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有为
张姓标志
张姓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姓氏之一。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意思是这几个姓氏的人分布很广,到处皆有;又说:“张王李赵陈,天下一半人”,就是说全国虽有成千上万个姓氏,而这五个姓氏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依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得出,张姓人口有七千八百多万,略少于李姓和王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三大姓。
“张”字的本义是弓上弦,又引申为开弓。可见“张”与弓箭有直接的关系。后来也指乐器上弦,如“改弦更张”。“张”字还指设置机关网罗以捕捉鸟兽,如“纲举目张”。
平时人们列举姓氏,常说:“张王李赵”;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就说“张三李四”;比喻弄错了对象,又说“张冠李戴”。这些成语表明,人们习惯于将“张”“李”并提,作为姓氏或人群的代称。这表明,张姓在社会上影响巨大。
一、寻根问祖
张姓起源于“青阳”,也就是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清河上游的濮阳一带为“颛顼之墟”,也是张姓的起源地。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他的后裔就以“张”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黄帝后裔
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濮阳是黄帝活动的地区,张姓的起源与黄帝有着直接的关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在辽阔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先民们已步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他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维持着低水平的生活。稍后,由采集野生植物果实逐渐过渡到原始农业,由猎取鸟兽和捕捞鱼虾逐渐过渡到原始畜牧业。神农氏发明农作物种植和陶器制作,使先民的生活明显改善,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戴,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神农氏据说就是炎帝。和炎帝大体同时或稍后,另有黄帝部族兴起。黄帝又称轩辕氏,传说他诞生在河南新郑。黄帝率领本部族的民众,先后战胜了炎帝、蚩尤等部族,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在今河南灵宝阳平,有黄帝铸鼎处。黄帝死后葬在桥山。最先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发现的仰韶文化大体反映了黄帝时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黄帝娶有四个妻室,分别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黄帝妻室多,儿子也多。据说他有25个儿子。传说中的张姓始祖,就是黄帝的子孙。
根据唐宋时期的文献记载,在黄帝的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挥”的人,就是张姓的得氏始祖。但是关于挥的身世,却是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北宋时人刘恕写有《通鉴外纪》一书,说挥是黄帝的第三个妃子彤鱼氏所生,因而是黄帝的儿子。又有人说挥是黄帝的孙子。战国时期的史官著有一种书,名叫《世本》,早已散佚不全,后人有多种辑本。秦嘉谟的辑补本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唐代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也说了同样的话。挥是黄帝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青阳氏。他观察天上的弧星,发明了弓和箭,又担任负责制造弓箭的官职——弓正,负责祭祀弧星,于是得姓张氏。
挥是黄帝的孙子,青阳氏的儿子,已如上述。但中国远古时代有两个青阳氏。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第一卷《五帝本纪》中说,黄帝和他的正妃嫘祖所生的玄嚣,就是青阳氏。但是北宋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新唐书》中有一卷《宰相世系表》却说:“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以为挥的父亲是少昊青阳氏。那么,挥的父亲究竟是哪个青阳氏,究竟是玄嚣,还是少昊呢?
