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报|品质原创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爱一个人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爱一个人需要目的吗?
在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动物里,只有一部分哺乳动物和鸟类会“谈恋爱”[1]。人类作为地球上最会谈情说爱的动物,似乎并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相爱,也不明白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如果爱是有目的的,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整的理论知识能够解释清楚爱的目的到底为是了什么。但哲学家们在过去近三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过追问“爱情”的意义,心理学家们也从六十年前开始逐渐将“爱情”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课题进行解析。
因此,为了概述目前人类对于爱情的认识,我们心理学简报团队在查阅了一系列文献后,基于现有的研究和理论,追根溯源总结出了四大主流爱情观,按照理论提出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心理学知识解析整理出了一份关于“爱情观”的综述,与各位读者分享。
柏拉图:爱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
柏拉图。图源:网络。
“灵魂伴侣”是使我们心思、情感、意志变得完整的另一半柏拉图应该算得上是谈论爱情的哲学鼻祖了。他在公元前385年的《会饮篇》中记录了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酒宴中讲述的故事[2]:
“人类本来长着四条腿、四只胳膊和一个有着两张脸的头颅,但宇宙之神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因此把人分成了两半,迫使人类穷尽生命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在一生中,为了使得自己达到完满,人的其中一半总是在寻觅另一半,也就是在寻找“灵魂伴侣”。”
灵魂伴侣是自己缺失的另一半。作品:Adam Martinakis.
这里提到的“灵魂伴侣”被后世奉为“精神恋”,被人们认为是追求“灵”和“魂”的合一,是心思、情感、意志的相融与一致。这种建立在肉欲之上的精神恋爱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同样,在当年的酒宴上,柏拉图也被阿里斯托芬关于“灵魂伴侣”的故事所打动,并从这个故事里提炼出了关于爱情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完整。更深入地说,爱是为了自己的完整性,是从自己的欲望出发,换句话说,爱为了自我实现。
爱是为了自我实现爱一个人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作品:Adam Martinakis.
柏拉图的思想与后期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弗洛伊德并没有专门提出关于爱情的心理学理论,但他在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时提到了爱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理想”。弗洛伊德通常都将人性归因于无意识的欲望,所以他认为爱一个人是为了满足对“自我理想”的需求,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爱的人,并被爱人尊重后,才能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形象。
叔本华:爱是为了“骗”我们生小孩
叔本华。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维系种族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阿图尔·叔本华关于爱情的思想是主张家族生殖意志论。他认为爱的维持是基于性欲,激情的本质是本能的迷妄,是为了产生后代维持种族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也有利于个人,让人误以为爱上一个人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叔本华认为爱情的幸福感是人的错误幻想,这种幻想在种族的目的达成后,爱情的幸福感就随即消失[3]。
婴儿降临后,种族利益就得以实现。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曾这样写道:
“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
叔本华认为,爱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性欲,性的目的是使男女繁衍种族,婚姻的目的是为了未出世的儿女着想。所谓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夫妻能够在肉体、智慧、道德、精神方面相互弥补和适应;白头偕老的婚姻需要双方在性爱的基础上加上“性向一致”的友情,这种“友情”与“性”是由完全不同的根源所产生的感情,双方以最贴切的心情相互慰藉,这是在性欲得到满足且激情消失后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和融合[3]。
激情转瞬即逝是因为负向驱动激增爱情的幻觉“转头空”。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提到的爱情“转头空”的观点可以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olomon在1980年提出的“情绪相对历程论”来解释。Richard Solomon认为情绪是受两个对立驱动过程共同产生拮抗作用而产生:激情由正向驱动与负向驱动组成,当激情高涨时是正向驱动激增的过程;当正向驱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激情到达顶峰;激情过了高峰体验后,正向驱动趋于平稳,负向驱动将迅速陡增。所以激情过了最火热的感觉后,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空虚、失落的负面情绪[4]。
Richard Solomon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正负的情绪驱动,但叔本华将这样的情感反差归结为种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罗素:爱是为了解除孤寂
罗素。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伯特兰·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1929年出版了专门探讨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婚姻与道德》并因此书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罗素认为人之所以恋爱是为了解除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欲望[5]。在罗素的观点里,他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狂喜,如果没有爱情里的激情体验哪怕满足了性需求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满意[5]。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罗素曾在他的自传《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爱是为了解除每个人本性里的孤独。作品:Adam Martinakis.
