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在共同生活的二十多年里,于凤至向张学良奉献了所有的关怀和包容。后来,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病,再也没能和丈夫相见。但在相隔异地五十年的时间里,于凤至仍然为了营救张学良不断努力,这份情谊可谓感天动地。
但奇怪的是,明明深爱着张学良,于凤至却在1964年选择了同张学良离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于凤至和张学良的结合,本就是一段佳话。
于凤至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素来以美丽和智慧而闻名,就连溥杰也曾称赞她“长得很美”。但偏偏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女,张学良一开始却还有些看不上。
张学良是一个进步青年,向来不是很喜欢父母指婚这一套。可偏偏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张作霖十分看好将门配凤凰。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张学良被迫与于凤至成婚。那一年,张学良十五岁,于凤至十八岁。
成婚之后,于凤至全心全意地对待张学良。她良好的家教和个人涵养,帮助她迅速赢得了张家人的尊重。张学良在接触中也慢慢被于凤至的善解人意融化,两人婚后的生活幸福而甜蜜。
但张学良毕竟是大帅的儿子,难免会在外边四处留情。于凤至早已察觉出来这一点,却从来不会去指责什么。她始终将酸楚藏在心中,而将微笑与包容送给张学良。
1927年,张学良与赵一荻相识,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等着于凤至作出反应。但于凤至却让想看热闹的人失望了,在见到赵一荻后,于凤至不仅没有哭闹掐打,反而对她如同姐妹一般。
张学良心中觉得愧疚,他向赵一荻提出,不会给她夫人的名分。赵一荻也是个愿意为爱付出的女人,她之后便以秘书身份,跟在张学良身边。在于凤至的大度中,三人从此同进同出,生活过得也比较愉快。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很快被关了起来。于凤至给宋美龄写信,希望能陪同张学良坐牢。宋美龄被于凤至的深情厚谊感动,她劝蒋中正答应这个请求。最终在几经波折后,于凤至终于得以前往张学良身边服侍。
之后的三年中,于凤至陪同张学良由溪口辗转奔波到江西、湖南各地。但由于特务的刁难,以及心中长期积郁,于凤至很快被查出乳腺癌。
张学良让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病,自己这边还有赵一荻帮忙照料。
去美国后,于凤至的身体很快康复。她凭着一股子自信和父亲遗留下的经商基因,硬是在华尔街股市中拼出了一片天地。
在有了一些影响力之后,于凤至开始计划着如何才能同张学良团聚。不过,尽管国内形势不停发生变化,张学良的处境却依然没有什么好转。在去往台湾后,张学良还是处于被幽禁的状态中。于凤至只得静静等待机会。
1964年,张学良被迫写了一篇《西安事变忏悔录》,他的名声再一次遭到丑化和诋毁。远在美国的于凤至得知此事后,依靠美国传媒,大声为丈夫鸣冤,进而抨击台湾长期羁押张学良。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舆论,但却为张学良带去了危机。
在蒋中正看来,只要于凤至还在美国,张学良心里就会向着美国,甚至有可能从美国重返中国大陆,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张学良的好友张群很快认识到了这点,他亲自飞往洛杉矶,向于凤至详细阐述了同张学良离婚的必要性。
于凤至虽心中伤感,但她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保护张学良的生命安全,于凤至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不过,尽管两人已经断绝了夫妻关系,但于凤至仍然还是以张夫人自居。在同张学良的书信往来中,两人互相的称谓,都没有发生变化。就连宋美龄在向于凤至寄信时,也仍称她为张夫人。
很显然,一纸婚书并不能断绝张学良和于凤至多年的感情。更何况,离婚只不过是被逼无奈之下的政治手段罢了。
事实上,除了保护张学良之外,于凤至同张学良离婚,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在于凤至前往美国之后,张学良的起居,全都是由赵一荻在服侍。赵一荻对张学良的感情,于凤至始终看在眼里。为了感谢多年来对张学良的照顾,于凤至也希望能够给赵一荻一个名分。
因此在离婚之后,64岁的张学良和53岁的赵一荻终于正式结婚。远在美国的于凤至也是满心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