少昊是东夷部族的首领,他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而黄帝属于华夏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中原地区,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少昊和黄帝不属于同一部族,这就排除了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和挥的父亲的可能性。宋代人罗泌认为,说挥是少昊的儿子是一种无稽之谈。因此我们认为,挥是玄嚣的儿子,黄帝的孙子。
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社会组织是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黄帝、颛顼、帝喾、少昊等,并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人,很可能是一个部落联盟首长的称号,一个称号可以沿用若干代而不变。因此,我们认为,挥是黄帝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族首领。
三、得姓地望
关于张姓的得氏地点,目前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河北清河;二是河南濮阳;三是山西太原或永济。诸说纷纭,需要辩说明白。
张姓的得氏始祖挥的活动地区,文献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能从挥的父亲玄嚣说起。《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意思是说玄嚣降生在江水,封邑在青阳。江水在古代的江国,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境内。玄嚣的封邑青阳应该是挥成长、活动的地方。
“清”和“青”两字古代通用。古代又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因此,人们认为,青阳,就是清水的北面。
古代的清水有两个源头:一是今河南省获嘉县北黑山,二是今山西省高平县。后者就是古代的丹水,它向南穿过太行山,东流入吴泽陂,然后注入发源于获嘉县北黑山的清水。再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淇县、内黄县,然后进入河北省的魏县、清河县、沧州市,至天津入海。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南注黎阳,清水就由此流入黄河,以下仅存故道。三国时曹操开白沟遏淇水北流,就走的清水故道。由于年长日久,受黄河改道的影响,河道淤塞,或某段河道改名,清水于是隐没无闻。
被人们称为张姓起源地的河北清河和河南濮阳,都属古代清水流域。清河在下游,濮阳在上游。至今,濮阳帝丘遗址仍有清河故道。
张姓得氏于河北清河的说法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张浚等人纂修的《张氏统宗谱》。这部谱书的《得姓郡望》篇说:“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意思是说尹城国的清阳县是挥造弓矢、封弓正、祀弧星的地方,也是张氏得姓的地方。但是没有文献记载河北清河是“帝后所都”,黄帝、颛顼、帝喾等都没有在这一地区活动,挥也不大可能在这一地区生活。然而清河张氏从郡望角度说,是张氏中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支。
河南濮阳古称帝丘,是传说中的五帝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濮阳是颛顼的都城所在地。颛顼和他的侄子帝喾埋葬在“顿丘城南台阴中”,就是今天的河南内黄县境内,并称“二帝陵”。颛顼和帝喾活动的主要地区在濮阳,因此,同为黄帝部族的挥,在濮阳一带活动是有根据的。
濮阳不仅是颛顼和帝喾活动的中心区域,而且还是夏王相建都之地,又是商先公相土的东都。前些年在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蚌壳堆塑龙虎,被人们称为“中华第一龙”。在这里又发现有众多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先商文化遗存。
挥是弓箭的发明者,他的部族又以制造弓箭为业。因而挥生活的地区一定有制造弓箭的材料。我国最原始的弓箭有“桑弧蓬矢”,就是用桑木做弓,蓬梗做箭,但更多的是用竹作箭。濮阳古代有“桑间濮上”等地名。濮阳西边的鄘地也多桑树,因此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鄘风》中有《桑中》和《定之方中》两首诗歌,说“期我于桑中”,又说“说于桑田”。这虽然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情况,但也可以证明古代帝丘、朝歌一带桑树很多。竹也是制造箭的原料。《诗经》的《卫风》中有《淇奥》、《竹竿》等诗篇,说这里“绿竹猗猗”,“绿竹青青”。既然西周春秋时期卫地有美丽茂盛的竹林,远古时代这里的野竹也不会少。濮阳一带既有柔韧的桑树,又有坚硬的竹竿,为制造弓箭提供了便利。因此可以说濮阳是挥发明弓箭和他的部族制造弓箭的地区,因其条件是具备的。
上述是关于张姓得氏地望的两种说法,即河北清河说和河南濮阳说,都认为挥是张氏的始祖,张姓得氏地望在青阳,也就是清水以北。比较而言,张姓得氏于濮阳一带更为可信,更有事实根据。
