配合特派员拍照,以便学校获得教育部的资助金,一方面也大抵源于她对铜匠的好感。所以,就她“睡服”铜匠一事上看,她还不算被胁迫。而真正的胁迫,却是因这件事而生根发芽的。
张一曼遭遇的第一次胁迫,让她是“提线木偶”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第一次胁迫,是铜匠的媳妇发现铜匠不对劲后认准铜匠在外面有女人,到学校大闹一场,而恰好时逢特派员再次来访问,为了不让铜匠假冒“吕得水”老师一事露馅,就必须安抚铜匠媳妇。 于是校长求“张一曼”顾全大局,为了学校的发展承认自己与铜匠的关系,最后,因为另一位老师“裴魁山”搬出了“当年若不是校长帮她,她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这一话茬后,张一曼才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和铜匠的媳妇坦白了。 这一坦白,一来,她受到了铜匠媳妇的侮辱;二来,为了让铜匠好好和媳妇过日子,她以有些残酷的方式,彻底伤了铜匠的心。 这是电影中张一曼受到的第一次绝对的“胁迫”,而这种胁迫,则来自身边老师的威胁。要说让张一曼感到威胁的,是为了获得美国慈善家的资金,以此帮助学校发展?不是,让张一曼屈服的,是“裴魁山”的那句“若不是校长帮她,她现在都不知道在哪儿”。 这是要张一曼报恩?不是,从张一曼后面疯掉的情节,以及其向往自由的性格来看,这句话是威胁。言外之意,如果“张一曼”不合作,过去和现在,将没有区别。 “张一曼”原来的处境,电影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后面张一曼疯掉及张一曼的性格特色来看,过去的生活,束缚大于自由,而过去得束缚,对于张一曼来说,大抵是犹如梦魇一般的存在。 毕竟她对自由的追求,更多表现在男女关系上,这种在男女关系上的自由,无论是电影内还是电影外,大抵是受人排斥甚至瞧不起的行为。所以,我们不难推理,张一曼过去的生活很有可能属于让她害怕、恐惧,甚至是失去生之希望的存在 张一曼,周铁男,校长 也就是说,张一曼在这个农村小学校的“自由”,表面上和“自由”真的很像,没有人会对她在男女关系上的随心所欲去指指点点,但是实际上,在她的行为牵扯到“学校利益”的时候,她那浮于表面的“自由”早已不复存在。 或者这么说,以前的“自由”,是因为她没有触犯别人的利益而已,当她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人利益蒙受损失或者带来利益的时候,她是“提线木偶”的真相,才赫然展现在人的眼前。 而张一曼所遭遇的第二次胁迫,则来自于铜匠的报复。铜匠一开始也是个单纯纯情的人,在铜匠媳妇找上门后,张一曼为了让铜匠和媳妇好好过日子,甚至说铜匠在自己心里就是“牲口”。可能张一曼觉得,这般的绝情,才能让铜匠和她媳妇好好生活在一起。 而张一曼的绝情,则让铜匠彻底黑化。虽然大家向特派员承认没有“吕得水”老师,但是特派员为了获得美国慈善家高额的资助,好从中获得利益,便依旧要铜匠继续假扮“吕得水”,以此骗过即将前来视察的美国慈善家。 铜匠便以假扮“吕得水”为要挟,让特派员惩罚张一曼。在特派员的枪口下,学校里面的老师对张一曼进行辱骂,还剪掉了她的头发。辱骂也就罢了,当张一曼再次照镜子的时候,美丽的秀发不再,头上被剪得坑坑洼洼,有的地方甚至看得见头皮,她大惊失色,捂着脸躲进了桌子下面。而后,张一曼就疯了。 这一次胁迫,不止是张一曼自己已经了解到自己是提线木偶了,周围的人,大抵都已经知道了。她在后面的情节中,差点被特派员带枪的手下侮辱,而一旁曾经脾气火爆,正义感十足的“周铁男”老师却因为害怕枪,而选择无视。 她有姣好的面容,可以“睡服”铜匠心甘情愿假扮“吕得水”,所以,校长才默许她和铜匠发生关系;而后面,摧毁她,便可以让铜匠继续假扮“吕得水”,周围人便也没有过多挣扎地默许“摧毁她”一事。而后,她毫无悬念地被“摧毁”了,她崩溃了,疯掉了,甚至从电影最后的枪声来看,她自杀了。 疯掉的张一曼 那么,张一曼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表面上,是两次胁迫对她的伤害,实际上,是这两次胁迫后,自己是提线木偶的现实让她避无可避,这是向往自由的她所受不了的。