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古人以十二干支盘作为记录年、月、日、时的方法,今天跟着小编一起了解十二干支纪年法的计算方式吧。
一、十二干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十二干支纪年。
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二、十二干支盘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三、十二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通行于东汉。干,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用来纪年,纪月,纪时。取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60为一个轮回,成为“一甲子”。这里介绍两种方法来计算:
1、公元前后干支对应的数字表
比如说:公元前 95年,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丙“,再将95除以12得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戊“,则公元前95年为丙戊年。
而公元后的计算方法一样,只是数字对应的干支不同。例如,1996年,尾数为6,对应的天干为”丙“,除以12后得余数为4,对应的地支为”子“,则1996年为丙子年
2、干支纪年表
公元一年为辛酉年,应以公元一年为基点,向后查纪年表,余数为几,向后查几位(包括公元一年),公元一年对应的为58。比如1996年,1996除以60余数为16,从公元一年查起,向后数16位,对应的干支为丙子。