此外,还有张姓得氏的第三种说法,就是山西说,这种说法认为张氏的始祖是解张。宋代人郑樵在《通志·氏族三》中写道:“按:晋国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无可疑也。”但是晋国的张氏,并不是始于解张,而是始于西周宣王卿士张仲的后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在解张以前的西周后期,就有张仲存在,解张当然不可能是张氏始祖。晋国的都城太原等地也不可能是张姓得氏地望。今天还有人提出,张城可能是张姓得氏之地,也没有多少切实的根据。
通过以上分析辩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张氏的得姓始祖挥生活在青阳,就是清水的北面。清水流域的濮阳一带是挥生活的地区,也是张姓得氏的地方。
四、得氏缘由
关于张姓的得氏缘由,古文献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世掌其职,赐姓张氏”;一说“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一说“挥封于张,为张氏”。简单地说,一是挥发明弓箭,他的后代以制造弓箭为业;二是挥发明网罗捕捉飞鸟,他的后代以此为职业;三是挥的封邑在张地,因为封邑而得氏。这三种说法,以第一说最为多见,第三种说法较为罕见。
尽管古文献关于挥的记载有分歧,但都承认他制弓矢、任弓正和祭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有的文献又说他是网罗的创造者。那么挥是怎样发明弓箭的呢?据说是他在夜晚观天象看到弧星的形状,受启发而制造的。弧星就是弧矢星,共九颗,在天狼星东南。其中八颗星如弓,一颗星像矢。弧矢星位于大犬、船尾两星座内,酷似上弦的弓箭。挥是否因为观察弧星而创造弓矢如今已难以考究,但弓箭的发明必须有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了解各种物品的性能,则是不容置疑的。对远古时代的人们来说,学会使用弓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的实践。人们逐渐学会用一只手持弓的中部和箭杆前部,另一只手将箭杆末端放在弓弦正中,然后用力拉弯弓弦,眼睛瞄准目标,后面的一只手突然松开,利用弓弦的弹力,将箭镞射出去,以击杀禽兽。
在生产力相当低下的远古时代,弓箭和网罟的发明,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弓箭的发明等于人们手臂的延长,可以在较远的地方射杀猎物,而又使自身免受猛兽的伤害。在原野或森林中施设网罟,引诱或驱赶禽兽进入其中,也是狩猎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罟放在河流湖泊中,又可以捕捞鱼虾。总之,弓箭和网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恩格斯说过:“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在新式枪炮发明以前,弓箭一直是人们打猎的主要工具,也是战争的主要兵器之一。因此,弓箭及网罟的发明,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张姓的得氏与弓箭及网罟的发明有密切的关系,挥的后裔得姓张氏,就是因为挥发明了弓箭及网罗的制造技艺,他的后裔世代以制造弓箭及网罟为职业。张姓的得氏是以职业或官守为氏,简单地说,就是以职官为氏。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挥是张姓的得氏始祖,但是他当时尚不姓张。他的后裔才姓张氏。先秦时期,姓和氏是有区别的,秦汉以后二者就混淆起来不再区分了。
还有改姓张者,如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有一个姓解名张的人,作战十分勇敢。晋景公十一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国大将卻克率战车八百乘前往救援。晋军行进到鲁国的鞍,与齐军遭遇。两军展开激战。齐军乘胜进攻,斗志高昂;晋军能征惯战,不甘示弱。两军交锋,解张被敌箭射中。箭从手掌射入,穿肘透出,血流不止,战车的左轮被血液染成赤黑色。解张忍痛将箭折断,继续坚持战斗。不久,主帅卻克也被乱箭射中,因失血过多,难以支持,就对解张说:“我不行了!”解张深知,在这关键时刻,如果主帅倒下,兵将没人指挥,就会导致全军覆没。于是他一边鼓励卻克咬紧牙关坚持,一边腾出一只手,拿起鼓捶,奋力擂击。他驾驭的指挥车如风驰电掣一般冲入敌阵,晋军士兵紧随其后,把齐国军队冲得七零八落。齐军溃败,鲁国转危为安。解张因为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受到晋国君主的嘉奖,被封为张侯。从此,他的后代就以张字作为自己的姓氏。解张的子孙改姓张,这是由其它姓氏改姓张氏的一个最早的事例。它成为晋国张姓的一个重要支派。
五、迁徙繁衍
先秦时期
张姓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清水流域,清水养育了张姓的世代子孙。远在大禹治水时期,由于洪水频繁,张姓先民就开始了第一次大播迁。先秦时期,张姓先民已初显身手,崭露头角。西周宣王时期,有个名叫张仲的人,担任朝廷中的“卿士”要职,曾辅佐宣王,使西周王朝在厉王失国后得以中兴。他不但为西周王朝建立了显著功勋,而且以对父母孝顺和对兄弟友爱见称于世。《诗经·小雅·六月》曾对他加以称赞,写道:“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是最早见于史书的张姓先民,他曾在镐京担任朝官。