罗素认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外界的陌生、残酷会让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为自己建立“与世隔绝”的壁垒,以此来保护自己。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人渴望解除这种孤寂感,于是“爱”就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亲密且温暖的感觉让人能够克服对外界的恐惧,从而解除自身的孤寂感,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5]。
波伏瓦:爱是为了让我们超越自己
波伏瓦。图源:网络。
爱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认为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这使得人生充满意义。
爱是人渴望和他人融为一体的欲望。作品:Adam Martinakis.
波伏瓦是著名的女权运动理论家和创始人,她认为传统的爱情太让人沉沦以至于失去自我,依附于恋人会让自己失去存在感。因此,波伏瓦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类似于伟大友谊一般,爱人之间应该相互支持对方以帮助彼此更好地活出自己,从而超越原本的自己,最终能携手同行创造出丰富精彩的人生。
友伴式爱情才是最长久的爱情波伏瓦提出的新型恋爱模式与顶级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的“友伴式爱情”殊途同归。在Robert Sternberg的经典爱情理论“爱情三因论”中,提到了爱情的其中一个类型是“友伴式爱情”,是指:激情强度较弱,但亲密感和责任感都很强的一种爱情模式,这种爱情被认为是长久、幸福婚姻的模式[6]。
爱人如友伴一般相互用“爱”支持,超越自我,活出更好的人生。作品:Adam Martinakis.
Robert Sternberg虽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著名爱情理论,但他并没有研究过爱一个人的目的,为什么会存在“友伴式爱情”。波伏瓦的观点或许解答了这一疑问,长久幸福地爱一个人,或许是为了超越我们自己,让双方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写在最后: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虽然还是很难明白我们为什么会爱一个人,但因为爱情,我们还是会走在无人小路上情不自禁地露出遮不住的微笑,会在想到恋人时像触电一样心里又麻又痒,也会因为“爱别离”而痛饮泪水,因为“求不得”而顾影自怜。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波兰来客》
无论爱是一杯甜腻的马提尼还是苦涩的比特酒,每一次举杯,我们都毫不客气地畅饮,直到醉来不省人事,醒来后的好几天都闻不得酒香。但关于举杯,我们就喜欢听杯子碰到一起发出“梦破碎的声音”。
人的一生就是在与种种异己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有可能是丧失自己,也有可能在另一个高度将自己找回:爱可以让人失去自己,但也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爱让人迷失,但也能帮我们找到回家的路;爱让人幼稚,但也让人成熟,那些本应在暮年才能听懂的歌也会突然在不经意间顿悟;爱让人伤心,但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在曾经被爱过。
就算破碎,再活一次也还是会有同样的选择。作品:Adam Martinakis.
无论“爱”是沉醉之美,还是清醒之痛,“爱”都因为太过美好而让人重蹈覆辙。最后,就以罗素的话作为结尾吧,“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参考文献:
[1] Fisher, H. E., Aron, A., & Brown, L. L. (2006). Romantic love: a mammalian brain system for mate choi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61(1476), 2173–2186.
[2]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3] [德]叔本华.叔本华人生哲学[M]. 李成铭等译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7.
[4] Solomon, R. L. (1980). The 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acquired motivation: The costs of pleasure and the benefits of pai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 691-712.
[5] Russell, B. (1972). Marriage and moral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6]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原创作者 | 吉夕心
审稿 | 心上田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未经“心理学简报”授权禁止转载 心理学简报团队 | 一批有志于为传播科学知识做出贡献的基础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