所以,她会疯掉,会自杀,不是难以理解。 那么,是什么造成她沦为提现木偶的呢?是她的利己人格。 电影中的张一曼,不能说坏,她甚至还可以说是电影中牺牲最大的那一位,但是她的结局却最惨。是什么让她如此悲惨?是周围人的翻脸无情?是周围人的利己?这些因素有,但并非主要因素,造成她悲惨结局的,和她自身的利己人格有非常大的关系。 她追求自由,这没什么不对,生而为人,谁又喜欢被束缚呢?但是,一个人追求自由,不等于可以为了自己的自由,去随意招惹别人,等到别人会对自己的“自由”造成阻碍的时候,就不顾别人的感受,一把将人踢开。 这种情况就好似,心血来潮种下一粒种子,觉得种植让自己很快乐,但是浇水施肥让自己不快乐,于是就不管不顾了,最后种子死了。那么,这因为自己快乐,而种下种子又不管种子的行为,和杀害种子,有什么分别? 无论是一开始招惹学校老师“裴魁山”也好,还是后面招惹“铜匠”也罢,是因为她对他们心生好感,因为她喜欢美好的东西,出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于是她与二人发生了关系。 铜匠,张一曼 但是,当两个人会对自己自由追求美好造成阻碍的时候,她便毫不犹豫地踢开对方,甚至不惜以伤害对方为代价。比如,她在知道“裴魁山”想和她好好过日子的心意以后,无视“裴魁山”的真情实意,依旧和铁匠发生关系。这是张一曼极端利己的表现。 张一曼看上去很自由,其实不过是放纵罢了,而为了将自己的“放纵”进行到底,她可以伤害别人,对自己亲手建立的羁绊不负丝毫责任,随时抽身离开,这对于张一曼来说就自由了吗? 因为向往美好,所以她追求美好,于是看到美好的情郎,她就下手,但是她想一直追求美好的情郎,于是,一旦一个情郎会阻碍她追求另一个情郎时,她便会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将阻碍自己的“过去式”踢出局。这无疑是一种自私,而且是深入骨髓的自私。 张一曼剧照 因为骨子里利己,所以不可能在人际交往上不被束缚,利己的人,为了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往往会因为“利”,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而越在乎自己的“利”,就越是“身不由己”。 张一曼先是被强迫和铁匠媳妇承认自己“招惹”了铜匠,后来又被强迫接受辱骂和剪头发。她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还真不是。毕竟,当校长求她顾全大局,为了学校发展去和铁匠媳妇坦白时,她都不为所动。真正让她有所行动的,是来自“裴魁山”的警告。即“裴魁山”提醒她,她之所以能在这山村里的小学校这般随心所欲,都是拜校长所赐,如果校长保不住学校,那么她将回到处处被束缚、被限制的过去。 而至于她疯掉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她可能真的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但是,经历了两次胁迫以后,她才看清楚,绑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有两道。 对外,束缚她的,是维护这个山村小学的发展,以此她才能随心所欲,也就是说,一旦山村小学再发生什么事情,当需要她牺牲时,她会毫无悬念地再受到残忍的胁迫。 疯掉的张一曼 对内,束缚她的,是那份对自由的极端向往,而这种极端,实则是张一曼的欲望表现。这里姑且还是用自由二字吧,只是张一曼理解的自由,有些个“肤浅”,自由,可不是流于表面的“随心所欲”,自由更倾向于儒家孔子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心境。很显然,张一曼对内,是自己欲望的奴隶。 对内和对外都被这般束缚的她,自然让她无法再回到“随心所欲”的过去,她眼里的自由,不过是假象罢了。 因为利己人格,她早已被捆绑在了利益网当中,在利益交换下,她是周围人的提线木偶,而促使她屈服于周围人向她伸来之胁迫大手的,则是她内心的放纵。也就是说,她亦是内心欲望的提线木偶。