到了春秋时代,晋国是张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区。张仲的后裔大都迁往晋国居住。张姓中有很多人担任晋国大夫,见载于史册。例如张老,晋悼公时担任侯奄的官职,后来被提升为中军司马;张君臣,晋平公时也担任中军司马。张骼,晋平公时曾领兵击败楚国军队;张趯,晋国大夫,才干非凡,和张骼等受到楚国人的称赞。张抑朔,为范氏的家臣,曾担任柏人宰。而在宋国有个叫张丐的,是华貙的家臣。
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张姓先民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广阔的中原地区建立家园。
韩国初建时,定都平阳,后灭掉郑国,迁都于郑。赵国初建都晋阳,最后北迁邯郸。魏国初定都安邑,后来东迁到大梁。原来居住在晋国的张姓贵族,除部分留居原地外,大多随着韩、赵、魏三国的建立和都城的迁移,率领族人向北、南、东三个方向迁徙,到黄河南北生活。
赵国有个张孟谈,在智、韩、魏三家大夫联合进攻赵氏、包围晋阳时,暗自劝说韩、魏两家与赵氏和好,共同灭亡智氏,使赵氏转危为安。他曾担任赵国的相国。待赵国迁都邯郸,张孟谈家族也迁到那里。后来赵国又有张勤,显贵一时。
魏国被强秦逼迫,将都城东迁到大梁。出身贵族的魏国人张仪,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和苏秦都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著名代表人物。魏国还有个张倚,在秦、赵两国军队联合进攻魏国时,奉命出使赵国,以献邺城为名,使赵背离秦国,从而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又有一个张旄,曾劝谏魏王不要和秦国联合攻打韩国,给魏王讲了“唇亡齿寒”的道理,提醒魏王注重韩、魏两国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韩国灭亡郑国以后,将都城迁至新郑。原来在晋国的张姓贵族,大多来到了韩国。张开地辅助韩昭侯、宣惠王和襄哀王三世,他的儿子张平又历任韩釐王、恒惠王的宰相,深得韩王的信任。在楚军进攻韩国雍氏时,韩国先后派许多使者去秦国求救,但秦国一直按兵不动。最后张翠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一席话,秦国就出兵救援韩国,显示了他的辩说才能。还有张去疾和张遣二人,都是当时的名士。
战国时代的张姓先民中,也有少数人足迹到达东海之滨和西南地区。东方的齐国有一位谋士张丑,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在楚国和赵国军队联合进攻齐国时,他奉命出使楚、赵,与两国在魏地讲和,从而避免了一场战争,保卫了国家的安全。还有个张丐,曾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在西方的秦国,有个张若,在秦国灭蜀以后,为第一任蜀郡守,迁关中地区民众万户到蜀地,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这不仅促进了蜀地的开发,而且也增强了秦国的国力。
魏国人范睢,遭到魏国宰相魏齐毒打后,死里逃生,为躲避仇人的迫害,改名换姓为张禄,西入秦国,屡次向秦王献奇计,后担任宰相,封爵应侯。这是战国时期其他姓氏的人改姓张氏的一个例子。由于各种原因的改姓,壮大了张氏先民的队伍。
秦汉时期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秦王朝建立。但因其统治苛暴,历时仅十余年,就爆发了陈胜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经过几年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张姓的英雄豪杰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建树功勋,得以封侯赐爵。其家族大多随迁到封地,在那里繁衍生息,成为显赫的大族。秦汉时期的张姓先民,不仅足迹遍布于关中、中原、齐鲁、燕赵地区,而且开始跨越长江,到达江南地区建设家园,逐渐发展成为声名远播、人口众多的大姓。 秦汉时期是张姓先民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辉煌时期。他们称王封侯,开宗立派,成为各地显赫的家族。其中赵王张耳、留侯张良等是颇有代表性的西汉王侯。 秦汉时期“张姓滋多”,人口大量增加。东汉人王符在他的《潜夫论·志姓氏》中说:“司邑闾里无不有张者”。意思是说,在都城和乡里都有姓张的人。 张姓先民由中原、关中地区向长江以南迁徙,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留侯张良的后裔阳陵公张乘,始居封地阳陵。他的儿子张嵩有五个儿子,就有四人迁往外地建设新家园。张睦带领家人,渡过长江天堑,迁居吴郡。可能因为北方人初到江南,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其子张况又北迁襄国。张况的五世孙张存不务仕宦,隐居吴江横山,他的儿子就在江南定居下来。从清河流域迁居徐州地区的张姓人群也逐渐南下,在西汉末越过扬子江,分别迁居衢州、湖州、托州、赣州、福州、汀州、建州等地,就是今天的浙江、江西和福建的一些地区。 