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羲之手札的通病是,漫无目标,不懂得分类、分层级临写,既浪费时间也没能把握其核心脉络。现将王羲之手札按笔法难易程度分为几个层级,可望帮助大家有次序地分类学习。
一,看到新帖子,首先要想什么对大王手札的学习,首先要进行技法分析,知道哪些笔法自己会,哪些不会,不会的不要自己瞎蒙,找老师问问,一定要能自然书写形成,不熟练不要紧,能写出来就可以熟练。
形态可以通过描画形成,往往很多人在此过程中“手迷挥运之理”,只能描出某个具体形态,却无法创造或应用相似形态,但你只要明白了写出这种形态的笔法,不断练习,形成本能后,创造和应用就不成问题。
二,学习目标与合理步骤1. 《秋月》、《都下》二帖
《秋月帖》和《都下帖》是风格相近的两个临本,可以合并学习,是大王临摹本中技法最为简单的两种。因为在这两个法帖中,入笔、折笔技术较为简单,又由于是临本,所以书写感较强,是初步体验的优秀范本。
学习重点:起收笔的简单尖入、转入以及连续弧转的用笔方式。
《秋月帖》与《都下帖》“忧虑”二字
2. 《游目帖》、《远宦帖》
《游目帖》与《远宦帖》相对《秋月帖》、《都下帖》而言,《游目帖》在起收转折的技法上强调了切笔、折笔,是继《秋月帖》、《都下帖》之后最为合适的进阶法帖。而《远宦帖》是双钩本,相对《游目帖》略显迟涩,故最好安排在《游目帖》后学习。
学习重点:强化训练尖入、转入起笔形态,在此基础上丰富切笔与折笔的运笔方式,体会方圆形态带来的运笔节奏变化。
《游目帖》与《游目帖》“都”字
《远宦帖》
3. 《姨母》、《行穰》二帖
《姨母帖》与《行穰帖》是大王临摹本中最为古朴厚重的两种,藏锋颇多,且中段多按笔前行,线条厚重,学习此二帖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笔画纤弱飘浮的弊病。
学习重点:训练藏锋用笔与压笔弧转,将线条训练得厚重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放慢节奏。
《行穰帖》与《姨母帖》“遘”字
4. 《奉橘》、《何如》、《平安》三帖
《奉橘帖》、《何如帖》、《平安帖》在一定程度上与《集王圣教序》有相通之处,用笔瘦硬斩截,学习《圣教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对这三帖做深入研究。
学习重点:强化切笔的用笔方法,着重结构、空间练习,体会执笔、用笔过程与结体的关联性,掌握线条中段的基本提按变化。
《何如帖》与《奉橘帖》“霜”字
5. 《孔侍中》、《忧悬》二帖
《孔侍中帖》和《忧悬帖》是技法较为复杂的大王临摹本。初学入门学完此二帖,已经将基础技法掌握充分,可以进入到进阶的高难度如《丧乱帖》、《二谢帖》的学习当中。两帖优点在于,技法丰富,但字数不多,初学者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一个完整的手札。
学习重点:强化训练已学碑帖的技术方法并能够熟练融合,加强提按变化与转折的技巧训练。
《孔侍中帖》与《忧悬帖》“忧”字
6.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哀祸帖》与刻本的学习
《丧乱三帖》为王羲之新体的代表作,用笔极为丰富,如果未能在上述技法训练中逐级过渡度而直接进入,往往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完全失去书写性。这几个帖中的字组极为精彩,对比关系强烈,连缀自然洒脱,是丰富章法、笔法与结字的重要一关。
学习重点:在掌握上述技法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能够在同一个字中应用出较为复杂的技法,基本熟练掌握晋人的书写状态。加深对比关系及字组的训练。
《丧乱三帖》与《丧乱帖》“奔”字
三,其他的务实路径学碑易立骨,学帖易活筋,前期未学过《集王圣教序》或《十七帖》等刻帖的同学们在学帖之后一定要深入到刻本的学习中,这样能够写到更多的字,对王羲之书法有整体认知。
更多好文,科学学书法。关注中书汇书法学苑微信公众号。zshsf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