认清这一点后,电影最后那声暗示她自杀的枪声,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驴得水》这部电影,虽说是一部喜剧,但是里面对人心之利己的讽刺颇为深刻,这更像是一部人性悲剧。其实,电影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十分有代表性,他们每个人的身上,尤其是小学里面的四位老师,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体会到一些高尚品格因利己人格而堕落的悲剧。 这里重点分析了张一曼的悲惨经历,主要是因为张一曼在这部电影中,属于结局最惨烈,而最叫人同情的一位。她其实是善良的,毕竟在伤害铜匠以后,她自言自语般道歉,说一句“对不住”;在知道“裴魁山”对自己动了真情以后,她知道自己不适合对方,僵持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于是她果断拒绝。 但是,她虽善良,在维护自己个人自由上,却显得极其自私。她太过于在乎自己的一时欢愉了,于是,即便她能够预料到自己随心所欲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她也仅仅只是在短暂自责以后,依旧如故。 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张一曼遭遇的第二次胁迫:她在用自己的价值,来换取虚伪的自由
经历第二次胁迫以后,张一曼哪里还有一丝的“自由”,或者说,她一开始就没有自由,只有价值。她在用自己的价值,换取那虚伪的自由。
二、放纵还是自由?自由假象下张一曼的利己人格
自己追求自由,绝对不是伤害别人的理由。
人生在这个社会上,因为各自的社会角色以及各自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会建立羁绊,人的肩膀上,会有各式各样的责任。但是,并不是说,这种羁绊和责任,会让我们不自由,因为自由,绝对不是放纵,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高度自律的基础上的。高度自律,让我们把持心中的欲望,不至于在欲望的驱使下胡作非为。放纵,不是真正的自由,放纵的人,只不过是欲望的“奴隶”罢了。
建立在高度自律之有理有节的自由,不会被欲望束缚,是真正的自由。很显然,电影中的张一曼,她的身上不是“自由”,而是“放纵”。这可不是自由,自由可从来没叫人没有责任感,张一曼的放纵举动,实则暗示着她被欲望束缚的事实。
要说张一曼是享乐主义的代表也不为过,而她的自由与快乐,实则是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的,而所谓的随心所欲,不过是她作为欲望奴隶的表现罢了,是她利己人格的深刻体现。
所以,让张一曼精神崩溃的两次妥协,看起来是为了学校发展之大局着想,实则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随心所欲”的“放纵”罢了。
三、《驴得水》之喜剧电影里的人性悲剧:自由与放纵,中间仅隔着利己
她的这种极端只顾个人随心所欲的个性内在,实则藏着她的“利己”。
因为真正的自由,绝对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绝对无拘无束,真正的自由,是有理且有节的,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可没有“放纵”那么强的“攻击性”,自己的“自由”,如果以伤害无辜者为代价来维持,这绝对不是“自由”,而是一种放纵。虽然“自由”和“放纵”表面上看都有“从心所欲”的妙曼,但是,若细细思考,自由是建立在高度自律上,是有理有节的,是不会伤人利己的;而放纵则不然了,放纵者行事更多是为了自己的无拘无束,仅仅在乎自己在自由中获得的美好感受,而不管他人感受,即便这个他人,还是自己贪图欢愉而招惹的无辜者。所以,从张一曼这个悲剧人物的经历中,我们不难总结,自由与放纵,中间其实仅隔着利己而已,而放纵,不仅伤人,更是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