东汉末年,北方连年战乱,百姓朝不保夕,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于是北方民众纷纷逃往江南,躲避战乱。北方的张姓家族也多向南迁移。如彭城人张昭,就是在这场战乱中南渡长江的。他先被孙策任命为长史,后来又担任孙权的军师,成为东吴的著名辅臣。又如广陵人张纮,也在东汉末避难江东,成为东吴的主要谋士。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关中地区通往今新疆的道路。西汉击败匈奴以后,在西北地区实行屯田,兵士百姓也有不少张姓民众。汉代有张悙,敦煌酒泉人,曾任汉阳太守。武威祖历人张济、张绣叔侄,汉末为董卓部将,占据南阳。后张济战死,张绣投降曹操。由此可见,汉代已有不少张姓先民在祖国大西北地区定居。 张姓先民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四川地区。汉代有更多的人翻越秦岭,在巴蜀地区安家落户。成都人张霸,曾在朝廷担任侍中。蜀郡人张宽,在汉武帝时也担任侍中。张良的后裔张壮从关中迁到犍为郡武阳居住。汉代四川地区已有不少张姓人群在那里生活。 秦汉时期,张姓人的迁徙大多由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有计划的迁民,或由于张姓士人建功立业后被封为王侯而迁往封地,因而张姓先民在黄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西至甘肃、宁夏,东到山东、江苏沿海,北至长城,南至秦岭、汉水、淮河。而且有部分张姓先民迁居巴蜀和江南的江、浙、闽地区。 随着张姓影响的扩大,不断有其它姓氏的人改姓张氏,从而扩大了张姓队伍。如东汉时有个姓聂名台的人,因和别人结下仇怨,为逃避仇人的追杀,改姓张氏,隐居在雁门马邑。其后人张辽,字文远,是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战功卓著,封晋阳侯。东汉末农民起义军黑山军首领张燕本姓褚。他聚集一万多人,参加黄巾军张牛角部。张牛角死后,他被推举为义军首领,改姓张。因为身体矫健敏捷,被人们称作“张飞燕”。 姓氏是同一血缘的人群的代号,是家族的徽记。一般说来,它是比较固定,不会随意改换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恩赐、贬斥、避难、避嫌等,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的姓氏。在张姓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别的姓氏的人改姓张氏,也有张姓人改为其他的姓氏的情况。例如秦汉之际颍阴人张孟,曾经充任颍阴侯灌婴的舍人,得到灌婴的赏识和荐举,做了二千石的高官。为了报答灌婴的奖掖提携,他改姓灌氏。他的儿子灌夫,历任代相、淮阳太守、太仆和燕相。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是张姓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张姓人形成了许多宗族,张姓人群开始由中原走向四方,在更为广大的地区建立家园。其他姓氏的人改姓张,愈加壮大了张姓的队伍。 魏晋隋唐时期 如果说秦汉时期主要以开宗立派的始祖来区别同一姓氏的人群的话,那么魏晋隋唐时期就主要以居住地望和血缘关系的结合——郡望来区别同一姓氏的人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张姓望族,以安定张氏和吴郡张氏最为著名。 隋唐时期张姓家族获得迅速发展,当时许多州郡排列望族,张氏均在其中。贞观八年,唐太宗诏令朝廷排定士族,涉及张姓望族的有七个州郡:贝州清河郡、虢州弘农郡、邓州南阳郡、宋州梁国郡、徐州沛国郡和苏州吴郡。 中唐时期的高宗永徽六年,朝廷正式考定全国姓氏,排列各地的望族。开封陈留郡有5姓,济阳郡有6姓,鄂州武昌郡有6姓,洺州广平郡有9姓,贝州清河郡有5姓,张姓均列在其中。后来唐高宗又诏令朝廷甄别推选全国十大姓氏,称为“国柱”。清河张氏被排在十“国柱”的首位,列入“乙门”,十分显赫和荣耀。 晚唐时期,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更加兴盛,出现了更多的名门望族。唐宪宗时,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依据全族聚居和“丽甲当时”的标准,再次排出了全国各地的显姓望族,其中有清河、安定、范阳、太原、南阳、敦煌等25个郡的张氏。 隋唐时期张姓望族中影响最大的是清河张氏、河东张氏、河间张氏、魏郡张氏和始兴张氏。 魏晋隋唐时期,张姓先民的足迹开始遍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西晋末永嘉和建兴年间,北方少数民族军队进入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乱,张姓先民再次大规模南迁。如方城人张韪被迫携妇将雏,远离故士,随晋元帝司马睿南迁建邺安家落户。他的同乡张舆,是西晋名臣张华的孙子,也在这时候避难过江。同时渡江的还有安平人张亢。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张姓大族成百上千地集体南迁。 唐高宗在位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领兵入闽开发漳州,人称“开漳圣王”;唐僖宗时,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有不少张姓将士跟随他们进入福建。唐末发生黄巢起义,又有不少张姓人士向东南迁徙。这些南迁的张姓人群,又从福建南迁广东,成为客家民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魏晋隋唐时期,又有不少张姓先民迁往西南地区。涿郡人张飞,字翼德,随刘备入蜀,夺取益州,子孙在成都定居。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逼近长安后,国子监祭酒张璘也到达成都安家落户。以后他的子孙又北迁绵竹。 魏晋南北朝时,许多张姓先民向西北迁徙。安定乌氏人张轨,西晋末据有河西之地。不久中原和关中地区大乱,许多张姓人士前往投依张轨。在前凉境内,张姓成为名门望族。晋昌张镇、张越兄弟的家族,就是凉州地区的强宗豪门。高昌和楼兰的张姓,大多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为躲避战乱而迁去的。 张姓先民迁往东北地区,也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羯等少数民族进军中原,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迁入关东,投奔鲜卑大单于、平州牧、辽东郡公慕容廆。在这些到关东避难的中原汉人中也不乏张姓人士。 张姓在魏晋隋唐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汉族大姓,社会影响日益广大,一些少数民族出身的人慕名改姓张氏。世代居住在云南地区的蛮族酋长龙佑那,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在魏晋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常出现“屠各胡张某某”,“西河胡张某某”,说明当时在匈奴各部族中出现了姓张的人。在鲜卑人建立的后燕政权中,有张离、张良、张豺等达官显贵,都属羯族人。乌桓贵族中也有张姓。在今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的蛮民中也有张姓。西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昌,就是蛮族人。在匈奴、羯、蛮、乌桓、回纥等许多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张姓人士,这是张姓演变的一个特点。 宋元明清时期 从宋元以迄明清,张姓家族繁衍很快,分布更为广泛。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又出现了饶州德兴张氏,湖南宁乡张氏等张姓望族。南迁福建、广东的张姓,成为客家民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渤海张氏成为大姓,以致有些其它姓氏的人也改姓张氏。张孝杰、张琳和张汝霖、张汝弼兄弟,都是当时著名的大臣。宋元以后,在我国大西南的云南、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张姓。清朝在贵州曾发生过苗族人张秀眉领导的起义。 近现代 张姓人群在中国腹地的黄河、长江流域的分布相当普遍,不必详细叙述。现将张姓在边远地区的分布概况作一简要叙述。 在位于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两省,张姓也是人口较多的姓氏。浙江嵊县、宁海、余姚、江山等地张姓居住较为密集,族众人多,影响较大。福建的福州、厦门以及长汀、宁化的客家民系中,张姓人较多。 五岭以南广东省的张姓民众,多为唐宋时代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迁去的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有韶关、南雄、蕉岭、梅州、大埔、兴宁等地。 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姓张。“土司张姓”就是白族、彝族、哈尼族中的张氏,主要分布在保山、祥云、洱源、大理、元阳、北胜、开远、南华、腾冲等地。 东北三省的张姓人群大多是从内地迁去的汉族人,也有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张姓在辽宁分布较为密集。沈阳、辽阳、岫岩、绥县、锦县、兴城、朝阳、锦州、肇源等地,是张姓居住较集中的地区。 在我国台湾岛的台北、彰化、嘉义和高雄等地,有很多张姓居民。从清初到20世纪中叶,不少张姓人氏从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迁居台湾。因此,张姓成为台湾的大姓之一。依1995年估计,台湾地区张姓人口有1455000人,台湾向来有“无张不成乡”的谚语。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不少张姓居民。 在我国的各民族中,除汉族外,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苗族、彝族、瑶族、黎族、壮族、侗族、高山族、阿昌族、藏族、土家族、布朗族中,都有张姓人群。 旅居国外的张姓人士,以东南亚地区为最多。如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都有不少张姓侨民。其迁徙年代有的已经相当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